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奶牛近年常常出现空怀期延长,奶牛不发情等现象,考虑到与缺碘有关,经采用短时间补喂碘化钾与注射雌二醇对照试验,收到可喜效果。选择产后长期不发情的成年母牛82头,分为补喂碘化钾的Ⅰ组(43头)和注射雌二醇的Ⅱ组(39头)。均为无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牛。Ⅰ组每头每天1~1.3g碘化钾混于精料中喂1周;Ⅱ组每头一次肌肉注射10mL(20mg)雌二醇。结果Ⅰ组补喂碘化钾日期到发情配种日期平均间隔天数24.8±19.4d。喂药后第1次发情37头,发情率86.1%,配种37头,妊娠26头,第1次情期受胎率70.3%,总受胎率(妊娠牛头数占用药牛头数)为60.5%。Ⅱ组注射雌二…  相似文献   

2.
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对比试验设计,中国荷斯坦牛试验组与对照组各为30头,试验组30头奶牛围产期(产前、产后15d)开始补喂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每天补喂2次,每次15g,产前补喂15d,产后补喂15d。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胎衣不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平均时间比对照组缩短6d,试验组奶牛产后空怀平均时间比对照组缩短7d;试验组确定妊娠29头比对照组确定妊娠27头多2头,并且情期受胎率和总受胎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4%和7%,差异显著(P<0.05);平均产奶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2.50%,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对70 头饲养管理正常无繁殖疾病的奶牛进行了产后补饲碘化钾的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30 头补饲碘化钾的母牛比不补饲碘化钾的40 头母牛( 对照组) 两个情期受胎率提高13.5 个百分点,具有显著差异(P< 0.05) 。产后45 天内试验组比对照组发情母牛比率提高7.5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1治疗奶牛不孕症(1)营养不良性不孕。多见于育成牛,尤以个体户饲养的奶牛表现突出。养牛户只重视泌乳牛的饲养管理,而忽视对育成牛的培育,导致奶牛已到配种年龄而不发情,或者发情不明显。直肠检查卵巢两侧萎缩,无滤泡发育,黄体囊肿,卵巢硬化。试用姜石粉100g混入日粮中喂服,连服10d为一个疗程,结果10头奶牛8头怀孕,其中4头为一次输精受胎。(2)卵巢静止和萎缩不孕症。多见于经产牛,表现为产后数月不发情,偶有发情表现,但其症状不明显。直肠检查卵巢硬化或萎缩。试用姜石粉50g,淫羊藿30g为1日量混入日粮中分2次喂服,连喂7g为1疗程,试治3例,怀…  相似文献   

5.
应用兽用前列腺素处理改良黑白花青年奶牛,以诱导发情,结果18头试验组牛的发情率为88.89%,未发情率为11.11%;8头对照组牛发情率为12.5%,未发情率为87.5%。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利用兽用前列腺素诱导改良黑白花青年奶牛发情可行,适宜在农村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分析布舍瑞林在荷斯坦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中的应用效果。选用61头产后(53±3)d子宫复旧良好的荷斯坦泌乳牛,分2个实验完成。实验I:将21头牛分为阴性对照组、药物对照组、试验组,均采用同期发情-定时输精(Ovsynch)处理方案,阴性对照组用10 mL生理盐水处理,药物对照组用100μ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处理,试验组用20μg布舍瑞林处理,在第2次注射布舍瑞林/促GnRH/生理盐水后,采血测定24 h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4)的血清浓度变化,分析GnRH和布舍瑞林对奶牛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实验II:将40头试验牛分为100μg GnRH组、10μg布舍瑞林组和20μg布舍瑞林组,比较GnRH及不同剂量布舍瑞林对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的效果。结果表明:实验I中,布舍瑞林组的LH浓度峰值比GnRH组和生理盐水组提前2 h出现;布舍瑞林第2次注射后0 h,E2达到最高浓度,P4达到最低浓度,与正常生理状态下母牛发情时两激素浓度的关联性变化比GnRH组更一致。实验II中,GnRH组的无排卵率与不同剂量布舍瑞林组差异不显著;剔除无排卵牛只,20μg布舍瑞林组受胎率显著高于10μg布舍瑞林组,但与GnRH组无显著差异。综上,作为GnRH人工合成类似物,布舍瑞林以20μg剂量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  相似文献   

