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叶是我国的特产,早在唐朝时,就已随着商船及陆路走出国门,出现在各国的会客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的加深,茶叶在我国出口贸易的地位不断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茶叶的生产和销售早在清朝时就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产销体系的形成使茶叶的市场竞争力更为强大。随着我国交通的不断发展,交通管理因素被纳入茶叶产销体系中,成为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将以茶叶产销体系与交通管理的关系为切入点,指出交通管理对茶叶产销的促进作用,最后分析茶叶产销体系中的交通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郁风 《中国茶叶》1994,16(6):16-17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茶叶工作取得丁很大成就,据国内统计全国(末包括台湾省)茶叶产量由1949年的4.1万吨发展到1993年的60万吨,茶叶出口量也由9822吨增长到20.14万吨,国内销售也有很大提高,均为历史最好水平。然而,当前也存在一些严峻问题,不少地区茶叶积压销不动,出现卖茶难,茶农弃茶、丢荒、砍茶树,茶叶市场冷冷清清等情况。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要矛盾在哪里,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何方,又如何渡过难关,这就需要茶叶工作者认真进行探讨,取得共识,以利采取措施,推动茶叶产销经济健康地向前发展。 一、茶叶经济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 1.50~70年代的主要矛盾:50~70年代的30年,茶叶产销状况,主要是茶叶产量不足,生产不够消费,内、外、边三销货源不够分配,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销区走向产区要货,成为卖方市场,那时主要矛盾在生产领域,抓住生产不足的主要矛盾,用大力发展茶n叶生产的办法得到了解决,茶叶工作者完成了第一个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宋代茶叶市场体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05,27(1):22-23
我国唐代已形成网络型的全国茶叶市场.宋代茶叶贸易在唐代基础上形成了更为稳固的产销市场,市场层次更分明,市场容量更大.全国茶叶市场可分东南七路产地市场,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销地市场,川峡四路及西部和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产销地市场,以永兴秦凤、熙河为中心的西北诸路及西夏、吐蕃地区销地市场.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我市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国加入WT 0后,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相接轨的要求,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大势所趋,市场所向,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也是提升茶叶质量档次,发展效益茶叶的必然选择.现就我市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茶叶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茶叶的需求量也日渐增长.消费在选购茶叶时,往往缺乏鉴别某一种茶的方法,因而难以获得称心如意的茶叶,那么如何鉴别茶叶的生产季节、高低山、新陈及质量档次等已成为人们迫切的需要.岭头单丛茶是品质优良的乌龙茶,其独特的风味特征--蜜韵赢得众多消费的青睐.怎样鉴别,才能选购到物有所值的岭头单丛茶和品尝出其真正的品质特征.下面本人就粗浅地谈一谈鉴别岭头单丛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谢继金  周继法 《茶叶》2001,27(3):50-51
在人们日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市场所趋,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为切实将茶叶农药残留量降低至安全允许范围内,并符合欧盟等消费市场的需求,有效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最近,我们对重点产茶县、市茶园中的化学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茶文化的发展,对茶叶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优质、保健、形美.从而名优茶的加速发展已成为九十年代茶叶生产的必然趋势.福建是我国的重点产茶省份之一,也是我国茶类较全、发展名茶基础较好的省份.利用福建的茶树良种、自然环境与采制技艺等优势,进一步恢复、发展名优茶,对促进茶叶生产,繁荣山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茶叶新产品研发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智 《中国茶叶》2011,33(4):12-15
随着世界茶叶产量的持续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茶叶产供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上很多产茶国和消费国因此都致力于茶叶新产品的开发,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茶叶新产品的开发已成为拉动茶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并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茶叶新产品主要有两大类:(1)新型茶产品;(2)茶叶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离不开信息。信息是资本,信息是财源。如今茶叶行业从信息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信息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1 1992年我国茶叶产销1.1 茶叶产量全国茶园面积165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275万亩,比上年增加1.59%。茶叶生产总产量55.9万 t,比上年54.6万 t 增2.4%。其中,红茶10.4万 t,比上年减9.1%;绿茶33.6万 t,比上年增7.4%;乌龙茶3.7万 t,  相似文献   

10.
建瓯茶叶卫生质量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饮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商品追求日趋迫切。在茶叶消费选择上,已不是单纯追求品质和口感风味,更加关心的是有否受农药、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因此,茶叶卫生质量已成为当今世界贸易和人们消费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茶叶加工工艺认识和名优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鲜叶摊放已成为名优茶生产中的一个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工艺。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尹军峰研究员的研究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增加,茶叶鲜叶中茶多酚和儿茶  相似文献   

