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选萃     
袁隆平院士又一课题取得新进展“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新选育的杂交水稻超高产新组合“准两优527”,首次在贵州省遵义县试种获得成功。据悉,这种超级稻今年将在当地扩大试种33.33hm2。“准两优527”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选育的超高产新组合,也是袁隆平院士  相似文献   

2.
丹寨适宜杂交稻品种筛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在丹寨县推广优质高产杂交稻品种,进行了8个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两优3219、湘优22、深两优3059、Y两优3218、蓉18优662、宜香4245单产均高于准两优527(CK),两优3219单产最高为702.8kg/667m2,比准两优527(CK)高11.1%,宜香优2115低于准两优527(CK).  相似文献   

3.
介绍准两优527在岑巩县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准两优527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即培育壮苗、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水浆管理。  相似文献   

4.
准两优52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自选不育系准S与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强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03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武陵山区、长江中下游中稻),并被农业部推荐为超级稻推广品种,2006年通过福建省审定及国家审定(华南稻区早稻)。2004年江西引进准两优527参加高中低不同海拨的单季稻区域试验,2005年示范推广1600hm^2,  相似文献   

5.
准两优527超级水稻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孝广  杨安培  陈艳芳 《种子》2007,26(10):100-102
准两优527是湖南省杂交水稻育种中心用准S×蜀恢527交配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2005~2007年在贵州省从江县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经济性状表现突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株型紧凑、分蘖力强、高产稳产、米质优良。通过高产栽培实践,总结高产栽培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6.
2004—2005年在长沙(28°13′N)采用低肥(N 135kg/hm2、P 29.7kg/hm2、K 112.1kg/hm2)、中肥(N 180kg/hm2、P 39.6kg/hm2、K 149.4kg/hm2)、高肥(N 225kg/hm2、P 49.5kg/hm2、K 186.8kg/hm2)3种施肥水平,对超级杂交稻两优293和准两优527的产量及生长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不同施肥量处理间超级稻产量及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差异不显著,2年平均产量以中肥处理最高,其中准两优527为9.03t/hm2,两优293为7.28t/hm2;不同年际间超级稻产量及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差异显著;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和两优293的适宜氮肥用量为150~180kg/hm2。与准两优527比较,两优293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强、分蘖力强、但分蘖成穗率不高,而准两优527前中期生长平稳,分蘖成穗率高,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多和运转率高,有利于高产形成,但不抗倒伏,生产上应适量减少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杂交超级稻高产品种,贵州省农委农技总站采用8个超级杂交稻品种进行试验,以准两优527(ck)作对照。结果表明以准两优527、金优785、科优21、棉优616四个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较好,适宜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水稻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若干株型因子的比较   总被引:72,自引:9,他引:63  
程式华  翟虎渠 《作物学报》2000,26(6):713-718
测定了两系法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65396” (培矮64S/E32)和“65002”(培矮 64S/9311), 三系法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协优9308”和对照组合“汕优63”的若干株 型 因子, 并进行了组合间的比较。 结果表明, “65396”和“协优9308”上部三叶的叶面积 明 显增大, 叶角趋小, 叶片更为挺直。 “协优9308”还表现出后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提高超级稻单位面积产量的综合配套技术,加快超级稻新品种与超高产技术的应用推广。2005—2006年黔东南州农技站连续两年在黄平县旧州镇草绿坪村开展超级稻百亩连片高产与超高产示范。项目实施中我们成功地引种了8个超级稻品种,应用其中超级稻新品种——准两优527,对其生育叶龄进程及百亩连片700kg/667m2高产栽培和850kg/667m2超高产技术进行了成功地探索,并总结出了适宜黔东南州生态条件的“黔东南州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这对发展全州超级稻生产,进一步挖掘水稻的增产潜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超高产优质杂交稻川江优3号的选育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选育超高产优质杂交稻品种成为育种家的共同目标。川江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江育F32A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蜀恢527配组育成的超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川江优3号,该组合国家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9.44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96%,米质达国标3级,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川江优3号两年国家区试试验结果,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分析了其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和通径关系、生物学特性,提出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是影响川江优3号产量的主要因素。川江优3号的高产栽培策略是在合理密植,保证一定有效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实粒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1.
选择永嘉县巽宅镇进行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筛选试验,以探明不同杂交稻新组合在温州地区种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准两优527、丰优9339、D优6号三个组合在丰产性、抗逆性及株型、穗型等综合性状方面表现突出,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水稻翻犁直播5个品种的比较试验表明:水稻翻犁直播不同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准两优527产量最高,冈优725产量最低;翻犁直播的秧苗素质和主要经济性状以准两优527和黔优88综合表现好,冈优725综合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3.
王波 《种子科技》2012,30(2):43-43
准两优52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准S与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2005年6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6)。经我县连续两年试种,其产量均比对照增产,耐寒性较好,可代替我县当家种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4.
 推广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两优6326。介绍两优632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繁殖制种技术。两优6326系宣城市农科所用自主选育的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籼粳交优质淡香型恢复系“中籼WH2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国审(国审稻2007013)。两优6326各方面的表现优异,配套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繁殖制种技术有助于成果转化。现累计示范、推广面积逾45万hm2。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南方稻区作优质一季稻种植,有利于优化粮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中籼组合两优6326 特征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广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两优6326。介绍两优632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繁殖制种技术。两优6326系宣城市农科所用自主选育的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籼粳交优质淡香型恢复系“中籼WH2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国审(国审稻2007013)。两优6326各方面的表现优异,配套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繁殖制种技术有助于成果转化。现累计示范、推广面积逾45万hm2。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南方稻区作优质一季稻种植,有利于优化粮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水稻直播不同品种不同播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说明水稻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不但节本增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直播早播比晚播产量高,试验在4月5日播种产量最高,两个品种新优3号单产606.7kg/667m^2比准两优527单产583.3kg/667m^2高23.4kg;直播能节资增收,水稻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节本增收50-85元/667m^2,品种新优3号节资增收85.2元/667m^2比准两优527节资增收49.2元/667m^2多36.0元;直播能降低劳动强度,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平均亩减少用工1.5个。  相似文献   

