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群体结构苹果园光照分布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立乔砧红富士苹果园合理的群体结构,探讨群体结构对光照分布的影响,对临城县赵庄乡南沟村不同栽植密度、树形为改良纺锤形的盛果期乔砧红富士苹果园的群体结构以及树体不同部位的光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株行距2m×3m、3m×4m、3m×5m的郁闭度分别为0.88、0.70和0.58;行间近地面相对光照强度分别为0.94、0.46和0.13;行间地面向上0.5m处相对光照强度随株行距加大而加大,其值分别为0.12、0.40、0.95;行间地面向上1.0m、1.5m、2.0m不同株行距的相对光照强度除株行距2m×3m的果园的行间地面向上1.0m处为0.17外,其他都在0.76以上。每666.7m2总枝量、树高、叶面积系数以株行距2m×3m的为最大,分别为345 210根、3.23m和3.4;株行距3m×5m的为最小,分别为139 920根、2.81m、2.6;株行距2m×3m、3m×4m、3m×5m行内地面向上1.5m、2.0m处的相对光照强度均在0.49以上。  相似文献   

2.
桉树林下金花茶不同密度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4个处理,重复3次。分析结果是:种植后经过4年的栽培管理,在4个处理的种植密度中,其保存率均在90%以上,最高的保存率达92.93%;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平均冠径生长量的最高值均是1.0m×2.5m密度区,其值分别为111.41cm、1.75cm、85.50cm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其次是1.5m×2.5m密度区,树高、地径、冠径3项的平均生长值分别是102.73cm、1.51cm、67.6cm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在桉树林下种植金花茶适宜采用的种植密度是1.0m×2.5m或1.5m×2.5m的密度区,每亩种植266株或177株。  相似文献   

3.
以黄檗3 a生幼树为材料,对不同栽植密度的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栽植当年和翌年秋季的成活率与保存率分别为92%和91%。不同株距树高、地径生长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树高、地径生长量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株距0.5 m1 m0.3 m1.5 m;而不同行距对树高、地径生长量均无影响。采用一元生物量模型计算生物量,总生物量最大的种植密度为33 300株·hm~(-2)(株行距0.3 m×1.0 m),可产生干物质3 930.06 kg·hm~(-2);最小的为3 300株·hm~(-2)(株行距1.5 m×2.0 m),干物质仅为344.08 kg·hm~(-2)。  相似文献   

4.
香椿芽香气浓郁,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C和多种营养物质,是广大城乡人民喜食的一种木本蔬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香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发展香椿生产,满足市场需要,从1986年开始,我们与洪洞县华林苗圃协作开展了营造香椿木本蔬菜林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造林香椿蔬菜林建于洪洞县华林苗圃内,造林用苗系由该圃培育的2年生香椿苗,苗高1.0~1.5m,地径1.5~2.0cm。栽植坑规格0.3m×0.3m×0.5m。株行距1.0m×1.0m、0.8m×1.0m 和0.5m×1.0m 三种规格。2 管理2.1 截干为了便于经营管理和采摘香椿,我们采取了截干措施,既降低高度,又促使多萌侧枝。截干高度有0.1m、0.5m、1.0m 和2.0m4种。  相似文献   

5.
在造林地,采用株行距1.5 m×1.0 m、行间混交方式培育云杉、樟子松、水曲柳、白桦等,每公顷可培育绿化大苗3 333株,10 a左右时,可获得6万元以上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6.
尾巨桉萌芽林定株高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尾巨桉4种萌芽高度(0.5 m、1.0m、1.5 m和2.0 m)进行定株除萌,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树高、胸径生长差异均显著;以萌芽高度为1.5~2.0 m时定株除萌林木生长较好,8个月生2m定株除萌的萌芽林平均树高、平均胸径达5.30m、4.12 cm。考虑生产成本,定株除萌高度以1.5 m为佳。  相似文献   

7.
新恩陶铁路沙柳沙障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新恩陶铁路不同规格沙柳沙障(1.0 m×1.0m、1.5m×1.5m和2.0m×2.0m)的植被恢复状况及防护效果。结果表明:1.0m×1.0m沙柳沙障的枝条生长状况较好,2.0m×2.0m沙柳沙障内的植被恢复情况较好。沙柳沙障能够降低地表风速,增大地表粗糙度,减少近地表输沙率。其中,1.0m×1.0m沙柳沙障在地表10cm处对风速的降低效果最好,对地表粗糙度的影响最大,输沙范围最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有利于火力楠早期生长的合理种植密度,以达到较佳的人工林生长效益,选用6个造林密度对火力楠进行密度试验。根据3.5年生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造林早期1.5~2.5年时,不同造林密度对火力楠树木的生长影响不大,但到第3.5年起,不同密度间树高生长呈显著差异,但胸径大小尚未见有显著差异。所以火力楠早期生长宜采用较密的种植方式(株行距2 m×2 m、3 m×2 m和3 m×3 m),以便林木在树高和胸径生长快速,以及形成较好树木干形,不宜采用株行距4 m×4 m和5 m×4 m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9.
运用样地调查的方法,以林带生物学特性、可燃物载量为基础,运用经典数学模型,对古浪县退耕还林区白榆防火林带的宽度、株行距、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榆防火林带比较理想的结构为宽度2.9~8.7 m,株行距为外侧2.0 m×2.0 m,中间2.0 m×3.0 m。  相似文献   

