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讨荔枝雌蕊不同发育状态及盛开不同时间的柱头可授性,以安良、桂味荔枝为试材,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及荧光显微镜检测雌蕊柱头的可授性,并观察了荔枝花粉在柱头的萌发过程。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柱头的表观形态来判断可授状态。以花柱开裂程度判断,当花柱开裂夹角为45°~90°时,部分柱头已经具有可授性;当花柱完全打开,开裂角度为120°~180°时,处于最佳可授状态。以柱头颜色判断,当雌花完全盛开后,柱头颜色为白色时处于最佳可授状态,微变褐时仍处于可授状态,但当柱头全变褐时则不具可授性。雌花柱头可授状态可维持至少3 d。荔枝雌花授粉后2 h花粉在柱头上萌发,6 h花粉管逐步向花柱伸长,12 h花粉管到达花柱中部,24 h花粉管到达子房上部。  相似文献   

2.
‘辣椒杏’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辣椒杏’开花生物学规律及特点,为‘辣椒杏’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观察‘辣椒杏’的开花物候期、花器官特征,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分析与其他品种的差异,分析其特异性.[结果]‘辣椒杏’初花期为4月初,花期持续8d;花5瓣,花瓣卵圆形淡粉色,花粉黄色,雌蕊1枚,雄蕊31枚左右,子房上位花;雌蕊败育花比率为为23;,雌蕊退化花比率为7;;花粉萌发率为45.49;;柱头从花d至花后5d均有可授性,花后1d可授性达到最强.[结论]‘辣椒杏’与对照杏品种花期一致;花器官存在一定比例的雌蕊败育和雌蕊退化,败育率较低;花粉活力属中等水平,花后1d柱头可授性达到最强,是‘辣椒杏’最佳授粉时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进欧洲李品种在阿克苏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为欧洲李的丰产优质栽培奠定基础.[方法]调查‘斯坦勒’、‘法兰西’、‘女神’3个欧洲李品种的在阿克苏地区开花物候期、花器官形态特征、花粉量、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结果]3个欧洲李品种的花期集中在4月初,花期持续时间为9~10 d,单花花药数平均28.48枚/蕾,单花花粉量平均值是28 700.0粒,花粉萌发率平均是27.4%,中长花柱花平均比率为86.75%;3个品种欧洲李的花瓣形状、颜色,花药、花萼颜色子房着生方式和花类型都基本上一致.3个欧洲李品种在开花当天柱头可授性变强,之后渐渐变弱.‘女神’的可授时期比较长,可持续5d.[结论]‘斯坦勒’的单花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较高,比较适合作为授粉树.而‘女神’和‘法兰西’的完全花比例都比较高,单花花粉量或者花粉萌发率较低,不适合作为授粉树.3个品种的花期相近,‘斯坦勒’可为其他2个品种授粉.  相似文献   

4.
新疆野杏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野杏的繁殖适应性,为引种栽培及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野外定株观察,运用杂交指数、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检测新疆野杏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MTT法测定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该种单花花期为6~7 d,单花花期按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现蕾初期、开花前期、未散粉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凋谢期七个阶段;开花4 h左右,柱头可授性最强,此时花粉活力也最高;按照杂交指数,繁育系统属于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套袋试验显示其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亲和.[结论]新疆野杏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具有同步性,其花粉活力最高的时期正是其柱头的最佳可授期;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并存,属于混合交配系统.  相似文献   

5.
扁桃雌蕊形态及其保水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兰州地区引种的4个扁桃品种的雌蕊形态及其保水能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扁桃雌蕊败育是导致其座果率低的原因之一。试验表明,雌蕊低于雄蕊或雌蕊退化的花为败育花,而雌蕊花柱弯曲也不利于授粉及座果。柱头的蒸腾强度低,保水力好的品种座果能力也较好。扁桃花柱头的可授性可持续4~5 d,但在花后1~2 d的可授性最强,随着开花时间延长,在花后5 d柱头可授性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6.
百日草柱头可授性和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百日草花后柱头的形态变化,测试百日草的柱头和花粉的寿命,为提高百日草的人工授粉效率和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测定柱头可授性、花粉离体萌发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百日草在8:30~16:00开花,花粉生活力为18 h;(2)舌状花柱头保持膨胀,花柱挺立可达7~10 d;(3)联苯胺-过氧化氢测定柱头可授性的结果显示,花后1~3 d可授率为79.9%~83.1%,4~6 d为56.1%~63.0%,7~10 d为37.0~43.3%;(4)丫状时期、丫状尖端稍弯曲时期、柱状时期田间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76.3%、48.5%和36.8%;(5)未经处理的柱头结实率为48.8%,去丫状一裂者为30.9%,去柱头只留花柱者为19.9%。【结论】(1)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方法测定百日草柱头可授性可行;(2)花后2~3 d柱头丫状时期进行人工授粉结实率高;(3)柱头顶端的毛状突起增大了吸收花粉的表面积,有利于授粉结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该研究指在探究一品红雌花柱头发育形态与柱头可授性的关系。[方法]以一年生一品红‘千禧’为材料,对其雌花发育进行了宏观及扫描电镜(SEM)观察,并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活体花粉萌发法检测柱头可授性。[结果]一品红雌花发育进程可分为显花期、初开期、Y字期、八字期和翻卷期5个时期。雌花发育与柱头可授性具有相关性:柱头可授期在柱头裂片微张(初开期)和柱头开始翻卷(八字期)之间,最佳授粉期为八字期,持续时间3~5 d,柱头倒八状,SEM观察柱头表面可见大量渗出物;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柱头不同形态时期的可授性结果与活体花粉萌发法基本吻合。[结论]该研究表明在育种实践中,可根据雌花柱头发育形态来判别一品红最佳授粉时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巴旦木花粉生活力,比较分析柱头可授性,为巴旦木人工授粉及相关研究和巴旦木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6个国内外巴旦木品种为材料,采用I2-KI染色法、离体萌发法法测定不同开花天数的巴旦木花粉活力的变化;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巴旦木各品种的柱头可授性。【结果】 2种方法测定的花粉活力最大的为米星,最小的为麻壳;石头、尖嘴黄、鹰嘴的雌蕊在花开放后第2 d花柱长度达到最大且具有较强的可授性,米星、布特、麻壳的雌蕊在花开放第3 d花柱长度达到最大且具有较强的可授性。【结论】 采集花后第2 d的花粉对花后第2 d的石头、尖嘴黄、鹰嘴和第3 d的米星、布特、麻壳柱头进行人工授粉。  相似文献   