7.
<正> 奶牛饲料中营养不全,含蛋白质不足时,不仅影响牛奶产量,而且造成母牛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同时奶牛饲料中钙磷要充足而且比例适当(1.5~2∶1),在饲料中含磷不多的情况下,若喂钙过多就会妨碍磷的吸收和利用。牛体内缺乏磷及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时,也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本试验就奶牛日粮组合,对不孕症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牛:以3号牛舍42头成母牛为试验组,2号牛舍48头成母牛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9,(5):990-995
为了探究乏情奶牛同期发情处理前血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对其输精后28 d妊检阴性(-)的风险预警意义,本试验在黑龙江省某集约化牛场选择了产后实施同期发情的奶牛共48头,根据试验奶牛产后40 d内是否发情分为发情组(E)23头和乏情组(A)25头,并对同期发情前试验牛进行血浆生化指标分析和输精后28 d妊检。结果显示:与发情奶牛相比,乏情奶牛血浆中孕酮(P_4)含量显著升高;雌二醇(E_2)、葡萄糖(Glu)、硒(Se)、牛组胺(HI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牛组胺(HIS)含量显著降低。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了应用三针法前当奶牛血浆HIS含量 26.12μg/L,输精后28 d妊检为阴性(-)的风险增大;应用五针前当奶牛血浆中E_2含量46.45 pmol/L时,输精后28 d妊检为阴性(-)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9.
北京奶牛育种中心良种场1994年第四季度到1995年5月,由于奶牛日粮中维生素不足,母牛表现为不发情或发发情不规律,受胎率降低。微量元素硒,有抗氧化作用,可提高受胎率和防治子宫炎。本试验旨在采用给供体母牛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的措施,提高供体母牛的超排效果。试验的供体牛为3~8岁,2~4胎,健康、繁殖机能正常的荷斯坦奶牛28头。将28头供体牛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不注射,试验组供体牛在发情时肌注维生素A、D5毫米(上海第九制药厂,VA500IU/ml,VD5000IU/ml)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5毫…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究围产期亚临床酮病与泌乳早期奶牛繁殖性能、卵泡发育之间的关系,并检测试验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在黑龙江某大型集约化牛场开展,根据产后血酮水平确定亚临床酮病组(SCK)和健康组(C)奶牛共60头,根据试验牛产后50 d内发情状况,将SCK组再分为发情组(SCKE,16头)和乏情组(SCKA,14头),C组也同样分为发情组(CE,25头)和乏情组(CA,5头)。所有试验牛在产后50 d通过直肠检查和B超检查了解子宫复旧及卵泡发育状况,记录繁殖性能数据,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组发情奶牛相比,亚临床酮病发情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日期推迟约10 d(P0.05);产后50 d卵泡直径差异极显著(差值约4 mm)(P0.01)。亚临床酮病乏情奶牛子宫复旧延迟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组发情奶牛(P0.05);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奶牛(P0.05),而泌乳量极显著提高(P0.01)。与发情奶牛相比,乏情奶牛血浆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Glu)、胰岛素(Ins)、雌二醇(E_2)、孕酮(P_4)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奶牛患亚临床酮病而导致能量代谢指标异常是引起奶牛乏情、产后卵泡发育受阻和繁殖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而导致奶牛繁殖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适龄母牛"短期优饲"技术应用,缩短母牛产间距,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在哈密市伊州区天山乡吐克塔尔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圈舍养殖"集中短期优饲"(试验组1)与伊吾县前山乡以"草原放牧+补饲"(试验组2),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适龄母牛进行人工授精改良。结果显示:试验组1筛选60头母牛,发情授精49头,发情率81.6%;试验组2筛选母牛446头,发情受配246头,发情率55.2%,两组相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1)。通过B超妊娠检查,试验组1受配牛48头,妊娠42头,试验组2受配母牛抽检209头,妊娠183头;两者受胎率均为87.5%,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舍饲"短期优饲"组,母牛发情集中,发情率高,且便于观察和适时授精。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乏情对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应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奶牛产后乏情对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了黑龙江省两个牛场(I、II)产后实施同期发情的奶牛共48头,根据试验奶牛产后40 d内发情表现分发情组(E)和乏情组(A)。E组再分为同期发情后发情组13头(EE)、不发情组10头(EA);A组也再分为同期发情后发情组10头(AE)、乏情组15头(AA)。通过A和E组实验牛的临床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A组奶牛的初配天数明显高于E组;(2)三针和五针同期发情处理后乏情组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都低于发情组奶牛,两组奶牛五针法的效果优于三针法;(3)与E组相比,A组奶牛产犊间隔延长,平均利润损失1 242.5元/头。因此,奶牛产后乏情对同期发情应用效果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择不同品种牛,利用同期发情和自然发情后作为受体牛,进行日本和牛冻胚移植研究。[方法]选择奶牛20头和南德温杂种肉牛41头作为受体牛,利用CIDR+PG做人工同期发情处理,发情后的受体牛移植和牛冻胚。统计分析受体牛的同期发情率和移植后的妊娠率。[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奶牛和南德温杂种肉牛的受体牛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0.00%和85.36%,差异显著(P<0.05);在同一牛场场使用不同品种受体牛进行冻胚移植试验结果表明,15头奶牛和27头南德温杂种肉牛受体牛妊娠率分别为46.67%和48.14%,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只要符合胚胎移植受体牛要求,奶牛和南德温杂种肉牛均可作为和牛胚胎移植受体牛。  相似文献   

