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大豆抗旱保墒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生产的最大省份,常年大豆种植面积450万hm2左右,占全国大豆面积的40%~44%.是中国大豆的主要商品粮供应基地。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大豆种植面积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1/3左右.大豆种植是该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该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1 大豆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1.1 种植面积驻马店市是河南省大豆主要生产区.但建国以来,该市大豆种植面积一直不稳定,20世纪50年代大豆播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3.3%~35.4%,1965年,由于瞎指挥,视大豆为低产作物,压缩种植面积,大豆种植面积仅有12.11万hm2.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已累计选育推广合丰、合农号大豆品种63个,合字号大豆品种占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30%~50%,占适宜种植区域种植面积的80%以上,累计推广应用面积3000万hm2,创纯社会经济效益120亿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大豆生产水平,并推动了大豆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河南出现了大豆种植面积下滑现象,制约省内大豆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单产面积提高缓慢、投入少、品种更新慢、与加工企业缺少连接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河南大豆产业发展的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加大投入、制定大豆产业计划、做好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工作、与企业合作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全镇总耕地面积12333hm^2,2004年,大豆种植面积8933hm^2,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72.4%。2004年,8933hm^2大豆田中都有大豆蚜虫不同程度的发生,达到防治指标的发生面积高达7733hm^2,占大豆种植面积的87%,可以说,2004年大豆蚜虫的发生面积和发生密度是近20年来前所未有的。在发生大豆蚜虫的豆田中,有部分地块发现有红蜘蛛,它们与大豆蚜虫一起危害大豆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正>我市种植业以种植大豆为主,其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大豆田除草以化学除草为主,其中施用苗后除草剂作为防除大豆田杂草的主要措施,尤其是在春季土壤水分较大,机车难以作业,土壤处理面积相对少的情况下,其应用面积大幅度上升,但由于不良的气象条件和不当的使用技术等因素,会造成大豆药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河南省传统作物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河南省曾经是黄淮海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在黄淮海夏大豆生产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均耕地质量、大豆单产水平、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通过分析河南省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专用大豆品种,与企业合作建立优质大豆加工地,调整种植业结构,鼓励政府扶持,制定大豆产业计划,以期为河南省大豆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东北三省及内蒙占地区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常年种植面积在400万~500万hm2,大豆重迎茬现象十分严重,如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重迎茬面积达80%以上.重迎茬大豆减产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是妨碍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推广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技术对大豆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现状及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近年来,在长期追求粮食产量和玉米、大豆不合理比价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大豆重迎茬面积已近大豆面积1/3,特别是北部地区由于小麦退出保护价,价格低效益差,种植面积锐减,种植玉米等喜温作物又受到积温限制。目前这一地区已经由过去的“麦豆产区”变成了真正的“大豆产区”,重迎茬面积占大豆面积的60%~80%,逊克等县市重迎茬面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是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黑龙江省约有1500万亩大豆受害,其中严重受害面积200余万亩(减产30%以上)。近年由于大豆经济价值高,农民不断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迎茬面积逐年增加(可高达20~30%),致使大豆孢囊线虫病区扩大,危害日趋严重。大豆孢囊线虫是土传病原物,幼虫入侵感病大豆根系后,由表皮而达皮层,在寄主根系组织内吸  相似文献   

