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云南紫苏资源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9份云南紫苏地方品种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这9份紫苏品种存在着6种酶谱类型,并且聚合成5支,支持将云南省紫苏属植物分成回回苏、紫苏、耳齿紫苏、野生紫苏和白苏5个变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陕西省紫苏产区有效地开展紫苏选育工作,对10 个紫苏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探讨不同来源品种在陕西紫苏产区的性状差异。结果表明,绛县紫苏、吉苏1 号和吉苏2 号为早熟品种,株高、分枝位、茎节数、总穗数、生育期等性状低于晚熟品种,早熟品种的产量和千粒重也低于晚熟品种。研究结果对陕西紫苏种质资源收集、评鉴及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具有指导意义,为紫苏选育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种衣剂包衣对紫苏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紫苏产量和抗病虫害提供科学方法,通过自制35%吡·多·福悬浮种衣剂包衣紫苏种子,研究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调查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田间病虫害情况,分析种衣剂对紫苏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种子包衣产生药害显著降低紫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适宜剂量的种子包衣对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效果显著。田间试验表明,种衣剂包衣可使紫苏生育期提前,单株生物产量提高,显著增强植株对田间病虫害的抗性,但对苏籽产量、苏籽出油率和叶挥发油产量影响不明显。35%吡·多·福悬浮种衣剂按包衣比[包衣剂质量(g)∶种子质量(g)]1∶100包衣紫苏种子,可显著提高紫苏生物产量和抗病虫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紫苏形态、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选育品种紫苏、左家优良品种紫苏和白苏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选育品种紫苏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都比左家品种紫苏和白苏有显著的差异.选育品种紫苏的株高、分枝数、花序数都高于左家紫苏和白苏;选育品种紫苏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也都高于左家紫苏和白苏,但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于左家紫苏和白苏.3个品种中选育品种紫苏为较晚成熟品种,左家紫苏为中熟品种,白苏为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5.
朱业斌 《科学种养》2010,(10):17-18
<正>紫苏是一种药食兼用型植物,别名赤苏、红苏、黑苏、白苏、香苏等,为唇形科白苏属。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对紫苏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淹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产品,近年来又开发出  相似文献   

6.
紫苏加工与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Crispa)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桂荏、苏子、山苏、赤苏、黑苏、白苏、回回苏,<尔雅释草>则称之为"苏",既是营养丰富的特种蔬菜,又是疗效良好的中药,并且还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在4℃冰箱中低温贮藏了5年的5个紫苏变种的14份种子为材料,探讨了遗传和环境因子对紫苏种子活力的影响,并筛选了评判紫苏种子劣变程度的指标.结果表明:1)紫苏种子活力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白苏变种和耳齿紫苏变种的耐贮性较好,野生紫苏变种和紫苏变种的次之,回回苏变种的耐贮性较差;2)紫苏种子最适宜的保存条件为低温、干燥、密闭环境;3)千粒重、电导率、丙二醛含量、CAT活性可作为衡量紫苏种子劣变程度的指标.本研究可为紫苏的种质资源保存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系统选育法,利用自然变异,在重庆、四川等地区收集紫苏种质资源材料,建立优良单株系,经进一步的品种比较试验及区域试验,育成一个高产优质早熟品种油紫苏4号.2015—2016年以油紫苏3号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及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油紫苏4号平均产量50.4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16.4%;平均含油...  相似文献   

9.
紫苏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北方以苏子榨油食用为主,营养价值高。旱地栽培主要有直播、育苗移栽、幼树果园套种3种方式。其中适合大田栽培的直播方式简单易行,育苗移栽可缩短生育期,幼树果园套种可增加收益。分别介绍了每种方式的栽培技术要点以及中后期的中耕定苗、追肥、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措施,为实现紫苏种植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保健蔬菜--紫苏繁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德宝 《种子科技》2005,23(2):114-115
紫苏原产于我国和泰国,又名回回苏、香苏等,属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有栽培种和野生种,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11.
紫苏原产我国.是传统的药食兼用植物.民间自古有食用苏籽的习惯。紫苏的叶、梗、果均可入药.主治感冒发热、怕冷、无汗、胸闷、咳嗽,解食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  相似文献   

