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UV-C处理对库尔勒香梨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经不同剂量的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后,损伤接种黑斑病原菌,贮藏于低温条件下,研究UV-C处理对香梨果实硬度、病斑直径、细胞膜渗透率、呼吸强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探讨UV-C处理在香梨采后控制黑斑病的可能性。结果表明,UV-C处理对叶绿素的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降低果皮细胞膜渗透率;减弱果实的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病斑生长;较好的保持果实硬度;从而延缓了香梨采后衰老和贮藏期限,其中7.5kJ/m2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测定,得出了库尔勒香梨果实的最佳贮藏参数是:贮藏温度-1 ̄0℃;O2浓度2% ̄4%;CO2浓度0.06% ̄2%;湿度90% ̄9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脱蜡处理对香梨生理活性的影响,探讨蜡质在香梨采后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材料,采用常温加热结合法,用氯仿对香梨进行脱蜡处理,贮藏于-1.5℃、RH95;的条件下,定期取样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VC含量、呼吸速率、细胞膜渗透率、丙二醛含量、乙烯释放速率变化以及未脱蜡果实蜡质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未脱蜡香梨相比,在整个贮藏过程中,脱蜡组失重率快速上升,均高于同期未脱蜡组,并且提5d出现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结论]香梨脱蜡后促进香梨的衰老,降低了其商品价值及缩短贮藏期.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离、鉴定库尔勒香梨黑头病病原菌,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致病菌进行鉴定,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法对致病菌株进行分离纯化,观察病原菌株的菌落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孢子形态特征,并根据回接试验确定其致病性能。结果表明,从病梨萼端表面及香梨生长环境中共分离出11株菌株,综合病原菌菌落形态、孢子显微结构及回接试验,筛选出2株候选菌株(SY-6、XL-6),其回接香梨的病症与正常发病的香梨较相似。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简称CTAB)法提取病原菌DNA,经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rDNA)基因片段测序及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简称NCBI)网站的同源性比对,鉴定得出SY-6、XL-6均属于链格孢属。结果共分离出2株链格孢属病原菌,致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的香梨较相似,结果与笔者所在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结果相吻合,从而为研究病原菌致病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烂病是塔里木垦区库尔勒香梨的主要病害,其发生流行与树势、气候、管理措施、虫害等密切相关。防治香梨腐烂病必须贯彻以增强树势为中心,配合进行及时治疗、保护树干、彻底清园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腐烂病是目前库尔勒市香梨生产中危害严重的病害,造成香梨树体衰弱,死枝死树,严重的造成毁园,是香梨生产急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在库尔勒香梨生产中香梨优斑螟所用防治技术。[方法]走访调查库尔勒香梨的主要种植区域香梨优斑螟防治技术。[结果]果农重视香梨优斑螟越冬代的化防控制,但对其发生规律不清楚,多数仅仅当做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和香梨优斑螟)进行防治,而它们的发生时间存在很大差异;糖醋液对于香梨优斑螟诱集效果很好,在调查中使用其进行测报或防治的极为少见;该虫既可为害果实也可为害香梨主干和枝干的韧皮部,由于韧皮部虫斑明显,易造成树势衰落和伴随着腐烂病发生,果农普遍对其重视,但防效甚微。[结论]香梨优斑螟的综合防控技术水平较低,有必要加强香梨优斑螟发生规律和成灾机制的深入研究,结合生产实践制定科学的系统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8.
