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侯喜林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南京农业大学首批"钟山教学名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势学科"现代园艺科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育成不结球白  相似文献   

2.
正侯喜林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南京农业大学首批"钟山教学名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势学科"现代园艺科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育成不结球白菜新品种9个,授权  相似文献   

3.
<正>侯喜林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现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江苏省蔬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农业大学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育成不结球白菜新品种13个,民间传颂着“夏有‘暑绿’,冬有‘寒笑’,情人节有‘黄玫瑰’”,就是对其育成品种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正侯喜林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南京农业大学首批"钟山教学名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势学科"现代园艺科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现  相似文献   

5.
正侯喜林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南京农业大学首批"钟山教学名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势学科"现代园艺科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育成不结球白菜新品种9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件。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6项,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  相似文献   

6.
侯喜林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南京农业大学首批"钟山教学名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势学科"现代园艺科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育成不结球白菜新品种9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件。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6项,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  相似文献   

7.
侯喜林教授     
《长江蔬菜》2011,(18):81-F0002
侯喜林,男,1960年5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十一届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优良品种培育工程蔬菜协作攻关组首席专家,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蔬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Front.Agric.China))、《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中国蔬菜》、《长江蔬菜》等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在职博士,湖北园艺作物引进与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行业专项"长江流域生态型高山蔬菜栽培及产业化示范"首席专家,科技部"国外园艺作物品种引进与改良(南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相似文献   

9.
正邱正明,男,研究员,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蔬菜技术指导专家小组成员,中国园艺学会理事,湖北省高山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国外园艺作物品种引进与改良(南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技术负责人,多个县市蔬菜专家顾问。主要从事高山蔬菜生态栽培和蔬菜健康栽培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蔬菜课题项目30多项,培育审(认)定瓜菜新品种9个,发表论文专著40余篇  相似文献   

10.
《中国蔬菜》2009,1(23):28-28
在"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支持下,2009年11月6~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第八届园艺作物病害显微镜诊断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农资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共64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园艺作物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印  张启翔 《果树学报》2007,24(2):204-209
综述了我国园艺植物核心种质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园艺作物核心种质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今后园艺作物核心种质研究方向,即要加强对取样策略、分组原则等问题的研究,加速收集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基础数据、特征数据、评价鉴定数据及分子检测数据,尽快建立一批我国原产的、重要的园艺作物的核心种质,以提高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种质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我国园艺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云南省农科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主办.昆明市园艺学会、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联合承办的云南省桃产业发展论坛10月19日下午在云南大学科学馆举办。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姜全研究员,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苗木研究室主任、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3.
简要说明我国园艺作物种质现状,并就国家核心园艺作物发展基本情况和核心种质研究现状,以及园艺作物种质的研究方向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能够在DNA水平上直接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的某种特异性差异,且不受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及环境的影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核心种质已成为作物种质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概述了基于分子标记的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园艺作物核心种质构建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今后园艺作物核心种质的发展方向,即加快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基础数据、鉴定数据和评价数据的收集,采用多种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共同构建园艺作物核心种质,从而提高对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世界蔬菜生产第一大国。当前面临蔬菜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丧失、国内外种业竞争激烈、核心种质鉴定评价及利用滞后于育种和生产需求等重大产业问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蔬菜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2016YFD0100204)"立足于国家战略,着眼于长远发展目标,以国家库(圃)收集保存的蔬菜种质资源为基础,有效整合育种单位掌握的部分黄瓜、萝卜、白菜、番茄等8种主要蔬菜作物及大蒜等重要特色蔬菜优异资源,  相似文献   

16.
《蔬菜》2019,(3):44-44
<正>2019年2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山东寿光市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约共建"寿光蔬菜研发中心",旨在强化"院地合作",赋予"寿光模式"新内涵,创建国际一流的蔬菜研发中心,加快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引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蔬菜产业主战场,组建蔬菜种质资源、分子  相似文献   

17.
顾兴芳,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自1988年起,一直从事黄瓜遗传育种工作。2000-2015年任蔬菜花卉研究所葫芦科蔬菜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园艺学会黄瓜分会副理事长、农业部杰出人才及"黄瓜优异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团队"负责人、农科院创新工程团队首席、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被评为农业部优秀共产党员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8.
正柯卫东男,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水生蔬菜研究室主任,推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水生蔬菜行业计划及"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席专家,主持国家及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多项,《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长江蔬菜》编委。长期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在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新品种选育、微型种苗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有创造性贡献,有力推动了我国水生蔬菜学科建设及产业发展。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19.
《园艺学报》2013,(3):478
由国际园艺学会和澳大利亚园艺学会和新西兰农业及园艺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29届国际园艺大会将于2014年8月17—22日在素有"阳光之城"之称的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同期举办展览)。会议主题是"园艺——维持生活、生计与园林美化"。会议议题:果树生理及生产体系、葡萄生产、本土蔬菜、高产值蔬菜作物、观赏植物、园艺作物机械化精细化管理、创新性植物保护技术、采后技术、园艺作物育种、园艺作物分子生物学技术、组织快繁技  相似文献   

20.
<正>柯卫东男,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水生蔬菜研究室主任,推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水生蔬菜行业计划及"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席专家,主持国家及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多项,《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长江蔬菜》编委。长期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在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新品种选育、微型种苗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有创造性贡献,有力推动了我国水生蔬菜学科建设及产业发展。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