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项研究明确了不同叶片数水稻品种叶龄进展与发育期关系、各叶龄期施肥效果以及不同施肥量在不同年份间对产量的影响等,并提出了叶龄诊断施肥法.水稻的施肥,根据施肥营养生理、水稻各叶龄期施肥效果及利用率,确定施肥叶龄期和比例.生产实践证明,本施肥法方法简便、易行,容易达到省肥高产目的,比一般施肥法施肥利用率高20%以上,同等施肥量条件下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体系对水稻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施肥体系对不同土壤的水稻生产有重要影响,草甸型水稻土上种植水稻,插秧密度为每平方米12.5-20穴时,采用叶龄诊断施肥法有利于提高产量;冷浆型水稻土上种植水稻,插秧密度为每平方米14.3穴以上时,采用超稀植施肥法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水稻淌灌施肥法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淌灌施肥法和常规(对照)施肥法对水稻进行返青肥和穗肥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撒施(对照)法相比,淌灌施肥法中田面水EC值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施肥后2-3d差异不显著,其养分浓度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的差异也不显著,虽两种施肥法均能使肥料在田间分布较均匀,但淌灌施肥法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实际产量增加3.4%,理论产量增加6.54%,室内土壤吸附试验表明,施后5d,淌灌肥料中氮素的吸附率可达85.2%-89.8%,故施肥后5d内不要排水。  相似文献   

4.
水稻一次性全层施肥法就是根据水稻的营养特性与吸肥规律,按照平衡施肥原理与现代肥料制造技术,将水稻一生中所需的主要养分经科学配方,制成专用配方肥,于秧苗移栽前……  相似文献   

5.
用L9(3^4)安排了水稻品种,施肥方法,抛秧密度3个因素各3种水平的早稻正交试验、结果以迟熟杂交水稻特优63,采用攻头保尾施肥法或平稳施肥法,每公顷抛栽30万丛组合的水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稻本田期主要生育期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建立W模型图,同时利用相应的W模型施肥方法与当地的常规施肥方法进行小区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水稻W模型施肥方法比常规施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增加每穗结实粒数,从而达到增加水稻产量,为推广应用水稻W模型高产施肥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项研究,解释了水稻不同叶片数品种的叶令进展与发育期进程关系,各叶令期施肥效果差异及施肥营养同生规律,提出了水稻叶令诊断施肥技术原理和其理论依据,水稻任何品种都具有共同的发育阶段,其基本吸肥规律是一致的,因此,水稻叶令诊断施是根据各叶信期施肥效果和利用率,确定施肥叶令期和比例的。晨掌握自己所种品种的叶数基础上,根据叶令进展,判断发育进程,最佳施肥叶令期进行施肥,方法简便,易行,容易达到省肥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8.
5:5施肥法即水稻的基蘖肥和穗肥(促花肥与保花肥)各占总肥量的50%,在国内外已普遍得到应用,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稻5:5施肥法可改变常规施肥种植的群体结构,降低高峰苗,促进个体发育,提高成穗率、实粒数,最终实现高产,我站连续2年进行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依据粘质水稻土的保肥供肥性能和水稻需肥特性设计专用肥的使用技术,采用田间试验法验确定。结果表明,对粘质水稻土,集中前期施肥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分散迟施,粘质水稻土水稻专用肥最适经济施肥量为生亩35kg,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每亩43kg,继续增大施肥量,稻谷产量不再增加,但稻秆干物重仍可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不同类型的水稻土壤的供氮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水稻土壤的氮素矿化和水稻的吸氮量与产量关系密切,以施肥来协调水稻土壤供氮量和水稻需氮量之间平衡,可以使水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一次性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水稻一次性施肥法试验、简比试验和小区试验结果均表明,水稻采用一次性施肥法,具有省工、简单易做等优点,同时可提高产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水稻叶龄诊断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法与常规施肥法相比,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稻米品质,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其增产的途径是前期促进早分蘖、后期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在保证水稻足够有效穗数的同时,提高结实率,增加穗实粒数。确定合理的施肥量、施肥时期及施肥比例是实施该项技术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水稻高产与否,与科学合理施肥有着密切关系。掌握水稻需肥特点,了解肥料特性,运用科学的施肥方法与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水稻生长发育过程需什么肥? 水稻要长好,施肥少不了,不但要施饱,方法更需巧。2007年的早稻就要插秧了。在水稻育秧、整地、备插之际,为了使农民朋友合理施肥,促进水稻早发、壮长和丰收,以下就水稻的科学施肥方法和技巧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稻田土壤氮素的矿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类型的水稻土壤的供氮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水稻土壤的氮素矿化和水稻的吸氧量与产量关系密切。以施肥来协调水稻土壤供氮量和水稻需氮量之间平衡,可以使水稻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在水稻上施用施利康专用功能叶面肥,研究了叶面营养剂对水稻的施肥效应。结果表明:与加某种市售叶面肥及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施利康专用功能叶面肥的水稻每公顷产量分别比两者提高99kg和673.5kg;公顷施肥效益比一般叶面肥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两种施肥方法与施肥量对杂交水稻产量与米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水稻赣化2号和汕优3号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均匀施肥法和两促施肥法对杂交水稻产量与米质的影响。在低肥情况下,两种施肥方法的产量相近;在高肥情况下,因两促施肥法结实翠较高而产量明显高于均匀施肥法。两品种,两施肥方法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出糙率提高,腹白率则逐渐下降,最大下降幅度为22.5—31.0%。糙米中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明显提高,由不施肥的7.94%,提高到12%左右。施肥方法和施肥量对糙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作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旱作施肥技术研究高秀兰于天林杨连华(辽宁省农科院土肥所)(营口市农科所)(抚顺市农科所)水稻旱作是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靠自然降水满足水稻需水的一种栽培方式。因此,水稻旱作整个生育过程所要求的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与水田栽培不同,需要有相应的施肥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和县化肥减量增效,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结合和县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施肥方式在水稻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新型缓释肥料等施肥方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相比,水稻增产510 kg/hm2,增产率5.9%;25%有机替代化肥与习惯施肥相比,水稻增产465 kg/hm2,增产率5.4%;缓释肥与习惯施肥相比,水稻增产225 kg/hm2,增产率2.6%;同时具有显著的节本增收效果,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相比,节本增效1 453.5元/hm2;25%有机肥与习惯施肥相比,节本增效932.5元/hm2;缓释肥与习惯施肥相比,节本增效720元/hm2。应用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新型缓释肥能够促进水稻生长,优化水稻生物学性状,提高经济性状,稳产高产,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孔隙度,减轻土壤的酸化,改善土壤的宜耕性,对提高耕地质量有较好的效果,使用配方肥、新型肥料缓释肥一次性施肥,能减少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20.
水稻在我省三大粮食作物中占第二位。但水稻施肥存在品种单一,忽视有机培肥,经验施肥,肥料投入不足等问题。对策:加强氮磷钾配施,增产一般10%以上,强化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施用;重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增产幅度10%~19.5%;改进水稻施肥技术;加强土肥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水稻专用肥的研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