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对虾主要养殖种类的耐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养殖面积每年以50%递增,养殖产量1990年已达15万吨,养殖种类也越来越多。我国对虾的主要养殖种类有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和刀额新对虾。1991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中,中国对虾约占70%,墨吉对虾约占15%,长毛对  相似文献   

2.
现下,在世界上从事养殖的对虾主要有两种,一是斑节对虾,商品名为黑虎虾(BT),一是南美白对虾,商品名为凡纳滨(Va)。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北部太平洋沿岸水域,属广温、广盐性虾类,具有抗病能力强、营养需求低、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2008年的世界总产量为225.9万t,高于斑节对虾的72.2万t)、养殖效益高、肉质鲜美等特点,是世界三大优良虾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自1985年以来,中国对虾养殖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1988年对虾产量达25.3万吨,其中养殖虾19.9万吨,占世界养虾量的30%,80%销往日美市场,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但是我国对虾养殖业在品种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养殖品种主要是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和东方对虾,世界性养殖品种草虾在我国养殖规模甚小,近两年才开始在广东、福建、  相似文献   

4.
据全球水产业联盟(GAA)2007年年度报告称:虾产品的国际贸易正成为最大宗的水产品国际贸易。2007年度全球虾品总交易量为547万t,其中42%来自对虾养殖业,虾品主要市场前5位分别是美国(87万t)、欧盟(76万t)、日本(38万t)、中国(33.6万t)、俄罗斯(29.5万t)。世界最大的养殖虾产品出口国是泰国(38万t),  相似文献   

5.
刀额新对虾(Metapenanusensis)俗称砂虾、麻虾、泥虾、中虾、芦虾 ,商品名俗称基围虾。刀额新对虾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 ,在新对虾属中渔业价值名列前茅。因其虾壳薄体肥 ,肉嫩味美胜于中国对虾 ,即使死后 ,亦能长时间保持其鲜度 ,故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目前 ,在浙江、福建对其低盐度淡化池塘养殖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在江苏养殖尚处在起步摸索阶段 ,技术尚不成熟 ,因而大多养殖户亏损。1999年 ,我市根据省、市关于加快新品种的引进与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有关精神 ,在我市官庄养殖场进行了试养 ,取得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6.
广东大鹏湾虾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张健  孙满昌  罗炎标 《海洋渔业》2007,29(2):166-173
虾拖网渔业是南海海域重要的作业方式之一,但尚未有关该渔业网目尺寸选择性的报道。为评价虾拖网渔具的渔获性能、合理利用虾类资源,在广东大鹏湾进行了网目选择性试验。试验采用双支架虾拖网作为试验网具,并使用套网法估算了网目内径为35、40和45 mm的网囊对主捕虾类的选择性。结果显示,虾类渔获中刀额新对虾、须赤虾、周氏新对虾和日本囊对虾渔获数量较多,比较以往资料,刀额新对虾和周氏新对虾优势体长、平均体长均有所下降,其它2种虾类平均体长未见明显变化;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主捕虾类的L50随网目尺寸线性增大。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历史资料,笔者认为现阶段35 mm的网囊网目尺寸对于保护上述4种虾类资源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的养虾业是近30年才开始的,主要养鳍殖两个属,即:对是属(Penaeus)和新对虾属(Metapenaeus)。虾苗靠涨潮时纳入池塘,这类池塘养殖的主要虾类有:印度对虾(P.inducus),墨吉对虾(P.merguiensis),斑节对虾(P.monodon),  相似文献   

8.
张平远 《齐鲁渔业》2008,25(7):67-67
据全球水产业联盟(GAA)2007年度报告中称:虾产品的国际贸易正成为最大宗的水产品,在2007年度总交易虾品547万t,其中42%来自对虾养殖业,虾品市场前五位分别是美国(87万t)、欧盟(76万t)、日本(38万t)、中国(33.6万t)、俄罗斯(29.5万t)。世界最大的养殖虾产品出口国是泰国(38万t),其后依次是中国(23万t)、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省对虾养殖主要品种南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到斑节对虾再到南美白对虾,主要养殖模式由粗放养殖为主发展到粗放、半集约化、集约化几种养殖方式并存,养殖的规模和产量、效益得到了迅猛发展。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02年广东省对虾养殖产量已超过20万吨,其中海水养殖对虾产量近11.8万吨,淡水养殖对虾产量8万多吨。对  相似文献   

