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居民楼进行电梯改造可有效解决老年人日常出行的问题。虽然电梯改造的需求确实存在,但这一工作在推进时遇到了困难。为找出这些困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本团队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常州市部分老旧小区的电梯改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经济支持、简化审批收取、发动社会力量,发挥市场优势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2.
园林小区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小区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以获得最佳人居绿化效果的过程。园林小区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房地产销量。好的小区设计,不但能增加小区的碳汇量,而且给业主带来美好的感官享受和视角体验。文章重点对当代园林小区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更加科学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能够了解目前克拉玛依老城区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扩大克拉玛依城区绿化面积,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采取了现场勘查的方式对小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小区存在诸多问题,即乔木种植密度大、树种单一、乔灌木种植比例不当及乔木与楼房、电线过近等,并通过分析,提出老城区小区绿化的相应改造建议,包括绿化改造设计初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根据小区的特点选择相应的乔木、灌木和龙草,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的搭配,合理进行植物配置,科学搭配草花和宿根花卉,积极努力解决现有人树矛盾及加强小区绿化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福州市城市建设与发展,加快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建设,通过对仓山区10个老旧小区进行实地调查和询问,从植被种群结构配置与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居民需求等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拟定改造方案,为日后老旧小区的绿化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低效人工林不同模式改造初期降雨及地表径流特征,以四川省高县来复镇5个相邻径流小区内的马尾松低效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林下补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Ⅱ号小区)、马尾松皆伐后更新樟树(Ⅲ号小区和Ⅳ号小区)、马尾松皆伐后第2年更新樟树(Ⅴ号小区)3种不同林下更新改造方式以及马尾松纯林为对照(Ⅰ号小区),分析降雨量、不同改造模式产流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降雨主要集中于每年6-9月。在低效林改造初期2.5 a内,24 h累计最大降雨量为93.6 mm,最小产流降雨量6.9 mm;最大产流量3.002 0 m3,最小产流量0.006 4 m3。5个径流小区在小雨条件下几乎无地表径流产生,平均单次产流量大小排序为Ⅲ号小区>Ⅳ号小区>Ⅴ号小区>Ⅱ号小区>Ⅰ号小区,与受人为干扰强度一致;2014年下半年径流系数比2012年下半年分别下降29.36%,26.30%,47.37%,41.54%和43.97%。对降雨量与径流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05。3个皆伐径流小区在改造初期对地表径流的减滞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宋化龙  傅超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70-6672
以乌鲁木齐市铁路局五街旧居住区绿地改造为例,分析当前形势下乌鲁木齐旧居住区的绿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该小区植物种类单一,配置形式简单;植物栽植位置不合理;植物与管线矛盾问题日趋严重;竞争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绿地率不足,基础设施陈旧;绿地养护管理技术水平落后,居民绿地保护意识较弱。在此基础上,针对小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和植物种植改造,提出旧居住区绿地改造的相关对策,并对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西北地区旧居住区绿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任壬  杨宗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50-12152
在分析北京部分老旧住宅小区景观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使用生态、美术、园林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老旧住宅小区改造的准则与措施.提出了老旧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改造实施途径,包括:结合现状营造小区特色;强化空间的景观序列性;改造停车位;维护“原生态”的居住文化;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调整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8.
一是场房建设标准化。积极开展了畜禽养殖小区建设,2006年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97处,改造养殖小区205处。新建、改造养殖场(户)2483个。标准化肉鸡养殖成为不少成功人士的投资热点,也是养殖小区建设的新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农业质量标准》2010,(2):61-61
近日从河北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会议上获悉,截至2009年底,河北全省建成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场(区)2327个.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83.6%。今年.该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将达到100%:奶牛养殖小区将在现有基础上加快改造升级,不足300头的养殖小区要强制改造、扩大规模,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对现有小区将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托管、寄养、奶牛入股等方式向“奶农合作社”、“养殖场”引导,实现统一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1,(12):10-10
甘肃省2010年起大力推广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标准养殖,两年来先后落实国家“菜篮子”标准化建设资金1200万元,支持改造部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6个;落实奶牛标准化项目资金2000万元,扶持40个奶牛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落实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资金5400万元,扶持196个规模养猪场(小区)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11.
