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性硬粒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聚类分析方法,依据成熟期、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穗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将120个春性硬粒小麦品种分为5个类群。  相似文献   

2.
3.
在作物育种中,采用种内杂交的方法已取得巨大成就,它是创造新类型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杂交能成功地把亲本类型已有的性状结合在一起,那末,种内杂交未必能定向改变硬粒小麦形态学参数和从本质上加强硬粒小麦所需要的特性。因为,硬粒小麦的这些性状表现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这些性状。作者认为,这在远缘杂交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软粒小麦品种可作为所需性状的供体。  相似文献   

4.
在培育小麦新品种时应将高产与优良的籽粒品质和高蛋白质含量结合在一个基因型中.提高春小麦产量的途径之一是在春小麦育种中利用冬小麦的遗传潜力.本研究的任务是探讨在北哈萨克斯坦条件下,春小麦和冬小麦杂交的反交杂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和变化规律,以及杂种产量指标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检测硬粒小麦与玉米杂交力的变异情况,将两套硬粒小麦材料和硬粒小麦品种Lang-don的一套D组染色体代换系与玉米杂交,然后将分蘖分开,进行液体培养,并进行2,4-D或硝酸银处理(即给分蘖培养液中加入2,4-D或硝酸银)。结果表明,硝酸银使25个硬粒小麦育种系×玉米的胚形成百分率由1.4%提高到了2.8%。在32个硬粒小麦材料(高代品系和品种)与玉米的杂交中,加入硝酸银后的胚形成频率为0~15.8%;其中有7个基因型的胚形成频率高于6.0%,这与它们的系谱有关。一套染色体代换系与玉米杂交后,其胚形成频率为0.4%~58.1%,其中具有1D、3D、4D和7D染色体代换系的胚形成频率较高。这些结果表明:①给2,4-D处理液中加入硝酸银可以提高平均胚形成频率,但总体看来对硬粒小麦种子和胚的发育无明显效应;②将有些D组染色体转入硬粒小麦遗传背景后能够提高其杂交力。  相似文献   

7.
硬粒小麦抗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硬粒小麦抗倒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以9份高产型硬粒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节间形态及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节间壁厚、髓腔直径及实心度与硬粒小麦的倒伏率密切相关,实际倒伏率与节间壁厚及实心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髓腔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基部第2节间的健壮程度与倒伏的关系最为密切。在硬粒小麦抗倒伏育种中应着重提高基部第2节间的质量,选择茎粗适中、实心度较高的类型,提高抗折力,改良抗倒伏能力。品种倒伏指数可作为硬粒小麦抗倒伏性能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冬春性、抗寒性与广适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我国冬小麦的冬、春性遗传改良提供参考,结合"济麦"系列小麦品种(济南17、济麦19、济麦20、济麦21、济麦22)及1996年以来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冬小麦品种的特性及作者多年育种经验,分析了目前小麦冬春性的分类、鉴定方法(常规田间鉴定方法及分子标记鉴定法)及与抗寒性、广适性的关系。小麦冬春性鉴定应将2种方法有机结合,冬春性与抗寒性无必然联系。冬小麦在其他特性相当的情况下,抗寒性强的偏春性品种往往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冬春麦杂交可作为提高小麦品种广适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在美国和意大利研究最早,后来传播到埃塞俄比亚,在中东、北非和欧洲南部逐步扩散到其它地方.目前播种面积已达2,06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小麦的10%.特别是在欧洲,硬粒小麦是一种重要作物,始终保持着一定的面积;消费量大,在国际贸易上很受欢迎.硬粒小麦主要用于制作通心粉,也可做其它面食.意大利以  相似文献   

10.
95个引进的硬粒小麦品种(系)在突尼斯雨养条件下进行种植,并且调查了主要的有关农艺性状和穗部性状,以评价这些种质资源在1990—1991年生长季内的育种潜力。同对照相比,有19个优良品系具有早熟性、适宜的株高、抗叶锈、抗倒伏和优良的穗部形状等性状,这19个品系中有13个半矮秆型和6个高秆型。  相似文献   

11.
12.
硬粒小麦是加工通心面的主要原料,本课题组从1978年起,历经4个育种发展阶段,于“八五”育成国内首批中硬032等冬性颗粒小麦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年从优良组合CD87068中又选出黄色素含量高,面筋强度较大的9130-4,9131-5等新品系,本文对该项目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冬性硬粒小麦品种的选育进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粒小麦是加工通心面的主要原料。本课题组从1978年起,历经4个育种发展阶段,于“八五”育成国内首批中硬032等冬性硬粒小麦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年从优良组合CD87068中又选出黄色素含量高、面筋强度较大的9130—4、9131—5等新品系。本文对该项目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冬、春性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中国目前各麦区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为育种工作者提供育种材料的遗传变异信息,利用141对SSR标记对中国冬、春麦区的73份小麦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513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变异数为2~10,平均为3.61;多态性信息指数(PIC)为0.08~0.88,平均为0.60.遗传距离(GD)为0.12~0.48,平均为0.3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3个品种聚为四大类11个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试材料的冬春性差异及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对7个部分同源群多样性的比较结果表明,4和6两个部分同源群多样性较低.并对小麦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的原因以及拓宽中国小麦品种遗传基础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硬粒小麦品种不同磨粉样品和不同类型间的淀粉品质特性,测定了2个硬粒小麦品种4种不同磨粉样品的膨胀势和5个不同类型品种的膨胀势和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2个硬粒小麦品种不同磨粉样品的膨胀势均以淀粉最高;缺失4A型和7A型的硬粒小麦品种具有膨胀势高、直链淀粉含量低的特性。文中还对我国硬粒小麦品质改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17.
1983—1986年在自然感染以及人工接菌条件下,对512个硬粒小麦品种(系)进行了秆锈病、条锈病、叶锈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以及白粉病的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2个春性硬粒小麦品种和品系,分离出形态遗传的愈伤组织诱变频率高和有正常育性的再生植株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20.
在小麦育种实践中,冬性小麦、半冬性小麦与春性小麦三种生态型之间进行远缘杂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育种途径。一般认为冬小麦品种具有不同程度的耐寒、多穗、抗干热风、抗斑枯病和根腐病以及落黄好、品质优等一系列优良性状;春小麦品种则不同程度地具有抗条锈病、矮秆、大穗、生育期短等优良性状。利用冬性小麦与春性小麦进行杂交,可以扩大亲本的选择范围,充分利用种质资源;杂交后代分离幅度大,变异范围广而且杂交可育性也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