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冬桃又名王母桃、雪桃、冻桃,亦称仙人桃,一般是指果实生育期在200天以上的极晚熟桃品种.是一种极其珍贵而独特的桃品种类型。在生产上,通常把10月份(及其以后)成熟的极晚熟桃称为冬桃。由于冬桃成熟特晚(正值中秋国庆成熟),经济价值特高,近年已逐渐成为我国桃树发展的重点和热点。目前生产上的冬桃均以北方品种为主(如中华寿桃),引入南方后极不适应。  相似文献   

2.
寿星桃及其杂交后代对桃蚜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蚜(Myzus persica Sulzer)是桃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危害桃新梢和叶片背面,造成叶片卷缩,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滞,甚至造成落果。为防治桃蚜,生产中大量喷布杀虫剂,导致环境污染、害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等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筛选我国野生或地方抗桃蚜品种资源进行鉴定。寿星桃是我国特有的桃种质资源,属于桃的一个变种,多年观察发现寿星桃对桃蚜具有抗性。本试验对寿星桃的抗蚜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统计,并分析其杂种后代对桃蚜的抗性,旨在摸索寿星桃抗桃蚜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3.
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源、植物源、动物源杀虫剂等方面,对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报道少。桃黑星病(又名桃疮痂病Cladosporium carpophilum Thǔm.)是我国南北桃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害桃果实,严重降低桃果实商品质量。“天然植保”是一种新型植物源杀菌剂。本试验以甲基托布津为对照药剂,在桃果实发育期施用“天然植保”,以检测其对桃黑星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桃果酒的品质特性,明确不同品种桃果酒的优缺点,筛选适宜酿制果酒的桃品种。【方法】以不同肉色的13个品种桃果实为原料发酵制酒,分析桃果酒的感官、理化品质、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及甲醇和高级醇含量,对不同品种桃果实的酿酒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原料桃品种对桃果酒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品种桃果酒的色泽因果肉颜色不同而差异很大,白肉桃果酒褐变明显;酒精度(φ)、总酸、干浸出物含量(ρ,后同)分别为9.43%~11.93%、4.22~6.79 g·L~(-1)和20.60~37.46 g·L~(-1),均符合果酒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总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w,后同)和抗氧化活性分别为183.02~437.22 mg·L~(-1)、40.03~212.07 mg·L~(-1)、0~843.29μg·L~(-1)和237.51~661.61μmol·L~(-1),均以万州酸桃果酒为最高,黄肉桃果酒的多酚、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低;甲醇含量为0.22~0.55 g·L~(-1),以万州酸桃果酒为最高,仓方早生桃果酒最低;高级醇含量为277.63~752.71 mg·L~(-1),以大久保桃果酒为最高,武汉2号桃果酒最低;感官评定结果以万州酸桃、NJC 83、白凤、仓方早生、中农金辉和中桃绯玉表现较优。【结论】不同肉色桃果酒的品质特性存在较大差异,红肉桃品种万州酸桃、中桃绯玉,白肉桃品种白凤、仓方早生,黄肉桃品种NJC 83、中农金辉,比较适宜酿制不同特色的桃果酒。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桃蚜内共生菌Buchnera aphidicola对桃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有效控制桃蚜提供新的思路,本试验以十字花科(萝卜)、茄科(辣椒)和葫芦科(黄瓜)蔬菜为试材,比较健康桃蚜和利福平处理后的桃蚜在3种蔬菜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利福平处理后桃蚜Buchnera的DNAK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200μg·m L-1利福平处理后的桃蚜产蚜量、寿命和体重都显著低于健康桃蚜。说明桃蚜的内共生菌Buchnera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降低内共生菌的量对桃蚜可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金蜜狭叶桃’‘直挺狭叶桃’及‘石射狭叶桃’3个品种的光合及生物学特性,为筛选优质狭叶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石蜡切片、乙醇浸提法及田间调查等方法,对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利用Li-6400型气体交换系统,测定3个狭叶桃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季节变化。【结果】1)叶长、叶宽及叶面积表现为‘金蜜狭叶桃’‘石射狭叶桃’‘直挺狭叶桃’;比叶重及叶柄长度表现为‘石射狭叶桃’‘金蜜狭叶桃’‘直挺狭叶桃’;叶片开张度及节间长度表现为‘直挺狭叶桃’‘石射狭叶桃’‘金蜜狭叶桃’。叶绿素a、a/b表现为‘石射狭叶桃’大于‘金蜜狭叶桃’和‘直挺狭叶桃’,并且差异性显著,但叶绿素b含量为‘直挺狭叶桃’显著大于另外2个品种;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厚度表现为‘直挺狭叶桃’小于‘金蜜狭叶桃’和‘石射狭叶桃’,并且差异性显著。2)光合特性表现为:3个狭叶桃品种4—8月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其中‘直挺狭叶桃’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表现为‘直挺狭叶桃’(301.4 mmol·m~(-2))‘石射狭叶桃’(238.4 mmol·m~(-2))‘金蜜狭叶桃’(180.0 mmol·m~(-2))。【结论】3个狭叶桃品种的光合及生物学特性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梅县扶新植物研究所从1986年开始引进47个桃类品种(系),经过多年的选育试种,于1995年筛选出优质早熟桃新品系——早熟胭脂桃。2003年,早熟胭脂桃的推广种植被列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8.
晚熟桃(鲜食加工兼用)新品种“金秋”(暂定名),是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以阳泉肉桃为母本、明星为父本经二次杂交选育而成。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86.7g,最大400g;果面金黄色,阳面鲜红;果肉黄色,不溶质,风味甜;品质优。在晋中地区,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50~160d(天),在同期成熟的品种中是一个很有希望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桃种质资源对桃蚜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桃属(Prunus L.)植物5个种419份资源进行抗桃蚜(Myzus persicae)性的田间自然鉴定和初选出的34份抗性资源的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山桃(P.davidiana)的抗性最强,甘肃桃(P.kansuensis)的抗性最弱 不同品种的抗蚜性差异很大,按照品种群划分,其蚜害指数寿星桃20.00、白桃45.70、油桃77.00、黄桃60.16、蟠桃77.86 筛选出15份抗性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三类 山桃、寿星桃、碧桃。  相似文献   