14.
选择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试验组牛每头每日在日粮中添加50g碳酸氢钠,对照组牛不添加,只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比对照组奶牛的产奶量提高1.69kg,差异显著(P〈0.05)。说明碳酸氢钠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产奶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效率,试验分别对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的各个环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与优化。结果表明:同期发情与自然发情处理后供体牛超数排卵,每头牛获得的可用胚胎数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时进行超数排卵,每头牛的可用胚胎数显著高于夏季(P0.05);注射口蹄疫疫苗,使用性控精液输精能显著降低超数排卵后的可用胚胎数(P0.05);31头供体牛经处理后,再次发情受胎的情期受胎率与大群的情期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双胎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6.
研究探讨了在人工授精后和胚胎移植过程中注射hCG以促进黄体功能从而提高奶牛的受胎率。试验一:随机选取自然发情后的4~8岁荷斯坦经产奶牛39头进行人工授精,在输精后第5天和第10天,分别肌肉注射hCG2000U/头(试验组)或生理盐水5mL/头(对照组)。在输精后的第0天(输精当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每组随机抽取12头牛从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以测定血清中孕酮浓度。结果hCG处理组牛血浆孕酮浓度在输精后第7、14和21天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输精后45d的受胎率在hCG处理组为63.2%,高于对照组的45.0%,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二:选取16头生殖系统健康、16~17月龄的青年荷斯坦牛作为受体牛,在发情后第7天,对A、B级黄体的牛施行胚胎移植,试验组牛于胚移同时静脉注射6000UhCG,对照组牛则注射生理盐水5mL/头。结果hCG处理牛在胚移后第7和14天的血浆孕酮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移植后第35天的受胎率试验组为62.5%,高于对照组的50%,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后特定时间,使用外源hCG能够有效促进黄体发育,提高血液中孕酮浓度,从而一定程度提高母牛受胎率。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活性酵母与复合酶复合制剂(YEM)对放牧加补饲饲喂模式下澳大利亚不同品种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健康情况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FF(荷斯坦×荷斯坦)、FJ(荷斯坦×娟姗牛)、FU(荷斯坦×本地牛1)、FX(荷斯坦×本地牛2)、UJ(本地牛1×娟姗牛)、XJ(本地牛2×娟姗牛)6个品种,每个品种22头共132头奶牛,各品种根据泌乳时间及产奶量相近原则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参试牛只均采用放牧加补饲方式进行饲喂,对照组补饲基础日粮,试验组在补饲基础日粮中添加40 g/(d·头)YEM制剂。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试验全期,FF、FJ、FU、FX、UJ、XJ试验组奶牛平均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3.26、2.21、2.03、1.96、2.44、1.63 L/(d·头)(P0.01);饲喂1周后各品种试验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差值呈逐渐增大趋势,FF试验组奶牛第6周时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4.99 L/(d·头);与对照组相比,FF、FJ、FX、UJ、XJ试验组乳蛋白率有所提升(P0.05),FF、FU、FX、UJ、XJ试验组乳体细胞数量降低(P0.05),FJ试验组乳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综上,YEM在澳洲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模式下可显著提高各品种奶牛生产效益,对乳蛋白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减少FJ奶牛乳体细胞数,对奶牛健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笔者根据喂羊水和皮下注射初乳可以促进母牛胎衣排出这一生理作用,选择了27头第一胎临产奶牛进行了对比试验,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一)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牛选择试验组:随机选择16头经检疫无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第一胎营养中等的健康奶牛。  相似文献   

19.
选择2~5胎成年泌乳母牛40头,按照年龄、胎次、分娩时间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头,研究博威钙对产后奶牛产奶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组奶牛产后0h及12h分别投喂1粒博威钙,对照组采用常规补钙(通过输液,每头奶牛补氯化钙25g)。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提高了2.05kg,体细胞数降低了37.3%(P<0.05);乳尿素氮的变化不显著(P>0.05)。在产后奶牛健康状况方面,试验组奶牛的亚临床型低血钙症、临床型低血钙症、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和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真胃移位、酮病以及蹄病方面的发病率则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补饲博威钙能够改善产后奶牛的健康状况,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对天露公司奶牛场155头妊娠母牛进行了生产瘫痪的防治试验。(1)预防试验:试验组155头奶牛产前注射亚硒酸钠—VE和钙制剂并在饲料中添加磷酸氢钙;对照组156头怀孕母牛不做任何处理。结果:试验组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为9.0%,对照组为31.0%,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2)治疗试验:6头患生产瘫痪奶牛进行补钙、乳房送风治疗;8头患牛进行补钙、乳房送风并配合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CoA)等能量制剂治疗,治愈率分别为66.7%和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