9.
月季柱头形态发育进程与可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月季柱头的形态发育进程与可授性的相互关系,提高授粉效率。以切花月季为材料,显镜观察柱头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田间定期授粉后荧光显微观察柱头花粉萌发情况,并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验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月季柱头发育阶段可分为4种形态时期,分别为柱头中间凹陷期、丫状期、柱头2裂片平展期、柱头乳突组织衰老期;最佳授粉时期为柱头2裂片平展180°左右时,持续时间24~60h;定期授粉观察以及联苯胺-过氧化氢检验发现,柱头不同形态时期的可授性结果一致。说明月季柱头形态发育与可授性存在直接联系,可通过观察柱头形态来确定最佳授粉时期。  相似文献   

10.
以木薯华南5号(SC5)和华南7号(SC7)品种为实验材料,应用花粉活体原位萌发技术及联苯胺-过氧化氢法雌蕊柱头可授性检测技术,对木薯花粉萌发及花粉管发育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木薯品种内自交及品种间异交花粉管萌发过程的差异,以确定木薯雌蕊柱头的最佳授粉时期。结果表明,木薯在同品种自交和异品种杂交上均存在授粉亲和性上的差异,异交授粉无论在花粉萌发速度及萌发率上均具有明显的优势。雌蕊柱头的最佳授粉时间为雌花开放后2~5 h,5~24 h内柱头具较强可授性,时间越长可授性越差,72 h后柱头不再具有可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赤霉素对枣花繁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生产上赤霉素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灰枣和骏枣的鲜花粉为材料,于盛花期喷施赤霉素(GA3)处理,采用离体培养基,I-KI(碘-碘化钾)染色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分析赤霉素对红枣花粉萌发和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 低浓度(10~30 mg/L)赤霉素对灰枣和骏枣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花粉活力、花粉量和柱头可授性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升高,对花粉的萌发特性产生抑制作用;赤霉素处理后7 d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活力跟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枣花粉萌发、花粉管长度、花粉量和花粉活力特性,对外源赤霉素的响应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测国内仅分布于新疆的高葶韭的物候特征及其产量构成因素,为高葶韭的进一步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相关研究资料,调整和完善了葱属植物物候期的观测标准,并将其应用于高葶韭的物候观测中,于2007-2009年每年的3-9月观测记录高葶韭的物候期;此外,还观测了与高葶韭产量相关的4个指标(植株叶片数、假茎粗、株高及株幅),并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葶韭每年3月中下旬萌动,4月上中旬抽薹,5月中旬始花,6月下旬果实成熟;年生长周期平均为180d左右;同年高葶韭无二次生长。叶是高葶韭的主要食用器官,单株叶片数、假茎粗和株高在植株进入生殖生长时达最大值,分别是9.7,1.331cm和42.0cm,最大株幅为28.53cm;童期植株的株高、假茎粗均与叶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成年期植株的株高与假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与叶片数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探明了高葶韭的物候特性,其以休眠方式越夏,为绿体春化型、于长日照下开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叶的营养生长期(25~34d)应加强管理,以延长营养生长期,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花粉发育时期及不同外植体接种前处理方法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为茄子栽培种与水茄杂种无性系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实践基础。【方法】以杂种无性系的花药为外植体,研究花蕾的外部形态与花粉发育时期的相关性;使用不同浓度的NaClO和 HgCl2对花蕾进行消毒,分别将外植体置于4 ℃和36 ℃下0、2、4、6、8 d,筛选最佳的花药发育时期、消毒方法及预处理方法。【结果】当花药长度在5.6-7.3 mm时,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32.5%,此时的小孢处于单核中晚期;70%酒精消毒30 s后,再用5% NaClO+两滴吐温-20消毒15 min,污染率为4.0%,死亡率为4.0%;高温预处理6 d可显著提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结论】花蕾长度8.3-10.5 mm,花药长度5.6-7.3 mm,使用70%酒精处理30 s后用5% NaClO+两滴吐温-20消毒15 min的消毒方法及36 ℃处理6 d的愈伤诱导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引种的野生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花粉和柱头形态观察、花粉活力检测方法的筛选,同时研究了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探讨了两者与授粉成功的关系。