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室内测定了8种化学杀菌剂对无花果果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和80%多菌灵2种化学药剂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显著,EC50值分别为0.373 5和0.647 9 μg/mL.野外防治试验结果与室内基本一致,表明10%苯醚甲环唑和80%多菌灵可作为防治该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2.
竹叶枯型丛枝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叶枯型丛枝病为害新梢嫩叶,造成叶枯、梢枯,连年发病引发小枝丛生,该病发展快,发病时间短,季节性强。老病枝连年发病,使新梢发病率常达90%以上。病叶上普遍产生黑褐色点状的子囊菌子实体。用子囊孢子对健壮株枝梢作人工接种,第2年新梢嫩叶发病,具典型症状。经鉴定该病病原菌为竹暗球腔菌(Phaeosphaeria bambusae Miyake et Hara)。刚竹属中的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桂竹(Ph. bambusoide)和融安刚竹(Ph. sp.)发病最重。3月间竹腔注射20%粉锈宁乳油剂(1∶200)1次,即可明显减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枣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枣锈病症状,病原和发病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间作物及枣树品种等有密切关系。在病害传播感染和再侵染期,分别选用25%粉锈宁、5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等3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粉锈宁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而对照区的病害自然控制率仅为5.4%,防治区红枣株产量由8kg提高到36kg,樯长350%,投入产出比为1: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山楂紫纹羽病的病原,症状,该病发生与树龄,品种,砧木类型,园址等因素关系的研究表明,用石灰和多菌灵处理土壤和用5%代森铵处理病根对该病的防治有效,园内免种感病作物对该病的预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近年河北板栗主产区大面积严重发生板栗叶焦枯病,造成板栗减产和栗农经济损失,该病害发病原因亟待明确,尽早进行有效的防控.[方法]通过林间症状调查和病叶组织样本微生物分离、离体叶片及盆栽苗接种致病柯赫法则验证,结合果园管理措施和环境因素分析,对病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该病栗因病树率可达10%~50%,单株树病叶率可...  相似文献   

6.
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是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黑腐皮壳属一些真菌引起的干枝病害,它对杨属和柳榆等树种危害极大.该病是潜伏侵染性病害.危害杨属各树种,是公园、绿地、行道树和苗圃杨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行道树大量枯死,新移栽的杨树发病尤重,发病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轮纹病是近几年造成鹿泉市苹果烂果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多雨的年份,该病的发生更为严重,据调查轮纹病严重的果园到成熟期烂果率高达50%以上,即使管理较好的果园烂果率也在15%左右,而且该病不仅在生长季节发生,在贮藏期可继续发病,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危害,提高果园经济效益,我们根据轮纹病的发生发展,结合“科技十六推”。  相似文献   

8.
江汉平原引种的意杨苗期发生的一种近似黄化型的花叶症,经多年对植株组织和土壤的分析比较及营养元素的诊断,证明该病由土壤缺锌所致。该病用0.2%~0.5%的硫酸锌液进行叶面喷洒,病株7~10天能完全恢复。在发病的4~5月用上述浓度的锌液预防,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地区随着引进和培育杨树品种的增多,育苗面积的扩大,杨苗灰斑病已开始发生,危害逐渐严重。为了对该病的了解和探索对该病的防治措施,我们在1975、1976年对该病进行了研究工作。现将研究情况小结如下: 一、病害发生和危害情况调查据了解,我地区发生该病的历史较晚,只最近几年才有所发现,但蔓延较快。通过调查得知:各苗圃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75、1976年,全地区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4.9%  相似文献   

10.
八角炭疽病 该病主要危害八角幼苗,以及大树的叶、果,导致被害幼苗枯死。笔者曾在一处八角苗地中,发现其感病率达73%,且24.5%苗木已枯死或濒死,危害十分严重。被害成林,则树木生长受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降低。对该病的防治,首先要培育无病苗木,重点是选好种,并在播种前做好种子及土壤消毒,可在播前用0.2%敌克松拌种。同时选择排水良好、空气流通并远离八  相似文献   

11.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2.
杭州问茶 田园湖山风韵长 从北京出发,坐了一夜的火车,一到杭州,就立即走访浙江作家协会主席叶文玲先生,谈起杭州茶事,她回忆起西湖南山路国际茶人村品茶诗会的情景。在茶席中她兴致勃勃,出上联云:生生所好,相期于茶;古籍出版社王翼奇先生对出一联,岁岁为文,独言以纸;戴盟先生对曰:句句求新,记志以笔;诗会副会长张学理先生云:字字堪珍,最惜是墨;次日,王翼奇先生又打电话给叶文玲先生,另加两联,其一:款款之情,尽抒诸笔,其二:娓娓而谈,不绝如缕。杭州茶事诗意雅致如是。  相似文献   

13.
14.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影响防风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结构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北部半干旱风沙区为研究区,调查现有防风林带的距离防风效果,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冠层疏通度、冠下疏通度、林带宽度、栽植密度、林带与风向夹角、林带高和平均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与距离带缘5倍树高处的风速降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防风林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主导因子为冠下疏透度、林带与风向的夹角和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林学会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林学会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至 2 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研讨会的有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四川省林业厅的专家、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负责人等共 3 0人。受四川省林学会理事长曹正其厅长的委托 ,副理事长、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冬生教授出席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研讨会由学会秘书长张江陵高级工程师主持。四川农业大学为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作了周详的安排。会议收到论文 1 9篇 ,有 1 5位专家发了言。大家围绕建…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五种处理方法 ,探讨综合保水技术对坡地苹果梨产量的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 ,五种保水技术均能提高土壤含水率、叶片含水率和苹果梨产量 ,而以措施A效果最好。试验从1995年开始 ,并于1996年11月通过吉林省科委鉴定  相似文献   

18.
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对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背景、意义、内容、途径进行了论述,指出“把四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应当包括森林、草地、农田、城市和河流五个子系统内容,采取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工程治理战略,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群,发展无公害农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依靠科技和法制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对转入多拷贝rolB、rolC基因的三倍体毛白杨进行高生长量、生根率和内源激素(IAA、AB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以研究多拷贝rol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转Ri质粒三倍体毛白杨再次分别转入rolB、rolC基因后,部分株系试管苗的生长受到了抑制,但各株系生根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rolB基因转化植株的内源IAA平均含量高于rolC基因转化植株,其IAA/ABA值亦高于rolC基因转化植株。试验结果表明rol基因的多拷贝促使转化植株快速大量生成毛状根。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人工湿地的类型及其功能,进而说明人工湿地对蓄水防洪除涝、补充地下水、处理污水、提供食物、美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