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我们党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研究后扶贫时代贵州地区扶贫发展模式,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贵州地区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扶贫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旅游扶贫领域,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导致发生在地方基层政府、旅游扶贫企业与贫困地区居民等不同层级代理人身上的道德风险问题层出不穷。研究表明,地方基层政府与旅游扶贫企业容易发生“扶假贫”“假扶贫”等道德风险,脱贫地区居民则容易发生“非贫充贫”“扶而不为”“富而不退”等道德风险。通过对以上诸类道德风险的归因分析,从降低旅游扶贫的信息不对称性及抑制旅游扶贫利益相关者的机会主义倾向两个方面探析了后扶贫时代治理旅游扶贫道德风险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消除绝对贫困,贫困治理进入后扶贫时代。中国贫困治理目标转向治理相对贫困、贫困治理重点转向城乡统筹扶贫、贫困治理内生动力要求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中国面临金融扶贫面临脱贫攻坚效果不稳定、贫困脆弱性群体识别机制不健全、普惠金融发展不充分等三大障碍。为此,后扶贫时代普惠金融扶贫应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普惠金融扶贫目标应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治理相对贫困、普惠金融扶贫方式应从收入扶贫转向多维扶贫。 相似文献
4.
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进入“后扶贫时代”。“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旅游对于治理农村地区人口贫困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产业融合程度低、旅游扶贫规划滞后、产品同质化、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偏低、旅游扶贫精准度不高等诸多困境。因此,“后扶贫时代”应当进一步推进旅游业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区域旅游扶贫规划布局,通过旅游与文化融合实施差异化开发,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5.
姚文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4):14-18
后扶贫时代的扶贫工作,就是精准扶贫工作结束以后需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在治理相对贫困问题的过程中,要侧重解决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衔接问题、相对贫困标准的界定问题以及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减贫工作常态化工作机制建设问题。应从转变思路以防为主、建立长效监督预警机制、建立分级预警监测机制、强化综合社会保障、加强减贫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解决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索“后扶贫”时代社会工作助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扶贫服务路径,促进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对接,以“社工筑梦”教育扶贫团队在四川省千坵村开展的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扶贫活动为例,探讨社会工作介入教育扶贫的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从教育扶贫对象和内容两方面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教育扶贫实践经验,探索出以系统建构与赋权增能为核心的留守儿童教育扶贫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领军行业,已逐渐显示出它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乡村去旅游,这是人们释放心理压力、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异常迅速。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使国民收入再分配,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基于此,旅游扶贫成为政府和学者们研究的又一方向和课题。纵览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多是探讨了扶贫的意义、作用和战略等,也提到开发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但是认为学者们多是研究旅游扶贫的前期问题,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后旅游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农村居民脱贫致富之后,他们的消费观念将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进入以相对贫困为特征的后扶贫时代,贫困治理也将从扶贫过渡到防贫,由注重收入贫困向关注多维贫困,治理重心也由减贫转向防贫减贫并重,相对贫困治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工作的重心,也是后扶贫时代下反贫困事业的重点.因此,探索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针对治理... 相似文献
10.
11.
梳理了电商直播行业建设在后疫情时代的必要性,分析了电商直播作为一种扶贫农产品营销手段,在带动农产品等相关产品销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加强组织保障,发挥政府作用等建议,重点围绕组织培训、利用官媒、制定细则、加强物流等方面开展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电商直播健康有序发展、助力产业扶贫,助推实现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后扶贫时代,仍面临着相对贫困的问题,为了给构建科学可持续的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提供参考,通过对相对贫困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对我国防止返贫和治理相对贫困政策的分析,以及相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概括,针对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问题和返贫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的后扶贫时代治理相对贫困的对策是: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地培育当地产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高水平人才返乡;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打开城乡物流通道;加强基础医疗建设,增加农村人口健康资本;改善基础教育,杜绝贫困根源。 相似文献
13.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接近尾声,受新冠疫情影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为确保全国脱贫攻坚目标顺利达成,必须要全力清除影响扶贫工作的障碍,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实现未脱贫人口如期稳定脱贫。科教文卫事业作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推力,通过对其工作中遇到的障碍进行分析和解决,在巩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果的同时,以期能为后扶贫时代深度贫困地区减贫事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当前随着中国全面脱贫任务的顺利完成,扶贫战略由解决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对于精准扶贫阶段主要依靠发展旅游实现脱贫的许多革命老区来说,后扶贫时代背景下其旅游扶贫的对象更为复杂,在旅游扶贫识别、帮扶与考核中面临诸多的困境,通过构建旅游扶贫识别标准体系、按需帮扶与综合考核等措施,以期提升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全面收官,但“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责任”,在巩固成果、防止返贫的后扶贫时代,尤其是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中,高校作为学科专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地,助力地方发展致富要求更高。高校可与地方建立一种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利用高校学科专业及人才优势,有力扶持地方产业,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推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巩固提升校地帮扶成效,持续为地方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地生根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连接贫困户与政府、农户与市场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现实困境。后精准扶贫时代即将到来,应建立一个常规性减贫机制,以更好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实现后精准扶贫时代下农民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