11.
市场资讯     
国产大豆今年总产量减少大豆价或再度上涨随着黑龙江省大豆收割进度的推进,部分地区的大豆开始逐步供给市场。2012年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国内大豆总产量减少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2.
《种业导刊》2014,(3):33-33
<正>在进口大豆强势冲击下,国内的大豆备受冷遇。曾经执着于种植大豆的农民(以下简称"豆农"),难耐连亏多年而被迫放弃了大豆种植,转而种上了经济效益更高的水稻和玉米。大豆售价低被舍弃。黑龙江是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其产量约占全国的40%。随着国外转基因大豆进口,国内大豆的价格和价值难成正比,农民只有顺遂市场改种经济效益更好的玉米等,大豆种植面积逐年萎缩。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豆的生产和创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 我国和世界大豆生产的发展 1.1 世界大豆生产的快速发展从1949年到1999年,大豆生产获得快速发展.1949年全世界大豆面积1277.8万hm2,总产1400.6万t,1999年面积已达7205.2万hm2,总产15774.4万t,面积增长5.6倍,产量增长11.3倍.大豆生产发展快的国家,也是目前大豆的主产国家有美国、巴西和阿根廷.1999年,美国大豆面积2964.8万hm2,单产2550kg/hm2,总产7561.5万t,占世界大豆产量的47.9%; 巴西大豆面积 1297.5万hm2, 产量2376kg/hm2,总产3082.1万t;阿根廷大豆面积747.0万hm2,单产每hm2 2410kg,总产1800万t,这三个国家大豆产量居世界前三位.美国以出口原豆为主,巴西出口豆粕,阿根廷以出口豆油为主.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生产是近二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近些年印度大豆生产发展也很快,1999年大豆种植面积已达到645万hm2,总产610万t,但单产低,单产946kg/hm2. 1.2 我国大豆生产发展概况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豆生产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1936年大豆总产量1130万t,大量的大豆、豆饼和豆油从大连港源源外运,大豆作为大宗农产品大量出口.以后由于战乱的破坏,农业生产萎缩,1949年我国大豆产量仅有509万t,不及历史最高年产量的一半.50年代大豆生产得到一定的恢复,1957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达1274.8万hm2,是中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由于我国人口增长,粮食压力大,大豆种植面积逐步下滑,"三五”计划期间(1966~1970)大豆面积平均800万hm2,"四五”(1971~1975)733万hm2,"五五”(1976~1980)只有667万hm2.改革开放后大豆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1991年恢复到800万hm2,1986年大豆总产1160万t,花了整整50年,总产才超越历史最高水平.80年代后期总产稳定在1100万t上下,90年代初又下滑到900多万t.1993年国家抓紧大豆生产,大豆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800万hm2,总产1300~1500万t,尤其1994年大豆面积922万hm2,总产1600万t,是我国大豆产量最高年份.近几年大豆面积仍可保持800万hm2以上,总产量在1300万t徘徊,1999年大豆面积820.5万hm2,单产1671kg/hm2,总产1370.5万t.大豆供应不足,大量进口大豆和豆粕, 进口量相当于我国产量的一半. 1.3 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缓慢及其原因二战后由于食用油短缺,加上饲料的蛋白源不足,促进了大豆生产迅猛发展.1954年美国大豆总产超过我国,20年后1974年巴西又超过我国,再过20年阿根廷大豆生产与我国不相上下,近两年面积虽然不如中国,但因单产高,总产也已超过中国.我国曾是大豆生产第一大国,现已降为第四位,1999年总产量仅占世界总产的8.7%.我国大豆生产波动大、单产水平低、比较效益差,是制约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问题.造成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单纯强调粮食生产,大豆受挤压,往往是抓一抓好一点,不抓就下滑,粮食减产也下滑.从客观上讲,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在保证基本供给的前提下,才会考虑发展大豆的问题,但大豆又是必需农产品,因此大豆下滑到一定程度,又要抓一抓.一般情况是大豆种植面积下滑到700万hm2,大豆会严重短缺,国家就要抓紧大豆生产.其次,人为的挤压大豆也是比较普遍的,往往由于讲政绩,粮食要不断增产,而大豆由于其自身产量相对较低,强调种高产作物,致使玉米等作物多年连作,大豆面积减少.再一个原因是大豆的比较效益差,也制约大豆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往往选择效益好的作物种植,尤其大豆与  相似文献   

14.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也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北方地区是大豆的主要种植地,先进的大豆种植技术与适宜的气侯是促进北方大豆产业蓬勃、科学、高效发展的关键。因此,研究与完善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克山县克服了春季多雨、低温寡照、虫害等不良自然灾害.卓有成效地完成了黑龙江省国家高油高产大豆良种补贴示范推广项目工作.全县完成大豆种植面积11.2万hm^2.其中完成大豆良种补贴项目面积1万hm^2,占项目任务面积的100%.占全县大豆种植面积的8.9%.该项目面积共落实在15个乡镇122个村5825户531个地块.1万hm^2高油大豆总产2.55万t。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是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常年种面积在200万hm2以上,由于大豆种植面积较大,大豆田缺苗较为严重,给大豆的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失.笔者对黑龙江省大豆田缺苗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1生产现状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生产的主产区,常年大豆种植面积450万hm2左右,占全国大豆面积的40%~45%,总产量占全国的40%~46%,商品率80%以上,是全国大豆的供应基地。大豆是黑龙江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豆作为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最早的作物,入世前后,由于受国外高油大豆的冲击,价格低迷,产量和效益下降,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面对大  相似文献   

18.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大豆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大豆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200万hm^2以上。2000年种植面积为280万hm^2,2001年种植面积为240万hm^2,2002年种植面积为220万hm^2,约占全国大豆面积的30%。大豆在我省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最高年份出口达15万t,占全国的80%。  相似文献   

19.
1 国内大豆产量 由于2006-2007年度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种植收益大幅增加,大豆种植比较收益下降,对东北产区农民大豆种植意向带来负面影响,国产大豆种植面积继续减少.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7-2008年度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1.33亿667m2,比上年减少4.6%.  相似文献   

20.
改善空间因子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秉进 《作物学报》2006,32(7):1097-1100
为了从理论上区分土壤因子和空间因子的作用,试验采用框栽的方法控制土壤面积,研究了增大空间因子对生长在不同土壤面积上的大豆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有效营养面积范围内,增大空间可以增加大豆产量,单株土壤面积较小时增产作用显著,随着单株土壤面积的增大,空间的增产作用减小。改善(扩大)空间因子明显增加了大豆的单株荚数和百粒重,降低了瘪荚率,增大了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重,降低了株高和结荚部位。因此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黑土区,利用和培育株型收敛、高光效大豆品种,在生产中将具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