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山西省奶牛协会1996年一季度工作与二季度计划1一季度开展了以下工作(1)奶牛育种:为搜集全国联合后测公牛和中国奶协分配的公牛精液试配的资料数据,向承担单位印发了有关统计报表。(2)承办以省农业厅名义转发中国奶协制定的《奶牛乳腺炎防制规范》(试行),...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奶牛遗传评定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北京奶牛中心奶用种公牛遗传评定的发展过程。应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估计育种值,经历了从公畜模型向动物模型的转变;中心积累了20多年的育种资料,与中国农大合作编制并实施了动物模型BLUP育种值评定程式,提高了种公牛育种值预测的精确性,加快了奶牛的改良速度;每年出版两期“北京市优秀公牛概要”,逐步与国际奶牛界接轨;建立、实施了奶牛的性能测定体系,使之制度化,测定报告成为奶牛场可靠、科学的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目前各国使用的三种奶牛繁育体系(待定公牛体系、精液长期保存体系、青年公牛体系)的优缺点,结合我国特别是北京市现行育种方案,比较了不同繁育体系的育种成效,根据我国目前的生产条件和价格体系,提出了对我国现行奶牛繁育体系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牛场开展后裔测定工作及使用青年种公牛冻精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裔测定是奶牛育种中最主要的选种方法,在奶牛场实际的育种工作中,不仅包括选种还包括选配。牛场开展后裔测定工作不仅能培育出优良种群,更能提高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对奶牛几种选种方法中最重要的后裔测定进行解读和分析,论述青年公牛培育方法及遗传优势,提出牛场在选择公牛时应选用一定比例的青年公牛,这对奶牛场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总体的奶牛育种水平低于欧美等奶业发达国家,所以一直以来,在我国后备种公牛的培育上大都采取以引进欧美国家的活体种公牛为主,自主培育为辅的育种方针,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牛群,提高我国奶牛整体的遗传水平.截至2003年,我国已从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引进优秀纯种荷斯坦种公牛近600头,这些优秀种公牛每年生产大量的优质冻精,大大促进了我国奶牛改良进程.  相似文献   

6.
选育优秀种公牛是奶牛育种的核心工作。在传统的奶牛育种中,优秀种公牛需要经过后裔测定进行选择,其选择准确性高,但选择周期长、育种成本高、效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基因组高密度标记信息的基因组选择技术成为动物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基因组选择技术,不必通过后裔测定就可实现青年公牛早期准确选择,从而大幅度缩短世代间隔,加快群体遗传进展,并显著降低育种成本。自2008年始,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就将基因组选择技术全面应用于奶牛育种中,世界范围内奶牛育种工作进入了基因组选择时代。我国自2012年开始在全国实施荷斯坦青年公牛基因组遗传评估。本文综述了欧美和澳洲几个国家的奶牛遗传评估现状,旨在为我国的奶牛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遗传评定是指对奶牛个体的遗传素质——育种值进行估计,它是进行种牛选择的依据。在奶牛育种中,育种值估计,尤其是公牛的育种值估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奶牛育种值估计方法——测定日模型,与过去所采用的其它方法相比,主要优点是:能更有效地消除系统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充分利用所有亲属的信息:具有严格的统计学特性;可同时进行公牛和母牛的育种值估计。测定日模型由加拿大圭尔夫大学Larry Schaeffer教授于1993年率先提出,目前在加拿大和欧洲等奶业发达国家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如何选择适合本场牛群的优秀种公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选择适合本场牛群的优秀种公牛○上海奶牛育种中心(201901)徐秀娣陆耀华施健○上海市牛奶公司孙荣鑫奶牛育种是推进奶牛发展的基础,只有正确组织育种工作,加快奶牛的遗传进展,提高牛群质量,才能尽快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美国在近几十年中,成年母牛头...  相似文献   

9.
荷斯坦奶牛改良工作情况和引种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畜的引进是改良、提高本地区家畜生产水平的主要育种手段。二十余年来,荷斯坦奶牛引种工作是从美国、加拿大等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引进优秀荷斯坦种公牛的冷冻精液、胚胎、活畜(种公牛、奶牛以育成牛为主,回国后再养育)。每年都有大量的种源进入国内,为改良我国荷斯坦奶牛品质输入了优秀的遗传物质。这项工作已进行多年,有必要对现有的牛群进行观察分析,对引种工作进行阶段总结,为今后牛群育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奶牛》1996,(5):27-28
上海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工作总结上海奶牛育种中心(201901)国外成功经验表明,搞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是加快奶牛育种进展的关键。上海地区在70年代初就成立了专业化育种队伍,并最早建立了电脑室,采用国际先进的BLUP进行公牛数据处理。但由于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荷斯坦奶牛MOET育种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沅 《中国奶牛》1999,(4):34-36
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迄今我国采用的奶牛育种方案,被称为“人工授精育种体系”即“AI育种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大规模使用种公牛的冷冻精液;在牛群中实施以获得优秀种公牛后代为目的的“定向选配”有计划地通过性能测定和后裔测定等育种措施,选育优秀种公牛;在育种群和生产群中全面使用“验证公牛”。这种育种体系的实施,可以在种子公牛即“公牛父亲”和种子母牛即“公牛母亲”的选择上实现一个较高的选择强度,在牛群的产奶性状和次级性状上获得较大的选择精确性。但AI育种体系最明显的缺点是:由于大规模的后裔测定,耗费大量…  相似文献   

