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伟东  谢莉青 《中国麻业》2004,26(3):127-132
混纺织物的纤维组成和混纺比早在成纱时就已确定,其预先判定极为必要。本文探讨图像技术测量麻/涤混纺纱混合比的快速算法及其实用指标。该表征从麻/涤纱的有效切片、纱线截面摄像、图像小波分析去噪开始,到采用形态滤波法,解决图像局部灰度不均匀;使用分水岭法,分开粘连纤维和减少无效分割,实现图像的采集和预处理。实验结果证明,切片采样和小波除噪可达清晰采像要求;图像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分析精度。由此对纤维截面几何特征分析,得出主要特征参数为纤维当量截面积、异形系数和中腔纹。并依此参数及其组合完成对苎麻和涤纶纤维的自动识别,准确率达99.5%.  相似文献   

2.
混纺织物的纤维组成和混纺比早在成纱时就已确定,其预先判定极为必要。本文探讨图像技术测量麻/涤混纺纱混合比的快速算法及其实用指标。该表征从麻/涤纱的有效切片、纱线截面摄像、图像小波分析去噪开始,到采用形态滤波法,解决图像局部灰度不均匀;使用分水岭法,分开粘连纤维和减少无效分割,实现图像的采集和预处理。实验结果证明,切片采样和小波除噪可达清晰采像要求;图像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分析精度。由此对纤维截面几何特征分析,得出主要特征参数为纤维当量截面积、异形系数和中腔纹。并依此参数及其组合完成对苎麻和涤纶纤维的自动识别,准确率达99.5%.  相似文献   

3.
基于已有的特征指标及组合指标,对苎麻和涤纶纤维的各特征指标进行"组合对"识别与分类及其边界确定.利用"组合对"参数二维解析边界函数划分和判定方法,实现了计算机图像处理对麻/涤混纺纱混合比的精确、有效地计算,混纺比与实际比较绝对误差在3%以下,相对误差在5%以下.研究表明本文提供的方法更具有纤维识别的直观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可实用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谢莉青  于伟东 《中国麻业》2004,26(4):177-182
基于已有的特征指标及组合指标,对苎麻和涤纶纤维的各特征指标进行“组合对”识别与分类及其边界确定。利用“组合对”参数二维解析边界函数划分和判定方法,实现了计算机图像处理对麻/涤混纺纱混合比的精确、有效地计算,混纺比与实际比较绝对误差在3%以下,相对误差在5%以下。研究表明本文提供的方法更具有纤维识别的直观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可实用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已有的特征指标及组合指标,对苎麻和涤纶纤维的各特征指标进行“组合对”识别与分类及其边界确定。利用“组合对”参数二维解析边界函数划分和判定方法,实现了计算机图像处理对麻/涤混纺纱混合比的精确、有效地计算,混纺比与实际比较绝对误差在3%以下,相对误差在5%以下。研究表明本文提供的方法更具有纤维识别的直观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可实用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以高产优质新品种C-20,C-2-14和地方良种芦竹青为材料,对苎麻品种间光合速率、同化物运转速率、分配方向以及品种间生物产量和纤维产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并研究不同季别生物产量和纤维产量的积累动态。结果表明:①品种间的光合速率,同化物运转速率、分配方向、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有显著差异;②苎麻的光合碳代谢能力与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呈正相关,两个新品种(尤其是C-20)的高光合效率是它们高产的物质基础。因而在苎麻育种中,可用光合速率。同化物运转速率和运转方向作为预测苎麻产量的综合生理指标;③苎麻三季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表明,苗期早施肥是获得苎麻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采用纯苎麻纱作经纱及沟槽异形涤纶纤维混纺纱(交捻纱和sirofil纺纱)和其它纱线作为纬纱的不同织物试样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了沟槽纤维混纺对织物吸湿排湿及其它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采用纯苎麻纱作经纱及沟槽异形涤纶纤维混纺纱(交捻纱和sirofil纺纱)和其它纱线作为纬纱的不同织物试样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了沟槽纤维混纺对织物吸湿排湿及其它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9.
从沤麻塘泥、麻地和菜园土采集的土样中,用亨氏厌氧技术分离到A3—2,C9—2,F1—3,P15—1及M4—2五株苎麻厌氧脱胶菌,它们的果胶酶活分别为1989U,1547U,1479U,2668U,2260U,它们的木聚糖酶活分别为298U,618U,210U,180U,1318U。实验室小样脱胶后的总残胶为9.3—13%。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不同光合性状在花生产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差异,选择苗期、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和成熟期气孔导度、羧化效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单株绿叶面积等主要光合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苗期、花针期和结荚期,羧化效率与花生产量的关联度最大,光合暗反应限制着光合产量的形成;而在饱果期和成熟期,气孔导度与花生产量的关联度最大,气孔张开的程度限制着花生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信息和产量形成过程的小麦估产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提高小麦遥感估产的精确性和机理性,在广域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多品种小麦的种植试验,并基于遥感信息获取的瞬时性与广域性,结合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与气候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较为简化的小麦估产模型.通过组件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了遥感信息和估产模型的耦合,即利用抽穗期遥感影像反演的LAI和生物量及时替换小麦估产模型对应参数变量,进而实现对小麦产量的估测.通过试验验证,小麦产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预测小麦产量的RMSE为354.18 kg·ha-1,利用小麦估产模型可以对不同年份、不同区域的小麦产量形成情况进行监测预报.  相似文献   

