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特点,为进一步探讨高丛越橘香气成分合成机理提供基本资料,为高丛越橘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绿色期、粉色期和蓝色期的高丛越橘品种都克和蓝丰的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高丛越橘果实在3个发育时期共检测出48种挥发性成分,以醇类、酯类、萜类物质为主,其中酯类物质在粉色期开始形成。都克果实蓝色期为酯类物质迅速形成期,蓝丰蓝色期为醇类物质迅速形成期,粉色期为酯类物质迅速形成期。萜类物质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增高,其中都克果实的萜类物质在各个发育期均明显高于蓝丰。两个品种特征香气成分在粉色期开始形成。在整个发育期中,都克的特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大马酮、2-甲基丁酸乙酯、β-芳樟醇、D-柠檬烯和2-丁酮。蓝丰的特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E)-3-己烯酯、β-芳樟醇、丁酸乙酯、乙酸己酯、(E)-2-己烯醛、(Z)-3-己烯-1-醇和D-柠檬烯。酯类和萜类物质是高丛越橘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香气成分。【结论】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主要在粉色期和蓝色期形成,对这两个时期进行调控,对于提高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技术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前肾发生、退化以及形成头肾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前肾的发生是在受精后31 h 15 min,肌节18对时开始(21±0.5℃).前肾到头肾的发育过程可分为生肾原基分化期、前肾褶形成期、前肾房形成期、前肾球形成期、间充质细胞的迁入和增殖期、头肾形成期6个时期.前肾仅2个肾单位,在出膜后24 h,体长6.2 mm才开始形成,2个肾小球在脊索腹部中线紧密相连.出膜后62 h,体长9.0 mm以后,血管球达到80 μm以上,开始行使功能,间充质细胞也开始迁入到前肾单位之间.出膜19 d,前肾单位开始解体.出膜后56 d的幼鱼,头肾形成.前肾小体形成并行使功能过程中,前肾与体腔始终没有发生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技术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前肾发生、退化以及形成头肾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前肾的发生是在受精后3l h15 min,肌节18对时开始(21±0.5℃)。前肾到头肾的发育过程可分为生肾原基分化期、前肾褶形成期、前肾房形成期、前肾球形成期、间充质细胞的迁入和增殖期、头肾形成期6个时期。前肾仅2个肾单位,在出膜后24h,体长6.2mm才开始形成,2个肾小球在脊索腹部中线紧密相连。出膜后62h,体长9.0mm以后,血管球达到80μm以上,开始行使功能,间充质细胞也开始迁入到前肾单位之间。出膜19d,前肾单位开始解体。出膜后56d的幼鱼,头肾形成。前肾小体形成并行使功能过程中,前肾与体腔始终没有发生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鸭梨套袋的关键时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时期套袋和去袋的方法,研究了鸭梨果面上的果点和锈斑的发育时期,表明果点发育主要在果实发育产期(约在盛花后30-80天),而锈斑发育时期要长的多。在此时期内对果实套袋,可有效地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另外,预备试验表明,果点和锈斑大小受果实在果台上的着生位置及在树冠中着生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周皮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和商业价值,采用石蜡切片法对4年生巨尾桉韧皮部周皮形成过程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周皮形成于每年的2月下旬至5月上旬,距树皮外表面900μm深度附近的位置,并随树龄增长而加深。依据细胞形态结构特征和发生顺序,将周皮形成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1)细胞脱分化前:将会形成周皮的位置,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2)细胞脱分化期:将会形成周皮的位置,细胞发生脱分化,逐步恢复分裂能力;(3)木栓形成层形成期:脱分化后的细胞开始分裂,形成木栓形成层并逐渐连续;(4)木栓层形成期: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木栓层,向内分生栓内层;(5)径向伸展层形成期:木栓形成层发生径向伸展,变异为径向伸展层;(6)木栓层细胞分离期:部分木栓层细胞发生脱落,落皮层从周皮上分离。在径向伸展层形成期,木栓形成层细胞径向壁发生先破裂解体再重构的现象,为细胞伸展过程中的细胞壁化学键断裂学说提供了直观证据。  相似文献   

6.
柑桔锈壁虱phyllocoptruta oleivorus(Ashm.)以若螨和成螨寄生于柑桔果实和叶片上,受害叶容易脱落,果上则形成不同程度的锈斑。严重影响柑桔产量、品质和销售等级。据观察、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果实正处于快速彭大期,螨的为害对果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锈果直经比正常果显著缩小。采果期测得受害果重(y)与锈斑面积占果面百分数(x)的关系为: y=-0.5150x+133.9826 (r=-0.6680~(***) 若按市场规定,被害果面的锈斑率在5%以上由甲级果降为丙级果,价格由0.25元  相似文献   