12.
奶牛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对牛群育种的重视程度及其经营管理水平。在这两个基本因素中,狠抓牛群改良育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省几十年奶牛育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山西奶牛育种工作简要回顾山西最早引进饲养黑白花奶牛,可追朔至二十世纪初期,在太谷西杨庄和董村一带开始。到30年代,美、意等国的传教士又陆续带进一些奶牛,分别在太原、大同、长治等地饲养。50年代到60年代初从荷兰引进小荷兰牛90头,其中公牛3头,对纠正当时牛群的尖斜尻和乳房附着不良等缺点起到了良好作用。1972年我省成立了奶…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国的奶牛育种体系都是在漫长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通过了解各国育种体系、各性状权重及公牛改良特点,借鉴国外平衡育种思路,有助于提高我国种公牛选择的精确度,完善我国公牛后裔测定体系,促进我国公牛自主选育工作。对于规模牧场,结合选种选配技术,能够更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牧场需求的国外优秀种公牛,从而达到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延长使用年限的目的。本文对美、加、荷、意、德五国奶牛平衡育种情况和综合性能指数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与同行分享一些关于育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公牛的育种值,就是公牛的遗传效应,是公牛选择的最重要依据。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解决了计算上的困难。如何准确地估计公牛的育种值,是当前奶牛育种的主要课题。现采用半同胞同期同龄比较法求公牛的育种值,此法实质是应用公牛间比较选优。优点:排除环境影响、计算简便。但因产奶性能标准差,奶牛头数一般较少,客观上不存在随  相似文献   

15.
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益奶牛业,河北省奶牛协会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奶牛育种工作:紧密配合省奶牛科研组,继续推进《黑白花奶牛高产品系培育的研究》;组织进行种公牛后裔测定,并首先在芦台农场、大曹庄农场、石家庄乳业公司和省农科院畜牧场进行奶牛生产性能监测,同时开展品种登记工作。二是推广科学养牛技术:全面组织实施《奶牛繁殖技术管理规范》和《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6.
1978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的“中国黑白花奶牛(北方组)育种科技讨论会”上,北京市种公牛站和辽宁省种公牛站介绍了“复合育种值指数”的选择方法。他们把所要选择的多个性状,根据其本身、亲代、旁系、后裔四项可能获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对种公牛的种用价值作出了全面的评定。在其它家畜、家禽的育种上也可试用。  相似文献   

17.
经中国奶业协会同意,我国荷斯坦牛血型鉴定工作,将于今年开始启动。该项工作将在中国奶协育种专业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由天津市“中国奶业协会血型鉴定中心”具体负责实施。血型鉴定中心,将按照育种专业委员会的计划,首先完成参加后裔测定青年公牛的血型测定,逐步对全部种公牛和良种登记母牛进行血型分析,进一步规范登记制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荷斯坦牛血型鉴定体系,为加快我国奶牛牛群改良打下良好基础。在奶业先进国家,为提高奶牛改良速度,已普遍建立奶牛血统登记制度,并通过血型分析技术作为保证血统登记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在美国,血型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确评价成年公牛和尽早选择后备公牛,是奶牛育种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我市自1973年建立种公牛站后,得到了农业院校及科研部门的帮助,也对公牛育种值的评定方法上进行了多次的改进。1978年我站根据本市育种工作的要求,经前几年多次评定方法的摸索,并参考了各方面有关资料,研究试用了“复合育种值的选择指数”的  相似文献   

19.
顾垚  刘光磊 《中国奶牛》2014,(10):17-21
奶牛群体的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公牛的遗传水平,因此种公牛的选育被认为是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工作的核心,而对于种公牛选育的目标也因国而异,并且随着育种的进程而不断变化。本文从种公牛选育的重要性、选育方法以及选育方向的变化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简述了世界各奶业强国在荷斯坦种公牛选育中采用的综合选择指数的算法、基因组选择的概况以及育种目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陈星 《中国奶牛》1999,(6):31-31
由中国奶牛协会组织的全国荷斯坦种公牛联合后裔测定工作已进行了二十次,成绩显著,对提高和改良我国奶牛的生产性能,培育优秀种公牛,为奶牛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联合后测工作的开展。根据本站历次参加全国联合后测工作的体会,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1 种公牛谱系的格式和填写需要规范。目前对参加后测种公牛的资料审议,主要根据公牛谱系确定,但有些单位未按中国奶协规定的谱系要求去填写,国外引进的公牛和国内培育的公牛谱系格式不同,要求填写3代谱系,有的只有两代,建议今后申报参加后测的公牛谱系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