王洪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10-18011,18035
将我国的居住区发展分为3个时期,并指出现阶段我国处在重居住而轻环境的阶段,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居住区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认为,有必要开展旧居住区绿地系统的评价研究。分析了评价体系指标及权重的确定,提出了评价体系模型,进而以"哈一机"小区为例,具体阐述了旧居住区绿地评价体系的应用,通过对旧居住区绿地系统的评价,确定每个绿地系统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造模式,以期为我国,特别是北方旧居住区绿地系统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北方高密度低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居住区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高密度低层居住区无论在城市边缘还是在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旧城改建中都会是主流之一。该文对北方高密度低层居住区的相关概念以及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可以改善现状的建议。在高密度低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根据高密度低层居住区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应是以人为中心,采用人性化、生态化的设计理念,继承地域传统文化,力求实现一个与人完全亲密协调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王太春  段韦  左义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84-10386,10441
民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乎广大农民居住生活的大事,更是农村面貌的外观体现。抓住震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结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可以率先发起新农村建设行动,建设经济适用、样式美观、民居文化内涵丰富的新民居。陇南地区经济欠发达,但是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高,对该地区民居风格、民居文化的探讨和研究,对陇南地区新民居建设中构建符合民俗且经济、美观的民居建筑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甘肃陇南地区的经济状况、环境条件和现有民房结构、功能、建筑布局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对现有民居的样式与结构进行探讨,并对陇南地区民居文化的保护与继承进行研究,重视民居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并赋予新农村民居建设以新的文化内涵,提出该地区建设符合民俗且经济、美观的民居建筑模式的建议。为陇南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和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江西省余江县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引入VCM曲线、核密度估计法、空间自相关分析、Voronoi图和地形位指数等研究方法,从空间分布特征和布局影响因素出发,综合分析了余江县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余江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呈集聚型,居民点高值区集中在中部平原区域。影响居民点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为地形位指数、坡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道路、水系、城镇。农村居民点都向地形位指数优势区、坡向优势区、道路发达便捷区、水系优越区、城镇区集中;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形位指数和坡向劣势区对居民点吸引力不强,分布的居民点较少。对居民点集中的优势区域,可作为重点发展型区域,对农村居民点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引导;对居民点较少的劣势区域,如画桥镇、黄庄乡和塘潮源林场等,在做好防范措施的同时,建议逐步调整搬迁优化农村居民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有效评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通过选取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得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结果]马村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为434.09 hm2,现实潜力为211.48 hm2,增加耕地系数为13.29%;根据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系数,将马村区划分为3个等级潜力区。[结论]资金与农户整理意愿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释放具有显著影响,马村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应根据现实潜力大小安排重点区域,以便取得较高整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探讨吉林省的城乡居民地的空间格局对于城镇建设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无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以TM为数据源提取了吉林省居民地空间分布信息。在GIS技术支撑下,结合区划理论和聚落地理学说,分析了吉林省城乡居民地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吉林省城乡居民地空间分布区划为三个区,分别是东部区、中部区和西部区。中部区城镇居民地和农村居民地密集,且城镇化程度最高;东、西部区城镇居民地景观指数无明显差别,但农村居民地的景观指数明显有差别。从居民地分布类型来看,城镇居民地与农村居民地在各区内都呈随机分布,但其指示参数最近邻点指数还是体现出明显的区划差异。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应刚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106-108,124
未来最主要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空间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上。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改善了农民的居住观念,构建了和谐的新农村局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解决了农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后顾之忧;同时,其体现了集约节约的用地理念,保证了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原则;也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等方面阐述了重庆市巴南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并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展望了全面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1988、2000和2005年3期的Landsat TM影像和统计数据作为数据源,运用3S技术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以石家庄市平原地区各市(县)城乡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88—2005年间研究区居民点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来,石家庄市平原地区城乡居民点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各级居民点面积整体增长71.4%。空间格局上,城市居民点边界的破碎程度较大;建制镇居民点个数及规模受行政区划影响增长迅速;农村居民点个数呈逐年减小趋势,但规模扩大。各市(县)农村居民点边界规则,平均邻近距离均有所减小,呈现集中、密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孟家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84-18287
分析了人们对居住区色彩的认知,介绍了居住区色彩的构成要素,详细阐述了色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桂东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及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进行预测,最后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