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广利河口、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及潮河河口是黑嘴鸥三处集中繁殖地。从1998年开始,作者对三处繁殖地进行连续跟踪调查,掌握了黑嘴鸥繁殖种群数量及其繁殖生境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广利河口黑嘴鸥繁殖种群数量锐减,由1998年的460只至2007年已无繁殖种群,其原因是滩涂围垦、养殖池灌水利用,繁殖地已丧失。潮河河口是2002年发现的黑嘴鸥繁殖地,2002~2005年间有繁殖种群300只以上,2006年后数量锐减并在2008年无繁殖种群,繁殖地丧失的原因是滩涂围垦。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1998~2006年间有繁殖种群200~330只,2007年后数量镜增,其主要原因是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工程形成黑嘴鸥新的繁殖地,但新繁殖地水位没有有效控制造成黑嘴鸥繁殖数量波动。对黑嘴鸥繁殖生境研究发现,自然生境由于围垦,黑嘴鸥繁殖地大部分丧失,人工生境虽然被黑嘴鸥繁殖利用但水位控制是影响其繁殖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在2002~2008年间,黑嘴鸥繁殖种群最高数量为839只,最低数量为413只。在环志跟踪中发现,黄河三角洲繁殖黑嘴鸥在日本九洲越冬。  相似文献   

2.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极高,能为该系统内的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栖息、繁衍地及丰富的食物来源。软体动物是红树林底栖生物的重要类群,种类与数量大,对维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广东省惠州市惠东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软体动物分布及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惠东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软体动物共9科17种,优势种主要为黑口滨螺(Littoraria melanostoma)、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和斑肋滨螺(Littoraria ardouiniana)等;不同生活型软体动物的调查结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浅谈淡水湿地种子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库是指土壤基质中有活力种子的总和。大多数种子散落到地表进入种子库后,要经历一个休眠阶段,由于物种种类和环境条件的差异,休眠时间从几天到很多年不等,所以一个植物群落的种子库是对它过去状况的"进化记忆",也是反映群落现在和将来特点的一个重要因素。湿地是我国目前最受威胁的生境类型之一,随着人们对其重要性认识的日益深入,湿地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恢复和重建受损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作为湿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库研究是深入了解湿地植被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渭南市野生动物养殖场的数量和养殖动物的种类逐年增加,部分种类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大部分养殖场的养殖规模扩大速度缓慢,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为全面了解渭南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  相似文献   

5.
2010年春季,对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并对保护区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共40种,其中水生昆虫27种,占总种数的65%;寡毛类7种,占17.5%;甲壳动物4种,占10%;软体动物1种,占2.5%;其他动物2种,占5%。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群落主要由摇蚊幼虫和寡毛类组成。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是3620 ind/m2和8.64 g/m2。聚类分析表明,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L样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其它样点差异明显。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生物学污染指数、科级水平生物指数和生物指数对保护区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点观察、影像调查、追踪观察、瞬时扫描等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园内越冬红嘴鸥的日间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归纳并建立了红嘴鸥日间行为谱及其PAE编码系统。共记录到红嘴鸥9大类44种行为,类别包括非飞行类运动、迁飞、觅食、通讯、集群、清洁、停歇、竞争对抗、避害。结合人为干扰及斑块化生境中红嘴鸥的行为,在其行为生态及行为功能基础上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人为因素是影响红嘴鸥在翠湖越冬期间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研究的 4只 ( 2♂ 2♀ )川金丝猴驯养个体中的 3只 ( 1♂ 2♀ )存活并繁殖 ,5年内共繁殖 7胎 ,存活 5仔 ,受孕率为 10 0 %,坐胎率为 10 0 %,幼仔存活率约 71%。文中分析总结了小金丝猴在北方驯养繁殖的关键技术 ,讨论了两个有关繁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对湖北仙桃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夏季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56种,隶属于12目28科,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21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稀有鸟类1种,易危鸟类1种.该保护区夏季鸟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鸟类密度为6.85只/hm^2,4种不同生境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是:树林(2.6570)〉芦苇(2.4095)〉水域(2.2713)〉农田(1.8697),均匀度指数依次是:树林(0.8569)〉水域(0.8387)〉芦苇(0.7582)〉农田(0.7524),树林生境中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最高.  相似文献   

