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程明 《河南农业》2023,(9):32-34
从产业、生态、文化等五个维度共计11个三级指标、24个四级指标构建市域范围内乡村振兴效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安徽省各地级市乡村振兴效度评价指标权重。研究发现,安徽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呈现出“南部地区高,北部地区低,中部地区居中”的阶梯式特征。最后,提出实现安徽市域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挖掘当前政策文件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结合传统数据和非传统数据,构建了一套包含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的乡村振兴评价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乡村振兴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不同省份之间差距较大,同时,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具有区域性,与四大经济区的分布高度重合。最后指出要提高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整体水平,各地政府必须了解乡村发展现状,针对短板制定相关政策,中央政府也应加强宏观调控,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亟需构建客观指标体系,全面、系统、科学地评价乡村振兴实践成效。基于乡村振兴“20字方针”,从5个维度选取18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测算了河南省18个地市乡村振兴实践成效。结果表明,河南省乡村振兴实施总体成效显著,但区域差异明显。具体到河南省18个地市乡村振兴实施成效测算综合得分情况,各有优劣。基于此,未来河南省在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上需要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策略,激发乡村本身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4.
当智吉 《农家参谋》2022,(8):171-173
党的十九大提出2035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并指出了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5种乡村振兴途径.乡村教育是五个振兴实现的根本动力,需要跟上时代努力践行信息化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水平人才.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评价乡村振兴发展程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承担的职能也越来越多。为了客观地评价乡村振兴的水平与成绩,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依据科学性、可行性、可比性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研究建立了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体分5个层面40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云南省发展概况,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2个,利用AHP测算权重,得到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为推动云南省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定量基础。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乡村振兴实现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5个一级指标、 22个二级指标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此指标体系,对2016年安徽省和全国乡村振兴实现度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2016年,安徽省乡村振兴综合实现度为76.61%,全国乡村振兴实现程度为78.06%,安徽省乡村振兴实现度虽然在整体上接近全国水平,但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最后,针对测算结果中呈现的农业生产效益不高、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基层文化工作欠账较多、乡村治理成效不够显著、农民生活富裕程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在“村域”。对“村域”产业兴旺程度进行量化评价,比较不同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实际效果,引导一个个“村域”单元健康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各地区贯彻落实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提出“村域”尺度产业兴旺的五大核心表征(包括粮食安全、产业壮大、科技赋能、社会稳定、功能升级),以其为目标层,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粮食单产、食物总产量、村集体收入等22个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小数定标标准化方法和特尔菲法实现指标结果归一化,构建“村域”产业兴旺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以深圳市佳兆业公益基金会对广东省龙门县上东村乡村振兴帮扶模式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佳兆业公益基金会和广东省乡村振兴驻蓝田瑶族乡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上东村打造形成田园综合体,其产业兴旺综合指数从0.094上升到0.272,说明佳兆业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政校企村”乡村振兴路径表现出较好的帮扶效果,其中,产业壮大指数、科技赋能指数和社会稳定指数提升效果较为明显。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我国“村域”产业兴旺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我国乡村振兴效果评价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是目前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衡量乡村振兴实现程度,并为乡村进一步振兴指明方向。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情况以及乡村振兴“五大振兴”内涵,构建了包含五大准则层、12项一级指标以及43项二级指标的江苏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对2015—2017年江苏省乡村振兴程度进行评价比较,并为促进江苏省乡村振兴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乡村振兴不仅是村庄的振兴,更是县域的全面振兴,探索构建适用于县域尺度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以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方法/过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构建了25个县域乡村振兴发展评价指标,基于福建省2015—2019年75个涉农县(市/区)的面板数据,应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对县域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福建省各县域的乡村振兴实施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各区域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整体上全省县域乡村振兴发展指数依然不高,各个方面的协调推进程度还有待提升。据此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定期进行实施水平评价、重视生态环境治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根据今年中央和河南省委一号文件的要求,立足河南实际,遵循"对接国家战略、体现河南特色、指标科学适用"的原则,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乡村振兴总体思路"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参考近年来国家和河南省发布实施的相关重大政策规划,并借鉴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关于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我们研究提出了河南省乡村振兴指标体系以及预期测算值。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其中体现  相似文献   

