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山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近年来山西玉米生产的发展可以看出,山西玉米产业各个环节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玉米面积下降、玉米种植效益普遍降低、农民种植玉米意愿不高等问题;针对山西玉米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近期山西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建议,从玉米全产业链出发,对山西玉米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山西省特用玉米发展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涌 《中国种业》2017,(8):28-30
玉米作为山西省主要的栽培作物,玉米生产与农民群众的收入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玉米仓储过剩、播种面积增加、进口玉米量增大,种植普通玉米已经很难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了。而特用玉米符合农民种植习惯、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是解决当前玉米产业困境的极佳选择,本文分析了山西特用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不足,对山西省特用玉米发展趋势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山西省发展特用玉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谈优质专用玉米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堂  简玉云  胡强 《种子科技》2004,22(4):212-213
分析了优质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高淀粉玉米、青饲玉米、鲜食玉米、爆裂玉米的特点和用途,指出发展优质专用玉米可满足食物消费、饲料消费、特殊工业原料、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开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郭爱萍 《种子世界》2021,(11):0027-0029
玉米是陕西省非常重要的粮食产物,玉米高产、优质生产对于陕西省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提升玉米经济效益,陕西省根据当地的环境特征和生态条件采用了旱作覆膜栽培技术,为玉米单产的有效增长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陕西旱作区玉米产量的因素,其次介绍了旱作覆膜栽培技术对玉米生产的重要意义,最后详细分析了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提升玉米产量的措施要点,为玉米的生产和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玉米蛋白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蛋白粉是湿式法玉米淀粉加工的副产物,可应用于各个领域。综述了玉米蛋白粉的组成、营养价值及其成分特点。利用玉米蛋白粉,可开发出玉米醇溶蛋白、玉米黄色素、谷氨酸、天然蛋白水解肽、可降解材料、膨化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饲料作物,在世界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转基因玉米的研究也因此受到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转基因玉米的研究概况,抗虫转基因玉米、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基因工程在玉米雄性不育性中的利用、转基因技术用于玉米品质改良等转基因玉米的研究现状,及转基因玉米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
玉米作为一种粮、饲和工业兼用的重要作物,随着生物能源、畜牧业以及生物制药等行业对玉米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玉米需求量日益增长。伴随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田间管理粗放,常年连作,玉米虫害呈现上升趋势,加剧了农药的使用量和降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了缓解我国玉米虫害和降低农药的使用,本文归纳了玉米虫害的主要种类、危害,防治办法和优缺点;综述了国内外玉米抗虫鉴定筛选,抗虫基因研究,以及转基因抗虫玉米的研究进展,为我国抗虫玉米遗传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耿苹 《种子科技》2023,(6):47-49
文章探索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通过了解节水滴灌玉米种植的经济增产效果,分析其促使玉米增产的原因,详细探讨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包括选种、整地、覆膜铺设滴灌带、播种等,分析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灌溉,确保以成熟的节水滴灌技术满足玉米种植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9.
刘涵淼  张超  赵敏  冯新宇  刘洋  王丹 《种子科技》2022,(23):127-129
低温胁迫是玉米生产中重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危害,严重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提高,因此文章探讨了低温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的影响,从栽培技术、遗传育种、差异蛋白质组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提高玉米耐低温能力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提高玉米耐低温能力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美国玉米生产及考察后的反思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1991年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北京市玉米代表团一行4人赴美进行了26天的玉米生产考察,重点考察了玉米带的衣阿华州和伊利诺伊州,现将此行的所见所闻向玉米同行作一个介绍。一、玉米生产概况美国是世界第一玉米生产大国,1981~1989年平均玉米收获面积4.3亿亩,占世界玉米总面积  相似文献   

11.
玉米锈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主要为害玉米的苞叶、果穗等部位,不利于玉米的丰产高产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近年来,玉米锈病在上蔡县华陂镇等玉米产区发病程度呈现加重趋势。结合实际情况,文章分析探讨了该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原因等,提出了农业防治、药剂防治两个方面的防控措施,为当地玉米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吴晓周 《种子科技》2024,(2):155-157+160
我国作为大豆、玉米生产大国之一,随着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豆、玉米产能也逐渐提升,但大豆和玉米依然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近些年,我国大豆、玉米进口量逐年增加,如何提高大豆、玉米产量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技术可以在保持单位面积内玉米产能不变的情况下增收一茬大豆,从而提升种植效益。基于此,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原理与优势,阐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丰产路径和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米稳定生产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实现玉米持续高产,亟须研究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基于此,介绍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主要从选地与整地、种子的选择、种子的处理、播种措施、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把控,以全过程优化玉米种植环境。分析了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防治大斑病、锈病、纹枯病、玉米螟、红蜘蛛、玉米蚜虫,应坚持做到针对性防治,确保玉米健康生长,达到增产提质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玉米种植的历史悠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玉米种植为我国解决温饱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分析了大田玉米的种植技术和改进方向,从提升农民种植收益、促进玉米集约化生产以及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阐述了玉米种植技术改进的价值,并从品种选择种植要求、田间管理以及作物收获等方面提出了种植要点,深入分析了大田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策略,提出了大田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玉米抗倒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玉米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本文对玉米抗倒伏性的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总结,从自然条件、栽培管理、病虫害、玉米自身形态以及茎秆性状等方面对玉米倒伏问题加以分析,并讨论了防治玉米倒伏的一些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宁夏玉米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分析了宁夏玉米产业的状况和特点,指出今后宁夏玉米产业的发展,要抓住畜牧业大发展的机遇,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优化玉米品种结构和提高玉米转化能力,大力发展优质青贮玉米和淀粉专用玉米.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新疆塔城盆地玉米生产发展,从近十年塔城盆地玉米面积、单产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变化,分析了玉米生产在塔城盆地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近十年塔城盆地玉米主栽品种、种植模式、播种技术、收获技术、灌水及化学除草等技术发展变化,阐述了塔城盆地玉米生产技术变化的趋势,围绕塔城盆地玉米生产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今后塔城盆地玉米生产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榆林市玉米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陕西省榆林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粮食的产量。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及玉米生产水平,加快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榆林市种子管理站从全国各地征集了20多个玉米品种进行试验,从中筛选出了东单11、永玉3号、户857、铁研24、沈玉17等表现突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李秀慧  任志强 《种子世界》2021,(12):0099-0101
分析了制约玉米生产的关键要素,阐述了玉米秸秆归垄沟播抗旱艺机一体化技术在玉米生产中通过减水、减肥、减农药、减用工、减农机等技术要点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推进玉米生产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长江中游玉米生产是解决本区域玉米产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随着长江中游玉米的快速发展,该地区出现了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早稻–秋玉米等新型的一年两熟制种植模式,为探明其适应性和实用性,2013—2014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设置了传统种植的双季稻(对照)、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早稻–秋玉米共4种两熟制种植模式,分析比较其周年产量及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春玉米–晚稻和双季玉米周年产量显著高于早稻–秋玉米和双季稻。与双季稻相比,春玉米–晚稻周年产量、光能生产效率、光能利用率、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8.3%、14.1%、23.4%、16.4%、37.2%和44.3%,双季玉米分别提高了13.5%、8.1%、26.1%、11.4%、88.8%和37.8%。春玉米其产量、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两年平均比早稻分别高出30.6%、29.5%、57.2%和96.1%,而秋玉米和晚稻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不同玉稻模式周年产量差异主要源于第一季春玉米和早稻产量的差异。可见,春玉米–晚稻和双季玉米是适宜在长江中游推广的两熟制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