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宽、窄幅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出苗期,宽幅播种方式较窄幅播种方式出苗相对较少;出苗后,宽幅播种方式的优势显现出来,最高群体、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和公顷成穗均较窄幅播种方式多,宽幅播种方式产量高于窄幅播种方式产量,增产幅度达9.3%。  相似文献   

2.
在野生状态下滇龙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较为缓慢,为了探索加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方法,对滇龙胆草种子采取了不同播种基质、不同播种深度、不同播种基质含水量及不同育苗方式播种育苗.结果表明:滇龙胆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适宜的播种基质应有较好的透气、透水性,适宜的播种深度不超过1.5 cm,播种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40%~50%;为提高种子出苗率且缩短出苗时间,生产上可考虑使用漂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及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  相似文献   

3.
1 选择配套品种 一般选择大果、中熟、直立、高产品种.种子剥壳后,剔除病粒、霉粒、破损粒、瘪粒,并按照大、中、小三级分级粒选,一、二级做种子分开播种.2适期播种麦垄套种应适期播种,花生播种过早,与小麦共生期过长,易形成高脚苗,影响产量;播种过晚,则失去套种的意义.一般在小麦收获前15d左右播种为宜,根据水肥条件、降雨及土壤墒情,趁墒或造墒,在5月中旬播种.播种时,注意不要损伤小麦.  相似文献   

4.
根据华北玉米高产创建项目中播种环节遇到的实际密度、施肥、除草剂使用、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及积累的解决方法,将播种、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的各项技术进行合成,提出了集成各技术为一体的高效机械化播种模式,有效的提高了播种效率、使播种环节更加集约、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纪耀坤 《种子科技》2023,(23):43-45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增效明显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体现在扩大播幅、增加播种行距、精准控制播种量、籽粒播种均匀等方面,可有效改善传统小麦条播缺苗、缺垄、麦田通风等问题,促使小麦健壮生长。从冬小麦宽幅播种前期准备、宽幅播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田间管理三方面入手,围绕选种、整地、播种、水肥、病虫害等环节介绍播种管理技术,以期为实现冬小麦增量提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弓晓峰 《种子科技》2012,30(9):44-46
近几年,随着玉米种子精量播种技术的推广,带来了玉米播种方式的革命,农民实实在在看到了精品种子在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前提下减少用种和间苗定苗用工等节本增效的巨大好处。所谓精量播种,是指在确定密度的前提下,通过精量播种机械将玉米种子按农艺要求的亩播种量、行距、株距、播深精确地进行“单粒播种”或“半距单粒播种”的一种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在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出苗率下降的原因可归纳为播种过浅、播种过深、秸秆或根茬物理阻碍、种子霉烂及土壤水分不足或干湿不均等5方面。影响出苗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翻耕方式下(对照)依次是土壤水分不足、播种过浅、根茬阻碍;在秸秆粉碎还田后翻耕播种方式下为土壤水分不足、秸秆阻碍、播种过浅;在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方式下为秸秆阻碍、土壤水分不足、播种过浅;在秸秆粉碎还田直播方式下为秸秆阻碍、播种过深、种子霉烂、播种过浅、土壤水分不足;在秸秆立秆直播方式下为秸秆阻碍、种子霉烂、播种过浅、土壤水分不足、播种过深。在后两2种种植方式下秸秆还田量与小麦出苗率可分别用y =402.67x-0.7192和 y =509.4x-1.0597表示。  相似文献   

8.
<正>1播种时期的确定各地的气候有很大差异,播种时间也不同,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高,播种时间偏早,而北方地区气温较低,一般的播种较晚,但采用早熟栽培时间也可相应早播。春季露地直播栽培,一般以当地终霜已过,地温稳定在15℃左右时为露地播种的适宜时间。播种的最佳时间,还应根据品种、栽培季节、栽培方式以及消费季节等条件来确定。一般3月中、下旬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6月下旬开始收获上市;秋西瓜7月上、中旬播种,9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9.
免耕条件下提高冬小麦播种质量及其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差异很大,研究与其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方式对提高免耕播种质量及其增产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在半湿润区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3种机具播种方式(机具+行距)和3个播量水平对冬小麦播种质量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机具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小宽窄行机具播种方式播种质量最优,表现为基本苗、群体数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最高,产量比其它两种机具播种方式(大宽窄行和宽行宽带播种方式)分别增产29.6%和25.8%(2010年~2012年),主要是穗数的提高(30.2%和36.2%)。播量与机具播种方式存在显著交互效应,增加播量是弥补免耕播种出苗率低的重要栽培措施。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小宽窄行机具播种方式与增加20%播量组合最优,可作为该区域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琼花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影响琼花种子萌发的播种时间、贮藏方式、播种深度、播种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藏种子播种期越早,发芽率越高,播种期迟于6月种子就无法萌发;种子仅在秋季萌发;室温沙藏、浅播、蛭石为播种基质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郭海瑛  王胜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0):101-105
为了解陇东半干旱地区环县冬季积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的影响,通过Mann-Kendell统计检验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等手段对冬季积温以及冬小麦发育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冬季积温在近36年的变化过程中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发现,1990年为冬季积温突变的年份;Morlet小波变换分析得到在30~35年上冬季积温呈现出最为显著的周期变化规律;(2)通过对冬小麦发育期特征分析,发现冬小麦除了在分蘖期表现为推迟的状况,其他播种、出苗、三叶、越冬等发育期均表现为提前的变化特征;对冬小麦发育期与积温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均为负相关,表明大多数发育期提前1~5天;在冬季积温偏高的年份,冬小麦各发育期普遍提前4~14天;(3)对冬小麦物候间隔期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冬小麦在播种—出苗、播种—分蘖、播种—越冬、播种—返青以及播种—抽穗期,间隔时间呈现出延长的变化特征;在播种—三叶、播种—起身、播种—拔节、播种—开花、播种—成熟期,间隔时间呈现出缩短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就是运用机械将确定数量的农作物种子按照栽培农艺要求的行距、株距、深度播人土中,并随机适当镇压的一项栽培技术。单粒播种技术适用于土壤条件好、种子纯度高、发芽率高、病虫害防治措施有保证的田块。国外农作物播种早就实现了精播(或单粒播种),主要农作物种子基本实现了丸粒化。国内玉米播种技术应用.除西南部分区域采用育苗移栽外。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穴播,多粒播种。  相似文献   