10.
养殖长毛对虾虾体长体重关系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icock)是福建省近海大型虾类优势种群,也是我国南方对虾养殖优良的种质资源之一。福建省于1979年开展生产性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尔后逐步推广发展到目前20多万亩的养殖规模。虽然近几年开展多种虾和多季虾养殖,但是长毛对虾养殖面积仍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要养殖无公害对虾产品?近几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在广大水产科技工作和养殖生产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一切困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8年全国养虾面积和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之后又是直线上升,2002年已居世界首位,达30多万t(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对虾产品占水产养殖的重要地位,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自1997年进入我国养殖对虾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2006年养殖对虾产量107万吨,占世界养殖对虾产量40%。华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产量显著提升,养殖对虾产量由1992年不足4万吨发展到2006年超过66万吨,占全国养殖对虾产量的57%。  相似文献   

13.
刀额新对虾在东海区三门湾人工繁殖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家骅 《水产学报》1992,16(1):86-90
近年来,中国对虾的人工放流已在东海区见到显著成效,各种形式的对虾养殖方式也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对虾的养殖种类除中国对虾外,还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新对虾等。笔者近两年在浙江沿海的三门湾从事潜堤网拦养殖中国对虾试验期间发现,从三门湾湾口的张网渔业及一些河口的扳缯网渔业的渔获物看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在东海有一定数量。但其人工繁殖方面的工作至今仍未开展,只见到纪成林等(1986)对同属的中型新对虾(M.intermedius)作过实验性的人工繁殖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滨州市高度重视和支持渔业发展,水产业列入全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市对虾养殖面积达5.33万hm 2,年产量11万t,占山东省总产量的60%左右,稳居全省第一,并达到了一定的出口比例。尤其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滨州市虾类养殖的主导产品。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世界养虾总产量估计达63.3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较1989年增长12%;养殖虾类的产值已达数十亿美元,仅中国、印尼、泰国和厄瓜多尔的对虾养殖产值已达3~6亿美元。目前,世界虾类总上市量为260万吨,其中养殖虾占25%.按目前的发展速度计算,到2000年世界市场所需的300万吨虾类中,养殖虾可占到50%。从事养虾的国家和地区达40余个,养殖面积超过100万公顷。东半球养虾业较发达,有养虾场16565个,养殖水面共计89.35万公顷,育苗场3300个,带头虾产量达53.5万吨,占世界养虾总产量的84.5%,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西半球有养虾场1800个,养殖水面12.945万公顷,育苗场133个,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全球进口虾类的超级大国。2000年美国进口的虾类(包括对虾和虾仁等)突破30万t大关超过日本跃居为世界首位后,2003年又突破50万t大关,2006年增至59万t,创历史最高记录后,2007年略减至55.7万t,同比减少5.7%,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首次减少,究其原因,主要与近两年来美元的贬值有关,与某些国家向美国出口的虾类有所减少也有关。  相似文献   

17.
泰国:渔获物出口增加在世界前10位渔业发达国家中,泰国被列为第三产虾大国。估计有41,000公顷的土地用于海水对虾养殖,养殖的主要品种为斑节对虾和墨吉对虾。泰国渔  相似文献   

18.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8,10(4):186-189
虾类是各国人民喜爱的水产品.近年来,世界虾类产量逐年上升,1970年为100万吨,1977年突破150万吨,1985年增至190万吨,其中,养虾产量占虾类总产量的7%.虾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对虾类需求甚殷,从而促进了捕捞强度的增加以及新捕虾场的探捕与开发。据预测,到1990年世界虾类需求将增至190万吨。而目前普遍认为,虾类捕捞量已达极限,若要进一步增产,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自1997年我国进入对虾养殖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2007年对虾养殖产量126万吨,占世界养殖对虾产量的40%。华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产量显著提升,养殖对虾产量由1992年不足4万吨发展到2007年超过70万吨,占全国养殖对虾产量的55%以上。  相似文献   

20.
南美自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万氏对虾、白脚虾,属白虾类。原产于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温暖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于1988年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引入国内。近年来,南美白对虾以其壳薄、肉厚、生长快、群体增长均匀、抗病力强等优点,逐渐成为我国南方主要养殖虾种。它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