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杂种致死是一种生殖隔离类型,致死材料的鉴定及遗传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杂种致死的遗传机制,还可以为致死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利用已知携带杂种致死基因的甘蓝自交系09-211、09-222、10-260和其他自交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为试材,鉴定携带致死基因的新材料,并对甘蓝杂种致死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1-204和11-176是2个新的甘蓝致死材料;11-176与09-222及10-260具有遗传等效性,而11-204与09-211具有遗传等效性;甘蓝杂种致死性状是由2个显性基因互补控制的,其中1个致死基因来自09-211或11-204,另1个致死基因来自09-222或10-260或11-176,其遗传模式符合Dobzhansky-Muller(DM)模式。  相似文献   

2.
甘蓝枯萎病抗源材料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自北京延庆的甘蓝枯萎病病原FGL③-6对117份甘蓝自交系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共获得47份抗病材料,其中高抗材料37份。对其抗性表现与地理来源、球型及叶色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高抗材料主要由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荷兰的种质资源中选出;扁球型和叶色灰绿的自交系中抗病材料比例高,而尖球类型中未发现抗病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重复鉴定和田间鉴定,筛选出5份既抗枯萎病又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抗源材料。21份材料对延庆菌株FGL③-6和美国甘蓝枯萎病1号小种FOAM对比接种试验的结果显示,相同材料对二者抗性表现基本一致,认为引起延庆的甘蓝枯萎病原很可能为1号小种;对美国甘蓝枯萎病2号小种的初步研究表明,2号小种有更强的致病力。以延庆菌株FGL③-6为供试菌株,用8个抗病 × 感病甘蓝杂交组合和其中两个杂交组合的F2及回交一代作试材,初步研究了甘蓝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对延庆枯萎病菌株的抗性为显性单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3.
单性结实茄子新品种辽茄15号是以EY3-2-14-5为母本、EY2-2-6-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1999年从国外引进优质茄子资源材料57份,2000年在塑料大棚中进行引种鉴定,其中有21份为单性结实茄子资  相似文献   

4.
秋甘蓝品种的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实现对甘蓝品种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目前广泛栽培的‘京丰一号’、‘晚丰’、‘中甘8号’、‘中甘18’、‘中甘19’和‘中甘22’等6个秋甘蓝品种及其亲本共18份材料构建指纹图谱。基于先前的甘蓝EST-SSR标记开发研究,选取26对多态性较好的甘蓝EST-SSR引物对其进行扩增分析,通过对这26对EST-SSR引物的电泳检测统计分析,利用BoE974、BoE916、BoE337、BoE316和BoE222等5对引物构建了这6个甘蓝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指纹图谱,实现了这18份材料的分子鉴定。利用引物BoE222对一份‘京丰一号’的商品种子进行纯度鉴定,结果显示90粒种子为真杂种,9粒为假杂交种,种子纯度为90%。  相似文献   

5.
西瓜品种和育种材料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RAPD技术对国内外26份西瓜材料进行遗传亲缘关系研究、构建每份材料的特异指纹。在72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用于聚类分析,将供试26份材料分为6个类群1个美国生态型类群、2个中间生态型类群、1个东亚生态型类群、2个野生类群。将京欣一号杂种纯度鉴定的RAPD特异标记K14-1500和N04-600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并应用于京欣一号纯度鉴定实践。  相似文献   

