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植物多糖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多种功能,为了研究软枣猕猴桃的多糖特性,对4种软枣猕猴桃果实中多糖的总糖、半乳糖醛酸、酯化度、单糖组成及红外光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龙成2号软枣猕猴桃多糖的总糖含量最高,辽凤1号软枣猕猴桃多糖的总糖含量最低;辽凤1号多糖中半乳糖醛酸含量最高,丹凤1号多糖中半乳糖醛酸含量最低;丹凤1号多糖的酯化度最高,龙成2号多糖的酯化度最低。软枣猕猴桃多糖主要是由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等单糖组成的杂多糖。软枣猕猴桃多糖在500~4 000 cm-1范围具有糖类的特征吸收峰,4种软枣猕猴桃多糖光谱无较大差异。该研究为软枣猕猴桃果实深加工及其多糖药食功效机理研究奠定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
圆齿野鸦椿是一种极具利用价值的植物,为了开发利用其果皮多糖资源,对圆齿野鸦椿果皮多糖提取工艺和抗炎活性进行研究。以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液料比30∶1(mL∶g)、超声波功率400 W、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温度60℃时圆齿野鸦椿果皮多糖的提取得率可高达29.15%。用DEAE-52纤维柱对粗多糖分离提纯后,得到一个主要的圆齿野鸦椿果皮多糖组分(PEP)。PEP经柱前衍生化法检测,发现其中含有10种单糖,分别为甘露糖5.65%、葡萄糖37.06%、半乳糖19.51%、岩藻糖2.24%、木糖26.10%、核糖1.33%、葡萄糖醛酸0.89%、鼠李糖2.33%、半乳糖醛酸0.68%和阿拉伯糖4.20%。且1~10 g/L的PEP能有效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但对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桉木RDH蒸煮过程中木质素与碳水化合物的溶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桉木常规硫酸盐(KP)法和快速置换加热(RDH)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木质素与碳水化合物中各单糖组分(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的溶出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常规KP浆和RDH浆在纤维素结晶度和α-纤维素含量上的差异。与常规KP法蒸煮相比,在RDH蒸煮的初期,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各单糖组分就大量溶出,蒸煮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初始脱木质素阶段。蒸煮结束后,RDH浆比常规KP浆具有相对较高的葡萄糖(纤维素)含量和相对较低的木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半纤维素)含量。RDH纸浆的α-纤维素含量相对较高,但纸浆的纤维素结晶度与常规KP浆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红豆杉枝叶经热水浸提、浓缩、醇沉、透析等工序制得一种红豆杉多糖,采用Sephadex G-100凝胶渗透法测定分子质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单糖组成,并测定了不同纯度红豆杉多糖的红外光谱.所得红豆杉多糖分子质量约为59.2ku,可视为由约365个糖残基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糖残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数量比约为4∶6∶1∶1∶4.该红豆杉多糖分子结构中含有普通单糖、糖醛酸或氨基酸残基等,单糖主要以吡喃环形式存在、通过β-(1,3)苷键结合形成一种糖蛋白缀合物,Sevag法处理不能完全除去分子中的肽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下马尾松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性糖为含量、组成和来源,以更好了解间伐后林地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变化,为马尾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3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法,设置4种处理,各处理重复3次,共12块20m×20m固定样地,包括对照(0%)、轻度间伐(25%)、中度间伐(45%)和强度间伐(65%),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枯落物和土壤中性糖的含量及组成。【结果】根际土壤中性糖含量(4.55~7.89mg·g^-1)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2.67~4.18mg·g^-1);间伐可显著降低根际土壤中性糖含量,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分别低于对照15.34%、27.25%和42.33%;非根际土壤中性糖含量仅在强度间伐下显著降低(P<0.05);非根际土壤中8种中性单糖含量在不同间伐强度间差异不显著,均以葡萄糖含量最高,占中性糖总量的33.21%~41.39%,其次为甘露糖(占中性糖总量的18.34%~25.09%)、半乳糖(占中性糖总量的13.87%~16.99%)、阿拉伯糖(占中性糖总量的8.45%~11.34%)、木糖(占中性糖总量的6.22%~7.91%)、鼠李糖(占中性糖总量的4.37%~6.06%)、岩藻糖(占中性糖总量的2.71%~3.26%)和核糖(含量最少,占中性糖总量的比例不到1%);根际土壤中8种中性单糖分布规律与非根际土壤一致,且随间伐强度增加各中性单糖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除葡萄糖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间伐可增加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六碳糖(半乳糖+甘露糖)和五碳糖(木糖+阿拉伯糖)含量的比值,且间伐后该比值均大于2;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性糖在总有机碳中的比例分别为16.65%~17.36%和16.75%~23.21%,且该比值均随间伐强度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中度间伐时达到最低值。【结论】间伐可降低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性糖总量,但对土壤中8种中性单糖含量影响不显著;间伐后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从而可增加土壤中性糖的微生物来源;中度间伐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性糖和总有机碳的比值最低,表明中度间伐有利于土壤碳库的稳定,对马尾松近熟林实施45%的间伐强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红豆杉枝叶经热水浸提、浓缩、醇沉、透析等工序制得一种红豆杉多糖,采用SephadexG-100凝胶渗透法测定分子质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单糖组成,并测定了不同纯度红豆杉多糖的红外光谱。所得红豆杉多糖分子质量约为59.2 ku,可视为由约365个糖残基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糖残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数量比约为4∶6∶1∶1∶4。该红豆杉多糖分子结构中含有普通单糖、糖醛酸或氨基酸残基等,单糖主要以吡喃环形式存在、通过β-(1,3)苷键结合形成一种糖蛋白缀合物,Sevag法处理不能完全除去分子中的肽链。  相似文献   

