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热化学方法将秸秆类生物质裂解为生物质燃气,对该燃气进行调配试验,制备出生物质甲醇合成气.在JA五槽直流流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保持催化剂种类、粒度、装填及活化方式、合成气组成不变的情况下,对影响生物质合成甲醇反应的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合成气进口流量进行正交试验及进一步优化试验研究,确定了各因素对甲醇时空收率的影响顺序为:合成气进口流量>反应压力>反应温度,优选出使甲醇时空收率最大的最佳组合为:合成反应的温度230℃,压力5 MPa,进口合成气流量(标准状况)0.98 mol.h-1,最大的甲醇时空收率为0.24 kg.kg-1.h-1. 相似文献
2.
玉米秸秆热化学法合成甲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热化学方法将秸秆类生物质裂解为生物质燃气,并对该燃气进行优化试验,制备出合成气,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采用5MPa压力和国产C301铜基催化剂(粒度为0 833mm×0 351mm),对玉米秸秆合成气进行催化合成甲醇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甲醇的最佳温度和流量分别为230℃,0 98mol·h-1,最大甲醇时空收率为0 2381kg·kg-1·h-1 相似文献
3.
4.
5.
6.
秸秆燃气热水器是以秸秆燃气作热源的容积式常压烟道秸秆燃气热水器.这是一种生物质能源的新型容积式热水器.本文研制了秸秆燃气热水器的专用燃烧室和热交换器,并对秸秆燃气热水器进行了热工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秸秆燃气热水器完全达到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具有热效率高、安全、环保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鲁奇管壳型合成塔合成燃料甲醇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明生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5,15(2):73-78
采用单速率模型建立了鲁奇管壳型合成塔合成燃料甲醇的数学模型,并对影响数学模型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模拟计算及讨论,得出了鲁奇管壳型合成塔适用于合成燃料甲醇的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秸秆成型燃料热风采暖炉炉膛温度分布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采暖炉炉膛的温度分布。[方法]在风门αpy为1.20、1.60、2.30、3.50 4种工况下,分别对秸秆成型燃料热风采暖炉炉膛温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炉膛垂直方向、深度方向4种不同工况的温度变化呈现相似规律,炉膛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不同。在燃料层内,炉温增加到一定程度突然增高,达到最高值。进炉口处炉温较低,距炉口15 cm处4种工况的炉温达到峰值。工况2、3炉膛空气与燃料混合良好,燃料燃烧速度快,炉温较高,且随炉膛深度增加,炉温变化幅度小。[结论]当αpy为1.6时秸秆成型燃料热风采暖炉的炉膛温度在炉膛垂直方向、深度方向、宽度方向分布均匀,燃料燃烧速度快,燃烧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液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优化玉米秸秆液化工艺。[方法]以液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适宜的液化剂和催化剂,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液化工艺。[结果]EC和EC+EG的液化效果较好,液化60min时液化率就接近于踟%;EG的液化效果较差,液化100min时液化率才达到70%。以浓硫酸为催化剂,EC和EC+EG为液化剂的玉米秸秆的液化率接近80%;以磷酸为催化剂二者的液化率接近50%;以浓盐酸为催化剂,EC为液化剂的玉米秸秆的液化率不到24%,EC+EG为液化剂的玉米秸秆的液化率只有11%;以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的玉米秸秆的液化率不到5%。较优液化工艺为添加3%催化剂在160℃下液化1.0h,此条件下玉米秸秆的液化率为90.56%。[结论]液化温度是影响液化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催化剂用量,影响最小的是液化时间。 相似文献
10.
