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籽饼粕固态发酵降解脱毒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曲霉与地衣芽孢杆菌对茶籽饼粕中茶皂素进行固态发酵降解脱毒,研究茶籽饼粕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并进行响应面实验及重复验证得到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初始含水率45%,发酵温度35℃,盐酸的添加量为0.5mmol/kg,发酵时间156h,此时茶籽饼粕中的茶皂素含量为6.53%,降解脱毒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山茶种类较多,有红花型、野山茶、大头茶、瑶人茶等几十个品种,资源丰富。从山茶种籽中提取出来的皂素,又称茶皂素,可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乳化剂和洗涤剂,以及防腐剂、杀虫剂、杀菌剂等;用茶皂素配制成的洗涤  相似文献   

3.
用细菌发酵和酵母发酵法,对常规法提皂素后的茶籽饼进行处理,能够彻底脱毒,尤以水提法脱皂茶籽饼加酵母发酵处理法最理想,脱毒后茶籽饼饼蛋白质含量为21.22%,可作鱼饲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浙江红山茶茶籽饼中茶皂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帮助。[方法]以浙江红山茶茶籽饼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温度、时间和液料比对茶皂素提取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茶皂素提取的影响大小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80%,液料比为3∶1 ml/g,提取时间为5 h,温度为70℃。[结论]确定了浙江红山茶茶籽饼中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5.
茶籽饼粕的饲料化应用可以有效缓解传统饲料原料在畜牧养殖行业中短缺的现状,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茶籽饼粕中有毒有害物质及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提高茶籽饼粕的饲用价值.文中对茶籽饼粕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及茶籽饼粕中茶皂素和菌体蛋白的提取和应用进行介绍,旨在为茶籽饼粕的合理应用及畜牧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国山茶种类较多,有红花型、野山茶、大头茶、瑶人茶等几十个品种,资源丰富。从山茶种籽中提取出来的皂素,又称茶皂素,可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乳化剂和洗涤剂,以及防腐剂、杀虫剂、杀菌剂等;用茶皂素配制成的洗涤剂洗涤棉毛织品,不仅去污力好,而且不会产生缩绒、损坏织物上的染料和失去色彩及光泽。用茶皂素作O/W型的乳化剂,所形成的乳液无论在形状、粒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技术效果,都能达到或超过同类型的乳化剂。  相似文献   

7.
为降解利用茶籽饼中所含粗蛋白成分,变废为宝,以生物量与酶活为主要依据,从自然界中筛选得到一株能有效降解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茶籽饼的菌株T7.该菌株T7在茶籽饼质量分数为9%,麦芽糖质量分数2%,初始pH 5,接种量为3%,42℃条件下摇瓶发酵84 h后,降解率为48.7%;将此菌与能高效降解豆饼的已知菌株分别对原底物进行...  相似文献   

8.
刘志勤  彭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53-21754,21837
[目的]优化棉籽粕微生物脱毒条件,降低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含量。[方法]利用米曲霉3042固态发酵降解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接菌量、发酵温度、料水比和发酵时间对棉籽粕脱毒的影响,确定棉籽粕微生物脱毒的最优脱毒条件。[结果]极差分析表明,影响发酵棉籽粕游离棉酚含量的4个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料水比〉发酵温度〉接菌量〉发酵时间。正交试验表明,棉籽粕微生物最优脱毒条件为:米曲霉3042接菌量5%,发酵底物添加0.5%尿素和1%蔗糖,料水比1∶0.83,5℃发酵48 h。在此条件下,游离棉酚含量降至117 mg/kg,降解率达到78.13%,发酵棉籽粕粗蛋白含量达到40.16%,较发酵前提高了12.87%。[结论]该研究为生产能够达到饲用标准的棉籽粕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一种棉籽粕生物发酵脱毒的方法.[方法]设计正交试验以研究白地霉WD-1对棉籽粕固态发酵产物棉酚含量的影响,对发酵底物组成、底物水分含量、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影响棉粕发酵脱毒的主要因素为发酵温度,棉籽粕发酵脱毒底物组成为棉籽饼88;、玉米粉8;、小麦麸4;,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底物∶水1∶0.9,菌液接种量4;(v/w),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h,自然pH值.[结论]利用白地霉WD-1对棉籽粕进行固体发酵可以降低底物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多年来棉籽饼粕生物脱毒的研究报道,综述了微生物菌种、固态发酵工艺对脱毒效果的影响,以及脱毒后棉籽饼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绿茶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茶多糖(TPS)水法优化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对茶多糖得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时间、提取次数及料液比,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温度85℃,时间90 min,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利用及提高火龙果花的经济价值,以大红龙脱水火龙果花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花水比、超声波时间、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对火龙果花茶浸提工艺中浸出物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超声波时间、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火龙果花茶浸提的最佳工艺为花水比1∶16,超声5min,加热温度95℃,加热时间7min,该条件下火龙果花茶平均浸出物含量为18.14%,火龙果花茶浸提液较为清澈,气味独特,具有较好的后续加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荞麦酒的营养成分,提高荞麦酒的保健价值,以发芽甜荞麦种子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金荞茶粉后进行糖化,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糖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还原糖含量影响的大小为糖化温度>糖化 pH>糖化酶添加量,其最佳糖化工艺为糖化温度65.63℃,糖化 pH4.63,糖化酶添加量5.15%,该条件下,还原糖最高含,为24.83%。  相似文献   