10.
桃及其近缘种花芽分化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珂  李靖  王力荣  黎明  方庆 《果树学报》2006,23(6):809-813
以甘肃桃(甘肃桃1号)(Prunuskansuensis)、新疆桃(喀什2号)(P.ferganensis)、普通桃(青丝)(P.persica)为试材,研究了他们的花芽分化特性。结果表明,甘肃桃、新疆桃和普通桃花芽分化顺序一致,都是按花芽分化始期、萼片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这个顺序分化的,但花芽分化各阶段所持续的时间各不相同。甘肃桃、新疆桃和普通桃花芽分化始期不同。甘肃桃花芽分化始期较早,在6月上、中旬已经开始分化,而新疆桃、普通桃则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才开始分化。甘肃桃与新疆桃、普通桃雌配子体发育存在差异,甘肃桃形成胚珠原基后越冬,而新疆桃、普通桃则以子房阶段越冬,春季才形成胚珠原基。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甘肃桃的早花性与其花芽分化的关系及早花性的遗传能力,以甘肃桃1号(甘肃桃)(Prunus kan-suensis)、96-7(普通桃)(P.persica)、甘肃桃1号×96-7的杂种一代群体(20株)为试材,对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和花芽分化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叶、花、果形态特征观察发现,甘肃桃1号×96-7杂种群体的表现性状趋向甘肃桃1号。2)甘肃桃1号在落叶前形成雄配子体,具有花粉的早熟性。3)杂种群体花芽分化始期及花芽分化特性也趋向于母本甘肃桃1号。  相似文献   

12.
以‘胭脂脆桃’桃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法,在桃果实进入第2次快速膨大期时,对桃树叶片喷施不同浓度(0、10、20、30、40 mg·L-1)的胺鲜脂(DA-6),研究了DA-6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桃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DA-6处理增加了桃果实的单果质量、横纵径,提高了果实色泽L值、b值、C值,增加了桃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同时也提高了果实磷、钾和铁含量。这些指标均以浓度为30 mg·L-1的DA-6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浓度为30 mg·L-1的DA-6使桃果实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增加了55.00%、16.15%、9.69%、23.91%和17.64%。因此,DA-6能够提高桃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3.
桃小食心虫是苹果、梨、桃、枣等果树的重要害虫,它的天敌也已发现多种,如桃小甲腹茧蜂(Chelonus  chinensisZhang),桃小弯尾姬蜂(Diadeg  masp)、几种真菌、线虫等。如根据果园环境条件有选择地利用好这些天敌,就可有效防治桃小食心虫的为害。 烟台果树所自1983年在埋桃小越冬茧中发现线虫,经鉴定为斯氏线虫的一个品系。 斯氏线虫(Steinernema efltiaeFilipjev)属于小杆线虫总科(Rhab-ditoidea)斯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进此线虫,经人工大量繁殖供有关单位应用。我所自19…  相似文献   

