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能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政府应当给予一定补偿。文中基于黑龙江省806个农户调研数据,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农户秸秆还田的受偿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90%的农户认为秸秆不是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秸秆还田会增加农户的生产成本,需要给予一定的生态补偿,多数农户的受偿意愿在40~80元/667m2之间,并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年龄、秸秆还田成本认知、政府查处禁烧、当地有秸秆原料企业等因素对农户受偿意愿有正向影响;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中有党员(干部)、人均纯收入、秸秆影响产量认知、秸秆还田费用分担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受偿意愿影响为负。农户进行秸秆还田决策时,多考虑自身经济利益,对生态效益往往考虑不够,生态环境意识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推广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内蒙古357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考察内在认知、环境政策及其交互项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认知和罚款政策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罚款政策对提高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效用高于技术认知.交互效应表明,实...  相似文献   

3.
基于陕、晋、甘、苏、皖五省102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保护动机理论以秸秆亲环境处理为例研究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各认知调节因子对农户秸秆亲环境处理行为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严重性、易感性、自我效能、反应效能对农户秸秆亲环境处理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回报因子及反应成本对农户秸秆亲环境处理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整体来看各正向认知调节因子对农户秸秆亲环境处理行为的影响程度排序为:自我效能>易感性>反应效能>严重性,反应成本对农户秸秆亲环境处理行为的影响程度略大于回报因子。此外,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及只从事农业劳动也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秸秆亲环境处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从多维异质性视角出发,利用有序Probit模型,以秸秆还田技术为例,研究异质性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效应的影响及不同农户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有明显差异。2)家庭收入正向影响社会占优型农户采用技术的经济效应,非农收入占比正向影响经济占优型和社会占优型农户的经济效应;实际耕种面积正向影响资源占优型和社会占优型农户的经济效应,土地肥沃程度正向影响资源占优型农户的经济效应;社会参与正向影响经济占优型农户的经济效应,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正向影响资源占优型农户的经济效应。3)非农收入占比负向影响所有类型农户的生态效应;实际耕种面积正向影响资源占优型农户的生态效应,土地肥沃程度和社会信任正向影响经济占优型农户的生态效应,耕地细碎化负向影响资源占优型农户的生态效应,灌溉条件负向影响经济占优型和社会占优型农户的生态效应;社会参与和社会声望正向影响社会占优型农户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5.
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对提升地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及提高农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经济学效用理论,通过调查陕北延安地区160户果农,采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果农有机肥使用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有机肥补贴对果农有机肥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有机肥补贴政策有效激励了果农使用有机肥;果农有机肥使用效果认知方面,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提高苹果销售价格的认知与有机肥易用性认知对果农有机肥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果农受教育程度对有机肥的使用行为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完善有机肥补贴政策、提高果农有机肥使用效果认知程度及提高果农教育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河套灌区792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探讨环境责任感与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关系中参与意愿的中介效应以及引导型政策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环境责任感对农业节水技术采纳意愿以及采纳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纳意愿在环境责任感与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98%。3)环境责任感通过农业节水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间接关系,受到引导型政策的调节作用。据此提出需通过媒介宣传、技术教育培训等手段,提升农户环境责任感,加深技术易用性、有效性认知,进而促进其节水技术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7.
政府和市场外部激励是解决农户土地托管程度不足问题的关键。基于拓展的S-O-R理论分析框架,选取陕西省关中地区1207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混合结构方程分析农户参与土地托管行为影响机制,结果证明外部激励对土地托管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通过农户内在认知间接影响土地托管;家庭禀赋显著正向影响土地托管行为,但家庭禀赋对外部激励与土地托管行为不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发现5种引起土地托管高参与行为的前因组态,外部激励、农户认知、参与意愿和家庭禀赋不只对土地托管存在线性影响,而且可以进行不同组合激发农户参与土地托管。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山西、甘肃、安徽和江苏五省1023户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路径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基于社会规范和个人规范双重视角对农户的有机肥施用行为进行研究,并对农户有机肥认知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描述性社会规范、命令性社会规范和个人规范均可对农户的有机肥施用行为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2)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均可通过内化为个人规范进而对农户的有机肥施用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3)农户的有机肥认知对"社会规范-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和"个人规范-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关系均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据此,文中提出加强对施用有机肥这一措施的推广、树立"有机肥施用示范户"、加大对有机肥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秸秆收集利用是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补偿是实现秸秆收集利用经济与生态双重收益的有力政策途径。以湖北省4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684户农户家庭为实证,将社会信任引入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形成理论分析框架,结合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二元Logit模型以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农户秸秆收集利用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90.35%的农户愿意接受秸秆收集利用补偿,其受偿额度为47.81~52.92元/667m2;2)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社会信任对农户接受秸秆收集利用补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农户受偿额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3)无论是高社会信任组还是低社会信任组的农户,经济绩效期望均显著正向影响其接受秸秆收集利用补偿,且两组之间的经济绩效期望系数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加快建立健全农户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差异化的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标准、加大对秸秆收集利用以及资源化利用的知识普及和技术宣传。  相似文献   

10.
农业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来源之一,已经成为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在大国小农的背景下,提高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的采纳是减少农业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基于江汉平原104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文中运用熵值法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技术认知和推广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率达到77.9%,平均采纳程度为3.141/11,处于采纳率较高但采纳程度偏低的状态。2)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认知的平均程度为2.676/5,政府对低碳农业技术推广的平均程度为2.349/5,认知程度达到一般水平而推广程度相对较低。3)技术认知对农户的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技术推广对农户的采纳决策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而对采纳程度具有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文中从拓宽低碳农业技术宣传渠道、加强低碳农业技术培训与技术示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