6.
利用SRK 基因激酶区的3 对特异性引物,对23 份甘蓝一代杂种进行PCR 扩增,经过克隆测
序、Blast 分析初步鉴定甘蓝一代杂种的S 单元型。结果表明:供试23 份材料中共出现了11 个S 单元型,
分别是S7、S16、S28、S35、S45、S57、S68 和未知的Sn 等8 个Ⅰ类S 单元型及S2、S5、S15 等3 个Ⅱ
类S 单元型。其中,Ⅱ类S 单元型的S5 出现频率最高,达到19.6%;其次为Ⅰ类S 单元型的S28,达到
17.4%。相比甘蓝类作物中存在的50 多个S 单元型而言,本试验材料涉及的S 单元型并不多,预示在遗传
育种中利用更多的S 单元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西葫芦株型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蔓生和矮生的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P1、F1、P2、B1、B2和F2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6个世代群体株型性状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西葫芦株高与叶片数性状遗传均为加性-显性-上位性两对主基因(B-1)遗传模型;2个组合的株高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而叶片数以加性和显性效应为主;F2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表明西葫芦株型育种宜早代选择;对西葫芦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可选择株型紧凑的亲本材料,通过杂交、回交转移主基因,选育株型紧凑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为将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ra CMS)的恢复基因转至甘蓝Ogura CMS材料上,以6份甘蓝Ogura CMS材料为母本,以含恢复基因的甘蓝型油菜为父本,人工杂交结合胚挽救培养,研究取材时期、培养基成分和杂交组合对胚珠成苗的影响,同时对胚挽救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否为真实F1杂种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胚珠培养以剥蕾授粉后16d取材时胚珠成苗数最多,成苗率为4.56%;培养基以MS+GA 0.1 mg·L-1+NAA 0.1 mg·L-1+0.5%水解酪蛋白(CH)+0.5%活性炭(AC)成苗效果最好,成苗率高达6.24%;M09CMS×RFO-46组合成苗数最多,成苗率为5.96%。67株胚挽救培养得到的植株经流式细胞仪、SSR分子标记和形态学鉴定,得出65株为真杂种,真杂种率高达97%。  相似文献   

9.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不育性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两种不同的遗传分析模型, 研究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不育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运用Griffing Ⅱ的方法进行遗传效应的分析, 就不育度而言, 加性作用的方差占总的遗传方差为21.89% , 而显性作用的方差为78.11%; 广义遗传力为97.22% , 狭义遗传力为21.23%。配合力的比较结果表明, 5个不育亲本中, 523-16的一般配合力最高, 达3.17; 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是606-7 ×102, 达10.42。用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遗传规律的研究, 结果表明, 影响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育性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一对加性- 显性主基因+加性- 显性- 上位性多基因模型(D模型) ,主基因的遗传率为82.03% ~94.12% , 微效基因的遗传率为0.14% ~10.94% , 两种遗传分析模型研究结果均表明: 主基因的显性作用在不育性表达中占主导地位, 但主基因的加性作用以及微效基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以平邑甜茶与B9为亲本进行杂交,共获得杂交种子2828粒,培育幼苗2198株,筛选红叶杂种苗65株,占总苗数的2.96%;其中49株进入花期。杂种后代的无融合生殖率鉴定为:84.00%~95.06%20株,10.00%~48.00%8株,2.08%~5.00%21株。叶片颜色遗传表明:无融合生殖型杂种树后代与母株一致性在70.79%~86.54%;有性生殖型的在46.51%~51.72%,推测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基因对有性生殖基因可能为显性遗传,无融合生殖以质量性状遗传为主,也受数量基因的控制。B9的矮生性状在后代中遗传并分离,其中矮生群体占16.33%,乔化群体占44.90%,B9的矮生基因可以遗传给其无融合生殖型后代,并表现矮生性状。电导法初步鉴定表明,杂种群体具有一定的抗寒性,并且分离不大,平均在-34℃达到半致死伤害,略低于亲中值-35℃,平邑甜茶与B9的抗寒基因具有较强的遗传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沈阳快菜经多代选育而成的自交不亲和系BZ-35和从天津大麻叶中选出的BZ-26为亲本配制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潍白8号。该品种生长势旺盛,结球速度快,叶球高桩直筒形,扣抱,结球紧实,叶球高42cm,横径22cm;从播种到收获65~70d(天),单株质量5~6kg,净菜率69.1%,每667m2净菜产量6000kg左右;高抗TuMV,抗霜霉病,主要作秋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2.
强冬性春甘蓝新品种黔甘2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从四季甘蓝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E4 2 45 1 和从黑叶平头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g47 4 3 7 2 为亲本配制成一代杂种黔甘2 号。叶球扁圆,包心紧实。冬性强,露地越冬栽培不易先期抽薹,每667 m2 产量4 000 ~5 000 kg,中早熟,叶质甜嫩,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3.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方智远  孙培田 《园艺学报》1997,24(3):249-254
从甘蓝原始材料79-399的自然群体中获得雄性不育突变株79-399-3。研究结果表明,该突变株的雄性不育受一显性不育基因CDMs399-3控制。该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表现为环境敏感和环境稳定两种类型,且温度是影响不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环境敏感的显性雄性不育植株通过自交可以得到显性纯合的雄性不育植株。显性纯合不育植株与普通自交系或相应的姊妹系杂交获得了不育株率达到100%、不育度达到或接近100%的不育群体。根据CDMs399-3基因的这一遗传特点,建立了利用显性雄性不育基因配制甘蓝杂交种的新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保存和繁殖显性纯合雄性不育材料,然后与遗传差异较小的普通自交系或姊妹系杂交得到不育系。选择园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的不育群体作不育系,与配合力优良的自交系杂交,配制出了优良的杂交组合。试验采种结果表明,携带CDMs399-3基因的甘蓝雄性不育系结实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4.
超杂13号是以核不育系GMS0807为母本,以自交系990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菜薹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型直立紧凑;株高约30.3 cm,开展度23.2 cm,菜薹紧实匀称、油绿有光泽;主薹高20~26 cm,横径1.2~1.8 cm,单株质量40~60 g;中熟,播种至初收35~38 d(天),延续采收5~7 d(天);抽薹整齐,齐花,味甜,纤维少,品质优,适宜市销和出口;抗逆性强;产量800 kg?(667 m2)-1左右。适宜于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大白菜(叶片绿色)和紫色小白菜(叶片紫色)为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研究大白菜叶片紫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大白菜和紫色小白菜杂交F1的叶片均为紫色,但其叶片色泽较亲本紫色小白菜浅。在F2群体中,叶片颜色分离比例接近3紫色:1绿色,BC1群体为1紫色:1绿色,而BC2群体叶片全部为紫色。χ2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大白菜和紫色小白菜杂交后代叶片紫色对绿色受1对遗传基因控制,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决定叶片紫色的基因具有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6.
早熟大白菜中白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白 7号大白菜是由从北京地方品种小青口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F 1 1 3 11 3与从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提供的材料中选出的自交系AV9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代杂种。生育期6 0d(天 )左右 ,矮桩叠抱 ,头球形 ,叶球中等大小 ,球色深绿 ,抗病毒病及黑腐病 ,经济性状优良 ,正常年份平均每 6 6 7m2 产净菜 4 373.7kg ,比对照品种小杂 6 0增产 2 2 .7%。  相似文献   

