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全面调查和研究对新疆苔类植物资源,为新疆苔类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提供新资料.[方法]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结果]对新疆苔类植物2个新记录科-壶苞苔科Blasiaceae和拟复叉苔科Pseudolepicoleaceae,2个新记录属-壶苞苔属BlasiaL.和睫毛苔属Blepharostoma Dumort.,5个新记录种-壶苞苔Blasia pusillaL.、粗裂地钱Marchantia paleacea Bertol.、睫毛苔Blepharostoma trichophyllum(L.)Dumort.、阔瓣裂叶苔Lophozia excisa( Dicks.) Dumort.和光萼苔Porella pinnata L进行了首次报道,并对它们的识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论]通过对阿尔泰山和喀喇昆仑山山苔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鉴立,确立新疆阿尔泰山苔类现知有21科、25属和42种,在喀喇昆仑山有苔类7科、8属和11种,同时确定壶苞苔科和拟复叉苔科为新疆新记录科,壶苞苔属和睫毛苔属为新疆新记录属,壶苞苔、粗裂地钱、睫毛苔、阔瓣裂叶苔和光萼苔为新疆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的苔藓植物种类,对采自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的215个苔藓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有苔藓植物129种,隶属于61属,30科,其中藓类植物18科43属97种,苔类植物12科18属32种,并发现光叶拟平藓[Neckeropsis nitidula(Mitt.)Fleisch]为贵州新记录种.青藓科(Brchytheciaceae)、细蜂苔科(Lejeuneaceae)、提灯藓科(M ni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灰藓科(Hypn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为该地区的优势科,青藓属(Brachythecium),绢藓属(Entodon),棉藓属(Plagiothecium)等9属为该区域优势属.  相似文献   

3.
黑皮 《农村实用科技》2014,(3):F0003-F0003
<正>苔藓小档案种类:苔藓包括苔纲、藓纲和角苔纲三个种属的植物。种数:世界上约有两万多种苔类和藓类植物、一百多种角苔植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黔西北铅锌矿废弃地、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可知,黔西北铅锌矿废弃地苔藓植物总共4科14属30种;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总共14科53属124种,其中苔类植物1科1属2种,分别为叶苔科叶苔属拟卵叶苔和细茎叶苔;藓类植物13科52属122种。经比较发现,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丰富度大于黔西北铅锌矿废弃地,种的相似性较小,其相似性系数为9.74%;Shannon-Wiener指数和种间相遇概率指数均较低,指数则较高,说明其优势度集中在少数种。其中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Brid.)Zander]、短叶扭口藓(Barbula tectorum C.Muell)、狭叶葫芦藓[Funaria attenuata(Dicks.)Lindb.]、高山真藓(Bryum alpinum Huds.exWith)等15种分布较广,可进一步作为矿区生态修复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了解贵州省苔藓植物的多样性,对2004年采自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县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金顶的标本进行鉴定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标本F1462b为顶苞苔科(Acrobolbaceae)钝角顶苞苔〔Acrobolbus ciliatus(Mitt.)Schiffn〕,顶苞苔科为贵州省新记录科,钝角顶苞苔为贵州省新记录种;描述和讨论了该种的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差异。标本存放于贵州大学植物标本室(GACP)。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苔类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白龙江流域苔类植物进行野外调查与采集鉴定后,发现甘肃省新记录科3个,分别为绒苔科 Trichocoleaceae、指叶苔科Lepidoziaceae、合叶苔科Scapaniaceae;新记录属3个,分别是绒苔属Trichocolea Dum. 、指叶苔属Lepidozia Dum.和合叶苔属Scapania (Dum.) Dum. ,另有4个种为甘肃省首次报道,并列出了各种的生境和地理分布。西北林学院学报24卷  相似文献   

7.
对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共采集苔类植物标本210份。经过室内鉴定与统计,发现该区域苔类植物共有26科33属51种。其中,15种为湖北省新记录种,裸蒴苔科Haplomitriaceae为湖北省新记录科;假护蒴苔属Metacalypogeia和裸蒴苔属Haplomitrium为湖北新记录属。该区域苔类植物区系类型成分复杂,多种区系成分并存,可划分为10类,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东亚成分次之。另外,与其他保护区比较,七姊妹山与清凉峰物种相似度最高,与十大万山相似度最低。地理位置相近的保护区,其苔类植物区系成分比较接近,且区域气候环境也会影响植物种类和区系特征。该研究为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乃至湖北省苔藓植物种类多样性、区系研究,以及苔藓植物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官山自然保护区为江西省境内叶附生苔类植物又一分布新记录点,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8属12种.其中,粗齿疣鳞苔Cololejeunea planissima为江西新记录,列胞疣鳞苔Cololejeunea ocellata,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elliptica,东亚细鳞苔Lejeunea catanduana和黄色细鳞苔Lejeunea flava是官山叶附生苔常见种.平叉苔Metzgeria conjugata为江西叶附生首次报道.统计显示东亚成分是构成官山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成分的主体,占41.7%.表2参22  相似文献   

9.
