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圆口铜鱼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于长江木洞江段和金沙江攀枝花江段的165尾圆口铜鱼进行了常规解剖,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卵巢发育可分为Ⅰ~Ⅴ期。Ⅰ期卵巢较细,呈线状,以卵原细胞为主。Ⅱ期卵巢体积增加,呈“V”形;第2时相卵母细胞进入小生长期,产卵板明显;细胞质中出现卵黄核和生长环,周围有零散滤泡细胞。Ⅲ期卵巢因血管分布呈微红色,第3时相卵母细胞进入大生长期,核仁外排明显;液泡、卵黄颗粒及放射带出现,形成单层扁平滤泡层。Ⅳ期卵巢呈囊状,血管分布丰富,可见卵粒;第4时相卵母细胞,液泡逐渐退化,卵黄颗粒充满细胞质,滤泡层分化为2层。  相似文献   

2.
陈桂来  张薪 《吉林农业》2011,(4):289-289,298
圆口铜鱼是长江上游的经济鱼类。文章概述了圆口铜鱼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习性及胚胎发育,总结了圆口铜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圆口铜鱼的人工养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的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于2020年进行塔里木裂腹鱼人工繁殖试验,探索塔里木裂腹鱼繁殖时期、雌雄鉴别、人工催产和人工孵化等关键技术,结果显示,催产塔里木裂腹鱼亲鱼44组,获受精卵25.08万粒,获水花鱼苗14.9万尾,其中塔里木裂腹鱼人工催产药物最适浓度为鲤鱼脑垂体(PG) 13.47 mg/kg、马来酸地欧酮(DOM) 15.27 mg/k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2) 19.28 μg/kg;塔里木裂腹鱼的繁殖期在新疆南疆地区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塔里木裂腹鱼产微粘沉性卵,成熟卵卵径为(1.7±0.15) mm,吸水膨胀后达(2.8±0.16) mm;其胚胎发育过程经历胚盘、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在水温19~19.2 ℃的条件下,受精卵发育经过93 h 36 min孵化,总积温为1 785.24 ℃·h;初孵仔鱼全长(7.19±0.15) mm,具心跳和血液循环;早期仔鱼发育分为卵黄囊期、弯曲前期、弯曲期和弯曲后期4个时期,出膜后7 d,卵黄囊完全吸收。通过对塔里木裂腹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掌握催产塔里木裂腹鱼最适药物浓度,描述塔里木裂腹鱼的胚胎和早期仔鱼发育特征,以期进一步丰富塔里木裂腹鱼早期生活史资料,为其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外周血细胞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鹏  王志坚  张富生  张耀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64-16966,16990
[目的]为鱼类血液学研究积累资料,同时为进一步驯养提供借鉴。[方法]对29尾铜鱼、27尾圆口铜鱼和17尾长鳍吻的尾静脉取血,常规方法每尾制作血涂片2-5张,Gimesa和Wright染液联合染色,Nikon—DXM1200数码显微摄影系统观察和拍照,ImageProplus软件随机测量各类血细胞。[结果]观察到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5种血细胞;红细胞有直接分裂现象;成红细胞有2种类型,单核细胞呈不规则球形,淋巴细胞有“大”、“小”2型。[结论]共有5种血细胞,无嗜碱和嗜酸性粒细胞;“大”、“小”2型淋巴细胞并无定量区别;各种血细胞单核细胞最少,血栓细胞最多。  相似文献   

5.
对采于长江木洞江段和金沙江攀枝花江段的165尾圆口铜鱼进行了常规解剖,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卵巢发育可分为Ⅰ~Ⅴ期.Ⅰ期卵巢较细,呈线状,以卵原细胞为主.Ⅱ期卵巢体积增加,呈"V"形;第2时相卵母细胞进入小生长期,产卵板明显;细胞质中出现卵黄核和生长环,周围有零散滤泡细胞.Ⅲ期卵巢因血管分布呈微红色,第3时相卵母细胞进入大生长期,核仁外排明显;液泡、卵黄颗粒及放射带出现,形成单层扁平滤泡层.Ⅳ期卵巢呈囊状,血管分布丰富,可见卵粒;第4时相卵母细胞,液泡逐渐退化,卵黄颗粒充满细胞质,滤泡层分化为2层.  相似文献   

