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家公园解说系统规划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国家公园概念及其解说系统的解说对象、解说内容、解说方式、解说受众、解说组织等构成要素.分析国家公园解说系统的布局结构、规划步骤、规划方案等的内容及其要点.认为在进行国家公园解说系统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解说系统的人性化问题,重视环境教育和资源保护,加强与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及环保组织的联系,构建公众环境教育网,开展解说子系统适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是开展自然环境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自然环境教育认知度比较高,偏好以自然环境背景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环境解说知识展示区,喜欢指标牌讲解和讲解员讲解2种环境解说方式,导赏图和宣传册是公众普遍接受和喜欢的解说读物。公众对公园所具有的自然环境科普价值的评价非常满意;对公园内服务体系、科普宣传效果、唤醒环保意识、增加环境知识、参与环保行动的评价为比较满意;对科普场地建立、解说标识设置、解说标识内容、解说媒介多样化、讲解员队伍建设、解说读物丰富程度、科普活动的开展的评价是满意;对讲解员服务水平评价是不满意。今后从对自然环境解说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与布局,提高公众对自然环境教育的认同度,设置适宜的环境解说设施与媒介,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林业实用技术》2021,(1):85-87
根据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自然教育资源分布特点,按东、中、西三段地形规划自然教育线路,东段自然教育线路:天祝三峡线路、马牙雪山线路、祁连冰沟线路,中段自然教育线路:山丹马场一场-平羌口线路和马蹄寺线路,西段自然教育线路:康乐草原-孔岗木线路和祁青南锅龙-洪水坝河线路。规划自然教育线路解说系统分为自然教育中心、步道导览解说、特色观赏台解说。  相似文献   

4.
步道作为户外游憩的载体,是一种满足公众自然体验、游憩休闲和自然教育需求的带状休闲空间,与国家公园建设相辅相成。新西兰拥有成熟而完善的国家公园步道系统,在其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先进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理念。文中从功能、类型、特色和机制等方面梳理新西兰国家公园步道建设现状和发展理念,从规划设计、生态保护、健全法律和公众参与4个方面提出对我国国家公园步道体系建设的启示。依据路程用时、难易程度、建设标准、适宜人群和装备要求等的不同,新西兰将步道分为便捷的短途步道、短途步道、步行道、超级步道、徒步步道和线路步道6种类型。在兼顾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新西兰国家公园步道串联起不同类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激活了特色历史和文化遗产资源,提高了游客游憩体验的满足感并提供自然教育的场所,具有多重功能。同时,通过建设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的生态徒步小道、设施完善且形式多样的宿营地、形式简单且内容丰富的标识解说系统,新西兰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公园步道系统。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实现环境保护,是人与环境之间形成的以教育为手段的活动。通过多次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环境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解说系统的现状、不足,并提出优化的建议,为完善森林公园科普教育和其它森林公园解说系统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客问卷调查,以便利抽样的方式探讨游客旅游动机与旅游解说需求(解说媒体与解说主题)的相关关系,以指导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科普教育解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经因素分析得到学习体验、修身养性、价值营造和社会接触4个旅游动机,以及专业知识、民俗风情、人为活动与发展历程4个自然遗产地解说主题,然后利用聚类分析得到游憩积极型和游憩消极型两类旅游动机类型.研究发现,游客旅游动机与解说需求存在显著差异;游客动机类群与解说媒体中的定点解说、剧场解说、解说折页、解说多媒体、解说牌、陈列展示与非现场解说有显著性差异;而游客动机类型与专业知识、民俗风情和发展历程等解说主题之间需求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对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系统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标准,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而国家公园对自然教育的需求较大。基于此,文中在阐述自然教育和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现状以及构建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系统标准的原则;立足我国国家公园现状,提出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系统标准的框架,包括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规划与管理、生态体验、硬件设施、人员、媒介、教育内容与项目、教育活动设计、系统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从内容、空间、版面和解说设施设计4方面对太平湖山地石漠化公园室内和室外科普宣教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室内科普馆的内容设计要求主题鲜明,逻辑清晰,而室外体验基地的内容设计则应将知识融入真实自然场景;空间设计根据文案内容和实地现状分为常设展区、多功能区、互动活动区开展;版面设计应以内容为基础,加强对色彩和谐的应用,提升阅...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运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系统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公园建立实践,对山东省建立国家公园布局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山东省建立以国家公园体系为主的自然资源保护区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旅游解说系统是一个旅游景区不可或缺的方面,它是联系游客和景区之间的重要纽带。作者在多次对颐和园景区内的解说系统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大量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向导式和自导式两方面分析了颐和园景区内解说系统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公园中建立规范完善的标识系统能起到保护、教育、提升国家公园形象等重要作用。针对国家公园这一特殊的保护区,对标识系统的设计、布局、制作与安装、管理与评估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借此提升国家公园标识系统构建的理论水平及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2.