14.
石阡苔茶茶多酚醇提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石阡苔茶茶多酚醇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石阡苔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茶多酚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即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浸提时间等进行优化研究,以期对石阡苔茶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石阡苔茶茶多酚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浸提次数3次,浸提时间60min,浸提温度70℃,在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最佳(为45.05%)。经优化的石阡苔茶茶多酚醇提工艺条件具有简便、提取率高、毒性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红茶提香工艺的主要技术参数,改善红茶品质.[方法]采用2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提香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完全随机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在105℃时,时间在1030 min各茶样香气、滋味和感官审评总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温度升高、时间延长,L*和H a*b*值变小,色泽向红、暗方向变化;随着温度升高,茶多酚、茶黄素等成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增加,香气、滋味和感官审评总分呈下降趋势;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香气、滋味和总分先增后减,在95℃、30 min时,得分较高.[结论]综合来看,红茶提香工艺参数为红茶含水量控制在6%左右,提香机温度控制在95 105℃,提香时间20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利用火龙果花,提高火龙果农户收入,以大红龙品种火龙果花以及脱水火龙果花浸提液为主要原料,研制满足大众口味的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浸出液、蜂蜜、冰糖、柠檬酸、纯水、花干质量以及均质时间对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感官评价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浸出液、蜂蜜、柠檬酸比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的最佳配比为浸出液体积342.15mL,蜂蜜质量79.73g,柠檬酸质量1.62g,冰糖质量25g,纯水体积450mL,火龙果鲜花质量60g,均质时间0min,在此条件下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的感官评价分数为84.79。制得饮料酸甜爽口、风味独特、生津止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永州地方特色野生茶红茶的品质,以永州市金洞管理区黄江源1芽2叶为原料,设置了红茶传统工艺(A)和创新工艺(B)2个处理,对永州野生茶红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相比,创新工艺促进了多酚类等物质的转化,红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均有所下降。与传统工艺相比,创新工艺处理红茶滋味更加醇厚,有花果香味,降低了苦涩味,提高了甘鲜味。综合茶叶功能成分和感官审评结果可知,野生茶红茶的创新工艺优于传统工艺,达到了预期效果,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文冠果叶的经济价值,优化文冠果绿茶制作工艺.[方法]以文冠果叶为原料开发绿茶,采用手工锅式杀青和蒸汽杀青2种不同杀青方式,筛选不同的杀青温度和杀青时间,以优化文冠果绿茶的加工工艺;通过对茶样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5方面进行感官审评,筛选出每种不同杀青工艺中的最优组.[结果]手工锅式杀青的炒青温度为180℃,炒青时间为2 min的茶样品质最佳;蒸汽杀青的蒸青温度为118℃,蒸青时间4 min的茶样品质最佳;炒青绿茶和蒸青绿茶相较于鲜叶,水浸出物含量分别增加了53.8%、59.2%,茶多酚含量分别降低了26.7%、33.3%,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降低了32.7%、33.2%,黄酮含量增幅不明显.[结论]文冠果叶可以加工成绿茶,并具有较高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9.
The seeds of the Neotropical legume, Dioclea megacarpa, the sole food source for developing larvae of the bruchid beetle, Caryedes brasiliensis, contain about 13 percent L-canavanine (dry weight). Canavanine detoxification and utilization produces L-canaline, a potent neurotoxic and insecticidal amino acid. This seed predator has developed a unique biochemical mechanism for degrading canaline by reductive deamination to form homoserine and ammonia. In this way, canaline is detoxified; canavanine's stored nitrogen is more fully utilized and its carbon skeleton is con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