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天然草地现状与风沙源区植被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11.82亿亩天然草地,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67%。天然草地作为内蒙古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具有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内蒙古草地80%以上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之过度利用,导致草地荒漠化趋势不断加重。本文分析了2000年以来内蒙古风沙源地在连续遭受3年干旱和虫害(蝗灾)后造成的草原退化和沙化趋势以及草地围封等措施对植被恢复的效果,论述了干旱地区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风沙源区天然草地植被的演替轨迹,揭示了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自我和人工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天然草地面积为7.9×10~7 hm~2,草地畜牧业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气候、干旱、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内蒙古天然草地严重退化,可食牧草急剧减少,而毒草却大量滋生蔓延,造成家畜毒草中毒多发,甚至暴发,严重影响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安全。论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内蒙古天然草地毒草种类、地理分布、危害状况和防控技术进行了综述,对有效防控毒草,降低毒草的危害,减少由于毒草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保护天然草地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牧区拥有天然草地216.87万hm2,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40%,占全市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3%,是我国北部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重要的畜牧业主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梭梭荒漠草地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简述梭梭荒漠地理分布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内蒙古梭梭荒漠植物区系特征,植物学特征,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内蒙古梭梭荒漠草地资源在全国和内蒙古天然草地及荒漠草地中的地位、现状、重点保护及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草地资源》由章祖同教授主编,《内蒙古草地资源统计资料》由苗忠高级畜牧师主编。本套书是在获得了内蒙古草地资源大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经全体编写人员共同努力撰写成的。本套书材料丰富、数据可靠、结构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流畅,充分反映了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全貌。可供草地工作者、草地生态学家、草地管理学家及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直接从事夾林牧业生产的技术干部等参考。《内蒙古草地资源》分为上、下编。上编是草地资源部分,包括内蒙古草地生态地理条件、天然草  相似文献   

6.
赵亮  王芳  杨志华  肖洪浪  刘钟龄 《草业科学》2011,28(6):1048-1051
摘要:物候期分化在草地群落中是普遍存在的,对草地群落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有关物候期分化对草地群落生产力影响的研究很少。对内蒙古天然草地群落为期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蒙古天然草地群落不同恢复阶段均存在明显的物候期分化现象;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物候期分化程度的增加对天然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物候期分化程度与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梭梭荒漠草地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简述梭梭荒漠地理分布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内蒙古梭梭荒漠植物区系特征,植物学特征,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内蒙古梭梭荒漠草地资源在全国和内蒙古天然草地及荒漠草地中的地位、现状、重点保护及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是以牧为主,农牧林结合多种经营的一个自治区,广阔天然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对草地采取掠夺经营,导致草地退化、沙化问题严重。本文阐述了草地退化的概念、特征及内蒙古草地退化现状,分析了草地退化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治理草地退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是以牧为主,农牧林结合多种经营的一个自治区.广阔天然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对草地采取掠夺经营,导致草地退化、沙化问题严重.本文阐述了草地退化的概念、特征及内蒙古草地退化现状,分析了草地退化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治理草地退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天然草地磷素营养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天然草地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低,直接影响草群的磷素营养,绝大部分草地都表现缺磷,而且近年主要牧草的磷含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都会影响到放牧家畜的营养平衡,不利于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合理利用草地、积极利用富磷牧草、适当增加磷肥投入、增加豆科牧草比重是改善内蒙古草地磷营养状况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原因的初探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分析了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的原因,认为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系统相悖,表现在:1)多年来牲畜数量一直大大超出了天然草地的承载能力;2)长期以来过冬牲畜数量与天然草地饲草生产的季节特点不协调;3)草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其次,该区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尤其是高温和干旱)加剧了该区草原的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乌兰察布盟有天然草地8467.9万亩,占内蒙古自治区草地总面积的6.4%,是内蒙古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按照全国草地分类原则与分类系统,乌兰察布盟的天然草地共可分为6类、8亚类、20组、44个型。(见表1) 一、自然概况乌兰察布盟居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位于北纬39°37’——43°28’,东径109°41’——  相似文献   

13.
通过群落调查的方法,对内蒙古太仆寺旗人工草地及围封的天然草地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草地群落在干旱气候影响下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围封草地群落高度、地上生物量及重要值总体上都优于人工草地,且茎叶比较小,人工草地分蘖数均大于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中沙打旺应作为本区草场恢复的首选草种.农牧交错带草地恢复重建中应该以围封和人工草地播种并重,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内蒙古包头市草原退化和人工草地产量低、病虫害防治困难、品质差、抗逆性弱等问题,引进2种草原专用肥用以改善该地区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现状。结果表明,"超敏蛋白草原专用肥"和"多肽草原专用肥"均可提高包头市优质牧草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以及天然草地植被的产量。大力推广草原专用肥新品种,加大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提升能够推动牧草抗逆性、产量等优质表现良好的肥料,从而提高人工草地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般地说,内蒙古天然草地的产草量主要取决于草地水分条件。单位草地最终的经济收益,也应该与草地水分条件存在较好的正相关。从当前草原畜牧业生产现状看,一些地区草地水分条件优势,并不形成牧业经济优势,却从另一方面构成草地气候问题,制约着牧业经济的发展。造成草地气候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探讨草地气候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样方调查、生物量测定和多样性指数计算,研究了内蒙古荒漠化草原锦鸡儿(Caragana)属灌丛扩增对牧草产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锦鸡儿灌丛内草本植物高度显著高于灌丛外和非灌丛化草地(P 0.05),灌木栽培区草地平均草本植物生物量显著大于天然灌丛化草地和非灌丛化草地。2)灌木栽培区草地和天然灌丛化草地的牧草产量显著高于非灌丛化草地,且栽培区草地的牧草产量显著高于天然灌丛化草地,说明锦鸡儿灌丛明显提高了草地牧草产量,在人工种植灌丛草地作用更加显著。3)灌木栽培区草地和天然灌丛化草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均低于非灌丛化草地,这表明锦鸡儿灌丛对草本植物多样性有一定的消极作用。4)锦鸡儿灌丛明显提高了建群种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的优势度。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草业》1999,(2):61-62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天然草地退化的级别和指标。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天然草地,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低平地草甸。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草地退化草地植被变得低矮、稀疏,种类贫乏,结构简单,草质变劣,生产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夏季休闲对天然草场植被动态变化的研究李枫(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100094)杨杰,刘月华(内蒙古牧业学校)前言*天然草地是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和能量转化的*源地。目前,由于草地缺乏合理利用和适宜管理,造成*草场能量与物质入不敷出,生产力下降,生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天然荒漠草原在不同放牧处理下,土壤中全氮和速效氮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探讨,旨在了解不同放牧制度对草地的影响,探讨禁牧、轮牧对草地的恢复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内蒙古荒漠草原9种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物和土壤的固碳能力差异。结果表明:与天然草地相比,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区人工草地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碳储量,并且以紫花苜蓿、柠条和小叶锦鸡儿人工草地的固碳能力最强;且该地区各类草地植物根系主要集中在0~30cm,地下生物量均高于地上生物量。地上草产量最高的为谷草、紫花苜蓿和青莜麦;地下生物量则以紫花苜蓿、小叶锦鸡儿和柠条人工草地最高。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小叶锦鸡儿和柠条等豆科植物可以有效地促进土壤碳库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