采后UV-C处理对葡萄抗病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辐能流短波紫外线(UV-C)处理对甬优1号葡萄腐烂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UV-C应用于葡萄保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葡萄贮藏前进行0、0.5、1.0、1.5、2.0 kJ/m2 UV-C照射处理,然后在(0±1)℃、相对湿度90%环境下贮藏84 d。贮藏期间取样测定腐烂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几丁质酶(Chitinase)活性、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活性以及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结果]UV-C处理有效控制了葡萄果实腐烂,显著提高了PAL、PPO、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诱导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的迅速增加。[结论]UV-C处理抑制葡萄果实的腐烂与抗病相关酶活性和总酚、总类黄酮含量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新疆库尔勒香梨腐烂病发生情况,筛选适用于树干淋刷药液技术的腐烂病防治药剂,为香梨腐烂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样地香梨腐烂病发生情况。药剂筛选采用树干淋刷药液方法,定期调查处理病斑复发率,测量病斑愈合宽度和愈合面积,综合评价供试药剂对香梨腐烂病田间防治效果。【结果】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病株率为48.0%~92.0%,平均病株率为65.20%,平均病斑块为7.05块/株,病斑发生部位主要分布于分枝上。施药90 d所有药剂处理病斑愈合情况良好,在病斑愈合宽度上,10%苯醚甲环唑平均愈合宽度达到11.0 mm,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药剂;在病斑愈合面积比方面,3%甲基硫菌灵和10%苯醚甲环效果最好,平均愈合面积比分别达到71.2%、63.6%。【结论】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发生普遍且较重,平均发病率达65.20%;综合药效结果排序,10%苯醚甲环唑在病斑愈合效果表现最好,且适用于树干淋刷药液技术,该药剂在香梨腐烂病防治上使用。  相似文献   

10.
采前喷钙对库尔勒香梨黑心病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通过采前对库尔勒香梨喷施0.014%,0.017%,0.020%钙肥,研究采前喷施不同浓度液钙对香梨黑心病和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座果2~6周内,实施一定浓度的钙肥,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使细胞保持较好完整性,抑制果实内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贮藏过程中黑心病和腐烂病的发生,较低浓度的液钙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试验中0.014%浓度的液钙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量对库尔勒香梨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a生库尔勒香梨的1a生枝条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提高库尔勒香梨抗寒性的关系。农家羊粪施用量分别为50,80,100kg/株,对照施用量为30kg/株,在人工低温胁迫条件下测定膜透性、可溶性糖、淀粉、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在低温胁迫下变化趋势明显,其中膜透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各测定值呈不同程度增加。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值呈负相关趋势。各施肥处理在-28℃时差异明显。库尔勒香梨不同施肥处理在低温胁迫下的抗寒顺序为:100kg/株>80kg/株>50kg/株。在生产中每株香梨树施80~100kg农家羊粪可提高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2.
UV-C处理对鲜切‘皇冠’梨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UV-C预处理后鲜切和鲜切后UV-C辐照两种方式对鲜切梨褐变的控制效果及其生理机制,为鲜切梨的贮藏保鲜以及扩大UV-C在果蔬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切‘皇冠’梨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鲜切前、后采用UV-C(有效波长254 nm)辐照处理5 min,分析在5℃贮藏过程中,两种方式UV-C处理后鲜切梨的褐变程度(BI)、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总酚含量、抗氧化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非酶抗氧化能力(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两种UV-C处理均能显著抑制鲜切梨的褐变,其中鲜切后UV-C处理控制效果更好。两种UV-C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鲜切梨的PPO活性、降低PAL活性和总酚含量,同时提高鲜切梨的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非酶抗氧化能力,抑制了H2O22和MDA的积累。相关性分析显示,鲜切梨的BI值与CAT、APX和...  相似文献   

13.
短波紫外线对鸭梨采后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5 kJ/m2的短波紫外线(UV-C)辐照鸭梨,研究其对鸭梨采后品质及防御性酶的影响。实验显示:5kJ/m2的UV-C处理能够显著抑制果实病斑的扩展,至接种后第7天,病斑直径与对照相比减小了17%。贮藏过程中,UV-C处理有效延缓了鸭梨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SSC)的下降,在处理后第14天辐照果的硬度为5.55,比对照高出9%,而可溶性固形物在贮藏后第7、14、28和42天分别较对照高6%、12%、5%和11%;同时UV-C处理诱导了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UV-C处理为有效的鸭梨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14.
