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为探讨生物农药0.3%苦参碱水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确定最佳防治时期及适宜的使用剂量,为茶叶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确保茶叶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笔者于2014年开展了0.3%苦参碱水剂防治茶小绿叶蝉试验。试验材料试验药剂0.3%苦参碱水剂(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五佳渠农佳绿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25g/L联苯菊酯(市购,邹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寒地粳稻本田使用的除草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3种除草剂2个施用剂量对水稻生理指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对水稻氮代谢、抗逆性、形态特征和产量构成等影响各异,与清水对照比,30%莎稗磷EC显著增加水稻前期MDA含量,并显著降低水稻前期的NR活性、收获期有效分蘖数、穗长和小穗数;60%丁草胺EC和50%丙草胺EC高剂量处理效果相近,均对水稻体内的NR活性、MDA含量影响较小,但显著增加了穗粒数和穗粒重。粳稻本田施用60%丁草胺EC和50%丙草胺EC高剂量处理效果好于30%莎稗磷EC,与后者相比,施用60%丁草胺EC和50%丙草胺EC高剂量可诱导植株的NR、GS、CAT活性显著增加,而MDA含量显著降低,这种效果一直延续到生长后期,使穗长、小穗数、穗粒重及稻谷产量均得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低毒生物农药30%茶皂素水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进一步了解低毒生物农药30%茶皂素水剂防治茶叶茶小绿叶蝉效果,筛选适合防治剂量和防治方法,探索茶叶病虫综合防控的有效模式,为茶叶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提供科学的依据,确保茶叶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防治对象:茶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供试作物:茶叶,品种为鄂茶一号。  相似文献   

4.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8%喹螨醚SC对茶叶红蜘蛛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适宜用量为每667m2剂量33.3ml~50ml,药后7d~14d防效达到最高,达98%以上,相当或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唑螨酯SC每667m2剂量67ml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多效唑对花生生长调节、田间增产与药效作用,在花生盛花末期喷洒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结果表明能有效降低株高、增加结荚数、提高双仁率、增加产量,同时还能提高花生脂肪含量及油酸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建议在花生盛花末期施药1次,推荐40g~60g/667m2)为最佳施用剂量。  相似文献   

6.
乙烯利催熟番茄应用现状及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山东省8个地市番茄生产中利用乙烯利催熟现状,针对番茄生产中使用乙烯利存在的问题,设计乙烯利对番茄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处理剂量,探讨乙烯利不同使用方式对番茄成熟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抹花梗处理方式对番茄成熟品相和品质的影响最小,正常使用剂量情况下Vc含量降低4.35~5.89%,番茄红素含量降低8.77~9.7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2.45~3.17%;随着使用剂量的提高,对番茄成熟品相和品质的影响加大。  相似文献   

7.
农药是控制病虫草害的重要手段,但农药也会对植物的氧化系统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基于单宁酸的天然属性和结构特点,研究了在农药诱导的氧化胁迫下,叶面施用单宁酸对茶叶抗氧化系统和营养品质的潜在作用。与单独施用农药相比,加施10 mg/L单宁酸显著提高了茶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其中POD活性分别是空白对照、吡唑醚菌酯单独施用的4.69倍和3.13倍,APX活性比单独施用吡虫啉、联苯菊酯和吡唑醚菌酯分别提高了340.74%、114.71%和271.70%。此外,单宁酸显著提高了茶叶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了脯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茶多酚含量,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单宁酸还提高了茶叶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综上,外源单宁酸能够激活茶叶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抗氧化非酶物质的积累,缓解茶叶中农药胁迫带来的氧化损伤,最终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选用小鼠血清及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为观察指标,从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系统是否失衡的角度研究了乙烯利的氧化应激作用。结果表明,乙烯利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及脾脏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性。其中:134,268 mg/kg bw剂量处理组血清SOD和GSH-Px活性分别降低了8.91% ,12.44%和4.18% ,8.54% ;268, 536 mg/kg bw剂量组脾脏SOD和GSH-Px活性分别降低了8.34% ,19.61%和9.72%,24.86%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P<0.01)。结果显示,乙烯利能破坏小鼠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平衡,引起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不同钝化剂材料组合以及钝化剂的使用含量对土壤重金属和水稻籽粒Cd含量的影响,初步讨论其钝化机理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复合钝化剂的土壤重金属修复和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方法】选用活性氧化镁、钙矿粉、蒙脱石、硅藻土等的天然矿粉化合物,采用多种配比和不同剂量在水稻田中开展试验,探究4种复合钝化剂对水稻籽粒和土壤中镉Cd含量的影响。【结果】钝化剂的施用提高了土壤的pH值,显著降低了水稻籽粒和土壤中Cd的含量。将其和空白对照相比,施用4种复合钝化剂(S、JL、LA、SW)使水稻籽粒Cd含量降低了9.52%~82.9%,SW-3和LA-2(蒙脱石、硅藻土、高剂量添加)对水稻籽粒Cd的降低能力位于4种钝化剂中首位,JL-1(二氧化硅、硫酸亚铁、氧化铝的天然矿粉混合物)次之。4种钝化剂对土壤Cd钝化效果为7.27%~48.2%,JL-2对土壤Cd的降低最为显著,SW-3次之。施用复合钝化剂对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影响。【结论】研究表明,不同钝化剂复合配比和施用剂量对土壤和水稻籽粒Cd的降低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且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添加适量的蒙脱石和硅藻土对修复水稻田Cd...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除草剂44%单嘧·扑灭津可湿性粉剂(WP)对张杂谷10号和晋谷21号苗期生理代谢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在其3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44%单嘧·扑灭津WP,研究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活性对除草剂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张杂谷10号和晋谷21号的光合色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且光合色素含量随44%单嘧·扑灭津WP剂量的增加而下降,随时间的延长有所上升。张杂谷10号和晋谷21号的SS含量和SP含量随44%单嘧·扑灭津WP剂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NR活性随44%单嘧·扑灭津WP剂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随时间的延长有所上升。相关性分析表明:张杂谷10号的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NR活性与44%单嘧·扑灭津WP剂量显著负相关(P<0.05),SP含量则与胁迫时间极显著负相关(P<0.01),叶绿素b(Chlb)含量与胁迫时间极显著正相关。晋谷21号的叶绿素a含量和NR活性与44%单嘧·扑灭津WP剂量显著负相关(P<0.05),Car含量与44%单嘧·扑灭津WP剂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叶绿素a+b含量与胁迫...  相似文献   

