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霞浦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霞浦县柏洋、崇儒、水门3个茶叶主产乡镇221个茶园土样进行测定分析,明确茶园土壤养分丰缺情况.结果表明:霞浦县茶园土壤pH均值为4.2,其中pH值小于4.5占81%,土壤酸化严重;茶园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3.1 g·kg-1,其中符合优质高效高产茶园标准达87.78%,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茶园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92.3 mg·kg-1、6.0 mg· kg-1、83 mg·kg-1,符合优质高效高产茶园标准比例分别为97.74%、6.33%、18.10%,土壤碱解氮含量丰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2.
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植茶年限下土壤有效营养元素的变化情况,以凤冈县不同种植年限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20 cm和20~40 cm两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土壤有效态大量营养元素和土壤有效态微量营养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茶使茶园土壤呈酸化趋势,且逐渐低于优质高产高效茶园土壤p H的最低标准;土壤有机质、全氮随植茶年限的增加而极显著增加,且逐渐达到并超过优质高产高效茶园土壤的最低标准;土壤有效磷有先增后减的趋势,但仍远低于优质高产高效茶园土壤有效磷的最低标准;土壤交换钾随植茶年限的增加而极显著增加,但仍处于贫乏状态;土壤有效硫、有效硼、有效锌和有效铁随植茶年限的增加极显著增加;土壤有效镁、有效铜和有效锰随植茶年限的变化不显著。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土壤酸化,合理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3.
对信阳毛尖茶主产区信阳市浉河区狮河港、董家河和谭家河3个乡坡地茶园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值在4.04~5.32,适宜茶树生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7g/kg,大部分低于高产优质茶园20.0g/kg的要求;土壤速效氮的含量普遍偏高,平均舍量为178.6mg/kg,所有土壤的速效氮含量均高于高产优质茶园速效氮的要求(100.0mg/kg);土壤速效磷的平均含量为10.1mg/kg,56.25%的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高产优质茶园土壤速效磷10.0mg/kg的要求;土壤速效钾的平均含量为114.8mg/kg,87.5%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高产优质茶园土壤速效钾80.0mg/kg的要求。根据分析结果,浉河区澌河港、董家河和谭家河3个乡的坡地茶园,今后施肥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肥,少施或不施钾肥。  相似文献   

4.
山区茶园土壤肥力性状及其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凯荣  龚惠群 《茶叶》1994,20(1):13-17
本文根据对湖南省海拔300~850m的山区茶园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山区名优茶鲜叶原料的品质特征和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的肥力特性;指出土壤氮和磷含量及其有效性是分别影响山区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最主要因素,为优质高产茶园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茶树生育所需的无机养料是从茶园土壤中吸取而加以利用,因此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和肥力水平不但直接影响茶树生育,而且也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为了探讨高产优质茶园的理化特性,1986—87年对祁门县凫峰乡培育的“四大名家”具有优质高产的茶园(平均180公斤/亩)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测试分析。 供试茶园7.5亩,分四个小区,按四点取样法,采土样16个,分别作理化测试,其结果如后:  相似文献   

6.
茶园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取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为基础,确定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然后根据茶树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特点,全面协调茶树营养状况,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对测土配方施肥来言,通常采取1kg左右的混合土样,再从中取出几克或几百毫克进行分析测定,因此必须采用正确的取样方法,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是得到正确反应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结果、正确指导茶园施肥的关键环节。与大田作物相比,茶园多分布在高山丘陵地区,茶园土壤采集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下面就茶园土壤养分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高产茶园的栽培技术指标及经济效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大面积高产茶园的树冠结构、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和茶园的经济效益等问题,我们自1981年至1984年,在摸索如何获得大面积茶园高产优质的同时,着重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一、高产茶园的基本情况在原来700多亩高产茶园的基础上,从1981年起扩大为1011.7亩,分17个大片(27个地片),其中鸠坑种占91.3%,福鼎和迎霜品种占8.7%。这些茶树先后在五  相似文献   

8.
茶园土壤主要营养障碍因子及系列茶树专用肥的研制   总被引:61,自引:7,他引:54  
系统研究了以浙江为主的茶园土壤养分资源现状,明确了茶园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低且不平衡、有机质贫缺和酸化日趋严重等主要营养障碍因子,提出了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等12项营养诊断指标,研制出适合不同类型茶园的茶树系列专用肥3种及其配套使用技术,取得明显的增产、提质和改土效果。  相似文献   

