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冠心Ⅱ号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冠心Ⅱ号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3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使用冠心Ⅱ号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变化.结果 冠心Ⅱ号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清CRP、TNF-α、IL-6水平下降得更多,而IL-1β两组治疗后均有下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冠心Ⅱ号通过可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ω-3脂肪酸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ω-3脂肪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7、12天的IL-6、IL-8及TNF-α水平,并观察氧合指数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及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相当(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12天IL-6、IL-8及TN-a水平明显降低,氧合指数升高,平均住ICU天数缩短P< 0.01或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ω-3脂肪酸制剂能降低ARDS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的含量,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TNF-α和IL-8水平及痰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百分比,痰TNF-α和IL-8水平与肺通气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n=23)和对照组(n=20)血清与痰TNF-α、IL-8水平,痰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百分比(Neu/Leu%),并作COPD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的一秒率(FEV1/FVC%)与痰Neu/Leu%、TNF-α、IL-8的相关分析。结果COPD组痰Neu/Leu%、血清与痰TNF-α和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组痰Neu/Leu%与FEV1/FVC%呈高度负相关(r=-0.842,P<0.01);痰TNF-α与FEV1/FVC%无明显相关(r=-0.238,P=0.286);痰IL-8与FEV1/FVC%无明显相关(r=0.171,P=0.415)。结论COPD气道炎症与中性粒细胞激活、TNF-α及IL-8释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亚精胺对鼠免疫器官指数、胸腺和脾脏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采用0、0.05、0.10和0.15mg·g-1(体质量)亚精胺腹腔注射6周龄昆明小白鼠,测定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并定量检测胸腺和脾脏组织TNF-α、IL-1β、IL-6和IFN-γ表达量。结果表明:注射0.15 mg·g-1亚精胺组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0.10 mg·g-1亚精胺组胸腺组织IFN-γ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0.05 mg·g-1亚精胺组鼠脾脏组织TNF-α和IL-1β表达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0.10 mg·g-1亚精胺组脾脏组织IL-6和IFN-γ表达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0.15 mg·g-1组脾脏组织TNF-α表达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亚精胺对炎症因子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低浓度亚精胺能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发挥抗炎作用,随着亚精胺浓度增加则表现为诱导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组合式呼吸康复训练联合百令胶囊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症状、运动耐力、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75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组合式呼吸肺康复训练,观察组辅以百令胶囊口服,对照组辅以噻托溴铵、舒利迭吸入。于治疗1 d(V_1)、治疗4周(V_2)、治疗8周(V_3)测试并分析患者6 min步行实验距离(6MWT)、CAT评分结果,测定血清IL-6、IL-8、TNF-α浓度。结果在V_1时,2组mMRC、CAT评分、6MWT、IL-6、IL-8、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2组mMRC、CAT评分均较本组V_1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对比观察组更佳(P0.01);2组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8较本组V1时期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IL-6和TNF-α较V_1时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IL-8和TNF-α较本组V_1时显著降低(P0.01)。治疗8周时,2组CAT评分和mMRC均较本组V_1时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优于同期对照组(P0.01);2组6MWT均较本组V_1时显著提高(P0.05,P0.01),同期观察组步行距离更远(P0.01);对照组IL-6、IL-8、TNF-α与同组V_1时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此3项指标优于同期观察组(P0.01)。结论百令胶囊联合肺康复训练较舒利迭、噻托溴铵联合肺康复训练能更好地改善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且更为经济;但在控制气道炎症方面,后者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尿毒症患者毒素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对80例病例资料完整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入选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HD+HP组及HD组各40例,HD+HP组采用HD联合HP治疗,HD组仅行常规HD治疗。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G)含量及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Scr、BUN、β_2-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BUN明显降低(P0.05);HD+HP组治疗后β_2-MG、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HGB、PA、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联合HP治疗尿毒症可提高体内毒素清除率,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对患者营养状况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马铃薯提取物糖苷生物碱对化疗性静脉炎兔模型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轻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普通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糖苷生物碱组,马铃薯汁组,马铃薯泥组.