12.
胡宇舟 《中国种业》2003,(10):14-14
437100紫苏,为唇形科植物(Perillafrutescensvar.crisp),原产我国,因其叶呈紫红色而得名,一年生草本,有芳香,以其鲜嫩叶片采食,又名桂荏、山苏,即《尔雅释草》“苏”。紫苏一般以其良好的药用价值而出名,作为蔬菜栽培并不多见,但在鄂南一带却是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尤其是通城县几乎是家家户户菜园里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紫苏作为一种半野生的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商品化生产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紫苏在通城经过当地农民多年种植驯化和自然选择,已形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植物学性状。通城紫苏高30~100cm,茎…  相似文献   

13.
丰产、优质、中早熟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对紫苏种质鉴定及品种优选基础上,经过5年连续提纯系统选育而成的油用常规种。该品系生育期167 d,株高167.5 cm,叶色全绿,籽粒黑褐色,千粒重4.30 g,单株产量77.18 g;多点区域试验产量2 500.80 kg/hm2,区域生产试验产量2 141.70 kg/hm2,较对照增产18.57%,丰产性、稳产性好;α-亚麻酸含量66.44%,含油量34.28%,饱和脂肪酸含量23.6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4.63%,品质较优,抗病性好;适宜在甘肃省庆阳、平凉、天水等半干旱山区及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苏椒三号系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于1986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该品种对病毒病及炭疽病具较强的抗性、适应性强.高产、稳定、果实商品性好、鲜食与腌渍兼用。1991年全国青椒区域试验,苏椒三号在中晚熟品种组中表现突出,提前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升烟叶原料工业可用性,了解不同移栽措施对烤烟‘CB-1'品种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对各处理烟叶的大田生育期、病虫害发生情况、产量和质量、内在化学指标、烟叶评吸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火烧土拌营养土做填穴肥移栽+移栽后20天用火烧土拌营养土填穴小培土”的移栽措施,更有利于移栽后烟苗根系发育,加快烟株生长发育进度,提高烤后烟叶经济质量,提升下部烟叶烟碱含量,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改善烟叶评吸质量。移栽措施改良后,使用“火烧土拌营养土做填穴肥移栽+移栽后20天用火烧土拌营养土填穴小培土”的移栽措施,最有利于彰显烤烟‘CB-1'品种质量风格特征,提高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苏杂16与其亲本的同工酶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杂16 是陆地棉品种间强优势杂交种。本文在子叶期按根、茎、子叶三个部位对苏杂16 及其双亲的酯酶同工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做了分析。结果表明, 苏杂16 的杂种优势类型在单一酶谱图式上属“单一亲本型”; 同时苏杂16 兼具亲本宁101 的酯酶同工酶谱特征和川414 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特征, 显示出异类酶互补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8月9日,在北京海淀组培室举办的“奥运花卉新优品种展示会”上,集中展示了79个种、221个具有耐夏季高温高湿的花卉品种,其中乡土花卉有30多个种、80多个品种。荆条、白屈菜、金叶薯、紫苏等一批乡土植物在展会上亮相。荆条和欧李原是我国的野生乡土花灌木,其适应性和抗逆性都很强。经过促成栽培后的荆条,花期控制在盛夏,淡雅的蓝色花朵,比较适合作绿篱、花坛、花境等,还可造型;欧李则在早春开花,夏季结果,观花观果效果都很好。还有黄芩、金叶薯、紫苏原是我国野生中药材、食用植物以及动物饲料,通过引种栽培后,它们不仅具有耐热性强、色彩艳…  相似文献   

18.
殷朝洲 《作物杂志》1990,6(1):37-38
紫苏(Perilla frutesucens(L.)Britt.)种子可榨油,嫩叶作蔬菜,地上部分入药,茎称紫苏,老茎称苏梗,果实称苏子。我国民间虽有种植作香料或刈其茎叶为畜饲的习惯,但并未充分开发利用,为此,我们于1986~1987年在上海市五四农场农科站实验场对紫苏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进 《中国种业》2016,(1):78-78
<正>中棉所66是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杂交棉花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8020)。该品种具有结铃性强、吐絮畅、纤维品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等特点[1],适合沿海棉区油棉套种种植模式。1油套移栽棉种植制度油套移栽棉是指在油菜收获前,把苗床育好的中棉所66棉苗移栽到预留棉行内的种植方式。此种种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品种不同移栽密度产量和产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根据灰色关联度大小确定不同移栽密度下产量性状对产量贡献大小,提出豫南粳稻生产上应通过选用个体优势强、大穗型品种,适宜移栽密度1.7万穴/667m2、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加强孕穗肥和粒肥的施用等栽培措施构建高质量水稻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