7.
《新农民》2010,(7):85-85
梨果袋可有效防止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污染,推迟梨果点及锈斑的发育,形成的果点浅而小,从而使果面洁净美观,果实储藏期延长,提高商品果率,增加高档果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含水率对番茄综合营养品质的影响,确立优质番茄的高效灌溉制度。【方法】以盆栽番茄为试验材料,以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果实快速膨大期和果实品质形成期的土壤含水率为试验因素,采用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应用博弈论综合赋权法和近似理想解法得到番茄单一营养品质指标权重和综合营养品质指标评价值及其排序,建立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对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的模型,并进行单因子和2因子互作分析。【结果】番茄单一营养品质指标权重排序为番茄红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不同时期土壤含水率对番茄综合营养品质的影响表现为始花结果期果实快速膨大期果实生长初期果实品质形成期苗期。其他因子为0水平时,番茄综合营养品质随着始花结果期和果实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呈凹型抛物线变化趋势。苗期与果实生长初期、苗期与果实品质形成期、果实快速膨大期与果实品质形成期的土壤含水率均对番茄综合品质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始花结果期与果实生长初期、始花结果期与果实品质形成期、果实生长初期与果实快速膨大期的土壤含水率均对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综合营养品质评价值分布在0.6~0.8的最优试验方案为处理9。综合营养品质评价值分布在0.6~0.8时各生育期的土壤含水率的优化结果为:苗期71%~83%,始花结果期71%~83%,果实生长初期68%~80%,果实快速膨大期70%~82%,果实品质形成期70%~82%。【结论】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的合理组合有利于提高番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
梨果采用套袋技术后,可明显地改善果实外观质量(外皮细、色泽正、果点小、锈斑少)。对果实适时套袋,因果皮外表气孔未形成果点,角质层表面没遭破坏因而不发生龟裂,避免了果实在生育期间受雨水、药剂的侵蚀和树叶、枝条……  相似文献   

10.
桂花花芽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石蜡制片法及解剖镜观察研究了桂花花芽分化过程。桂花花芽分化可分为7个时期: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形成期、花原基形成期、花萼形成期、花冠形成期, 雄蕊形成期及雌蕊形成期。桂花花芽分化开始于6月下旬,首先形成花序原基,7月初花原基出现,7月中上旬花萼原基及花冠原基出现,7月中至8月初雄蕊原基形成,7月下旬至8月中旬心皮原基形成。  相似文献   

11.
套袋技术是提高梨果实外观品质的有效手段,为了探明梨果实发育期到成熟期套袋对锈斑发生的抑制机理,以半锈砂梨翠冠为试材,套袋果实为处理,不套袋果实为对照,观测果实发育期到成熟期锈斑的发生进程、测定不同时期果实外果皮果锈指数、木质素含量及相关合成代谢酶PAL酶、4CL酶、C4H酶、CAD酶、POD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套袋后梨果实外果皮锈斑发生进程明显减缓且程度轻,套袋果实锈斑发生在盛花后50 d,比不套袋(对照)晚20 d;果实迅速膨大期(盛花后70 d),套袋果实与不套袋(对照)果锈指数差异最大,套袋果锈指数减少41.67%;不套袋的翠冠褐斑严重,外果皮中木质素单体含量以及木质素合成代谢关键酶(PAL酶、4CL酶、CAD酶、C4H酶)活性普遍高于套袋翠冠果实外果皮。  相似文献   

12.
早生水蜜桃的花芽形成分化可分为六个时期。即:叶芽期、花芽形成初期、花蕚形成期、花冠形成期、雄芯形成期、雌芯形成期。是属于典型的向心形成类型。在郑州地区,1962年到1963年的分化过程大约是7月中下旬开始分化,花蕚形成期在8月上旬,花冠形成期在8月中旬;雄芯形成期从8月中旬到次年3月上旬;雌芯形成期从8月下旬到次年3月中旬,花芽形成分化过程延续达7至8月之久。在休眠期内,除低温时期外,均继续进行分化。此次观察低温时期是自元月初到二月上旬共约40日左右,日平均温度为-0.9℃,过此时期后温度上升,二月中旬日平均温度保持在0℃以上时,就开始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翠冠果实外果皮褐斑形成结构及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套袋技术是提高梨果实外观品质的有效手段,为了探明梨果实发育期到成熟期套袋对锈斑发生的抑制机理,以半锈砂梨翠冠为试材,套袋果实为处理,不套袋果实为对照,观测果实发育期到成熟期锈斑的发生进程、测定不同时期果实外果皮果锈指数、木质素含量及相关合成代谢酶PAL酶、4CL酶、C4H酶、CAD酶、POD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套袋后梨果实外果皮锈斑发生进程明显减缓且程度轻,套袋果实锈斑发生在盛花后50 d,比不套袋(对照)晚20 d;果实迅速膨大期(盛花后70 d),套袋果实与不套袋(对照)果锈指数差异最大,套袋果锈指数减少41.67%;不套袋的翠冠褐斑严重,外果皮中木质素单体含量以及木质素合成代谢关键酶(PAL酶、4CL酶、CAD酶、C4H酶)活性普遍高于套袋翠冠果实外果皮。  相似文献   