9.
丰产茶园的肥力指标,国内已有不少报导。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土壤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不同,培育优质丰产茶园及提高土壤肥力采取的措施亦有差异。湖南是全国茶叶主产省份之一,现有茶园170余万亩。有不少高产茶园亩产300公斤以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茶园亩不足50公斤。改造低产茶园,培育高产茶园,提高茶叶品质是当前茶叶生产发展的主要课题。本文对在湖南省自然环境条件下优质高产茶园土壤肥力指标做初步探讨,希望能为培育优质高产茶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闽南水仙茶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茶园环境绿化,改善茶树的生存空间;加强茶园土壤管理,为茶树创造良好的生存基础;科学追肥,促进茶叶高产优质;合理修剪,延长高产优质经济年限;实施病虫综合防治措施,提升茶叶品质品位;适时采摘,提高优质茶产出率.  相似文献   

11.
赵仪  李文西  孙盛楠 《茶叶》2023,(2):86-89
本文研究了扬州主要产茶区13个代表性茶园48个样品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显示:(1)成龄茶园土壤酸度适宜,个别老茶园土壤过度酸化而幼龄茶园存在土壤偏中性和微碱性的问题。(2)土壤有机质符合Ⅰ级的土样为38个,占比达79.2%。(3)土壤氮素水平为Ⅱ级的居多,13个茶园土壤有效磷的平均含量均达到Ⅰ级,但幼龄茶园的氮磷含量总体偏低。为了保持较高的土壤肥力,建议重视老茶园土壤酸化治理和幼龄茶园的碱化调节,增施有机肥且补充锌、镁等微量元素,合理间作绿肥和以生物防治代替施用农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全所茶园获得茶叶高产、稳产、优质的效果制定茶园土壤的改良和培肥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本所茶园土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松阳县农田茶园土壤养分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松阳县农田茶园(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养分的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松阳农田茶园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含量达到优质高产高效茶园土壤养分指标要求;有效磷富集,超过指标近7倍;速效钾平均水平虽达到指标要求,但分布不平衡,低于指标要求的占62.8%;土壤酸化严重,pH值低于指标要求的占59.3%;镁含量达不到指标要求的占50.5%;锌、铜、铁有效含量较高。在施肥管理上,总体应采取减氮、控磷、适钾、补镁、调酸、重有机肥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碧水天  顾冬珍 《茶叶》2005,31(3):181-182
在茶树地上部分年周期生长停止时施用的基肥,是保证茶树秋、冬季根系活动营养需要,为翌年春茶萌发提供充分的营养物质,并对夏秋茶生产和改良茶园土壤理化性质,有着深刻影响的一项土壤管理技术措施,它与茶叶优质高产高效关系密切。据FAO研究,肥料投入对茶叶增产的贡献率达41%,超过土地贡献率(25%)和劳动力贡献率(8%)。总结各地试验研究和实践经验,提高茶园基肥效应,在施用技术上主要应把握四个要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茶园施肥量大,氮磷钾配比不合理的现象突出,导致养分损失大,肥料利用率低.本文分析总结大量相关文献,就茶园施肥对土壤质量、茶叶产量、茶叶品质等方面影响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合理施肥、提升茶园土壤质量,生产高产优质茶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茶叶发展很快,涌现出许多高产优质高效的茶业明星乡镇(村、场),但还有部分茶区的茶业仍呈低产劣质低效状态。落后茶区的茶业,如何加快步伐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有待我们不断去探索。笔者认为,合理搭配良种,开发生产名优茶;建设立体生态茶园;推广应用机械化采茶等,是当前我省部分茶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茶业的三个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本文介绍:高产优质高效茶业的含义和特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茶业的三个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茶园水土保持工作是土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茶园生态环境、发展生产、提高单产的根本保证。我县茶叶单产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茶园土壤生态失调,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渐趋贫瘠。因此以保持茶园土壤生态平衡为中心,改善茶园生态现状,对发展我县茶叶生产,实现茶叶高产、优质、低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汪松能 《中国茶叶》2010,32(5):30-31
一、夯实茶园基础 高产茶园取决于4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土壤理化性状,二是土壤肥力,三是栽培管理措施,四是茶树品种。只有打好茶园基础,茶叶丰产、优质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宜昌市茶叶主产区域213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宜昌市茶园土壤潜在酸化严重,酸碱度最适宜茶树生长的茶园仅为9.9%;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全氮供应较为良好,但不同茶园含量差异非常大;土壤有效磷供应总体偏低,且不同茶园含量差异非常大;速效钾供应最为缺乏,73.71%的茶园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临界值;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镁、有效硫、有效钙、有效硼、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铜的含量均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丘陵红壤茶园占有一定的面积,如何使这些茶园高产、稳产、优质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很多,本文以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茶园土壤为例,仅从土壤生态平衡角度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