结果表明:绵枣儿花药暴露于空气中20~40 min便开始开裂,花粉为单粒花粉,有1个萌发沟。最适花粉萌发培养液成分为ME_3+10 g·L~(-1)蔗糖+0.3g·L~(-1)硼酸+0.2 g·L~(-1)硝酸钙,始花期与盛花期的花粉活力在80%左右,末花期仅为20%左右。花粉在4℃条件下存活时间约为3 d,25℃条件下存活时间为2 d,而在35℃条件下存活时间只有1 d。柱头在散粉前就已经具备可授性,在开花后1~2 d可授性最强。有效花粉与柱头可有1 d的相遇期,但相遇期内柱头可授性不是很强,为异花传粉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5.
亚洲百合和铁炮百合正反杂交亲和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亚洲百合与铁炮百合杂交的亲和性,比较正反交组合在杂交亲和性上的差异。【方法】以亚洲百合‘Brunello’和铁炮百合‘新铁炮2号’配制正反交组合,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在雌蕊中的生长动态。【结果】两个组合花粉均可在柱头上萌发,但花粉管在柱头乳突细胞、花柱通道细胞中会依次发生胼胝质反应。杂交后7-18 h,正交组合花粉管的平均生长速度一直比反交组合的快,18 h后反交组合花粉管的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并超过正交组合。授粉后55 h正交组合花粉管到达花柱1/2处并停止生长,48 h时反交组合花粉管进入子房。正反交组合均表现柱头和花柱不亲和。【结论】正反交亲和性程度存在差异。采用切割花柱授粉和子房授粉结合胚培养可以克服杂交障碍,提高获得杂种胚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花药绒毡层特异启动子BcA9调控的反义BcMF12基因对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syn. B. rapa L. ssp. chinensis)基因沉默的效果,明确其对花粉发育的影响。【方法】在从白菜花蕾cDNA中克隆BcMF12基因的保守区段的基础上,将白菜花药特异表达启动子BcA9与反义BcMF12基因融合,构建反义表达载体,并经农杆菌介导导入到白菜基因组中,利用抗生素筛选和分子检测筛选出转基因植株。【结果】PCR和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BcA9启动子驱动的反义BcMF12-GUS报告基因已整合到白菜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显示转基因植株花蕾和花中的BcMF12在mRNA水平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而且花粉萌发率显著下降。【结论】BcA9调控的反义BcMF12基因明显抑制了BcMF12的表达,从而影响白菜花粉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殊比、人工授粉和套袋等方法,对珙桐的开花状态、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群平均花期为26d,但同一地点的不同年份,相同年份的不同地点均有所不同;同一棵树树冠预部枝条和基部枝条开花时间也有差异。花序从开始散粉到散粉末期一般持续8-10d,开花过程中柱头高于花药的位置,雄花的花药散粉时间早,两性花2-3d。两性花柱头具可授性的时间早两性花花药开裂1-2d。由于其杂交指数等于4,花粉-胚珠比等于14885.2,结合人工套袋和授粉试验结果确定该种的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还有一定程度的自交。花粉竞争可能是珙桐结籽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绒毡层变化、孢粉素累积与RAFTIN1表达间的关系,为揭示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杀雄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质核互作遗传型雄性不育系,正常可育近等基因系为试材,通过石蜡切片、细胞荧光染色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绒毡层的形态变化、孢粉素的累积及RAFTIN1的表达。【结果】单核期生理型不育系花药绒毡层提前降解,分泌孢粉素的含量降低,RAFTIN1提前高表达,使大量孢粉素转运至花粉壁层;二核期和三核期,生理型不育系绒毡层完全退化,停止分泌孢粉素,RAFTIN1呈现明显的下调表达模式。【结论】杀雄剂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其败育机理与绒毡层的提前降解和定向转运孢粉素的RAFTIN1表达高低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内观察甘蔗开花动态,用TTC法测定甘蔗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花穗上小蠡花开放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由外至内;ROC22和科五花粉活力于开花第1天达到80%以上,第2天有小幅度上升,之后迅速降低,第7天仅采到少许花粉,但活力仍在32%左右。甘蔗雌蕊柱头开花前1天具有可授性,自交授粉后的1~2 d内保持强可授性,之后柱头迅速变黑枯萎;未授粉柱头花开后的9 d内一直保持靓丽的艳红色,具强可授性。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时期为开花后第1~9天,甘蔗的最佳授粉期为母本开花2 d后再授以父本花粉,4 d内即可完成杂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