11.
8%甲哌鎓可溶性粉剂对甘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 ,连续两次 (间隔 15 d)施用 8%甲哌可溶性粉剂 15 0~30 0 mg/ L,甘薯蔓长增长明显减慢 ,且浓度越高 ,增长越慢 ;甘薯产量增加了 12 .2 %~ 16.0 % ,在供试浓度范围内 ,浓度越高 ,增产越明显 ;室内生理实验表明 ,与对照相比用甲哌处理过的甘薯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 ,说明甲派对甘薯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早期诊断异丙隆对小麦的药害,采用室内生测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剂量异丙隆作用下小麦株高、地上部鲜重、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Pro)含量和最大光量子产量(F_v/F_m)。结果表明,除可溶性糖外,叶绿素、MDA、Pro、F_v/F_m均能快速响应异丙隆对小麦的胁迫。当50%异丙隆WP施用剂量≥3 000 g/hm~2时,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和F_v/F_m明显下降,Pro含量明显上升,与清水对照相比均达显著水平,MDA含量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当剂量≥2 250 g/hm~2时,小麦MDA含量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处理;叶绿素、MDA、Pro、F_v/F_m可作为诊断异丙隆对小麦药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8种杀菌剂对春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龙  张芸  郭延平  邵扬  杨彧红 《植物保护》2019,45(3):245-248
蚕豆赤斑病是甘肃临夏州春蚕豆生产中的主要真菌病害,该病害的发生流行直接导致蚕豆产量下降、商品性降低,严重时可使蚕豆绝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对25%咪鲜胺乳油、微生物制剂(全关)粉剂、30%甲霜·噁霉灵乳油、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5%氟环唑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8种杀菌剂对春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在3次药后7、14、21 d的平均防效为81.44%、90.41%、86.85%,并能增加蚕豆产量、种子百粒重,可在甘肃省春蚕豆种植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1514可湿性粉剂(WP)在小麦纹枯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于2014-2015年在中国河北省文安县、献县、枣强县及辛集市4个实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B1514 WP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采用失重法测定了其对玉米秸秆腐解效果的影响,利用稀释平板法研究了其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并测定了该菌剂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至拔节期,B1514 WP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均显著高于B1514片剂,但明显低于戊唑醇湿拌种剂(WS);成熟期,辛集、献县和枣强试验点B1514 WP处理组平均防效为64.0%,与戊唑醇WS处理差异不显著,比B1514片剂处理组高7.2%,差异达显著水平,而文安试验点B1514 WP处理组防效为65.2%,与B1514片剂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戊唑醇WS处理组。在成熟期,B1514 WP对玉米秸秆的累积腐解率为64.2%,较空白对照提高38.6%,但与B1514片剂和秸秆腐解剂处理差异不显著。此外,B1514 WP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量(92.8%),降低了真菌数量(48.4%),但对放线菌数量无显著影响。采用B1514 WP拌种后,小麦株高和分蘖数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8%和12%;4个试验点小麦平均产量为7 545 kg/hm2,分别比B1514片剂、戊唑醇WS、秸秆腐解剂处理和空白对照提高6.8%、5.5%、9.3%和10.9%。研究表明,B1514 WP对小麦纹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效,并能加速秸秆腐解,增加土壤中细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促进小麦生长并增产。  相似文献   