17.
琴萌春王13号是从日喀则地方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87-6-9与从秦白2号中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3-7-5配制的春结球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60d(天),外叶绿色,叶柄白绿色,叶球短圆筒形、下部稍细,叠抱,纵径22·2cm,横径20.0cm,单球质量1.5kg,每667m2净菜产量3610.6kg。抗霜霉病、病毒病和软腐病,结球迅速,品质好,冬性强,春播不易抽薹,适宜喜欢叠抱类型大白菜的地区作春、秋两季栽培。  相似文献   

18.
淄白7号属早秋品种,从播种到收获60 d(天)。母本96-9是从台湾耐热白菜杂交后代中经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自交不亲和系,父本9542-2选自石特变异株。该品种外叶浅绿色,球叶叠抱,倒卵圆形,球顶圆,结球紧实。较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平均单球质量2.5 kg,一般每667 m~2净菜产量3 600~4 000 kg。  相似文献   

19.
紫阳长茄系以齐茄1号抗病单株与重庆三月茄杂交分离出的优良自交系6B029为母本,以南韩早熟抗病优质自交材料H91-26-8为父本配制育成的早熟长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抗病,坐果率高。果实长棒形,长30~35cm,横径4~6cm,肉质细嫩;果皮紫黑色,有光泽;单果质量0.3~0.4kg;每667m~2产量6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20.
春丰007亲本之一9407是对荷兰引进的资源9304、9011通过杂交,系统选育,采用露地越冬栽培加大耐先期抽薹性的选择强度,于1998年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另一亲本9405是从国外引进的资源L-49经多代自交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该品种于1998年育成,在南方地区可露地越冬栽培,极早熟,冬性强,单球质量1.2kg左右,品质佳,球形外观好,每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