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营养液对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园艺上营养液滴注(压注)的应用比较广泛,在花卉上的应用可以使花卉生长茂盛。基于此笔者就园艺上营养液滴注(压注)的应用技术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立木注药方法以0.50%、0.10%、0.02%体积分数的ACQ-D防腐药液对幼龄杨树进行注药防腐处理,测定不同高度横截面药液渗透面积的百分比,结合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观察和分析防腐药液在杨树立木中的分布与固着状态.结果表明:沿着树干高度方向,3种浓度药液在横截面上的渗透面积减小;药液主要分布在木材的导管和木纤维内,在木射线中分布较少,所含Cu元素主要是以二价形式存在于木材中.防腐药液在木材中的固着场所主要为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相似文献   

3.
<正> 1.树干挂瓶引注法 该法是通过树干引输肥(药)液施肥的一种方法。在树干茎部20厘米处的两侧,用开皮器打两个洞,深至形成层,每个洞边挂一个容积40毫升的药液瓶,将棉芯一端浸入瓶内,另一端伸入洞内,然后用塑料薄膜全部包扎起来。药液通过棉  相似文献   

4.
果树挂"瓶"是指在树干上吊挂装有药液的药瓶或药袋,用人工输药管(去针头)或棉绳、棉芯把瓶中药液通过树干中的导管输送到枝叶上,从而达到治虫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用5种具内吸作用的杀虫剂,分别采用树干涂抹、基部钻孔注药和根施三种施药方法,进行了防治山楂树新害虫——山楂喀木虱(Cacopsylla sp.)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不同施药方法防治初孵若虫、成虫和老龄若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树干涂药以50%久效磷乳油10倍、20倍、30倍液药效最好,其次是40%乐果和氧化乐果乳油10倍、20倍液。而树干基部钻孔注药和根施较费工、费药。因此,生产上以树干涂药防治该虫最佳,且以卵盛期防治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防治杨树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向树干注入内吸药液,利用农药在植物体内传导杀死害虫。试验结果表明,树干打孔注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可节约防治成本,不污染环境,是杨树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除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1、使用打孔注干机的好处多 (1)一般杨树都高达20~30米,高压喷雾机很难达到如此高度,而且喷雾不均匀,而注干机在树干四周钻孔用药,树木再高,药液也能随树液上升分散到所有枝叶中. (2)喷雾易污染周围环境,且受天气影响大,药效短,而注干法则不会污染周围环境,受天气影响很少,药效期特别长.  相似文献   

8.
<正>灌根法是将一定浓度的药液灌入植株根区的一种施药方法。可使用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等,按照使用要求将药剂对水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装入喷雾器内(去掉喷头)或水壶内,再往植株根部浇(喷)灌。适宜防治地下害虫、根部病害(包括线虫)、植物维管束及导管类病害。一般每株灌药液0.25~0.5千克。一般在发病初或初见地下虫害时开始灌根。1、灌根法防治蔬菜病虫害实例1)防治茄子枯黄萎病,发病初期及时用50%多菌灵可  相似文献   

9.
挂瓶引注施肥治虫法,又叫果树输液施肥、施药法.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的树干两侧,用开皮器打两个洞,深至形成层,每个洞附近挂1只容量约60毫升的玻璃瓶(或用废弃的墨水瓶或止咳水瓶),瓶内放入所需的肥料,如0.3%尿素液、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喷施宝、快丰收等溶液;农药液如40%杀虫双400倍液,50%甲基托市津500倍液等.  相似文献   

10.
将棉花(陆地棉)沙培,营养液为两种磷水平(0.5mM和5.0mM),在每种磷处理中,对棉花每日浇水或通过数次水分逆境循环使棉花适应水分逆境条件。低磷水平处理提高了适应逆境植株叶内的淀粉含量,但高磷水平处理的植株叶内淀粉含量没有增加。在适应逆境和不适应逆境的植株中,高磷水平处理均能提高叶内蔗糖和葡萄糖的含量,但对渗透调节或膨压与水势之间的关系影响不大。在不适应逆境的植物中,高磷水平处理使高水势条件下叶片传导力和光合作用增强;在适应逆境的植物中,高磷水平处理提高了光合作用,但降低了叶片传导力,从而提高了单叶的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树干注药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树干注药法的操作技术、方法及其使用的药剂种类和应用树干注药法的优缺点,针对目前树干注药法的使用情况,提出树干注药法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树干注射输液法在老龄RRIM600橡胶树上进行相同配比不同浓度的营养液注输施肥试验。连续注输营养液2个月和4个月后分别对各试验处理后橡胶树胶乳的产量和叶片中养分元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树干注输营养液施肥法对橡胶树的胶乳产量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有助于提高橡胶树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相同配比不同浓度的营养液连续注输2个月后橡胶叶片中大部分养分元素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连续注输4个月后各试验处理的差异开始显现。输液后叶片中养分元素增长量最大的溶液配比浓度为:尿素0.1 g/L,磷酸二氢钾6.81 mg/L,硫酸钾50.6 mg/L,硫酸镁34.5 mg/L,硫酸铜1 mg/L,硫酸亚铁1.39 g/L,硫酸锰2 mg/L,硫酸锌1 mg/L,硼酸2 mg/L。  相似文献   

