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鸡在夏季多产蛋的技术措施夏季高温高湿且持续时间长,鸡群产蛋量下降极为普遍,中暑死亡现象亦时有发生,但如果管理得法,措施得当,鸡群仍可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1.做好通风换气、防暑降温工作:密闭鸡舍要把通风量加到最大,开放式鸡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鸡群发挥最优的生产性能,需要为鸡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要求养殖小区、鸡舍有良好的生物安全,即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下做好鸡群周转后的空舍管理,为下一批鸡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实施两段式“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下的标准化蛋鸡养殖小区,后备鸡舍和产蛋鸡舍空舍期管理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3.
冬季蛋鸡舍的环境调控包括鸡舍内和鸡舍外。本文主要论述鸡舍内环境控制技术包括:不同鸡舍通风技术、消毒技术、及时清粪、饲料及益生菌的应用等方面,控制舍内环境,保持舍内卫生,科学饲养,以期做好冬季蛋鸡舍的环境调控。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白羽肉鸡养殖越来越向规模化、标准化、设备化方向发展,目前白羽肉鸡所建设的鸡舍基本是以密闭式鸡舍为主,密闭式鸡舍有利于通风、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控制管理。尤其对于通风的管理,密闭鸡舍采用负压通风,有利于通风换气均匀,保证鸡舍的空气质量,提高鸡群的生活环境。在夏季炎热气候或育成期后期都宜采用纵向通风模式,不仅能够很好的改善空气质量,还能有效降低育成鸡的体感温度,提高饲料转化率,使肉鸡养殖获得最大利润。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通风控制鸡舍的环境,有助于保持鸡舍空气质量和鸡群获得最舒适的环境温度,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使肉种鸡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水平,同时又确保鸡群的健康和福利不受影响。鸡舍有两种基本的通风方式,即开放式鸡舍自然通风和环境控制鸡舍动力通风。实际生产中现代肉种鸡过渡与最小通风应关注以下重点:1通风模式为了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能够更好地控制鸡舍内部环境,环境控制或密闭鸡舍所采用的动力通  相似文献   

6.
正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健康和成活,从而提高育雏成绩的首要条件。育雏期(0~42日龄)温度不平稳或者出现冷应激,会降低鸡群的免疫力,进而诱发感染多种疾病,雏鸡的死淘率增加或鸡群进入产蛋期后难以达到产蛋高峰。加强蛋鸡育雏期的管理,是提高蛋鸡养殖效果的重要环节。当前,规模化鸡场大多使用智能环境控制器来设置鸡舍温度。设定温度时,必须适应鸡群生长发育的需要,通过对鸡舍通风和供暖设备的控制,实现对鸡舍温度的合理调控,保证温度的适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满足蛋鸡群生长发育及产蛋需要,一般于蛋鸡群9~15周龄完成育雏育成舍转蛋鸡舍的转群工作。转群过程中,应统筹做好蛋鸡转群前、转群中和转群后的管理工作:转群前要做好蛋鸡舍整理、设备检修、温度对接、饲料过渡、光照调整、人员安排、运输准备等工作;转群中要做好转群时间的确定、转群人员的分工、转群过程的安排、装车密度的掌握工作;转群后要做好转群现场清理、温度通风控制、鸡群及时调整等工作。做好这些工作,以确保转群工作顺利完成,最大限度地降低鸡群转群应激。  相似文献   

8.
蛋鸡群渡过炎热夏季后体质有所下降,进入秋季,气候转凉,蛋鸡群的采食量逐渐增加,此时加强饲养管理有利于蛋鸡群体质恢复,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1防止应激夏季一过,天气逐渐变冷,夏秋季过渡时,鸡群极易发生冷热应激,从而改变产蛋周期。此时,养殖户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创造一切条件来保障鸡群的高产稳产,并尽量延长产蛋高峰期。鸡舍及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避免惊吓、转群、捉鸡等可能的应激发生,防止鼠害、其他家养动物如猫、狗等冲入鸡舍而使鸡群受到惊吓,解决因通风温度下降和密闭空气质量下降之间的矛盾,饲料加工车间应远离鸡含。临近秋末要注意鸡舍入冬后的防寒保暖,搞好设施维修。做到有备无患,不致因气温突然下降而过分降低母鸡的产蛋率。  相似文献   

