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山地培育木荚红豆树绿化大苗的技术与方法,即以培育树高2.0 m以上、胸径3.0 cm以上的木荚红豆树绿化大苗为目标,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了移栽密度以及实施根系保护、除萌、修枝、施肥等对木荚红豆树冠幅、冠长、胸径和树高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般造林不同,培育木荚红豆树绿化大苗,可以适当密植,移栽株行距以1.8 m×1.8 m为宜,实施根系保护、除萌、修枝、施肥等措施均可以提高其生长量,都是积极有效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卫国林业局小黑江大花序桉实生林为研究对象,以不修枝作为对照,分别采用修掉1/3树高以下分枝、1/2树高以下分枝及修掉主干径粗5 cm以下分枝的方式进行修枝试验,分别在第2.5年和4.5年开展生长性状数据调查,通过对其蓄积生长和效益分析比较,评价不同修枝处理间的差异,并选择出效益最优的修枝方式。结果表明,不同修枝处理对林分生长和效益有显著的影响。2.5年生时,大强度修掉1/2高度以下分枝可以使每公顷木材蓄积达到最高,表明修枝能快速促进林木生长,而4.5年生时修枝与不修枝生长差异不显著,以不修枝木材蓄积最高;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4.5年时,修掉1/3树度以下分枝时每公顷蓄积利润率达到1.77,比不修枝提高了4.12%,修枝促进了木材质量和价格明显提升,而该修枝处理可使每公顷木材净收入达45 497.72元,经济效益最好,是值得推广种植的定向培育模式。研究结果为大花序桉大径级培育和经济效益提升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四旁树木整形修枝的基本要求,并总结了四旁用材树整形修枝技术,包括分次修剪法培养端直树干,均衡树势与整修树冠,修枝的强度和高度控制等内容,以期为四旁树木整形修枝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修枝强度对侧柏、油松人工林林内景观美景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油松、侧柏不同强度的修枝试验对林内景观变化的影响,修去侧柏1/4、1/3或1/2树高以下的所有枝条,修去油松1/3、1/2或1/2树高以下的所有枝条.结果表明,随着修枝强度的加大,侧柏、油松林内景观的美景度增高.侧柏、油松修枝高度控制在1/2树高时,2树种林内美景度最高;同等修枝高度下,油松林内景观美景度要远大于侧柏林.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四旁树木整形修枝的基本-求,并总结了四旁用材树整形修枝技术,包括分次修剪法培养端直树干,均衡树势与整修树冠,修枝的强度和高度控制等内容,以期为四旁树木整形修枝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修枝就是人为地剪除枯枝或部分活枝的一种抚育措施,是调节林木内部营养的主要手段。通过修枝,可以促进主干生长,培育良好干形,减少枝节,提高干材质量;减少森林火灾病虫害,提高森林的防护效能。所谓合理修枝首先就是要根据林种经营目的的不同做到因树因地制宜。当前人们重视树木,知道树木要进行修枝,但对于修枝方法与强度了解的不多,往往出现不修则罢,一剪就重。一棵高大的树木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树冠,觉得以后几年就不用管了。  相似文献   

7.
红松人工林修枝技术对林木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4块红松人工林固定标准地的研究知得;修枝可显著提高林分的材积生长率并可改良林木的干形;修枝方法和侧枝粗细对切口愈合有着显著影响,一般应在侧枝较细时及时修枝,并可适当增加林分密度来限制侧枝粗度以利于修枝切口的愈合,修枝方法应采用紧贴树干平切的方法,在修枝强度上,提出了侧枝相对生长曲线法,该方法可较好地确定不同林分的修枝强度。  相似文献   

8.
总结南方红豆杉药材两用林山地造林技术要点,包括造林地选择、造林模式、苗木要求、种植技术、抚育管理、材用树确定、材用树修枝、药用枝叶采收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淮北市烈山区杨树间伐与修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淮北市烈山区杨树资源现状,阐述杨树修枝与间伐的必要性,总结杨树修枝技术,并提出杨树修枝与间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高效培育优质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干材,提高修枝成效,以福建省明溪县11年生南方红豆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未修枝的为对照,进行修枝强度分别为0.3,0.4,0.5相对高和对照的修枝度试验,系统分析了修枝对南方红豆杉生长及干形形质的影响,揭示其修枝后的变化规律,并优化修枝技术。结果表明:修枝后5 a不同修枝强度间的生长及干形形质存在差异,且随修枝后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随修枝后时间推移,修枝后的南方红豆杉生长性状较对照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但不同修枝强度间的生长效应、动态变化规律、水平差异及出现显著差异的时间点不尽相同。修枝可明显地降低南方红豆杉的冠长率。随修枝后时间推移,与对照相比,修枝的胸高形数呈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与对照比较,修枝0.3和4 a间隔期的修枝组合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与胸高形数分别增加了4.25%,4.76%,15.94%,2.04%(P0.05),冠长率降低了14.54%(P0.05)。因此,南方红豆杉的优化修枝组合为0.3相对高的修枝强度、4 a间隔期。  相似文献   