通过耳缘静脉推注长春瑞滨建立静脉炎模型,各试验组在推注长春瑞滨后在穿刺部位涂抹相应药物,免疫组化法检测IL-1、IL-6的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兔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IL-1、IL-6的表达:模型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各药物组IL-1、IL-6表达均有所减弱(P0.05,P0.01),以阳性对照组,糖苷生物碱组减弱最为明显;TNF-α含量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TNF-α含量表达异常增高,与模型组比较,除马铃薯汁组外,阳性对照组、马铃薯泥组、糖苷生物碱组TNF-α表达均有所减弱(P0.05,P0.01).【结论】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对化疗性静脉炎家兔促炎细胞因子IL-1、IL-6、TNF-α的异常升高有显著的回调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模型,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AA大鼠血清IL-1β、IL-2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组,d 28处死各组大鼠并分离血清,检测血清IL-1β、IL-2和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致炎后血清IL-1β、IL-2及TNF-α含量与空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组血清IL-1β、IL-2及TNF-α含量与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能明显抑制细胞因子IL-1β、IL-2及TNF-α的分泌,从而产生抗风湿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2种麻醉机消毒方式对吸入性麻醉患者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为选择合理麻醉机消毒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并采用吸入麻醉患者100例,依据术前对麻醉机消毒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环氧乙烷浸泡消毒麻醉机,对照组使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麻醉机,于插管后即时(T0)、插管后2h (T1)及插管后4h (T2)测量患者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介素-2(IL-2)、白介素-6 (IL-6)、白介素-8 (IL-8)、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化。结果随着气管插管时间延长,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T1、T2时均高T0时(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插管时间延长BALF中炎性因子水平亦呈逐渐上升趋势,T1、T2时各项指标均高于T0时(P0.05);观察组术中各时间点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NF-α水平在T1、T2时低于对照组(P0.05),IL-8水平在T2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氧乙烷消毒麻醉机对吸入性麻醉患者影响较小,应优先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中医证型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证型分为血瘀证组、寒湿证组、湿热证组、肝肾亏虚证组4组,每组各30例。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予以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分析各组之间的检测指标相关性。结果:血瘀证组、寒湿证组、湿热证组以及肝肾亏虚证组的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且血瘀证组各项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最高,最低为肝肾亏虚证组(P0.05)。结论:血清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患者炎性因子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入负荷量Dex 0.5μg·kg~(-1)泵注10 min,再以Dex 0.5μg·(kg·h)~(-1)维持至术毕前10 min;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同等剂量、同等速度泵注。2组患者于麻醉前、麻醉后1 h、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 h、术后24 h血清TNF-α、IL-1β、IL-6、IL-17、MDA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Dex能够更好地抑制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组(即丁苯酞软胶囊组,48例)和B组(即对照组,45例).B组采用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评价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两组的炎症指标(TNF-α、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1);出院时的用Barthel指数高于B组(P<0.01),NIHSS值低于B组(P<0.01);TNF-α、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总有效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碳酸镧联合Supra-HFR血滤吸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MHD合并SHP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口服碳酸镧+血液透析(2次/周)+Supra-HFR血滤吸附(1次/周),对照组给予口服碳酸镧+血液透析(3次/周).比较两组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每天3次静滴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及APACHEI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加用乌司他丁,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与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在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型糖尿病患者(T1DM组)38例,其中成人隐匿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12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31例;健康体检者(NC组)18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IL-17与TNF-α,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C反应蛋白(CRP)、馒头餐试验空腹及餐后2 h血糖(FPG、2h-PG)、C肽(FCP、2h-CP)、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各组间血清IL-17与TNF-α表达水平差异及糖尿病患者IL-17、TNF-α与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1DM组和T2DM组血清IL-17、TNF-α均高于NC组,T1DM组血清IL-17、TNF-α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IL-17与TNF-α呈正相关,且两者均与HbA1c呈正相关,与FCP、2h-CP呈负相关。T2DM组IL-17、TNF-α与HbA1c呈正相关。