7.
竹篦舟蛾危害对毛竹次生物质及营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毛竹受竹篦舟蛾危害后竹叶主要次生物质和营养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毛竹受竹篦舟蛾危害后,竹叶中单宁、黄酮的含量显著增加;总糖、可溶性糖、蛋白质、氮和磷的含量显著下降,下降量随着危害的加重而提高,竹叶中钾的含量则随着危害加重而上升。  相似文献   

8.
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金间碧竹、孝顺竹、毛竹和麻竹4种竹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种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获得16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132种化学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以TBHQ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研究4种竹叶挥发油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最高(0.827%),而毛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仅为0.391%.4种竹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不同,竹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3-甲基-2-丁醇,麻竹竹叶挥发油含量最高达到46.25%;其他主要化学成分有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己-2-烯醛、橙花叔醇、植物醇、苯乙醛、天竺葵醛、植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异植物醇.4种竹叶挥发油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与挥发油的浓度呈正相关(r=0.91),其中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最强(IC50=2.705mg·mL-1),孝顺竹竹叶挥发油抗氧化活性较低(IC50=3.442mg·mL-1).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竹叶挥发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食品和药品的功能性组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地衣植物老龙皮富含多糖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是一种资源丰富的具有抗炎、抗氧化等活性的中草药。以老龙皮为原料,通过甲醇抽提脱脂、水浸提、三氯乙酸(TCA)法脱蛋白等方式粗提,然后分别采用梯度浓度乙醇分级沉淀法和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的方法对老龙皮多粗多糖进行分级纯化。梯度浓度乙醇(乙醇质量浓度分别为15%,30%,50%和70%)分级沉淀得到4种多糖组分,以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法洗脱得到5种老龙皮多糖组分。采用高效阴离子色谱(HPAEC)与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了老龙皮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和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老龙皮多糖的单糖组成主要有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木糖。其中,甘露糖含量最高,其次是半乳糖和葡萄糖。老龙皮多糖的红外光谱特征峰为3 417,2 911,1 659,1 400,1 026和831 cm-1。利用乙醇分级沉淀和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洗脱所得的9种老龙皮多糖组分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老龙皮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力。其中:50%质量浓度乙醇沉淀的老龙皮多糖组分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达80.10%; 15%质量浓度乙醇沉淀的老龙皮多糖组分的还原能力最强,其吸光值最高为0.74。  相似文献   

10.
竹叶螨对毛竹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 et Yun、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 Rimando和锈螨 Eriophyes sp.的混合危害对毛竹光合作用和竹叶生长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受害 5级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强度和生长量分别下降 51.55%、79.6 %和 72 .6 %。新生竹叶明显变少、变小。受害程度愈重 ,表现愈明显  相似文献   

11.
对11个竹种和不同竹龄、部位毛竹的竹材进行了自然和人工接种致霉菌试验。测定结果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竹种间的自然抗霉性顺序依次为:黄槽毛竹>毛竹>浙江淡竹>刚竹和石竹>红竹和毛金竹>签篌竹>苦竹>黄古竹>茶杆竹,前二种为抗霉竹种,后四种为霉竹种。竹材的抗霉性与竹材的预处理方法和贮存条件有相互作用,冬伐毛竹材的抗霉性随竹株年龄增长而增强,长至5-6度的毛竹,其竹材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2-4度的毛竹;毛竹杆材上部的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中、下部。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国产早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Carr.)A.et C.Riv.的1个新变型--黄皮早竹Ph.violascens(Carr.)A.et C.Riv.f.chrysoderma T.G.Chen,以秆和枝黄色,基部节间偶有绿色纵条纹而不同于原变型。同时还首次记录了金桂竹Ph.bambusoides Sieb.et Zucc.f.holochrysa(Pfitzer)Muroi在我国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以3年生勃氏甜龙竹、龙竹、麻竹、泰竹、小叶龙竹与黄皮绿筋竹的竹叶与竹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个竹种竹秆及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结果表明:6种竹材间无论是竹叶还是竹秆,其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为竹种及生长环境的差异所致;同一竹种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和二氧化硅含量大于竹秆中的含量;竹秆不同部位二氧化硅含量表现为自顶部至基部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浙江安吉毛竹二新变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毛竹的2个新变型,即紫筋毛竹和安吉紫毛竹.前者不同于毛竹在于秆分枝一侧纵沟槽紫褐色,节间或有紫色或淡黄色纵条纹;后者不同于毛竹在于新秆从基部开始逐渐出现紫色斑点,以后整个节间变成淡紫色.  相似文献   