6.
2008年10月底至11月初从长江干流木洞江段(重庆市巴南区)随机采集体长为(221.8±2.7)mm、体重为(169.5±5.5)g的圆口铜鱼幼鱼18尾,测定心脏、红肌、脑、肝胰脏线粒体的耗氧率.结果表明,圆口铜鱼幼鱼心脏、红肌、脑、肝胰脏的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器官指数)分别为0.07%、>1%、0.15%、2.16%;心脏、红肌、脑、肝胰脏的单位组织重量线粒体状态3耗氧率分别为1 257.3、602.8、221.3、156.4 nmol/(min·g),单位组织重量线粒体状态4耗氧率分别为117.8、58.7、47.6、35.6 nmol/(min·g);心脏、红肌、脑和肝胰脏的单位蛋白线粒体状态3耗氧率分别为200.4、214.3、40.2、37.0mo/(min·mg),单位蛋白线粒体状态4耗氧率分别为18.4、21.4、8.5、9.0 nmol/(min · mg);心脏、红肌、脑、肝胰脏的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分别为10.9、10.5、4.8、4.4.圆口铜鱼红肌较高的器官指数及较大的线粒体状态3耗氧率与圆口铜鱼具有较强的持续有氧运动能力相适应,可为其长距离繁殖洄游提供必要的代谢基础.  相似文献   

7.
圆口铜鱼幼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年8月于长江木洞江段(重庆市巴南区)采集到体长(L)为40.2~79.1 mm,体质量为1.12~8.43 g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幼鱼224尾.测定了鱼体化学组成,估算了其能量密度.结果表明:圆口铜鱼幼鱼含水量(WAT)、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灰分含量(ASH)和能量密度(E)的范围分别为71.74%~76.33%,13.90%~14.69%,7.11%~10.96%,2.39%~2.43%和6.09~7.80 kJ/g.随体长增加,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呈增加而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其灰分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统计分析表明含水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分别为:PRO=24.34-0.14 WAT(r=-0.53,p〈0.05),FAT=70.00-0.83 WAT(r=-0.95,p〈0.05)和E=33.42-0.36 WAT(r=-0.97,p〈0.05);体长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分别为:PRO=12.52+0.03 L(r=0.49,p〈0.05),FAT=-0.61+0.16 L(r=0.78,p〈0.05)和E=2.71+0.07 L(r=0.80,p〈0.05).圆口铜鱼幼鱼脂肪含量高于文献报道的大多数鱼类.讨论认为,该种鱼在生长中其鱼体较高的脂肪含量及其快速积累可为其长距离繁殖洄游提供必要的能量储备.  相似文献   

8.
圆口铜鱼幼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于长江木洞江段(重庆市巴南区)采集到体长(L)为40.2~79.1 mm, 体质量为1.12~8.43 g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幼鱼224尾. 测定了鱼体化学组成, 估算了其能量密度. 结果表明: 圆口铜鱼幼鱼含水量(WAT)、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灰分含量(ASH)和能量密度(E)的范围分别为71.74%~76.33%,13.90%~14.69%,7.11%~10.96%,2.39%~2.43%和6.09~7.80 kJ/g. 随体长增加, 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呈增加而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其灰分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 统计分析表明含水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 分别为: PRO=24.34-0.14 WAT (r=-0.53, p<0.05), FAT=70.00-0.83 WAT (r=-0.95, p<0.05)和 E=33.42-0.36 WAT (r=-0.97, p<0.05); 体长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正线性关系, 分别为: PRO=12.52+0.03 L (r=0.49, p<0.05), FAT=-0.61+0.16 L (r=0.78, p<0.05)和 E=2.71+0.07 L (r=0.80, p<0.05). 圆口铜鱼幼鱼脂肪含量高于文献报道的大多数鱼类. 讨论认为, 该种鱼在生长中其鱼体较高的脂肪含量及其快速积累可为其长距离繁殖洄游提供必要的能量储备.  相似文献   

