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植物防御素是一类碱性、富含半胱氨酸、具有抗菌活性的低分子量多肽。不同植物防御素抗菌活性差异较大,但高级结构相似,都是1个α-螺旋和3个反向平行的β片层结构。植物防御素具有抑制酶活、抑菌、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功能,其作用机理主要是与真菌细胞膜上鞘脂等复杂脂类相互作用。植物防御素具有抗菌谱广泛和高效性的特点,将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和作物品种改良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望开发成为新型的抗菌剂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本文综述了植物防御素的结构、功能、作用机理以及在植物抗病虫害基因工程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β-防御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β-防御素在黏膜上皮细胞广泛表达,在先天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因具有独特的抗菌机制和广谱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活性。极难产生抗药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β-防御素的分子特征、生物学活性、抗菌机理、基因重组表达,目前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做了综述,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防御素基因工程研究及其表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帆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3):43-44
防御素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具有广谱抗菌、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作用机理独特,是目前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防御素国内外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探讨了在防御素转基因研究中采用的表达策略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物防御素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防御素是一类小肽物质,具有很广的抑菌谱.本文对植物防御素生物学特性、产生机理、空间结构以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并简述了其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昆虫生物群落大、种类多、富含蛋白质,昆虫蛋白具有含量高、易被吸收等特点.同时昆虫蛋白中还富含抗菌蛋白、抗菌肽、溶菌蛋白、外源性凝集素、防御素等,是人类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和预防各种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昆虫蛋白在食品、农业、畜禽养殖等方面的开发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昆虫蛋白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秦岭植物资源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类及抑菌作用(抗细菌、抗真菌、抗植物病原菌等),指出了目前植物抗菌活性物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研究和开发秦岭植物抗菌活性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抗植物真菌病害基因种类繁多,其介导的抗性机理各不相同。在试验研究中应用比较成功的主要有9类,分别是:细胞毒素RNA酶基因、RNA酶抑制剂编码基因、几丁质酶基因、β-1,3-葡聚糖酶基因、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植保素合成酶基因、抗真菌蛋白基因、过氧化物酶基因和病程相关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柱层析技术从诸葛菜种子中分离抗真菌蛋白,并采用纸片扩散法、琼脂平板稀释法和凹玻片法对抗真菌蛋白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诸葛菜种子中分离出一种分子质量约为10 ku的抗真菌蛋白,命名为Zp;经QE质谱鉴定,Zp蛋白可能是诸葛菜种子中的一种防御素蛋白.Zp蛋白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中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54.36μg·mL~(-1),对其孢子萌发的IC_(50)为15.97μg·mL~(-1).Zp蛋白的抑菌活性在温度0~100℃和pH 1~14的范围内稳定,其对有机溶剂(15%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醚和丙酮)和金属阳离子(50~250 mmol·L~(-1) Mg~(2+)、K~+、Mn~(2+)和Ca~(2+))也具有较强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9.
许多植物能够产生抗真菌的次生代谢物。这些物质有的存在于健康的植物体中,属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组成成分,称为预先合成的抗真菌物质;有的在健康的植物体中不存在,而是做为植物防御反应的一部分,在受到病原体攻击时诱导合成,称为植物抗毒素。研究表明,预先合成的抗真菌化合物可能是植物防御潜在病原真菌侵染的第一道化学屏障。文中综述了三类预先合成的抗真菌物质异羟肟酸、葡萄糖异硫氰酸盐和生氰糖苷在植物病害抵抗中的角色及其机制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分析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选择对赤霉病菌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合力的单链抗体,与植物防御素构建成融合蛋白基因,将融合蛋白及防御素基因分别与细菌表达载体pGEX和植物表达载体pMBL4构建成重组载体,在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GST融合蛋白,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经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真空渗入法在烟草叶片中瞬间表达,提取叶片总蛋白用于鉴定。抑菌活性分析表明,烟草叶片瞬间表达的防御素和抗体-防御素融合蛋白,均对赤霉病菌有强烈的抑菌作用;从细菌中纯化的防御素蛋白,也能有效抑制赤霉病菌生长。说明赤霉病菌抗体-防御素融合蛋白基因,可作为抗赤霉病资源,用于改良植物的抗赤霉病性。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李亚科几种经济植物在抗旱性、抗寒性、抗盐碱能力和抗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李亚科植物抗性及其机理,展望了今后李亚科经济植物抗逆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抗菌肽(AMPs)的研究概况,分析了转抗菌肽基因植物以及昆虫抗菌肽控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研究趋势,可为开发利用可控制植物病害的抗菌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抗病和抗虫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抗病、抗虫转基因植物的类型,转基因的技术和方法,抗病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和效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南京地区引种棕榈科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引进到南京地区种植的棕榈科植物进行了调研,详列了主要观赏树种及其在南京地区的景观表现及应用形式,棕榈科中棕榈的耐寒性最强,布迪椰子的耐寒性较强,较适合南京地区进行园林应用;而棕竹、蒲葵、散尾葵和袖珍椰子等耐寒性较差,较适合用于室内盆栽观赏。对南京地区合理引进棕榈科植物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如引进大树要慎重,提倡引种小苗并加强驯化,使用形式要多样化,并加强对引进植物的病虫害检疫与监测等。  相似文献   

15.
