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兔魏氏梭菌病又叫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其特点是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粪便。1病原和流行病学魏氏梭菌现称为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菌,两端较平,大小为1.0~1.5×4-8微米,一般为单个或成对存在,其老龄培养物菌体似颗粒状,革兰氏阴性。在体液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可见荚膜。能产生芽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或偏于一端,但在培养基或病  相似文献   

2.
魏氏梭菌病,又称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病,是兔的一种急性致死性腹泻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病原:魏氏梭菌即产气荚膜梭菌,一般可分为A、B、C、D、E、F六型。兔的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引起,少数为E型。A型魏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两端稍钝圆,无鞭  相似文献   

3.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以急性下痢为特征的家兔消化道疾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 魏氏梭菌也叫产气荚膜梭菌,为两端稍钝圆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有6个菌型。家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和E型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所引起的。该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肠道、粪便及土壤中,在正常情况下,增殖缓慢,产毒量少。当气候和饲料突变,动物胃肠道环境改变,消化机能紊乱时,该病菌便迅速繁殖,并且产生大量高度致死性的外毒素和气体,  相似文献   

4.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D型产气荚膜梭菌在羊肠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故称肠毒血症;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又称为软肾病;临床症状与羊快疫相似,又称类快疫。本病可侵害各种年龄的绵羊,但主要危害羔羊。以突然发病、急性死亡和后肾脏软化为主要特征。1病原魏氏梭菌病又称为产气荚膜梭菌,分类上属于梭菌属。本菌为厌氧性粗大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在动物体内可形成荚膜,芽胞位于菌体中央。一般消毒药均易杀死本菌繁殖体,但芽胞抵抗力较强,95℃需2.5h方可杀死。本菌可产生、、等多种外…  相似文献   

5.
犊牛梭菌性肠炎,又称犊牛出血性肠炎,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犊牛急性传染病。以腹泻、出血、坏死性肠炎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B型魏氏梭菌,又称B型产气荚膜菌,为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呈直杆状,单个或成双,很少出现短链,无鞭毛,不运动,芽胞大,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使菌体膨胀,但在一般条件下难于形成芽胞。但多数菌株可形成芽胞。  相似文献   

6.
德国牧羊犬魏氏梭菌病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氏梭菌病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又叫产气荚膜梭菌。由英国人Welchii等于1892年首先从一具腐败的人类尸体产生气泡的血管中分离得到,并以Welchii命名为魏氏梭菌。该菌引发的疾病发病急、病程短,病畜无任何前期征兆而突然死亡,死亡率极高的疾病,根据发病特征,人们将其称“猝死症”。  相似文献   

7.
正仔猪梭菌性肠炎又叫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是危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1病原特性本病的病原体为C型产起荚膜梭菌,亦称魏氏梭菌。本菌为革兰氏阳性、有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的厌氧大杆菌;在不良的条件下可形成芽孢,后者呈乱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芽孢多超过菌体宽度,故使菌体成梭形而有"梭菌"之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沈阳市一奶牛小区奶牛发生猝死,在病料中分离到1株有荚膜、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分离菌株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培养后能形成溶血圈。根据发病奶牛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生化试验结果鉴定出该分离菌株为一株魏氏梭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该菌菌株可致小白鼠发病死亡,并从试验致死的小鼠病料中分离到了与死亡奶牛病料相一致的细菌。从而确诊这起奶牛猝死是由魏氏梭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9.
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以腹泻和极度精神衰弱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1病原学该病的病原是魏氏梭菌A型或C型,所产生的毒素可引起鸡肠黏膜坏死性病变。魏氏梭菌是革兰氏阳性杆菌,可形成芽胞,培养要求厌氧条件,培养基中需加入人血液或血清。该菌的菌体一般消  相似文献   

10.
兔梭菌性下痢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水样下痢、脱水、迅速死亡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率高,各年龄兔均易感,以青年兔最易感。1病原本病病原为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A型魏氏梭菌。革兰染色阳性,有荚膜,能产生芽孢,一般单个或成双存在,常用消毒剂对其均有效。但产生芽孢后抵抗力较强。  相似文献   

11.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魏氏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有荚膜,不运动的厌氧大杆菌。C型菌株主要产生仪和P毒素,其毒素引起猪肠毒血症、坏死性肠炎。该病发病期短、死亡快、死亡率高,以排出红褐色带血稀粪,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节段坏死为特征。本病主要发生在1~3日龄初生仔猪,初产母猪很少发病。笔者在临床上曾诊治过4例发病初产母猪,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单个或成链,有荚膜的大杆菌。病兔以剧烈水泻、特殊腥臭味粪便,小肠出血、充血、充气,肠壁变薄、肠黏膜脱落等为特征。豆状囊尾蚴为白色的囊泡,单个或多个连成葡萄串状,头节上有4个吸盘。两种疾病对养兔业的危害都较大。  相似文献   

13.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是一种高度致病性传染病,主要危害1周龄以内的仔猪,对养猪业危害极大。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致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该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对热力、干燥和消毒剂的抵抗力强,一般80P需要15-30 min或100 t需要几分钟即可杀灭病菌。猪梭菌性肠炎病在我国目前呈散发状态或区域性流行,病猪主要以病程短、病死率高、肠坏死、肠血性下痢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依据病兔的临床表现、病理解剖、血液和黏膜涂片检查分析,镜下检查见成对或链状短粗棒状杆排列、有卵圆形芽孢和荚膜的革兰氏阳性菌,拟定为魏氏梭菌引起獭兔急性坏死性胃肠炎。患病兔经肌肉注射5%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3 mL,每日1次,连用3 d,隔离治疗;同时对本场健康兔采取饮水预防措施并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的传染病,该病为散发,没有季节性,必须经创伤才能感染,特别是创面损伤复杂,创道深的创伤更易感染发病。(一)病原与发病特点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是厌氧菌,两端钝圆、细长、正直或略弯曲的杆菌,多单在,周生鞭毛,无荚膜。能形成圆形芽孢,位于菌体一端,芽孢体呈鼓槌状。革兰氏阳性,培  相似文献   

16.
羊魏氏梭菌病有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等,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主发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真胃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腐败梭菌为革兰氏阳性的厌氧性大杆菌,可产生多种毒素.病羊血液及脏器涂片,可见单个或2~5个菌体相连的粗大杆菌,有时则呈无关节的长丝状,这种特征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1病原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而直接致病因素是由魏氏梭菌所产生的毒素。魏氏梭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如水、土壤、饲料以及动物的肠道内都含本菌。魏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菌,  相似文献   

18.
家兔A型魏氏梭菌病,又称产气荚膜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是以腹泻为特征的兔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又称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引起牛的猝死病的主要病原,对养牛业的危害极大。本文简要介绍了牛魏氏梭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  相似文献   

20.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饲料、食物、人畜肠道及粪便中,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牦牛魏氏梭菌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而且多呈急性发作,又称猝死症。2011年某牧场部分牦牛口流涎、呼吸困难、喉头肿大,相继有4头牦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