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河南省博爱县的研究结果表明,农田林网可以使冬小麦叶片数增加,一般冬前和越冬期平均每个分蘖比林外增加0.65片,而冬后增加0.24片;林网内小麦叶片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林外,平均提高9.9%,而冬前和越冬期间可提高15.2%。林网可以明显增加小麦叶片的功能期。林网内小麦主茎叶片的功能期平均增加1.2天,旗叶则可增加3.3天。  相似文献   

2.
<正> 蒸散(Evapotranspiration),是水文、气象、农学、植物生理、自然地理和农业生态等共同关心的一个关键参数,从两个世纪前到现在,一直成为国际上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必须解决,又难于解决的复杂问题。农田中的水分蒸散主要有蒸发和蒸腾两个途径。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农田的水分蒸散是基本的响应函数和输出变量,在农业生物群体中,只有当水分的蒸发和蒸腾正常进行时,才有可能获取理想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农田林网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林网可使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提高5.7%,赖氨酸含量提高11%,湿面筋含量提高2.5%,容重也提高了2克/升,并且使小麦种子的生活力提高了7.9%,发芽率提高了6%。主要原因是林网改善了小麦的水分和氮素供应。  相似文献   

4.
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土、增温保墒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农田防护林也存在着胁地的不利一面。因此,分析林带胁地的原因,探索减免胁地的技术措施,对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2000年起,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凹底镇晚霜对小麦大面积霜冻危害的调查,揭示了农田中设置林带对减轻霜冻的作用,在窄林带树高7倍、宽林带树高15倍范围内,可使小麦少减产27.34%和57.82%。调查结果还表明,防霜效果与林带的走向、迎霜和背霜面、树冠层大小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 为寻求提高农田防护林网中白榆成活率及加速其生长的可能性,我们在灌溉区(别特·帕克·达拉浅钙土林业试验站)和干旱区(加利亚—阿腊耳典型灰钙土示范站)进行了试验。灌溉区1975年春季播种,苗木为2年生实生苗(1.5×3m)(4组)。干旱区1982年春季播种,苗木为2年生实生苗(6组),所有试验行距均为3m°每个重复(20×15m)统计树木为30—50株。  相似文献   

7.
浅述海涂农田防护林的功能和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田林网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林木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平原绿化与环境保护等3个方面分析了建设农田防护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长春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组织力量就农防林更新改造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制定了较为稳妥可行的更新改造实施方案。经过2年的试点,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办法。工实施农防林更新改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持续推进,我市农田防护林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市农防林面积已达61万公顷,构成了纵横交错的3.6万个网格,使85%以上的农田得到了庇护,从根本上消灭了风利地和大的水土流失。为农业的待续稳定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但…  相似文献   

9.
设置露地(CK)、50%遮光网+薄膜(T1)、70%遮光网+薄膜(T2)及70%遮光网(T3)等覆盖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棚内光照度、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变化及叶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处理比露地处理降低其光照强度,其顺序为T2〈T3〈T1〈CK;无薄膜覆盖的70%遮光网处理的降温效果最为明显;70%遮光网覆盖处理能增加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有膜与无膜对其影响不大。70%遮光处理比50%遮光处理促进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了阐明在关中平原地区要不要实现农林结构的综合农田生态系统,我们于1984年5~6月,在户县甘河乡宋树的农田林网内,对小麦的产量分布,农田林网占地、胁地问题和树木生长情况进行了观测。现将获得的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十分重视农田林网的营造和发展 ,已取得较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种种原因 ,造成部分林网出现树龄过大、生长衰退 ,树种单一、结构不善 ,品种老化、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严重地影响其防护功能和经济效益。因此 ,开展农田林网更新改造技术的研究 ,对提高林网更新质量和经营水平 ,实现其防护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我们采用定位试验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位于鲁西南黄泛平原区成武县的农田林网的更新年龄、更新方式和改造技术等作了系统研究 ,取得一些进展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 主要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分层切割法和壕沟全挖法对江苏省新沂市农田林网中,4年生主要的杨树无性系(W-46杨,I-69杨,NL-80105杨和NL-80205杨)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根系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NL-80205杨不仅平均单株的生物量最大,而且树干的形质优良。因此,在平原农田林网的经营中,选择NL-80205杨,既可以提高营林的收益,又能够增强林网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本情况 韩城市芝阳乡生态经济型农田林网示范区是渭南市“科技兴林示范市”建设的六大示范区之一。1995年作出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经过两年的实施,补植完善,在原有基础上,新绿化路渠12条23Km,同树种补植路渠4条4.5Km,共计植树1.4万株,其中:花椒7000株、毛白杨300株、旱柳1500株、中槐700株。新植、补植地埂花椒14万株。  相似文献   

16.
农田防护林对小麦病虫害的影响薛智德,王忠林(西北林学院)EFFECTSOFSHELTERBLETONWHEATDISEASESANDINSECTDESTS¥XueZhide;WangZhonglin(NothwesternCollegeofFores...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油茶林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不同模式施肥,对油茶叶片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进行研究,探讨油茶叶片各生长指标与叶片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模式对油茶叶片生长指标和叶片养分含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叶形指数与其它指标有负显著相关性,比叶重与其它指标间有正显著相关性,叶片养分中N、P、K的含量与其它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施肥模式与叶片生长间关系密切。各模式对油茶叶片的肥效作用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M5、M4、M2、M3、M1、M0、CK。  相似文献   

18.
李梅娟 《江苏林业科技》1994,21(2):19-22,32
金湖县堤防林带树木生长及防蚀功能的调查李梅娟(金湖县堤防管理所,金湖211600)1调查地概况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淮河入江水道贯穿腹部。河道全长31.2km,宽4km。两岸堤防总长115km,占地1400hm3。其中,有林地近666.7hm2,树木5...  相似文献   

19.
1观测地点自然概况兴胜村农田防护林体系是典型的东北农区林网网格化的防护林体系,该村位于北纬47”28’,东经124”25’,年均温度ZC,年均有效积温2500℃,年降水量400~450mm,年蒸发量1589.4mm。干燥度1.4,年均相对湿度64%,森林覆被率30%。土壤为典型的碳酸盐黑钙上,观测林网网格为435inX307m,树种为小黑杨,17年生,4行,平均树高14m,平均胸径21cm,测技长3.5~4m,枝下高4m。林网内农作物为小麦、大豆,均为南北垄。2观测实验仪器和方法实验仪器:天空辐射表,辐射电流表,直射辐射表,三角架(高1.3m)。观测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8 a林龄浙江红花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单施复合肥、生物有机肥以及复合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生长指标、产量和叶片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1600 g·株^(-1)的树高增长量以及叶片全氮含量最高;复合肥+生物有机肥400 g·株^(-1)的冠幅增长量和叶片全磷、全钾含量最高;复合肥+生物有机肥1600 g·株^(-1)的单株产量提高效果最显著。复合肥配施生物有机肥有利于浙江红花油茶植株生长、叶片营养积累和果实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