15.
竹子一新种及二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竹亚科镰序竹属一新种,即丰都镰序竹Drepanostachyum fengduensis Yi,它特产于重庆丰都县。它与坝竹(D.microphyllum(Hseuh et Yi)Keng f.ex Yi)的区别在于笋绿色,无紫斑,箨鞘无毛,箨片直立;叶鞘口两肩无繸毛;叶柄及叶片无毛,易于区别。将脱毛昆明实心竹Fargesia yunnanensis Hsueh et Yi f.detersa Yi et J.Y.Shi组合为脱毛实心竹Fargesia detersa(Yi et J.Y.Shi)Yi et J.Y.Shi,还将产于缅甸的Arundinaria elegans Kurz组合为雅致箭竹Fargesia elegans(Kurz)Yi。  相似文献   

16.
日照地区部分竹子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低温是竹类植物在我国较高纬度地区园林绿化中得不到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探究其抗寒性机理,扩大引种范围,本文以6个竹种(品种)为试材,测定电解质外渗率并拟合logistic方程求LT50,研究低温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加剧,电解质外渗率呈增加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所有抗寒性指标分析得出,6个竹种(品种)抗寒性顺序为:金镶玉竹〉矢竹〉罗汉竹〉苦竹〉箬竹〉鸡毛竹。  相似文献   

17.
甘肃竹子的种类和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250多号采自甘肃的竹子标本,甘肃产有竹子16种和1变种,分属于7属。慈竹属 Neosinocalamus Keng f.1种;悬竹属 Ampelocalamus Chen.Wen et Sheng 1种;刚竹属 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4种和1变种;方竹属 ChimonobambusaMakino 1种;箭竹属 Fargesia Franchet 7种;箬竹属 Indocal-amus Nakai 1种;巴山木竹属 Bashania Keng f.et Yi 1种。  相似文献   

18.
花绿竹是近年选育的浙南夏秋笋新品种。与当地传统主栽种绿竹相比,有以下特点:(1)秆色为花色,绿底黄条,传统主栽种绿竹竹秆为绿色。(2)物候上抽枝发叶早,当年生新竹于高生长停止后即萌芽抽枝,抽枝率达80%;而传统种绿竹当年抽发枝叶相对较少。(3)习性上分枝低,多数竹株只要光线合适,即从地上部分第2~3节就开始抽枝,节间长度为两头小,中间长,11~32cm不等。(4)成竹高3~7m,胸径2.7~4.4cm。高生长期历时45~70天,夜生长量大于日生长量。径生长历时14天。高生长满足三次曲线方程:y=0.000 09x3+0.014 6x2+1.238 1x(R2=0.989 1)。(5)在浙南地区,花绿竹在海拔300 m以下、最低气温-5℃以上均可生长并形成经济产量。出笋初期6月初,末期10月中旬,7—8月为盛期,出笋量占总量的83%以上。(6)丰产早产性能好(3~4年生竹丛,产量在5.25~6.00 t/hm2,较对照种高25%),笋体品质优(糖分含量高、出土笋苦味轻)、质地脆、口感佳。花绿竹可作为笋用竹推广应用,也可考虑兼作笋用、观赏竹开发。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不同海拔高与纸浆毛竹林立竹均匀度和整齐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纸浆毛竹林的立竹均匀度与整齐度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趋势。竹林采取措施能提高竹林的均匀度与整齐度,其施肥样地的U值与E值分别是未施肥样地1.45与1.17倍。  相似文献   

20.
贵州雷公山顶产有玉山竹属1新种,现定名为雷公山玉山竹.这个种近似于盈江玉山竹Yushnia glandulosaHsueh etYi,不同在于秆挺直;小棱具叶(2)3 ~5,叶片长达12 cm,宽达1.9 cn,次脉(3)5对~6对,边缘近于平滑或上部具小锯齿.近期发表的毒空竹,经研究,它就是空竹的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