UV-C照射对番茄幼苗生长和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条件下,在距番茄幼苗顶端30cm用紫外灯(UV—C)每隔1d、2d和3d照射一次,每次照射5min,到第4片真叶完全展开,分别照射9、6、5次。结果表明,随着UV—C照射次数的增加,即照射间隔天数的减少,番茄幼苗的株高、节间距、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增厚;照射次数在不超过6次时对茎粗无显著影响;幼苗POD、CAT活性和MDA的含量随UV—C照射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SOD活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1-MCP处理对香梨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新疆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了果实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对叶绿素含量变化、呼吸强度、乙烯产生、果胶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对叶绿素的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250 nL/L和500 nL/L 1-MCP处理使呼吸跃变延后24 d.1-MCP处理推迟或抑制了果实乙烯高峰的产生.250 nL/L和1 000 nL/L的1-MCP处理明显抑制了果胶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库尔勒香梨为实验材料,研究了1-MCP(1-methylcyclopropene)不同浓度在常温和冷藏温度条件下对库尔勒香梨处理后分别对果实冷藏期间硬度、果胶甲酯酶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呼吸速率的影响,表明了1-MCP可以有效延缓香梨采后贮藏期间硬度、果胶甲酯酶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的速度,并有效抑制呼吸速率,为1-MCP在香梨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嘧菌酯处理对哈密瓜采后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嘧菌酯(AZX)处理对哈密瓜采后病害的影响,为控制哈密瓜采后腐烂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哈密瓜西州蜜26号为试验材料,经50、150、250、300 mg/L嘧菌酯(AZX)溶液浸泡3min,自然晾干后贮藏于常温条件下,研究嘧菌酯处理对哈密瓜采后抗病性的机理.[结果]250 mg/L嘧菌酯(AZX)处理能有效抑制哈密瓜采后腐烂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上升,且明显提高了贮藏后期木质素含量、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HU)等抗病性酶活性,显著抑制了几丁质(GHT)酶活性降低.[结论]嘧菌酯(AZX)处理提高了哈密瓜采后抗病性,可能与激活果实体内的相关防御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库尔勒香梨光合生理特性及其相关变化规律.[方法]利用Li- 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库尔勒香梨两种树形的光合特征参数,通过试验测得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比叶重,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种树形的光合色素含量存在差异,疏散分层形树的Chla含量极显著大于开心形,Chla+ Chlb值在25.88~38.96 mg/cm2,而两种树形之间的比叶重均值相差不大;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的光补偿点(LCP)分别是28.75、33.22 μmol/(m2·s),在光强为1 090 μmol/( m2·s)时开心形树达到光饱和点,对应最大净光合速率值为18.61 μmol/(m2·s),低于疏散分层形的饱和光强1 150 μmol/( m2·s);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的CO2浓度补偿点分别是63.55和57.04 μmol/mol,两种树形的羧化效率(CE)分别为0.039 5、0.036 6.在CO2浓度达到1 135 μmol/mol时,开心形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为29.34 μmol/( m2·s),疏散分层形CO2饱和点(CSP)为1 165 μmol/mol.[结论]疏散分层形树对强光以及对CO2的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马晶  黄玲  李学文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1):2069-2074
[目的]以UV-C结合1-MCP对香梨进行处理,研究复合处理对采后香梨果实黑斑病发生及抗性酶活性的影响,探讨UV-C结合1-MCP提高香梨采后抗病性可能机制,为采后香梨黑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室温下用1mg/kg浓度的1-MCP处理,24h后再进行紫外线UV-C处理,辐照强度为7.5 kJ/m2,辐照时间为39 min.对处理果实进行损伤接种黑斑病菌,放置于低温(-1℃)条件下贮藏,定期测量果实品质,以接种无处理果实作为对照.[结果]在整个低温储藏过程中,UV-C结合1-MCP处理的果实发病率及病斑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果实.UV-C结合1-MCP处理提高了香梨果实POD、PAL、CHT、GLU活性.[结论]UV-C结合1-MCP复合处理提高了香梨果实抗病相关酶的活性,有效抑制了香梨果实黑斑病的扩展及发病率,增强果实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