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秸秆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高效利用为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方案。该文综述了秸秆生物质能源、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基质、秸秆化学品相关的新近报道,主要侧重于秸秆生物质能源领域,概括了秸秆生产沼气、秸秆发电、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固体燃料的应用现状。最后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植物秸秆在圆锥形模具中模压成型时的流变特性受压缩力、温度、模具锥度、原料粒度等条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缩力和模具锥度增大、原料粒度减小、加热温度升高,成型物高度增高、底厚变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四段绝热、段间冷激式甲醇合成塔建立了拟均相一维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中,保持处理的物料量不变,改变各段进口温度,即变化冷激分率,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床层温度、浓度分布及甲醇产量.在此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产量与各段进口温度间的关联式,即甲醇产量模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的实验条件合成假性紫罗兰酮,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提高合成假性紫罗兰酮收率的较佳反应条件,该结果对合成假性紫罗兰酮的工业开发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及炭化处理后还田两种农艺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玉米生长及品质提升的效果。【方法】设置对照(CK)、玉米秸秆还田(T1)、玉米秸秆炭化还田(T2)3 个处理,在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连续进行两茬甜玉米田间小区试验。【结果】T1、T2 处理可提高玉米土壤 pH 值、土壤有效态氮磷钾及有机碳含量,显著提升玉米粒维生素 C 和可溶糖含量,但对玉米的产量无显著影响。第 1 茬玉米试验中,T1、T2 处理对玉米粒维生素 C 含量的提升效果分别为 16.5% 及 25.9%,对可溶糖含量的提升效果分别为 20.7%及 22.3%,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提升 10.3% 及 10.0%,对土壤有效态氮磷钾含量、土壤 pH 值及玉米株高均没有显著影响。第 2 茬玉米试验中,T1、T2 处理分别显著提升玉米粒维生素 C 含量 10.3% 及 1.7%,可溶糖含量24.7% 及 10.6%,显著提升土壤 pH 值 0.33、0.23 个单位,显著提升土壤速效钾含量 16.8% 及 36.0%,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 1.7% 及显著提升有机碳含量 3.6%,分别提升玉米株高 0.3% 及 4.59%。【结论】秸秆炭化后还田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的提升效果强于秸秆直接还田处理。玉米秸秆炭化还田对玉米品质的提升速度快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但效果的持续性则为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优于炭化还田处理,两种玉米秸秆还田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均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5.
饲喂秸秆颗粒日粮对绵羊瘤胃和整体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只2岁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喂给精粗比为28∶72的碎粉(对照)或颗粒玉米秸秆日粮,在饲喂后0,1.5,3.0,5.0,7.0,10.0 h 采取瘤胃液样品分析,并进行整体消化代谢试验,以研究饲喂秸秆颗粒日粮对绵羊采食和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颗粒日粮时,绵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增加34.9%(P <0.01);瘤胃液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平均浓度分别降低11.6%(P >0.05)和8.7%(P >0.05);瘤胃液原虫数量减少10.0%(P <0.05);瘤胃液细菌总数增加9.9%(P <0.01);真菌拷贝数增加2.9%(P >0.05);瘤胃液体积增加22.7%(P <0.01),后送率提高18.4%(P <0.01).饲喂颗粒日粮时绵羊有机物、粗蛋白和纤维素的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11.5%(P <0.01),5.1%(P <0.05),9.9%(P <0.05),但有机物、粗蛋白和纤维素的消化量却分别增加21.1%(P <0.01),29.2%(P <0.01),17.8%(P <0.05).饲喂颗粒日粮时绵羊的氮、钙和磷的保留量分别增加21.5%(P <0.01),14.7%(P <0.05),18.5%(P <0.01).由本试验得出结论,饲喂秸秆颗粒日粮可极大地提高绵羊的自由采食量,增加绵羊的营养物质消化量,提高氮保留,但会造成日粮消化率显著降低;饲喂颗粒日粮时瘤胃液原虫数量减少,细菌总数增加,氨态氮和 TVFA 浓度有降低趋势,但由于瘤胃液体积和后送率的增加,瘤胃原虫和真菌总量均可能增加.本试验表明,饲喂秸秆颗粒日粮是改善绵羊营养代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6)
采用批式发酵试验,秸秆与污泥分别经碱预处理后混合作为发酵底物,在起始pH为4.0、5.5、7.0、8.5、10.0和11.5下两相厌氧发酵,探讨不同起始pH值对混合发酵产氢产甲烷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起始pH值的氢气产率间具有显著差异性。在起始pH5.5时,得到最大氢气产率32.0 mL·g-1-VS,产生的总能量为9.16 kJ·g-1-VS。在起始pH11.5时,产生的总能量最高,为9.36 kJ·g-1-VS。在产氢发酵阶段,微生物主要利用的是秸秆预处理后溶出的溶解性碳水化合物。两相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产生的能量,是单相厌氧发酵产甲烷产生能量的1.4~1.6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