植物内生真菌具有普遍存在性和生物多样性,许多种类在植物体内作为生防菌,能有效地防治植物病害,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鉴此,综述了植物内生真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从其分泌抗茵物质、与病菌竞争生态位和营养物质、诱导系统抗性、产生植物激素等方面分析植物内生真菌的生防机制,并对其作为植物病害生防因子进行开发与应用中存在...  相似文献   

16.
转CpTI基因不结球白菜的抗虫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卡那霉素筛选、目的基因分子检测和生物学抗虫性鉴定 ,从转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不结球白菜遗传工程植株自交后代中选育出抗虫性可遗传的纯合材料。用室内人工饲喂方法 ,以鳞翅目小菜蛾、斜纹夜蛾幼虫为靶害虫 ,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虫性鉴定。试验结果显示 ,转CpTI基因纯合材料对 1~ 2龄小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具有抗性 ,但不同株系间和同一株系内植株间的抗虫性程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植物抗冻蛋白及其基因工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自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研究对象先后从极区鱼类、昆虫转移到植物材料上.目前已有6种植物的AFPs被提纯,即为欧白英中的67 kD(Sd67)的糖蛋白;冬黑麦中的5条具有高抗冻活性的多肽,分别为16, 25, 32, 34, 36 kD;沙冬青中40 kD的afp;桃树中50 kD的PCA60;胡萝卜中的36 kD 抗冻多肽及冬麦草中11.77 kD的热稳定抗冻蛋白.这些AFPs在分子量、氨基酸组成及同源性上都不尽相同.由于AFPs可以通过降低冰点、抑制重结晶等方式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所以植物AFPs基因克隆及转化的成功,为提高冷敏感经济作物及农作物的抗寒性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抗菌肽又称宿主防御肽,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小肽类物质,是生物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菌肽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寄生虫、抗病毒、抗癌细胞和免疫调节等功能,与抗生素作用机制不同,不易产生耐药性,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品,在畜禽生产中应用广泛。文章综述抗菌肽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初步探讨抗菌肽作为抗生素替代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自第一株转基因小麦问世以上转基因小麦研究取得的巨大进展,简要介绍了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基因转化方法,对转基因技术在获得抗除草剂、抗病虫、抗逆、改良品质和雄性不育转基因小麦植株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指出了转基因小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转基因小麦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用茉莉酸不同处理方式对林木诱导抗虫性的影响,以长白落叶松( Larix olgensis)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浓度为1.00、0.10、0.01 mmol · L-1的茉莉酸进行全株或局部喷施诱导,分析不同处理对其针叶内SOD、PPO、PAL、CI、TI 5种防御蛋白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外源茉莉酸局部喷施长白落叶松,可以系统诱导增强其防御蛋白的活性,且诱导效果与全株喷施处理的诱导效果相近。0.10、1.00 mmol· L-1的茉莉酸在1~10 d内即可诱导产生较强的诱导抗性,而在15~25 d时其诱导的抗性强度显著低于0.01 mmol· L-1浓度的诱导效果。说明高浓度茉莉酸能快速诱导长白落叶松产生较强的化学防御能力,低浓度茉莉酸诱导长白落叶松化学防御的速度相对迟缓,但其持效时间长于高浓度茉莉酸诱导效果。在害虫控制实践中,可根据害虫的生物特性,选择合适浓度的茉莉酸,采用局部喷施方式施用,将更为经济和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