9.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卫星影像资料分析了鸟类栖息地现状,表明该地区鸟类栖息地严重破碎化,严重威胁着保护区内珍稀鸟类的生存,提出了封山育林扩大保护区面积等加强珍稀鸟类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黑长臂猿的分布情况,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13块20 m×20 m样地进行栖息地森林群落结构调查.结果为黑长臂猿栖息地为以木果石栎、疏齿栲、红木荷等为代表的典型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栖息地受人为干扰较少、植被天然更新能力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规律,探讨其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的影响机制,为鸟类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07—2020/07期间,在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利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分别获取植物群落特征数据和鸻鹬类水鸟群落数据,通过转换变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鸻鹬类水鸟进行鸟类集团划分。 结果 统计分析发现:(1)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到草本植物30科72属77种,鸻鹬类水鸟18种230只;(2)植物群落高度和植被覆盖度的比值与鸻鹬类水鸟个体总数和鸟类个体总数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3)不同性状的鸻鹬类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响应程度有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鸻鹬类水鸟划分成4个鸟类集团,其中集团4即中翼长、中嘴裂长、中跗跖长的鸻鹬类水鸟受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影响大于其他鸻鹬类鸟类集团。(4)目前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中心未进行区分不同植物群落而采取有差别的管理措施,属于无区别化干扰。 结论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特征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鸻鹬类鸟类集团的影响机制具有差异性;研究区无区别化的栖息地管理措施须结合植被群落演替规律及不同性状鸻鹬类水鸟的生境需求而精准改进,建议针对不同鸻鹬类鸟类集团的差异性生境需求,精准管理不同的植物群落特征,同时增加不同类别的栖息地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森林类型与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境典型地段设立样方,分析了植物群落种群的物种多样性和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α多样性,乔木层在低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带最高,灌木层随海拔升高呈单峰格局,草本层在较高海拔物种多样性较高;β多样性总体上呈单峰变化,在中海拔建群种发生更替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区最高,物种更替速率最快,其次是山顶附近。沿海拔梯度升高,水热组合发生变化,在建群种发生更替的中海拔过渡带形成混交林带,总体上体现了过渡带具有高的物种多样性和更替速率,总物种丰富度呈沿海拔先升高而后降低的单峰格局。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蚬壳花椒的生境及生物学特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年5月和12月首次在湖南省张家界设置标准样地及随机取样,对芸香科药用植物蚬壳花椒的生境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得出:蚬壳花椒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000 m的高度,零星生长于常绿阔叶林中;喜阳,但忌强光直射;喜湿,常生长在沟溪边;木质藤本,茎有褐色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片背面中肋上生小而下曲的锐刺;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花单性,淡紫色,萼片4片,花瓣4片,4心皮,分离,蓇葖果稍扁球形,内含1粒种子;花于12月至次年2月开放,果实于次年12月成熟,在同一植株上可出现花果同枝的现象,结实有明显大小年现象;检测出蚬壳花椒原始生境土壤pH值的平均值为6.78,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9.02%,冬季平均绝对含水量为26.89%。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生境适宜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铭昌  刘高焕 《林业研究》2008,19(2):141-147
生境丧失及破碎化是引起物种濒危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生成保护区丹顶鹤有无人为干扰下生境适宜性图,并选取一系列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1992(2006年内保护区内丹顶鹤生境适宜性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缺乏淡水来源,无论有无人为干扰,1999年丹顶鹤生境适宜性最差,适宜生境面积大量丧失,生境破碎化严重.14年来,保护区内的人为干扰不断加大,以道路干扰最为显著.人为干扰促使丹顶鹤生境质量下降,生境适宜性变得更差,并导致2006年生境适宜性劣于1992年.驱动保护区内丹顶鹤生境适宜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及人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