14.
红清水桃系日本品种,2001年春由山东省平度市农业局引入试栽。试栽结果表明,该品种早实、丰产,果实较大,抗病性强,整齐度高,成熟期(在当地红甘露桃后,在川中岛桃前)正值瓜果淡季,是一个可适量发展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桃一点斑叶蝉在沂蒙山区桃、樱桃和苹果上的发生动态,该文通过果园监测和室内饲喂试验分析了其发生密度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桃一点斑叶蝉在桃、樱桃上的发生密度均显著高于(P<0.05)苹果;取食苹果叶片后其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桃和樱桃叶对其引诱系数显著高于(P<0.05)苹果叶片。由此可见,与苹果相比,桃一点斑叶蝉更适合在桃和樱桃上发生,应当加强监测和及时防控。本研究对于指导果树上桃一点斑叶蝉的科学防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桃蚜(Myzus persica Sulzer),又名蜜虫、桃赤蚜、烟蚜、菜蚜等,属同翅目蚜科,我国各桃产区均有发生。桃蚜食性杂,寄主范围广,危害桃、杏、李等果树和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烟草、花卉等,寄主植物多达400余种。目前,菏泽市桃树种植总面积5 946 hm2,总产量10.6万t,经济产值2.79亿元,对推动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桃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7.
以软溶质型“霞晖5号”、硬溶质型“保佳红”、硬质型“保佳俊”、不溶质型“金童6号”桃果实为试材,采用果实细胞壁降解相关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肉质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呼吸强度、细胞壁降解相关酶活性及基因PG21、PME的表达差异对果实软化的影响,以期阐明不同肉质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相关酶活性变化差异。结果表明:软溶质型桃“霞晖5号”果胶甲基酯酶(PME)、纤维素酶(Cx)活性高于其它3种肉质类型的桃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高于不溶质型桃“金童6号”和硬质型桃“保佳俊”,表明PG、PME、Cx活性与软溶质型桃“霞晖5号”软化进程密切相关。4种肉质类型的桃果实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差异不显著,表明β-gal不是影响不同肉质类型的桃软化进程的关键因素。4种不同肉质类型的桃果实在成熟发育后期PG21基因相对表达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霞晖5号”和“保佳俊”PME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整个果实发育后期均呈上升的趋势,酶活性与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群结构及其致病力差异,为山东桃褐腐病病原菌的多样性研究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烟台、威海、临沂等地桃褐腐病样本,利用形态学鉴定、rDNA-ITS序列分析、欧氏距离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等技术手段,对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类、致病力等进行分析。【结果】采集桃树叶片、果实、枝条褐腐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获得41株桃褐腐病病原菌,这些菌株在菌落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Monilinia fructicola、Monilia yunnanensis及Monilia polystroma,三者占比分别为80.48%、9.76%、9.76%。桃褐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为0.47~1.09 cm·d-1,UPGMA聚类分析证实,其生长速率可被划分为慢、中、快三大类。采用桃叶片有伤接种菌饼方法,确定桃褐腐病病原菌引起的病斑大小范围为0~2.32 cm,UPGMA聚类分析证实,其致病力可被划分为强、中、弱三类。桃褐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与致病力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系数r分别为0.297 5、0....  相似文献   

19.
正桃是天津市重要的经济作物,截至2015年,天津市桃树种植面积约为5 000 hm~2。传统优势桃产区主要有蓟州区北部山区及半山区(面积约3 000 hm~(2[1])),武清区、北辰区为主的津西北桃产区(面积约933 hm~2),静海区西北部桃产区(面积约870 hm~2)。其余区县为零星栽植(面积约200 hm~2)。栽培模式多为露地和温室。根据果品成熟期,售价6.00~100.00元/kg。"良种+良法"为  相似文献   

20.
选晚熟的宝田雪桃和早熟的杏品种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进行盆栽,秋冬季节将盆桃(杏)移入冷室促使通过休眠.然后再将其移入日光温室增温,宝田桃于元旦、春节上市,早熟杏提前到2月20~28日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