11.
宁夏引黄灌区速生杨种植面积日益扩大,速生杨管护中出现一树多头、树体矮化、树干桩多茬长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最大的速生杨种植基地中冶美利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01年以来重在研究速生杨整形修枝技术,就宁夏引黄灌区速生杨整形修枝技术从原则、时期、强度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细化了1~2年生、3~4年生、5年生以上树的具体技术措施,目前此项技术处于本地区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总结沉香树修枝技术要领,修枝选择在早春或晚秋进行,这两个时节树木处于休眠期,树液流动缓慢,修枝对树木正常生长影响最低;修枝强度应根据树龄、长势和种植密度的不同有所区分,树龄大、长势好、密度小的可以多修枝,树龄小、长势差、密度大的应少修枝;修枝应分2~3次完成,通过人工修枝形成顶端优势,缩短种植年限,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邱明镜 《安徽农学通报》2013,(12):95-97,105
于2006-2012年进行了窄冠福建柏培育用材林修枝对其生长及形质性状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修枝后的窄冠福建柏与不修枝相比冠幅增加19.5%,冠长为不修枝的78.6%。树冠形状3.47,冠长率0.69,修枝后树冠性状较合理。14a生窄冠福建柏修枝与不修枝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蓄积分别增加了19.8%、5.4%和43.56%。不同处理林分蓄积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修枝促进了林木生长。修枝干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增加,枝叶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降低,总生物量增加了6.4%。修枝还能够提高窄冠福建柏形质性状。窄冠福建柏培育用材林采取适当修枝是必要的技术措施,修枝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新疆杨的生长量和培育无节良才,缓解我国木材短缺的现状,本文以新疆杨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四个不同强度的抹芽处理,分别探究不修枝、修枝5m、修枝6m以及修枝7m对树木胸径、树高的影响,并对这些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修枝对树木的胸径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修枝6m对树木胸径的增长影响显著,其次为修枝5m。不修枝和修枝7m对树木胸径的增长的作用很小。(2)修枝6m和修枝5m的处理对树木树高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修枝6m处理树高变化最为明显。不修枝和修枝7m后对树高的影响不明显,也不利于树木的生长。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来看,中度修枝(修枝6m)对树木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5,(19)
新造幼林树体矮小,根系浅功能弱,易遭各种不良环境因子的侵害,为了保证幼林成活率,促进树体生长发育,必须及时做好幼林的定株、除蘖、修枝、防治病虫等管护工作。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未修枝、轻度修枝、中度修枝和重度修枝4种修枝强度,采用裂区设计连续2年度实施人工修枝,研究修枝对尾巨桉生长动态和单板质量等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林龄尾巨桉生长量受修枝强度的影响更大;随着林龄的增加,胸径生长将在生物量就近分配原则下受到影响,但修枝对树高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与修枝后林冠的高度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有关;经2011和2012年连续实施2次人工修枝后,4种修枝强度的2013年双月连续单株材积、2013年定期单株材积基本一致;重度修枝能增加单板单位面积活节和降低单板单位面积死节,提高单板质量等级;重度修枝是综合尾巨桉生长量和单板质量等级前提下的定向培育无节材的最适宜修枝强度。   相似文献   

17.
杉木中密度幼林光环境与生长修枝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对不同修枝高度处理条件下杉木人工幼林光环境及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生长量的修枝效应,初步得到4点主要结论:(1)修枝明显提高了林内透光率,林内透光率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修枝强度愈大,林内透光率恢复至干扰前状态的趋势愈明显;(2)修枝明显降低了林分叶面积指数,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林分叶面积指数呈线性下降,修枝强度高的林分叶面积指数的增长百分率相对愈高,修枝所引起的林分叶面积指数下降的程度远远低于林分透光率的增大;(3)不同修枝强度对隔行修枝林分的总生长量影响不显著,但过度修枝会对修枝木胸径生长产生抑制,而对修枝木高生长影响不显著;(4)强度为40%的修枝方式以约20%的叶面积损耗换取了透光率1倍左右的提高,且对修枝木材积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八角树栽培选用环境条件、地形和树苗,做好幼树和成林管理,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施肥、保花保果、整形修枝、采收,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9.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5年生的平欧杂种榛新榛1号(84-254)、新榛2号(82-11)和新榛3号(84-310)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修枝强度(对照、轻度、中度、重度修枝)对树体新梢生长、叶片特性、净光合速率以及结实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枝强度的新梢长度和新梢基径较对照分别平均增长183.18%和42.05%,叶面积和叶绿素质量分数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新榛3号轻度修枝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对照显著提高20.40%。新榛1号和新榛2号各修枝处理的坐果率和单果质量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19.93%、12.82%和14.88%、9.48%。与对照相比,新榛3号轻度修枝的坐果率和单株产量分别显著提高35.46%和15.00%,中度和重度修枝的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分别平均降低14.04%和23.29%。总体来看,不同品种平欧杂种榛对修枝的短期响应不同。不同修枝强度均促进了新榛1号和新榛2号的新梢生长,提高了坐果率和单果质量,但对产量的提升不显著。轻度修枝显著提高了新榛3号的光合能力,促进了新梢生长,提高了坐果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修枝高度对西南桦拟木蠹蛾为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西百色5年生西南桦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系列修枝高度开展西南桦修枝试验,调查修枝前以及修枝后3年内西南桦林分的拟木蠹蛾(Arbela spp.)为害状况,揭示修枝高度对拟木蠹蛾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前以及修枝后3年内不同处理间西南桦林分总体感虫株率和受害单株虫口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修枝后修枝段的感虫率和虫口数均低于对照(未修枝)相应区段,其中6m和7m修枝高度处理中修枝段感虫率与对照组相应区段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而且使拟木蠹蛾在树干上的集中分布段提升1.5m以上;说明合理修枝能够显著减轻修枝段的拟木蠹蛾危害,从而提高修枝段的木材质量,为西南桦优质大径材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