14.
芶华书 《云南农业》2002,(10):15-15
石榴干腐病是石榴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花蕾、花、果实及树干。花器受害变为褐色,随后产生许多暗色小颗粒分生孢子器,受害严重时造成落花,幼果受害产生早期落果,幼果膨大期受害不落果,表面形成锈斑,果皮逐渐变厚、变黑,成熟时形成“黑皮”石榴,严重的形成干僵果挂于树上,临近成熟时受害的,其萼筒下果肩部形成大小不等的黑……  相似文献   

15.
广藿香2种表皮毛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石蜡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广藿香的茎、叶上密集分布着腺毛和非腺毛2种表皮毛,二者的外部形态及发育过程明显不同.根据腺毛头部形状可把腺毛分为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二者均发生得很早,它们的原始细胞都来源于原表皮,一般在茎尖第1和第2片叶原基的原表皮细胞以及茎的1~2节间原表皮细胞中开始发生.其发育过程可分为原始细胞形成期、基细胞形成期、柄细胞形成期和头部的形成4个阶段.非腺毛的发生晚于腺毛,但发生时期却较长.它一般在第2对幼叶上开始发生,而且在成熟叶和具初生结构茎上也可发生、发育.原始细胞产生后,开始进行平周分裂,形成基细胞核头部细胞,头部细胞经一次或多次分裂发育形成非腺毛的数个子细胞.  相似文献   

16.
山核桃雌花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掌握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雌花花芽分化规律,从超微结构、显微结构和外部形态变化多个层次上综合研究雌花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雌花发育过程从3月下旬开始到5月中旬基本完成,历时约35 d,整个过程可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花序分化期、总苞形成期和雌蕊形成期共5个时期。未分化期雌花芽外部形态与叶芽无区别;分化初期生长点趋于半圆形;花序分化期3个小花原基形成;总苞形成期每一小花周围形成1个总苞片和3个小苞片;雌蕊形成期小花继续发育,胚囊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土壤含水率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为番茄节水优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农城种业906"番茄为供试材料,采用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建立番茄红素含量与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供试条件下,当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红素含量随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和果实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与果实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关系,而苗期土壤含水率对其影响不大。交互效应表现为,苗期土壤含水率与果实生长初期、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以及果实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与果实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间存在显著的负交互效应;始花结果期土壤含水率与果实生长初期、果实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以及果实生长初期土壤含水率与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间存在显著的正交互作用;通过寻优得出各生育阶段土壤含水率为苗期土壤含水率50%θf~60%θf,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果实快速膨大期和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均为90%θf~100%θf时可得最大番茄红素含量(146.43μg/g)。【结论】苗期适当亏水,番茄生长中期以及成熟采摘前期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番茄红素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花期温度变化对香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的影响及其与同化物积累的关系,确定花期温度变化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的影响机制。【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增温处理,测定在坐果始期、萼片离层形成期与萼片脱落期的果实同化物含量的变化并观察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结果】与对照相比,香梨不同花期增温处理均能降低脱萼率,盛花期增温处理的脱萼率差异极显著,降低了2.29倍;各处理组间坐果率差异均不显著。在坐果始期,盛花期增温处理后果实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相比对照分别高1.86和2.79倍,但初花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萼片离层形成期未形成离层果实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于离层形成果。在萼片脱落期,各处理宿萼果果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与脱萼果。【结论】初花期增温处理对萼片脱落率和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没有显著影响;盛花期增温处理促进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进而抑制萼片的脱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旋转设计的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率对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为番茄生育期精确灌溉及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番茄的生长发育规律并结合第1穗果的发育动态,将番茄全生育期划分为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和品质形成期5个阶段,各阶段均设置5个不同的土壤含水率(12.0%~14.4%,14.4%~16.8%,16.8%~19.2%,19.2%~21.6%,21.6%~24.0%)进行水分控制,采用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用NaOH滴定法测定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建立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不同阶段土壤含水率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因子主效应、单因子效应、耦合效应分析及模型寻优。【结果】在快速膨大期进行土壤水分调控对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影响最大,品质形成期土壤水分调控的影响次之,苗期土壤水分调控的影响最小。其他生长阶段土壤含水率控制在16.8%~19.2%时,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随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和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随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增加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变化,但不受苗期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耦合效应分析表明,品质形成期与苗期、始花结果期土壤含水率对番茄可滴定酸的积累有正交互作用;苗期和始花结果期与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之间,以及快速膨大期与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之间有负交互作用。【结论】番茄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和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依次控制在18.6%~19.1%,18.8%~19.3%,18.5%~19.0%,18.7%~19.2%和18.4%~18.9%时,番茄可以获得较高的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20.
1995~1997年采用摘叶法和石蜡切片法对苹果梨花芽生理分化及形态分化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苹果梨花芽生理分化期从短枝停长后开始(6月初),一直持续到形态分化开始期。花芽形态分化从7月中下旬开始,经历了分化初期,花蕾形成期,花萼形成期,花瓣形成期,雄蕊形成期和雌蕊形成期,落叶前雌蕊分化一般都已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