9.
传统养鸡模式耗时耗力,层叠式笼养凭借其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蛋鸡生产中,随之而来的环境控制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事实上,鸡群的健康状态及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与舍内环境因子息息相关,需要加大对环境的调控力度。本文围绕鸡舍内光照、温度、通风及有害气体等环境因子,综述四层层叠式笼养鸡舍的环境控制要点,为实际生产中鸡舍环境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我国蛋鸡养殖起点低和从业者素质的限制,不少人盲目模仿别人的鸡舍去设计自己的鸡舍,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标准的数据科学地设计鸡舍的通风、采光,造成所建鸡舍在通风、采光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出现"鸡舍好了,而养殖效益反而下降的奇怪现象",制约了蛋鸡养殖的发展。1做好鸡舍的通风、采光设计1.1不要忽视鸡舍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蛋鸡转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蛋鸡生产周期中分阶段饲养一般需要1~2次转群。第一次是从育雏舍转入育成鸡舍,第二次是从育成鸡舍转入产蛋鸡舍。转群是蛋鸡饲养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会对鸡群产生较大的刺激,因此认真做好转群前后的各项工作.能减少转群对鸡群造成的不利影响,造就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2.
冬季寒冷,养殖户若不提前做好饲养管理及营养调控准备工作,会导致鸡群免疫力下降,在冷应激出现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产蛋性能下降.寒冷季节产蛋鸡舍温度最好控制在13℃~16℃为宜,最低不得低于8℃. 有报道指出舍内温度低于最适生产温度范围时,温度每下降1℃,产蛋率将下降1.5%.因此,蛋鸡养殖户在做好鸡舍保温通风工作准备的同时,应根据不同产蛋阶段生理特点和采食变化规律,为鸡群做好充足的营养供给方案,才能保证生产性能的稳定发挥,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夏季蛋鸡管理的重点工作是防暑降温,以保证鸡群有正常的采食量,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 1 改善鸡舍环境 笼养密闭鸡舍应采用纵向通风来降温,开放式鸡舍要安装风扇或风机等通风设施,调整风机的运转时间,缩短通风间隔时间,使舍内空气有1个理想的流动量,并抓紧夜间凉爽的时机连续通风.自然通风的鸡舍要打开所有通风口,达到最大限度的通风.  相似文献   

14.
蛋鸡养殖过程中,为了方便饲养管理,很多饲养者都是采用密闭式蛋鸡舍饲养蛋鸡,这种饲养模式对鸡舍通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鸡舍密闭,鸡舍内外空气交换受到影响,很容易引起鸡舍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的气体的蓄积,给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威胁。同时,鸡舍通风不良还会导致多种疫病的发生,常常给养殖者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蛋鸡呼吸道疾病是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给养鸡场带来很大危害。本文总结了本病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提出本病的预防要加强鸡舍的卫生和通风管理、注重肠道保健、做好免疫预防和药物预防工作;本病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而定,合理净化鸡舍空气,减少粉尘含量,产蛋期的鸡群需进行无抗治疗,禁止使用化学药物,旨在为蛋鸡养殖行业人员对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峪口禽业公司的广大技术服务人员通过走访养殖户发现,如何协调冬季蛋鸡舍通风与保温之间的关系,是蛋鸡养殖者冬季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无法确定舍内适宜温度、通风量和无法确定育雏育成期间供暖时间。由于上述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或导致部分鸡舍通风量过大,鸡群精神萎靡,并造成煤、电等能源的浪费和人员工作量的增加;或导致部分鸡舍通风量过小,鸡群出现眼结膜炎、呼吸道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通风模式鸡舍舍内环境参数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通风模式的鸡舍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通过对两栋不同通风方式的鸡舍内部环境进行24 h的连续不断监测,通过对两栋鸡舍内部环境参数对比,确定适合蛋鸡生产的通风模式。结果显示:纵横向混合通风模式更优于纵向通风模式,舍内温度混合通风模式平均气温17℃,纵向通风模式为13℃,湿度混合通风模式为44.4%,纵向通风为53.1%;二氧化碳混合通风模式为844.12 mg/m~3,纵向通风模式为872.88 mg/m~3;粉尘方面,混合通风模式下的PM2.5和PM10都低于纵向通风模式鸡舍。试验表明,混合通风模式的鸡舍更有利于蛋鸡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青岛市畜牧工作站依托青岛市财政专项《农业基础科研能力提升项目》,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和企业开展科研攻关,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市畜牧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进行验证、示范,取得较好效果。该系统具有先进适用、精准高效、改造安装与操作简便等优势,养殖户通过电脑或手机APP可随时随地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和鸡舍环境参数,实现了半开放型蛋鸡舍环境自动化控制,舍内温差降低,有害气体减少,鸡群生产性能提高,2020年存栏2万的父母代蛋种鸡场年节本增收约15万元。青岛市将加大该项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力度,让更多蛋鸡养殖场户用上现代化的设施装备,改变传统的"经验养殖"模式,实现鸡舍环境的自动化控制,推动传统蛋鸡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徐法文 《兽医导刊》2020,(6):234-234
规模化蛋鸡养殖场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产蛋量、延长产蛋高峰期是产蛋期管理技术的核心,所以创造良好生存环境,在饲料中要供应充足的蛋白、合理配置能量及适当补钙,做好防疫,确保正常产蛋。文章从蛋鸡开产前准备、饲料使用、鸡舍温湿度、光照、通风换气环境控制和防疫等方面系统阐述,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鸡群达到最佳降温效果,进鸡之前就应对鸡舍的纵向通风系统做好各项维护工作。如果在进鸡后或者鸡群上市前,鸡舍的通风系统还需要维护,它的降温效果就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为了消除鸡舍纵向通风系统的各种潜在问题和隐患,进鸡之前必须对鸡舍的纵向通风系统做好下列维护保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