13.
16%虫线清乳油防治椰心叶甲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椰心叶甲已侵入海南省及广东省珠海市。由于其世代重叠且繁殖力强,南方大多数商品价值高的椰子树、大王椰等棕榈科植物都可成为椰心叶甲的寄主。椰心叶甲深藏于尚未展开的椰子树、大王椰心叶,生态位隐蔽,导致对高、大植株心叶部潜伏的椰心叶甲施药防治的高难性。采用强烈内吸(渗透)、上下输导、持效期1年以上的高效、速效、低毒、广谱新型药剂———16%虫线清乳油以树干基部打孔注药法防治高、大树体的椰子树等棕榈科植物椰心叶甲幼、成虫,药后8个月治愈率达100%,同时采用16%虫线清乳油喷雾施药防治人力可及高度植株的椰心叶甲幼、成虫,药后8个月防效达92.5%,有力地遏制椰心叶甲的危害与扩散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正>梨树蚜虫以梨二叉蚜为主,俗称腻虫,在河北省各梨区普遍发生,是梨树的主要害虫。梨蚜以4月下旬到5月危害最重,造成大量卷叶,影响枝梢生长,引起早期落叶。各地都以喷药防治,但此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农药,我们采用树干内注射内吸杀虫剂,使药液随叶片蒸腾作用而提升到叶片上,蚜虫吸食后中毒死亡。1试验设计试验树种为密梨,15年生,直径16 cm。具体操作:在树干中下部钻一小孔,深5~6 cm,安上注射针头,将药罐吊起,使药液缓慢注入。作两组  相似文献   

15.
糖氮比在小麦植株营养诊断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小麦植株的营养化学诊断主要是测定无机态营养(硝态氮,无机磷、钾)。我们在诊断实践中体会到:单独的氮素营养指标,不仅难以说明苗情壮弱,而且对判断植株体内氮营养水平本身也是不够的。自1974年以来,我们应用糖氮比在小麦上进行无机—有机营养化学诊断的研究工作。测定方法是采取压汁稀释法制取待测液(稀释20—40倍),在白磁板上进行点滴测定,临时制作标准色阶进行比色。硝态氮用硝酸试粉法。可溶性糖测定用0.2%葸酮硫酸试剂比色法:取一滴待测液或标准液于穴中加5滴葸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树干打孔注入稀土营养液的方式对八角树树体营养调理和保花保果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树胸径每cm注1%稀土营养原液3 ml或一次性注30 ml、50 ml、75 ml剂量,都对八角树势恢复明显,连年产量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蜡质蔬菜是指表面有一层白粉状蜡质的蔬菜,如花菜、甘蓝、大葱等。在防治病虫害时,因为叶片表层有蜡质,使药液呈水珠状,不能渗透植株内部而流失。因此应采取辅助措施:取占药液重量0.1%的洗衣粉或肥皂,用少量温水彻底溶解作为药液的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下磷营养对玉米苗期根系导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室内水培试验法 ,选择高水肥型玉米品种 ,以 PEG6 0 0 0模拟干旱胁迫 ,Hoagland全营养液和无磷营养液控制磷素水平 ,用压力室法测定了三叶期的玉米根系导水率 (L p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缺磷植株根系的导水率显著降低 ,但在复磷后 4~ 2 4 h内导水率能恢复到与供磷对照植株接近的数值 ;干旱胁迫可导致玉米根系导水率急剧降低 ,但供磷处理的导水率仍然大于无磷处理 ;复水后 ,供磷植株 Lpr 恢复能力较无磷植株强 ,表明磷处理植株对干旱有较强的忍受能力和恢复能力。 Hg Cl2 处理表明磷营养可通过影响水通道蛋白的活性或表达量来调节根系导水率。  相似文献   

19.
<正>兰花的施肥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土壤施肥法,即把肥料或无土栽培营养液直接施于土壤或无土栽培基质中,兰花根系吸收后,将养分输运往植株各个部分。其二是叶面施肥,即将化肥或营养液配成  相似文献   

20.
人生病了可以吊瓶"输液",果树发生了病虫害同样可以吊瓶"输液".这种方法是在树干上吊挂装有药液的药瓶,用棉绳或棉芯把瓶子药液引注到树干上已钻好的小洞中,让药液通过树干中的导管输送到枝叶上,从而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笔者从1998~2001年在重庆合川市草街镇镜湾村陈世元1248株梨、桃、李、柚树上的试验证明,这种方法不仅防效高、省工省药,而且克服了果树喷施药液易流失等缺点.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