10.
笔者针对天然沙棘林生长密集、结实量小的特点,开展了疏伐对其生长、结实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疏伐后,沙棘当年新生枝数量增加近50%,1年至3年内侧枝生长最快,第2年生长量最大,第3年树冠长度增加1倍以上,树冠投影面积增加近1倍;伐后第2年新生侧枝开始结实,第3年至4年结实量大幅增加;疏伐后沙棘株行距保持为1.0 m×3.0 m或1.5 m×3.0 m较好。冬春季风力较大的地段,宜采用带状疏伐,伐后密度不宜过小,带内株行距保持在1.0 m×2.0 m或1.5 m×3.0 m,每带3行~4行为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适合北方地区文冠果造林的技术体系,特选择整地深度、栽植时间、栽植密度3个因子开展研究,比较了不同因子处理下文冠果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北方地区文冠果造林前整地深度以30 cm左右为佳,春季栽植的效果比秋季栽植好,适宜的株行距为2 m×2 m,结实量为16841个·hm-2,种子产量为221.8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黑果枸杞栽植的株行距,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实生苗进行田间栽植,分别设置3个不同株距1、1.2、1.5 m,以及3个栽植株行距1.5 m×2 m、1.5 m×3 m和2 m×2.5 m,通过测定株高、冠幅、分枝数、侧枝数、侧枝长、尖削度、坐果率、果实参数、产量等,比较不同株距和栽植株行距对黑果枸杞生长发育及果实表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果枸杞人工栽培的合适株距为1.5 m,行距2~3 m,在保持单株占地面积相近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适当地调整株行距;栽植株行距为1.5 m×3 m时,果型变异小,果实纵径、横径、果型指数等表型特征较稳定。以期为人工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桉树幼林不同株行距配置抗台风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4.
对11~13年生西南桦纯林(初植密度包括2 m×2 m,2 m×3 m,2 m×4 m,2 m×5 m,2 m×6 m,3 m×3 m和2 m×3 m×7 m)、12年生西南桦与高阿丁枫(初植密度2 m×3m)和11年生西南桦(初植密度3 m×3 m)与山桂花(初植密度3 m×1.5 m)混交林的生长分析显示,西南桦造林后迅速进入速生期。7年生前尤为速生,速生期可延续至10年生林分,在速生期内,平均木的胸径、树高和木材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17~2.50 cm.yr-1、1.20~3.60 m.yr-1和0.000 11~0.018 04 m3.yr-1,其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50~2.65 cm.yr-1、0.5~4.0 m.yr-1和0.000 11~0.018 68 m3.yr-1。西南桦纯林中,2 m×5 m和2 m×4 m的初植密度较为有利于林木生长和木材生产,其13年生林分生长量分别达:(1)年平均胸径1.42 cm.yr-1和1.72 cm.yr-1,年平均树高1.77 m.yr-1和1.72 m.yr-1;(2)单位面积材积为209.807 1 m3.hm-2和208.933 8 m3.hm-2,并且胸径>16 cm的林木分别占80.00%和60.00%。混交林的木材产量:(1)12年生西南桦与高阿丁枫混交林单位面积木材产量是同林龄西南桦纯林(初植密度2 m×3 m×7 m)的1.845倍(172.363 7 m3.hm-2比94.978 9 m3.hm-2);(2)11年生西南桦与山桂花混交林单位面积木材产量是同林龄西南桦纯林的2.774倍(158.742 0m3.hm-2比57.219 0 m3.hm-2)。在西南桦与高阿丁枫混交林中,1行西南桦与2行高阿丁枫混交模式能提高西南桦高生长和木材产量。高阿丁枫和山桂花是可以同西南桦相匹配营造混交林的两个云南热带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15.
西南桦造林密度与林木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南桦不同密度6a的试验结果显示:西南桦属速生树种,人工林初期生长很快,树高生长(1 5年生)达1 22 1 90m,胸径生长(3 6年生)达1 12 2 91cm。密度对树高生长有影响但不显著,而与胸径生长呈显著负相关。最大和最小密度林分间平均胸径相差2 88cm,3m×3m林分比1 5m×2m林分林木生长量高32 3%,比2m×2m林分高28 4%,比2m×3m林分高11 6%;单株材积生长与密度亦呈负相关关系,其关系式可用V=ax-b来表示。而林分蓄积则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密度大林分蓄积量高,反之则小。随林龄增长,不同密度林分间蓄积差异逐渐缩小。要培育中大径材的西南桦人工林,造林密度不宜大,可考虑采用2m×3m及3m×3m的株行距。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麻疯树采穗母株不同定植株行距、截干高度和基肥施用对母株产穗量的影响;研究了麻疯树不同种源对母株产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树定植株行距A3(2.5 m×2.5 m)+施用基肥B3(渣肥15kg和农家肥3 kg)+母株截干高度C1(距根茎部位以上30 cm处)组合A3B3C1产穗量最高;麻疯树11个不同种源最优单株中,以05号种源产穗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The study reports on the influence of initial spacing on growth and branching habit of Cordia africana trees established on Eritrean highland. The initial spacing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1.0×1.0 m, 1.5×1.5 m, 2.0×2.0 m, 2.5×2.5 m, 3.0×3.0 m, and 3.5×3.5 m; these are equivalent to 1 m2, 2.25 m2, 4 m2, 6.25 m2, 9 m2 and 12.25 m2 in growing space per tree,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ing and tree height was found, but increased spacing increased crown diameter and root-collar-diameter. On the other hand, an increase in spacing reduced wood quality because it increased branch diameter (knot size). Thus, from a wood quality perspective, adopting close spacing in plantations of C. africana could be advantageous.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生马连花引种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分株大小、栽植密度、栽植时期和栽植深度对马莲花成活率、分蘖增生、叶片生长和花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前栽植、10芽分株和隐芽外露栽植有利于提高成活率,栽植密度(株距×行距)40cm×40cm栽植有利于分蘖增生、叶片生长和花茎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