12.
An off-line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NIR) feasibility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critical steps in the NIR determination of the major potato constituents (dry matter, starch, and protein) in relatively large (10 kg) potato samples. The results were important for the design of an automated industrial analysis system for potatoes with in-line NIR. The 10-kg potato samples were pulped with an industrial rotary saw blade rasp. A critical step in the NIR measurements was the occurrence of phase separation in the potato pulp. Phase separation manifests itself directly after pulping the potatoes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NIR spectrum. Therefore, during the NIR measurements, the potato pulp had to be stirred continuously. The NIR spectra (1,100–2,500 nm) were measured by applying an optical fiber NIR probe (EDAPT-1) connected to the NIR spectrophotometer (Technicon Infralyzer IA 500). NIR models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dry matter, starch, and coagulating protein in potatoes have been developed. With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rocedure, promising NIR models were calculated. The NIR models were validated using an independent validation set of potato samples.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in prediction of the samples in the validation set was 0.5% (w/w) for dry matter, 0.63 (w/w) for starch concentration, and 0.06% (w/w) for the coagulating protein.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亚种间杂交稻赣化7号与品种间杂交稻汕优63的枝梗和颖花的分化及发育特性,分析了颖花的分化、发育及一、二次枝梗对大穗形成的作用,提出了增加颖花数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水蒸汽作为保护气,将橡胶木分别置于155℃处理2、6 h,185℃处理2、6 h,215℃处理2 h,测定了热改性后的橡胶木颜色,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木材热改性前后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温热改性处理使橡胶木的颜色从浅黄白色变为橙色然后转向深棕褐色,随着处理程度加深,明度值L*持续降低。热改性程度较浅时色饱和度C*略有增加,木材颜色趋于鲜艳,而随着处理程度加深色饱和度C*大幅降低,颜色趋于黯淡。木材颜色变化的总色差ΔE*可反映热改性的程度,改性处理越剧烈,总色差ΔE*越大,处理温度比处理时间对木材颜色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UV-Vis光谱显示,热改性材在350~550nm波段的吸收显著增强,说明有大量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生成。结合FTIR光谱,可以推测热改性过程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升高,紫丁香基团上的甲氧基脱落,木素上苯环氧键的含量稳步降低,从侧面印证可能发生了生成醌的反应。同时,FTIR光谱中有迹象显示可能在155℃处理2 h时半纤维素的乙酰基就开始大量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