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茶情(2)     
《茶叶》2020,(2)
正1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 韩长赋袁家军在杭州主场活动视频致辞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茶日"系列活动致信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茶日"系列活动致信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茶日"系列活动致信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12,(6)
正为进一步促进中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树立普洱茶收藏投资正确理念,普及普洱茶品饮知识,促进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2012年6月18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福建总商会主办,中国茶票交易中心承办的"中国普洱茶收藏高端论坛暨中国第一枚茶生肖票首发仪式",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中国茶叶流通  相似文献   

5.
浙江茶情(2)     
正1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成功举办5月18日-5月22日,为期五天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5月22日上午,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等出席茶博会总结表彰会议。彭佳学在总结会上指出,本届茶博会以"茶和世界共享发展"为主题,在茶产业发展、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主要特点是:一是规模大。本届茶博会总面积7万平方米,标准展位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16,(6)
正5月27日至30日,中国(济南)第十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茶文化节将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和"第一茶市"济南茶叶批发市场隆重举行。本届茶产业博览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济南市人民政府重点支持,济南市供销合作社、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济南茶叶批发市场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茶协常务副会长王庆出席开幕仪式。全国各省市茶行业代表,浙江丽水、福建福安、安徽歙县等政府代表以及台湾茶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代表团等参加了本  相似文献   

7.
茶情速递     
《茶世界》2018,(7)
正乐山茶产业:一片茶叶做强一个品牌"乐山乐水生态美,仙山仙水茶尤好",峨眉山以其"雄、秀、奇、险"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孕育出了峨眉山茶"扁平直滑、嫩绿油润、清香高长"的独特品质。下一步,乐山市将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深化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相似文献   

8.
1 中国茶产业与中国水仙茶概况 2019年12月19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指出:"茶起源于中国,流行于世界.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福建茶叶》2010,(9):64-64
<正>2010年9月11日,由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台湾茶协会、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茶叶学会、亚洲文化艺术馆、世界中华茶产业促进会、"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组委会7个单位联合主办的"倡建联合国‘国际茶文化日'新闻发布会暨‘茶·让城市生活更美好高峰论坛"的活动,在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产茶国和地区已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在我国的主导推动下,2019年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设为"国际茶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去年首个"国际茶日"致信表示热烈祝贺. 他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纵观四十载,祖国综合国力迅速发展,成就巨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茶产业也借改革东风,发展迅猛,尤其近年来,茶叶作为大国之礼,在国家重大外交场合和国际盛会上频繁亮相。祖国以茶为礼,向世界传递着中国茶的"和静"之美和"和合"理念,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影响力。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红茶诞生至今,已四百余载,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是"中国珠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近年来,柯桥区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中华文化名茶——平水日铸茶为主导发展名优茶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但随着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较快推进,茶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生产地位受到冲击,制约茶产业发展的因素增多,劳动力紧缺问题越来越突出,茶叶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传统的加工装备不能适应名优茶产业提升发展要求。依靠科技进步、着力装备改造、实行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  相似文献   

13.
<正>首届国际(宜宾)茶叶年会将于3月17~19日在四川宜宾市举行,会上将收集发布全球茶行业最新动态,形成全球茶行业发展风向标,搭建全球茶产业交流与合作新平台,推动我国茶产业升级和茶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国际(宜宾)茶叶年会是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国际茶叶委员会和中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受疫情影响,跟茶相关的销售、服务、培训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在同年5月21日,全世界的爱茶人迎来了首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国际茶日”。“国际茶日”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节日,它还会对中国及世界的茶叶经济和文化带来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茶日”是如何成立的,为什么要选择5月21日,以及后疫情时代,“国际茶日”对中国的茶产业和茶文化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17,(4)
<正>陕西3月23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茯茶工作组在陕西省西安市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湖北4月1日,咸宁市政府、马来西亚茶业商会共同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了"茶文化交流暨茶产业推介会",多家企业现场与马方茶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6.
浙江茶情(2)     
任苧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21,47(2):127-129
1 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圆满落幕 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承办,以"茶和世界·共享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于5月21日至25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5月20日晚,省委书记袁家军,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出席茶博会"世界茶...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3,(9)
<正>为提升毛尖品质,推动茶产业发展,9月4日上午,2013信阳全民斗茶大赛浉河港赛区选拔赛在浉河港镇茶叶交易市场精彩上演。8月28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的茶叶在武汉市江岸区的帮助推介下进入埃及,获得埃及人民的认可。9月6日-8日,"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首届青(米)砖茶交易会"在湖北赤壁市隆重举行。8月29日,"2013年四川省夏秋茶生产技术培训会"在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叙府龙芽科技园"召开,全省茶叶基地县农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8.
浙江茶情(3)     
<正>1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硕果累累5月18-21日,以"品茗千年中国好茶"为主题的首届国际茶博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本届茶博会是中国举办的最具权威、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茶叶盛会,也是世界茶业领域盛况空前的盛会。全国20个茶叶主产省、13个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强国组团参展,有来自47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260余位外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16,(4)
正湖南省3月27日,湖南省发改委、常德市发改委等一行人考察和调研大湘西茶叶公共品牌建设情况。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大湘西茶叶公共品牌"潇湘"品牌建设。四川省23月18-30日,以"茶香峨眉山,广交天下客"为主题首届峨眉山春茶交易会在峨眉山市大西南茶叶市场举行,国内茶叶专家、茶商齐聚峨眉,共商茶产业、共谋茶事业。  相似文献   

20.
<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梵净山西麓,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近年来,全县按照人均一亩茶的目标,从"规模、管理、品牌"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随着印江茶叶的迅速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精、做强印江茶产业,有必要积极主动推进茶旅一体化,实现茶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创新茶产业发展之路。一、推进印江茶旅一体化的意义1.推进茶旅一体化是新时期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2006年,贵州省凤冈县就紧紧抓住国家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