9.
神仙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鱼类胚胎和仔鱼发育的研究 ,已有文献报道[1 - 5] 。神仙鱼 (Pterophyllumscalare) ,又名燕鱼、天使鱼、小鳍帆鱼 ,原产于南美的亚马逊河 ,是重要的观赏鱼类。作者曾报道了温度和光照对神仙鱼胚胎发育的影响[6] ,本文对神仙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实验亲鱼取自长春市某水族馆 ,配对饲养在水深 2 5cm的玻璃水族箱中 ( 4 5cm× 35cm× 30cm) ,水温2 7℃ ,每天换水 1次 ,投鲜活饵料 2次。通过自行产卵获得受精卵。1 .2 方法孵出的仔鱼移到 1 5cm× 2 5cm× 2 …  相似文献   

10.
有关鱼类胚胎和仔鱼发育的研究 ,已有文献报道[1 - 5] 。神仙鱼 (Pterophyllumscalare) ,又名燕鱼、天使鱼、小鳍帆鱼 ,原产于南美的亚马逊河 ,是重要的观赏鱼类。作者曾报道了温度和光照对神仙鱼胚胎发育的影响[6] ,本文对神仙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实验亲鱼取自长春市某水族馆 ,配对饲养在水深 2 5cm的玻璃水族箱中 ( 4 5cm× 35cm× 30cm) ,水温2 7℃ ,每天换水 1次 ,投鲜活饵料 2次。通过自行产卵获得受精卵。1 .2 方法孵出的仔鱼移到 1 5cm× 2 5cm× 2 …  相似文献   