江洪  张朝晖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79-182
对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的调查结果显示,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共14科53属124种,其中苔类植物1科2属2种分别为叶苔科叶苔属拟卵叶叶苔和细茎叶苔;藓类植物13科52属122种。与云南东川拖布卡-播卡金矿苔藓植物比较发现,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丰富度大于云南东川拖布卡-播卡金矿,生活型以丛集型为主,两矿区共有科为3科,共有属为10属,相同种为10种,种的相似性较小,种的相似性系数为6.99%,属的相似性指数为15.87%,科的相似性指数为17.6%,其相同种中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Brid.)Zander、云南墙藓Tortula yunnanensis P.C.Chen和硬叶小金发藓Pogonatum neesii(C.Muell.)Dozy.分布较广泛,可进一步作为生态修复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疆红叶藓属进行分类学研究,为新疆及中国苔藓植物的系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以形态特征为主的经典分类学方法为基础,结合超微结构和扫描电镜对红叶藓属3种孢子进行扫描,对供试苔藓植物进行鉴定.[结果]新疆红叶藓属现有5种;其中两个新疆新记录种:钝头红叶藓Bryoerythrophyllum brachystegium和无齿红叶藓Bryoerythrophyllum gymnostomum进行了报道,并对红叶藓属5个种的识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通过标本的鉴定,确定新疆红叶藓属现有5种,其中钝头红叶藓和无齿红叶藓为新疆新记录种.新疆红叶藓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中东亚成分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康锋  王贤磊  李冠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6):1166-1171
[目的]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方法对甜瓜病原菌新疆株(前人鉴定为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Schi)f.sp.melonis Snyder et Hansen)、枯萎病病原菌辽宁株和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进行研究,确定病原菌新疆株的种类.[结果]对病原菌新疆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其有蓝色色素,维管束变褐不向上发展.此后又对三种病原菌进行了大亚基rDNA-D1/D2区序列分析、rDNA-ITS区序列分析,两者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新疆株与根腐病病原菌同源性高.[结论]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表明病原菌新疆株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而非尖镰孢菌(Fusarium axysporum(Schi.)f.sp.melonis Snyder et Hansen),是根腐病病原菌,与前人鉴定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壳囊孢属真菌(Cytospora spp.)的种类及在新疆的分布特征。【方法】在新疆14个地(州)共收集到2 763份病害标本,鉴定出27种壳囊孢属真菌,采集文献资料记载新疆累计记录51种壳囊孢属真菌,采用ArcGIS软件、Gephi软件及Spreensen公式不同种类壳囊孢属真菌在新疆不同地区和寄主上的分布情况及相似性。【结果】壳囊孢属真菌在新疆伊犁地区(31种)、乌鲁木齐市(27种)、塔城地区(21种)和昌吉地区(20种)分布壳囊孢种类及数量较多;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3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3种)和和田地区(2种)分布较少;该菌能够寄生于21科植物中,其中蔷薇科(19种)、杨柳科(18种)、胡颓子科(8种)植物的种类及数量较多;桑科(1种)、忍冬科(1种)、无患子科(1种)等植物上较少。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在全疆15个地州(市)的11科寄主均有分布;壳囊孢属真菌在海拔600~900 m处分布较为丰富,阿克苏和吐鲁番两地间的相似性系数最高。【结论】新疆现已记录51种壳囊孢属真菌,其中受金黄壳囊孢菌(C. chrysosperma)危害的植物种类最多,蔷薇科、杨柳科、胡颓子科植物上分布的壳囊孢属真菌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温处理对沙棘品种抗寒性的影响,筛选出抗寒能力强品种,为新疆沙棘栽培品种的选择与种植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新疆青河县4个沙棘品种辽阜、阿尔泰新闻、楚依、阿列伊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分析10 ~-40℃ 条件下沙棘枝条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在-20℃以下,4个品种沙棘枝条中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电导率和丙二醛的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整个低温变化过程中,阿尔泰新闻和楚依品种沙棘枝条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相对较低。