13.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传统翻耕、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3种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土壤速效养分、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比较,明确了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灭茬免耕播种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的出苗率、不同土层含水量、玉米产量性状、单位产量及总收益均高于传统翻耕,且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的出苗率比传统翻耕高3.3%和7.8%,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的大小顺序均为机械灭茬免耕播种>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传统翻耕,机械灭茬免耕播种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处理的玉米产量比分别高9.01%和3.23%,纯收入比CK增加4305元/hm2和1965元/hm2,即分别比CK高出36.98%和17.65%。说明机械灭茬免耕播种措施最好,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耕作方法又优于传统翻耕。  相似文献   

14.
正播种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四道工序,适宜播小麦、玉米、豆类、棉花和高粱等种子。使用机械播种可提高工效,保证播种质量。一、机械播种作业的方法拖拉机牵引播种机作业应因地制宜选择下列方法,供初学机械播种的机手参考。1.梭行播种法。机组(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沿作业区一边像织布梭似地进行播种,在地头做有环节转弯。梭行播种法(图1)能保证较高的播种质量,机器磨损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我县麦子的播种形式是“家家种田,户户播种”。良种良法不配套,播量不一,用种偏多;同类型品种播期拉得长,适期播种难保证;播种质量差,不能做到精量、均匀播种、堆籽、丛籽、露籽多;布局混乱,品种不一,难以保纯和统一管理。1990年秋播开始,我县在17个乡镇的17个小麦千亩丰产方和县5个万亩丰产片上,组织了农机、农技、种子等部门密切配合,实行了统一播种,由村民委员会成立播种专业队,村主任兼统一播种队长,聘用有播种技能的村民小组长为播种员,面积大的还聘用  相似文献   

16.
郎纯波 《种子科技》2010,28(3):40-40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播种技术对产量的作用日显重要。玉米精播技术包括种子处理、土壤备墒、合理密植、播种方法、播种量以及播种深度等。  相似文献   

17.
刘芳 《种子科技》2017,(10):64-65
近年来,马铃薯栽培行业蓬勃发展,如何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也成为了种植者重点研究的问题。基于此,首先阐述了马铃薯播种前期土地和种子的选择,其次从播种时间、播种密度和播种方式3个方面介绍了马铃薯的播种技术,最后从施肥和灌溉两部分说明了马铃薯高产栽培的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盆栽和田间条件下,研究春季5个播种深度(3,6,9,12,15 cm)和秋季3个播种深度(5,10,20 cm)对麻疯树FD-8号种子出苗和苗木性状的影响,以确定麻疯树适宜播种深度.结果表明:春季种子出苗率达90%,各播种深度间的差异不显著;秋季播种深度5 cm和10 cm的出苗率达90%,但播种深度20 cm的出苗率不足62%.春季和秋季增加播种深度,麻疯树地下茎侧根数、地下茎侧根长、地下茎高及地下茎干物质量增加,主根长和根干物质量总体减少,4条侧根总长、地上茎高、地上茎干物质量、叶片干物质量及植株总干物质量则先增而后减,以播种深度9~12 cm的数值较大.春季主根侧根数和主根侧根长以播种深度3 cm的较优,但播种深度间地径和着生叶片数差异不显著.秋季基施生物有机肥明显抑制出苗和苗木生长.可见,麻疯树种子播种深度以3~10 cm为宜.  相似文献   

19.
小麦宽幅播种是扩大播幅、增加播种行距的技术措施,是准确控制田间播量,达到播种籽粒均匀、有效提高出苗整齐度、促进个体发育、构建合理群体、实现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文章围绕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开发集成配套技术,对指导小麦良种配良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精密播种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备种、整地、播种及田间管理等精密播种技术要点的探讨,阐述了玉米精密播种国外发展状况、技术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