15.
以温室番茄为对象,采用地下滴灌的供水方式,设置施氮量(低氮和常氮)、掺气处理(非曝气和循环曝气)和灌水量(低水量和高水量)3因素2水平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水、肥、气耦合滴灌对温室番茄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曝气、高水量和常氮处理可有效促进番茄生长,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增加和净光合速率增强,番茄地上部鲜重、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其中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曝气处理较非曝气处理平均增加9.81%和8.63%(P<0.05),高水量处理较低水量处理平均增加18.14%和11.44%(P<0.05),常氮处理较低氮处理平均增加6.58%和8.20%(P<0.05)。就地上部鲜重和产量而言,曝气处理较非曝气处理平均提高14.93%和22.91%(P<0.05),高水量处理较低水量处理平均提高27.10%和41.19%(P<0.05),常氮处理较低氮处理平均提高24.89%和40.87%(P<0.05)。株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曝气处理较非曝气处理平均提高16.73%、12.13%、11.59%,总酸含量平均降低11.44%(P<0.05);高水量处理较低水量处理平均提高16.09%、17.60%、18.99%,总酸含量平均降低16.38%(P<0.05);常氮处理较低氮处理平均增加12.65%、41.81%、28.03%,总酸含量平均降低7.97%(P<0.05)。本试验中,常氮高水量循环曝气处理(施氮量为180 kg·hm-2,灌水量为1 237 m3·hm-2,掺气比率为15%)是促进温室番茄生长和品质提升的适宜水、肥、气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优质高产西瓜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的适宜比例,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肥(C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化肥氮肥减施30%(N1 PKM)、50%(N2 PKM)和70%(N3 PKM)配施、单施化肥(NPK),研究了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西瓜不同生育时期生长、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与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有机肥与氮...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木霉Trichoderma spp.厚垣孢子可湿性粉剂的储存性能及应用效果,采用稀释涂平板法测定了保存过程中木霉Tr-92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可湿性粉剂的存活率以及在黄瓜叶片上的定殖能力,并采用盆栽试验法比较了2种木霉制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木霉厚垣孢子制剂贮存180 d时孢子存活率达到72.8%,显著高于分生孢子制剂的42.2%;喷施后7 d,木霉厚垣孢子制剂和分生孢子制剂在黄瓜叶片上的定殖数量分别为1 580个/cm~2和1 490个/cm~2,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厚垣孢子制剂定殖时间大于分生孢子制剂;1 000倍稀释的木霉厚垣孢子制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达99.20%,与嘧菌酯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在喷施后7 d和12 d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分生孢子制剂。研究表明,木霉厚垣孢子制剂的储存性能和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均显著优于木霉分生孢子制剂。  相似文献   

18.
5-氨基乙酰丙酸对日光温室油麦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日光温室田间试验ALA叶面喷施和土壤表面喷施以及ALA N叶面施用对油麦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LA以及ALA N叶面施用和土壤表面喷施均明显提高了油麦菜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并改善了油麦菜品质;与对照相比,外源ALA各处理光合速率和产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ALA N叶面施用效果最佳,光合速率和产量分别提高34.7%和41.6%;外源ALA对油麦菜叶绿素含量和品质也有明显地提高和改善,并且ALA N效果最为明显,叶面喷施和土壤喷施ALA次之,但它们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叶片生理代谢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克新13为材料,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简称DTA-6)、缩节安(Mepiquat chloride,简称DPC)以及烯效唑(Uniconazole,简称S3307),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叶片生理代谢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显著增加了单薯重、淀粉产量和鲜薯产量,其中,以DTA-6调控效果为最佳,单薯重、淀粉产量、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比CK分别增加了10.40%、40.26%、26.56%和11.32%,块茎还原糖含量比CK降低了20%。此外,调节剂处理均提高了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细胞间隙CO_2浓度,加快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各指标与产量之间呈正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理的叶片淀粉和蔗糖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淀粉酶活性呈降低的变化趋势,调节剂对叶片蔗糖转化酶活性的调控效果呈不同规律的变化。总体而言,调节剂均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改善了块茎品质,其中DTA-6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干播湿出对棉花覆土板结程度、土壤水盐分布以及出苗情况的影响,设置不同出苗水量与灌水频率2个因素,共计6个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分别为WP1(675 m3·hm-2)、WP2(900 m3·hm-2)、WP3(1 125 m3·hm-2)、WP4\[(675+225) m3·hm-2\]、WP5\[(675+450) m3·hm-2\]、WP6\[(675+300+225) m3·hm-2\]与冬灌处理,对各处理的表层覆土板结度、灌前与灌后含水率及含盐量、出苗率、株高、茎粗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板结度受灌溉水总量与灌水频次影响,WP4处理表层土壤板结程度最低(99.87 kPa),少量高频灌溉可以降低表层土壤板结度;各处理膜间电导率最大,高于窄行土壤9%以上;WP4处理出苗率最高(84.74%);窄行电导率、窄行含水率和表层覆土板结度与出苗率均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含水率与窄行电导率与株高、茎粗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评判各处理出苗率与生长指标,WP4处理为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