【结论】阿尔泰新闻沙棘品种的抗寒性最好,依此是楚依、辽阜和阿列伊,阿尔泰新闻更适宜新疆寒冷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新疆潜在蒸散分形特征与R/S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疆潜在蒸散的时间序列,判断时间序列的分形结构,对新疆潜在蒸散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方法]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新疆53个气象台站1955~2008年的潜在蒸散量时间序列,并采用配分函数(统计矩)判定该时间序列的分形结构,再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R/S)对新疆潜在蒸散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配分函数τ(q)与q的线性关系非常明显,对于高阶q取值为10,20,…,100时也成立,依然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三个区域年平均潜在蒸散量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Hurst指数分别为0.896 0、0.719 4、0.788 9.[结论]南疆区、北疆区、天山山区1955~2008年潜在蒸散时间序列是一个单分形结构.新疆潜在蒸散变化存在着持续性.其中,南疆区潜在蒸散的持续性最强,天山山区次之,北疆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疆该类群叶蝉的种类,为新疆农林业害虫防治提供理论和指导基础。【方法】通过扫网、马氏网诱集采集标本,对其进行外部形态观察及外生殖器解刨鉴定。【结果】【结论】在该类群鉴定过程中发现一新疆新纪录属种叶蝉北方费氏叶蝉Fieberiella septentrionalis Wagner, 1963,描述了该叶蝉种形态特征及区别其它近似种鉴别特征。该叶蝉寄主多为新疆城市景观植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野生梯牧草在新疆的地理分布与种的分布区形成和结构、群落特征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为新品种选育、种质创新、种质保护提供基础材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以新疆野生梯牧草(Phleum. pratense L.)为研究对象,调查种质资源的分布、群落学特征。【结果】 (1)新疆是我国野生梯牧草分布的重要区域,集中分布于天山山地的中段和西段海拔1 900~2 200 m山地草甸植被中;(2)梯牧草在天然草地中数量极少,在群落中常以伴生种和偶见种出现,少有以优势种出现的种群分布;(3)在天然草地中,梯牧草种群个体空间分布多数地段呈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形式较少。【结论】 新疆野生梯牧草具优异的种质资源特性,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采自新疆地区的萤叶甲亚科昆虫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用多样性测度方法.[结果](1)采集萤叶甲亚科昆虫标本2 938号,分隶于6属16种(含3亚种),北疆地区种类和数量最多,而南疆地区种类和数量最少;(2)在5个生境中,多样性指数林间草地最高,杨柳林最低;物种丰富度指数亚高山草甸最高,杨柳林最低;均匀度指数杨柳林最高,农田最低;(3)北疆地区近30a萤叶甲亚科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显著.[结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植被发育较好的地区,种类和数量较丰富,可用于监测萤叶甲害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冬麦主产区麦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为制定区域性杂草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调查新疆北疆主要小麦种植区域奇台县和额敏县的冬小麦田杂草。【结果】小麦田杂草共计60种,隶属于20科52属,以菊科、豆科、禾本科为主;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 Beauv.为新疆北疆区域麦田的优势杂草,区域性常见杂草有2种,为灰藜Chenopodiumglaucum L.和卷茎蓼Polygonum convolvulus L.;3个调查区域内杂草的危害程度存在差异,额敏县麦田杂草种类有47种,奇台县南部丘陵区域和中部平原区域杂草种类分别有32、31种;从物种多样性来看,额敏区域杂草香农-威纳指数最高,为2.51,辛普森指数则是奇台中部平原区域最高,为0.19,额敏麦区麦田杂草群落的均匀度高于奇台区域,均匀度指数为0.65。【结论】稗草在新疆北疆冬小麦种植区域大面积发生,对小麦生长、产量有较明显影响,其次为灰藜和卷茎蓼,在局部区域出现,但对发生地小麦造成一定影响,其他一般性杂草均在部分田块发生,对该区域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小。3个调查区域内额敏杂草物种丰富度最高,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而奇台县中部平原区杂草优势种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疆北部沿天山主要种植区马铃薯病害种类以及病原菌的种类,采集奇台农场、尼勒克县实验站、巴里坤石人子村等地区的感病植株与块茎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结合显微形态观察、柯赫氏法则、16S rDNA及ITS鉴定方法,分离鉴定引起马铃薯病害的病原菌。【结果】病原菌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actis)、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细级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白地霉(Galactomyces candidum),分别引起青枯病、枯萎病、干腐病、早疫病、黑斑病、赤星病、白地霉干腐病,其中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致病性较强。【结论】新疆马铃薯主产区的病害有枯萎病、干腐病、早疫病,并且青枯病、白地霉干腐病、赤星病、黑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