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和果树产业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菌料(渣)到处抛弃,既污染环境,也不利菌业的发展。果业栽培以山地为主,我市山地以红、黄壤为多,土质酸、粘、瘦,有机质含量低,对建立高产、优质果业生产基地不利,为改良山地果园的土质,建立高产优质果园,同时为大量的食用菌废菌料寻找出路,我市于2001年秋季开展食用菌废菌料回填果园改土的试验,取得明显的成效。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努力做大做强金坛市食用菌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古以来,食用菌以其柔嫩的质地、优美的形态、袭人的香气、独特而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而倍受人们所喜爱,被誉为“山中之珍”、“素中之荤”、“健康的食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食用菌的消费量逐年递增,它在农产品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我市应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现就进一步发展我市食用菌产业谈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是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永安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食用菌在农业产业中的作用得到显现,已经成为永安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大做强我市食用菌产业,进一步优化食用菌品种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3,(6):45-45
2013年9月27日,在“2013全国食用菌产业化推进大会暨第二届全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会议”上,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古田县“2012—2013年度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称号。肖泽敏副县长代表古田县在颁奖会上领奖并做首个典型发言。大会还授予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管理局“2012—2013年度十佳食用茵行业管理组织”称号;  相似文献   

5.
高允旺 《食用菌》2005,27(5):44-44
8月1日,在福建省南平市食用菌协会的学术年会上,市食用菌协会授予顺昌县大历镇闽北“竹荪之乡”称号。这是我市唯一获此称号的乡镇。  相似文献   

6.
《中国食用菌》2013,(6):55-55
自古以来,食用菌都充当着化解粮食饥荒的重要角色,犹太人更是将其称之为“上帝的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也是缓解我国粮食安全压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产业是世界公认的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万年青”产业和朝阳产业。山东省栖霞市作为有名的“中国苹果之都”,发展食用菌产业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又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产业是世界公认的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万年青”产业和朝阳产业。山东省栖霞市作为有名的“中国苹果之都”,发展食用菌产业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又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产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产业.是新兴起的依靠生物技术提供营养丰富的优质食品,是典型的“白色农业”。如何把食用菌产业灭菌环节的节能降耗。省工、省时提高培养料的正品率,增加产值,是广大食用菌同行共同关注和期待的心愿。笔者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事食用菌产业。前后10年间,先后使用过传统的灭菌灶、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市食用菌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从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总结出五大基本特点和存在的3个问题,提出政策扶持、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科技服务及加强产后服务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对策,为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食用菌》2014,(1):62-62
据悉,食用菌产业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身兼“山珍、仙药、吉祥、生态、仙道”等多重文化内涵,是农产品中除了茶业以外,最具文化内涵和产业前景的农业行业,在食用菌行业中发掘产业文化,利用产业文化,推进独特的食用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陈润卿 《食用菌》2020,(3):75-77
食用菌产业的兴起,不仅极大提高了我国农民收入,同时也促进农村经济、生态、社会全面发展。对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调查,发现标准化生产基地不足、“互联网+食用菌”覆盖不够、产业集群弱化、经营思想保守、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分析食用菌发展潜力,提出促进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玉铎 《北方园艺》2024,(7):133-138
食用菌生产是生物碳循环的重要载体,变农林“废碳”为蛋白食品,但是在栽培过程中也需要消耗能源,增加碳排放,在“双碳”目标视角下,介绍了房山区食用菌产业模式和规模,阐述了食用菌生产过程碳循环和排放规律,分析了食用菌产业对“双碳”目标实现的影响,计算了平菇、香菇、鹿茸菇等种类的单位产量灭菌过程消耗能源量和碳排放量,提出了房山区食用菌发展变革思路,并对近年来节能减排的探索实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介绍,为不同地区食用菌产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早期人们将木质纤维素材料进行转化的努力,同时也将其确定为纤维素生物量,包括: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纤维素(cellulose)和木质素(lignin),作为原材料来生产食、药用菌。这些领域涵盖了食用菌生活史的研究以及遗传、育种的应用,所有研究均试图改善菌种质量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木质纤维素。近十年来,科学家也致力于探索发展新学科-“蕈菌生物学”(Mushroom biology)取代“蕈菌学”(Mulshroomology)、“蕈菌产品”(Mushroom products)区别于“蕈菌生产”(Mushroom production);“保健品”(Nutraceuticals)区别于“滋补品”(Nutriceuticals)。食用菌科学研究推动发展了食用菌产业及其相关的食用菌栽培和生产,因此,食用菌生物技术产生出食用菌产品及其相关的食用菌衍生(物)产品(mushroom derivatives)(食用菌滋补品/食品补充剂)。这就是现代食用菌基础工业的两个分支。通过对21世纪人类健康潜在影响的预测,回顾世界食用菌及其产品的市场产值状况,得出结论:“非绿色革命”(nongreen revolution)。“非绿色革命”已经并将继续保持对全球长期San食营养、卫生健康、环境保护、再生资源和经济及社会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该强调的是,优质、讲信誉的食用菌产品及其衍生产品,是获得公众长期信赖的重要保证并奠定世界食用菌市场持续繁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对食用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档次也越来越高,从而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为了使我市的食用菌生产健康发展,我们对近两年全市食用菌的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废菌料回填脐橙果园改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和果树产业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菌料(渣)到处抛弃,既污染环境,也不利菌业的发展。果业栽培以山地为主,我市山地以红、黄壤为多,土质酸、粘、瘦,有机质含量低,对建立高产、优质果业生产基地不利,为改良山地果园的土质,建立高产优质果园,同时为大量的食用菌废菌料寻找出路,我市于2001年秋季开展食用菌废菌料回填果园改土的试验,取得明显的成效。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1回填果园方法果园施用废菌料是在结合果园扩穴改土时在果树树冠滴水线处,挖宽40cm、深40cm,长度与树冠宽相同的填肥穴,挖出的…  相似文献   

17.
指出食用菌是浙江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省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布局以及提升建设重点:实施“131”菌种工程,打造食用菌主导产业示范园,示范推广一批循环生产高效模式,组织产业科技攻关,突破制约浙江省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7个瓶颈问题,提升主体品牌,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并于2000年首次启动了“食用菌生产技术开发工程”。“两菇一菜”种植模式作为开发工程内容之一,经过试验、开发、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进行“两菇一菜”高效种植,通过菌、菜轮作,可实现资源的多元、增值、高效利用,提高棚室生产效益。现将几种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一、双孢菇-蒜黄(越冬芹菜)-鸡腿菇 双孢菇选择麦秸作为主料,于7月底~8月上旬备料,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10月上中旬开始出菇,11月下旬结束。一般每667m2可产菇60…  相似文献   

19.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导向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具有较好发展基础的食用菌产业来说,建设特色产业集群是其做大、做强、做优的高品质发展必经之路。根据产业集群和产业价值链理论,探讨产业集群对食用菌特色产业的作用机理,分析食用菌产业区域集聚性、品种多样性、驱动因素复杂性、"三产"高度融合性、组织主体多维性的实际特征,并基于政府、食用菌产业自身、市场3个不同主体,分别从政策导向、产业自身发展、市场引导、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5个层面提出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两高一优”和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继种植业、养殖业之后,食用菌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从2002年开始进行秸秆种菇技术研究,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下脚料发展食用菌生产,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今天,发展食用菌生产是农民发家致富的“短、平、快”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