12.
廖冰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2):27-3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衔接关系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随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备受关注.梳理主流期刊文献的研究脉络,并归纳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协同论、差异论、互补论3个方面,协同论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差异论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战略目标、实现路径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互补论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能够共生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程度与效果衡量、内在机制机理、衔接耦合度测算、实现路径等.  相似文献   

13.
严晗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4):5-9,30
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落实、落地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粮食安全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河南省乡村振兴进行综合评价与实现度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乡村振兴总体上升态势明显;乡村振兴、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及部分分项指标能超额完成目标;乡风文明与生活富裕则无法如期达标;部分分项指标还...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在影响乡村旅游体验的众多因素中,住宿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乡村旅游住宿行业尚未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有待探索。通过对江苏省216家乡村民宿的在线评论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出环境、服务和设施3个主范畴下7个自范畴、23项评价指标,建立乡村旅游住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利用BP神经网络,以江苏省的乡村民宿为例,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房间布局、建筑类型、装修风格、交通便利程度等环境因素是消费者最关注的方面。另外,经营者以及服务人员的态度和专业水平相较于其他因素也较受关注。  相似文献   

15.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该文对毕节市12个示范乡镇、130个示范村的森林覆盖率和村庄绿化覆盖率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森林覆盖分布不均、村庄绿化覆盖率参差不齐、考核指标难度较大等问题,提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紧盯乡村振兴涉林目标等发展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通过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今年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全面分析判断,并立足天水秦州工作实际,指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着力点和切入点,总结出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把握好的三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乡村发展水平是衡量乡村由生产力落后状态转向高效率的现代化状态快慢程度的指标.以村域为研究尺度,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维度出发,构建乡村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测度重庆市城口县194个行政村(社区)的乡村发展水平,借助ArcGIS、 GeoDa等软件,运用自然断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乡村发展水平进行空间格局特征可视化分析和村域关系解剖.研究结果显示:(1)城口县乡村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平均值为0.267 6,乡村发展水平整体较低;(2)城口县乡村发展综合水平围绕中心城区呈“中心—外围—边缘”分布的空间格局;(3)乡村发展水平的Moran’s I指数为0.216 1,乡村发展水平较高和较低的行政村在地理空间上都倾向于集聚分布.要充分考虑乡村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制定政策吸纳人才和劳动力,加强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平稳进行.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沂水县依托乡村振兴服务队,从“五大振兴”着手寻找突破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沂水县乡村振兴最现实、最有效的实现路径。市派沂水县乡村振兴服务队按照“连片打造,兵团作战”的工作思路,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点带线,以线串面,统筹乡村振兴的各项任务,整合农村发展的各类资源,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发展带动全镇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2年来,市派沂水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在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高地、沂水典型”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可借鉴、可复制的沂水服务队样本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实践特色的振兴之路、一条适合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找到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正本报讯(记者张培奇范亚旭)日前,记者从在河南林州召开的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上获悉,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河南省委、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了乡村振兴"1+1+N+1"政策体系。河南省委还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形成了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推进机制。乡村振兴"1+1+N+1"政策体系中,第一个"1"是今年河南省委1号文件《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第二个"1"是河南省近期即将印发实施的《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是6个专项行动计划,目前已出  相似文献   

20.
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是提振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二者内在关系的理论与实证解构对于深化数字乡村理解、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数字赋能理论为研究视角,首先从理论层面明晰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而后基于全国26个省域287个市域1 601个县域2018年的截面数据,利用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字乡村指数,以及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的乡村振兴指数,进行实证检验。经过分析发现,中国县域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低于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且二者差距由东向西逐渐增大。应用计量模型,验证了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经过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增强了估计结果的可信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二者的影响机制:数字乡村分别通过乡村经济数字化与乡村生活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而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与乡村治理数字化对乡村振兴促进效应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针对中国县域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充分发挥数字乡村的优势以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