17.
郭清明  张勇 《耕作与栽培》2007,(5):43-43,27
根据贵州省农技推广总站的安排,为大力发展超级杂交稻,全面提高稻谷产量,增加稻农收入,促进水稻生产向高产、高效发展,2006年乌当区农推站承担了超级杂交稻新品种对比试验及展示工作,评介其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以期为优化筛选品种(组合)提供科学依据。经过努力,现已完成,其具体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选择在乌当区东风镇头堡村2组马松能责任田,该田块海拔1003m,前作为叶菜及爪菜类蔬菜,土壤为大眼泥,肥力上等,排灌方便。1.2参试品种参试品种:“黔南优2058”、“C8155/1102”、“P885/0293”,“富优978”,“准两优527…  相似文献   

18.
熊昌明 《耕作与栽培》2009,(3):30-31,43
试验以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材料,设不同施氮量处理(135、180、225kg/hm^2),研究了施肥量对一季超级杂交稻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抽穗期稻穗、叶片和茎秆的干物质积累分配比例为1:1.5:3~3.5,干物质积累主要在茎秆;成熟期籽粒的干物质重迅速增加,是稻草干物质重的1倍以上。准两优527前期叶面积指数和后期干物质积累均高于两优293;不同施肥量对一季超级杂交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其中两优293的有效穗、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3种施肥水平处理间连续两年产量差异不大,说明施氮量在135~225kg/hm^2范围内,能满足超级杂交稻生长对氮素养分的需要;不同施肥量处理间植株氮素含量和氮素吸收量差异不大,但品种间略有差异,准两优527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量为165.8~188.7kg/hm^2,抽穗期达到总吸收量的72.4%~80.3%,两优293植株氮素吸收量为154.3~170.8kg/hm^2,抽穗期达到82.0%~89.0%,说明准两优527后期仍有较强的氮素吸收能力;磷素和钾素的测定结果与氮素相似。  相似文献   

19.
《作物育种信息》2006,(2):18-18
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的超级稻“两优培九”在创新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两系法与亚种间杂交合为一体的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潜力,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进入超高产时代。  相似文献   

20.
张荣枝 《种子科技》2006,24(5):60-60
D奇宝优527是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以D奇宝A不育系为母本、蜀恢527为父本配组选育的综合性突出的高产优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0)。中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是:利用旱育秧优势,提早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畦厢式栽培;做好肥料运筹,科学管理,及时烤田;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