11.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下游铜鱼(Coreius heterodon)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9个对每个铜鱼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9个引物共检测到95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分子量在100~1500 bp之间,其中多态位点为30个,占31.58%;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值为0.1940;个体间最大遗传距离为0.0976,最小遗传距离为0.0003.通过与其他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比较可初步判断,长江下游铜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由于没有以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资料,因此不能评判过度捕捞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因素对铜鱼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不同转食饵料对圆口铜鱼幼苗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旗林  黄晋  胥贤  胡仁云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4):129-131+140
采用丰年虫、水蚯蚓、微囊饲料3种饵料的不同配合策略,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仔稚鱼投喂60 d,以研究对其存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0日龄后投喂水蚯蚓的存活率、全长、体长、体重均高于其他试验组,特定生长率为(4.44±0.30)%/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W15微囊饲料组。15日龄后转投微囊饲料组的全长、体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最低。不同的转食策略对圆口铜鱼仔稚鱼的存活及生长有显著的影响,30日龄后投喂水蚯蚓能有效地提高存活率及生长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大刺鳅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特性,选择人工培育的3冬龄大刺鳅作亲本,在28~29℃水温下,分2次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和地欧酮混合物,2次注射间隔时间12 h,第2次注射后12 h开始人工授精。大刺鳅受精卵为沉性卵,具黏性,受精卵吸水膨胀后,卵径为(1.94±0.05)mm。结果显示:大刺鳅催产率为99.20%、受精率为82.77%、孵化率为77.20%、雌鱼平均怀卵量约3036粒/尾;受精卵在水温28~29℃、溶解氧5 mg/L以上、pH值7.2~7.8的条件下,胚胎发育历经受精卵、胚胎隆起、卵裂期(2细胞、4细胞、8细胞、16细胞、多细胞期、桑葚期)、囊胚期(囊胚早期、囊胚中期、囊胚晚期)、原肠胚期(原肠早期、原肠中期、原肠晚期)、神经胚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器官形成期(肌节出现期、视泡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心跳期)、出膜期等8个阶段22个时期,总历时约50.5 h,总积温约1454.4℃·h。初孵仔鱼平均全长(6.52±0.05)mm。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大刺鳅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特性,选择人工培育的3冬龄大刺鳅作亲本,在28~29℃水温下,分2次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和地欧酮混合物,2次注射间隔时间12 h,第2次注射后12 h开始人工授精.大刺鳅受精卵为沉性卵,具黏性,受精卵吸水膨胀后,卵径为(1.94±0.05)mm.结果显示:大刺鳅催产率为99.20%、受精率为82.77%、孵化率为77.20%、雌鱼平均怀卵量约3036粒/尾;受精卵在水温28~29℃、溶解氧5 mg/L以上、pH值7.2~7.8的条件下,胚胎发育历经受精卵、胚胎隆起、卵裂期(2细胞、4细胞、8细胞、16细胞、多细胞期、桑葚期)、囊胚期(囊胚早期、囊胚中期、囊胚晚期)、原肠胚期(原肠早期、原肠中期、原肠晚期)、神经胚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器官形成期(肌节出现期、视泡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心跳期)、出膜期等8个阶段22个时期,总历时约50.5 h,总积温约1454.4℃·h.初孵仔鱼平均全长(6.52±0.05)mm.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大刺鳅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特性,选择人工培育的3冬龄大刺鳅作亲本,在28~29℃水温下,分2次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和地欧酮混合物,2次注射间隔时间12 h,第2次注射后12 h开始人工授精.大刺鳅受精卵为沉性卵,具黏性,受精卵吸水膨胀后,卵径为(1.94±0.05)mm.结果显示:大刺鳅催产率为99.20%、受精率为82.77%、孵化率为77.20%、雌鱼平均怀卵量约3036粒/尾;受精卵在水温28~29℃、溶解氧5 mg/L以上、pH值7.2~7.8的条件下,胚胎发育历经受精卵、胚胎隆起、卵裂期(2细胞、4细胞、8细胞、16细胞、多细胞期、桑葚期)、囊胚期(囊胚早期、囊胚中期、囊胚晚期)、原肠胚期(原肠早期、原肠中期、原肠晚期)、神经胚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器官形成期(肌节出现期、视泡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心跳期)、出膜期等8个阶段22个时期,总历时约50.5 h,总积温约1454.4℃·h.初孵仔鱼平均全长(6.52±0.05)mm.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大刺鳅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特性,选择人工培育的3冬龄大刺鳅作亲本,在28~29℃水温下,分2次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和地欧酮混合物,2次注射间隔时间12 h,第2次注射后12 h开始人工授精.大刺鳅受精卵为沉性卵,具黏性,受精卵吸水膨胀后,卵径为(1.94±0.05)mm.结果显示:大刺鳅催产率为99.20%、受精率为82.77%、孵化率为77.20%、雌鱼平均怀卵量约3036粒/尾;受精卵在水温28~29℃、溶解氧5 mg/L以上、pH值7.2~7.8的条件下,胚胎发育历经受精卵、胚胎隆起、卵裂期(2细胞、4细胞、8细胞、16细胞、多细胞期、桑葚期)、囊胚期(囊胚早期、囊胚中期、囊胚晚期)、原肠胚期(原肠早期、原肠中期、原肠晚期)、神经胚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器官形成期(肌节出现期、视泡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心跳期)、出膜期等8个阶段22个时期,总历时约50.5 h,总积温约1454.4℃·h.初孵仔鱼平均全长(6.52±0.05)mm.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长江上游鱼类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rcview GIS平台,对长江上游水域的重要经济鱼类、珍稀特有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以及理化因子、生物环境、沿江水工建筑等进行分析,发现水利工程、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人为活动对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影响明显,致使与之高度相适应的各种鱼类资源衰退,地理分布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艳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318-1319
在阐述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区域收入差异、产业结构、工业发展程度、区域环境变化情况及劳动力经济性流动这几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是否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该区域经济协调状况有待提高的结论。并从行政、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实现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得出网状交织发展模式是适合该区域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ArcviewGIS3.3上建立长江上游植被类型数据库,利用土壤厚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3个指标,计算各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值,并结合植被类型数据库,生成11∶00万长江上游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图。结果表明,横断山区植被水源涵养功能最好,盆周山地次之,江源高原区、四川盆地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较差,金沙江下游、乌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最差。这一结果对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