T1DM组与T2DM组IL-17、TNF-α与CRP均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 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7、TNF-α明显升高,与胰岛细胞功能减退相关,两者可能具有协同效应参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减知柏地黄汤对合并不育症的Ⅳ型前列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合并不育症的Ⅳ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减知柏地黄汤组)及对照组(前列康片组)各100例,另选30例正常健康男性作为细胞因子基础参考值。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WBC)计数及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EPS-WBC计数及IL-1β、TNF-α、IL-8、IL-10水平均偏离正常(P<0.05),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EPS-WBC计数及IL-1β、TNF-α、IL-8水平(P<0.05),提高IL-10水平(P<0.05),且治疗组能恢复IL-1β、TNF-α至正常水平,而对照组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Ⅳ型前列腺炎发病与细胞因子失调有关,加减知柏地黄汤能有效降低EPS-WBC计数及调整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白癜风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6例白癜风患者为患者组,皮损分布局限型24例,其中进展期13例,稳定期11例;泛发型12例,其中进展期4例,稳定期8例。2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每人采静脉血3 mL,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TNF-α、IL-6含量。结果白癜风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局限型及泛发型白癜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局限型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与稳定期患者 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泛发型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与稳定期患者 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癜风患者血清 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局限型及泛发型白癜风患者血清 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及P<0.01);局限型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与稳定期患者 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泛发型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与稳定期患者 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TNF-α可能在白癜风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头花蓼不同提取物及热淋清颗粒含药血清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筛选出头花蓼抗炎有效提取物。[方法]采用头花蓼血清药理学评价方法,10 ng/m L脂多糖(LPS)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试剂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的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6的释放量,以考察头花蓼水提物、水提醇沉提取物、水提醇沉沉淀物及热淋清颗粒含药血清(WEPS、PCWEPS、DPCWEPS、RLQS)对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WEPS、PCWEPS、DPCWEPS、RLQS均能显著抑制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NO、TNF-α和IL-6,PCWEPS组抑制细胞释放NO、TNF-α和IL-6的作用最强。[结论]头花蓼水提醇沉提取物为头花蓼主要的抗炎有效提取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对高脂饮食导致肥胖小鼠肝脏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30只ICR雌性肥胖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D)、高脂组(HFD)和高脂染料木素组(HFD-G),每组各10只。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高脂组饲以高脂饲料,高脂染料木素组饲以高脂-染料木素预混料。干预14周后测量小鼠肝脏重量、葡萄糖耐受情况,通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和脂滴沉积情况;qRT-PCR检测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脂联素(adiponectin,ADPN)、脂联素受体-1(adiponectin receptor 1,AdipoR1)以及脂联素受体-2(adiponectin receptor 2,AdipoR2)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饲喂14周后,高脂组体重、肝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的TG、T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DPN、AdipoR1及AdipoR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ELISA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脂组较对照组肝脏的脂质沉积情况显著加重(P0.05);高脂染料木素组体重、肝重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血清中的TG、TC含量极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ADPN、AdipoR1及AdipoR2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脂组(P0.05),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脂染料木素组较高脂组肝脏的脂质沉积情况显著减轻(P0.05)。【结论】染料木素能够显著缓解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病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脂联素表达水平同时抑制肝脏中的炎性因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2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析它们之间含量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血清SAP组和对照组的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别为(57.13±5.03)(、68.41±6.14)、(36.13±3.87)ng/L和(53.05±5.12)、(64.71±6.01)、(35.5±3.02)ng/L,均明显高于MAP组[(5.69±1.61)、(27.91±3.13)、(7.71±1.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IL-15、IL-18在MAP和SAP组中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5、0.91,均P<0.01。结论血清IL-15、IL-18和TNF-α等细胞因子均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显示这3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及治疗均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