12.
《广东茶业》1999,(4):1-4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全国茶叶经济信息网于1999年11月23日—25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了’99全国茶叶经济信息网年会暨全国茶叶商品交易会,会议由吴锡端秘书长做了总结。 一、1999年全国茶叶产销形势估计总的情况: 1.茶园面积稳定,产量增加,收购价略有下降,茶农收入基本稳定; 2.内销市场销量增加,消费档次下降售价格下降,茶叶质量有所提高; 3.出口下降,各茶类出口均价下降; 4.库存增加。主要是外销低档绿茶原料积压情况突出。  相似文献   

13.
茶叶,这一传统饮料,随着人们对其价值的进一步认识,正日益得到发扬光大,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保健饮料。近日广州之行,茶叶市场所见所闻,倍感茶叶已在羊城人民生活中“扎下了根”。现就广州茶市略作一述,以飨读者。浏览广州茶市,感到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茶叶商店多,茶叶品类齐全。广州市现有专营茶叶的商店175个,兼营茶叶商店遍布全市各个角落。茶叶品类繁多,1985年茶类品种达100个,1986年又在1985年的基础上增加了  相似文献   

14.
前 言茶起源于中国 ,始饮于中国 ,数千年的生产饮用过程形成许许多多名茶 ,不少名扬海内外 ,成为茶人茶客的追寻目标 ,慕名而购。然而 ,必须看到 ,茶的生产与销售至今仍然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有名无市、有市无名的情况普遍存在 ,在不同茶区、不同茶类、不同生产者之间 ,茶叶生产效益相差悬殊 ,有的生产热情高涨 ,有的茶园则弃耕而荒。因此 ,在新世纪里 ,如何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再创茶叶的辉煌是茶叶生产经营者、主管部门、科研以及教学单位面临的重大课题。借此学术研讨机会 ,笔者从品牌文化的理念谈谈在新世纪里茶叶创品牌与产销实践…  相似文献   

15.
茶叶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最初作为药用,到被人们普遍接受,再到为文人墨客所偏爱,直至如今摇身变成流行的大众饮品,无一不在昭示着茶叶在人类文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跨国贸易中茶叶的文化,进行茶叶专有词汇英文翻译的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谈茶叶的食品卫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世界茶叶的祖国。千百年来,茶叶作为一种健康而大众化的饮料,已逐步为人们所承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卫生分析”已成为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所采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14,(11):4-6
一、2013年全球茶叶产销分析 2013年,全球茶叶种植、生产、消费均保持上升趋势,茶叶国际贸易略有下降,供销基本持平。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3年全球茶叶产量为481.9万吨,茶叶出口186.5万吨,茶叶进口171.0万吨,茶叶消费量为457.4万吨。红茶仍是全球主流消费品类,绿茶消费继续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茶叶标准化是指国家、行业、地区和企业为规范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活动,对茶叶质量形成过程和质量评判的有关技术问题提出要求,形成可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并予发布和实施的各项活动.几十年来,经过我国各部门茶叶标准化工作者的努力,已发布、实施了百余项国家和行业的茶叶标准和大量的茶叶实物标准样,对我国的茶叶种植、生产、加工、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今,实施茶叶标准化战略,已日益成为我国茶叶行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世界茶叶绿色食品消费新趋势的挑战,作为茶叶生产者和内外贸经营者采取何种对策值得深思。现就茶叶绿色食品开发的现状、必要性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调研。1基本情况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茶叶消费的选择已不是过去只单纯追求品质和口感风味,而是更加关心有无农药、化肥及其他有害物的污染。因此茶叶中的农残已成为茶叶贸易和消费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一些茶叶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朗显地扩大检验农药的种类和大幅度降低茶叶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如欧共体国家1988年规定茶叶…  相似文献   

20.
1992年以来,我国国内茶叶产销连年疲软,其主要外部原因是世界饮料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茶叶销价下降,国内茶叶集体消费减少;茶叶税收政策落实不好;国家银根叶紧等。为此国内茶人纷纷探讨克服疲软良策,笔者认为,国内茶市卤有几个方面值得思考:1.茶叶的饮艇消费地位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茶叶消费还需要宣传;3.应大力发展“有机茶”;4.加快开发茶叶“终端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