董思羽 《绿色科技》2020,(3):217-219
选取綦江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案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解说主题以及解说媒介两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群体对地质公园的解说需求。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綦江国家地质公园的解说需求各题项评分中等偏高。在解说主题方面,大学生更喜欢人文历史以及地貌成因。在解说媒介需求方面,大学生对多媒体,出版物需求偏高,而对解说牌的内容和外观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城市寺庙集宗教文化、传统文化、建筑文化和艺术文化等多元文化于一体,完善的解说系统对于内涵丰富的城市寺庙园林来说极为重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以福州市西禅寺为例,对城市寺庙园林解说系统构建进行研究,总结出解说手段单一、解说内容不全等问题,提出增加僧人导游、佛教礼仪文化解说、二维码的利用等改进方案,以期改进现有的解说系统,发挥城市寺庙的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杭州西湖景区解说标识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为手段,对西湖景区的解说标识系统的设置与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西湖景区的解说标识系统在总体的设置上都比较科学和规范,并能于景区的文化蕴涵相融合,大部分的解说标识在游客的旅游活动过程中,也能起到较好的解说引导作用。同时,在景区的解说标识系统也存在标识内容不完全、不规范甚至有错误、内涵不科学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篇主要介绍国家公园规划第八卷几年来,广大公民、政客和国家公园管理局,提出了大量的关于建立新型国家公园的建议,同时保持国家公园系统的完整性,拒绝审批上百个不具备建立国家公园条件的申请。多年来,国家公园系统日益扩大,现金支付机发出的刺耳声音,使得某些人胡思乱想,唤起某些极其令人不安的赚钱赢利欲念。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家公园是一种新型的自然保护区模式,强调生态保护、国家性和全民公益性,近3年的试点工作卓有成效,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文中以研究内容和实际建设为线索,系统梳理我国国家公园和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相关政策法规,总结我国国家公园发展及试点区基本情况,并探讨提出试点区建设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运用实地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从游客使用现状、解说牌外观设计、解说内容和解说效果等四个方面评估森林公园生态文化解说牌的设计研究。研究发现不同游客类型使用解说牌的目的与类型有差异;游客多喜欢与周边环境融合度高的木质解说牌;解说标题醒目、解说内容图文并茂、参与性强的解说牌更利于传播知识;游客多偏好于自然生态文化知识,整体传播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李凡  史建忠 《林产工业》2016,(11):56-59
通过分析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目标和特点,进而得出环境教育的建设构架可分为环境解说、博览展示、参与体验三个方面,同时,通过不断对比各种教育受众特点等方法,得出结论: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环境教育是基于完善的科普宣教场所、完整的环境解说系统和合理的组织形式三者完美结合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世界国家公园的发展概况,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园的依据、途径、标准和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公园中建立规范完善的标识系统能起到保护、教育、提升国家公园形象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国家公园这一特殊的保护区,对公共标识系统构建的重要性、分类构建和分区构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借此提升国家公园公共标识系统构建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