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将HRP注射于猪脊髓颈膨大(第一组),或腰膨大(第二组)一侧灰质,逆行追踪了延脑和脑桥网状结构向脊髓投射的起源部位。在延脑、脑桥网状结构中第一组出现的标记细胞数GC>CV>Poo>Poc>Pmv>Cd>Pc,第二组GC>Poc>CV>Poo>Pmv>Cd,两组各核团标记细胞数同侧多于对侧。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网状结构内侧大细胞部,外侧小细胞部也发现了标记细胞。两组的延脑网状结构中出现的标记细胞皆多于脑桥。  相似文献   

2.
北京鸭迷走背核向脊髓的直接投射—HRP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采用HRP逆行追踪法,对25例北京鸭迷走背核直接投射到脊髓的传导通路的起始部位进行了研究。乌拉坦(Urethane)静脉注射麻醉动物,分别在脊髓的颈中部(C7)、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注时30~50%HRP,灌流固定,取脑做冰冻连续切片,蓝色反应显色,中性红复染,镜检。实验结果:单侧脊髓注射HRP后,在延髓的闩后部分,双侧的迷走背核内发现了标记细胞,对侧的标记细胞数量多于同侧。此外,双侧的疑核和孤束核也有一些标记细胞。在颈中部脊髓引入HRP后,出现的标记细胞较多;在颈膨大部引入HRP后,出现的标记细胞较少;在腰膨大部引入HRP后,迷走背核内不出现标记细胞,而疑核和孤束核仍有少量标记细胞。本文对禽类迷走背核和疑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结合哺乳类的有关资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电泳技术,将30%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别引入北京鸭、麻鸭、鹅、鸡、鸽和鹌鹑的脊髓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的一侧灰质中,灌流固定、冰冻连续切片、BDHC法显色,中性红复染,明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并摄影。研究结果:家禽的疑核位于延髓的近腹外侧网状结构中,纵贯延髓的全长,尾端与副神经的脊髓核相连续,细胞呈弥散性分布,多数为大型神经元。  相似文献   

5.
30%HRP水溶液注入鸡小脑的Ⅵ、Ⅶ、Ⅷ叶内,逆行追踪鸡桥核向小脑的投射。结果表明:鸡具有内、外两对桥核、各核均可投向小脑Ⅵ、Ⅶ、Ⅷ叶,说明鸡虽无明显的脑桥延髓界线,但确实存在脑桥部。与桥核同时出现的标记核团有蓝斑核、前庭上核、三叉神经脊束核极间亚核、网状结构等。  相似文献   

6.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法研究了20头仔猪中脑中央灰质和中缝背核向大脑皮质的投射。结果表明,中脑中央灰质和中缝背核投射至广泛的新皮质区。包括十字前回和后回,冠状回,缘回,外缘回,薛氏回和外薛氏回。  相似文献   

7.
采用HRP法逆行追踪鸡海马结构向小脑各叶投射的起始神经元.将50%HRP溶液分别引入鸡小脑Ⅳ、Ⅴ、Ⅵ、Ⅶ、Ⅷ、Ⅸ各叶,对端脑及间脑、脑干及小脑进行冰冻切片,TMB呈色,观察脑内标记细胞出现的位置.结果发现,除第Ⅸ叶外,注射小脑各叶双侧端脑海马结构的旁海马内侧区(APHm)出现大量标记细胞.在注射Ⅳ、Ⅴ、Ⅵ后偶尔在内侧隔核出现少量逆标细胞.随着注射点由Ⅳ叶到Ⅸ叶的后移,在APHm出现标记细胞的可能性渐小,而小脑前核,包括延髓大细胞网状核、下橄榄核、内外侧桥核、中脑的内侧螺旋核等标记的可能性相应地增大.隔核的标记细胞主要定位于外侧隔核.本研究结果表明,鸡存在海马向小脑的直接投射,这种投射主要终止于小脑的前叶、中叶.因为哺乳动物,鸡的隔核与海马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本报告记载了缺后肢畸胎猪的脊髓腰膨大内部结构异变。连续切片研究表明,腰膨大腹角外侧灰质面积显著缩小,背外侧群、中外侧群及中央群、腹外侧群均消失。腹角外侧的运动细胞数减少约2.9倍。缺后肢而引起的腰膨大异变,说明中枢的发育同周围器官的发展是相互连系的。  相似文献   

9.
用HRP法,逆行追踪了54例北京鸭下行投射到脊髓的神经纤维的起始部位。用乌拉坦麻醉,分别在脊髓的C_7、颈膨大或腰膨大部注射30~50%HRP,灌流固定,取脑做冰冻连续切片。蓝色反应显色,中性红复染,镜检。实验结果,各脑区出现的标记细胞主要位于同侧,对侧较少。而红核内的标记细胞绝大多数分布于对侧,同侧极少。在其它部位,同侧前庭外侧核中,标记细胞较多,双侧的前庭内侧核和对侧的前庭降核中标记细胞极少。对侧小脑内侧核中有较多的标记细胞,对侧小脑皮质的蒲金野细胞层也有少量标记细胞。脑桥和延髓的外侧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及延髓中央核均有标记细胞。中缝核有大量标记细胞。另外,下丘脑室旁核及其腹侧和腹外侧的内细胞层和外细胞层,也有标记。在迷走背核、疑核、孤束核、蓝斑及蓝斑下核都有直接到脊髓的投射。在大脑各部和中脑顶盖内未见到标记细胞。本文结合哺乳类和某些禽类的资料与北京鸭的下行传导通路的起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北京鸭具有与哺乳类相似的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小脑脊髓束、中缝脊髓束及孤束核脊髓束,而没有大脑皮质脊髓束和顶盖脊髓束。本文中的发现,迷走背核、疑核和小脑皮质向脊髓的直接投射,尚未见过报道。  相似文献   

10.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注入非鸣禽鹌鹑(Coturnixcoturnix)延脑听觉角核(NA,nucleusangularis);内顺行追踪方法,均在对侧脑桥外侧丘系(LL,lemniscuslateralis)和中脑背外侧核(MLD,nucleusmesencephalicuslateralisparsdorsalis)发现标记纤维。结果表明:鹌鹑角核可发出纤维经外侧丘系直接投入MLD,形成脑干听觉直接通路。  相似文献   

11.
用微电泳和微量进样技术将HRP引入麻鸭、鹅、鸡、鸽子和鹌鹑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和腰膨大一侧灰质中,冰冻切片,BDHC法显色,中性红复染。结果,5种动物下丘脑的双侧室旁核内均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同侧标记细胞数多于对侧;标记细胞密集于第3脑室两侧壁的背外侧,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胞体直径为20~35μm。本研究结果表明,禽类下丘脑的室旁核可向脊髓发出直接投射,这一直接传导通路呈双侧性投射,但以向同侧脊髓投射占优势,该通路投射的范围广泛分布于脊髓的颈、胸、腰段。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17只成年母鸡颈交感干的节后纤维进行了研究。将颈交感干节间索断端浸泡于30%的HRP 溶液申以引入酶,存活2—4天后,经心室灌流固定,取交感干神经节制成50μm 厚的连续冰冻切片。TMB 反应,明视野镜检。标记细胞出现在酶引入之节间索之后的1—3个交感干神经节。酶引入节间索之前的交感干神经节内未见有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3.
北京鸭下行投射到脊髓的神经元在脑内的分布—用HRP...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4.
发声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活动,它可由不同的刺激因素诱发,其中听觉与发声中枢的关系则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在鸣禽类,听觉反馈对它的发声学习鸣啭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外的学者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国内尚未见有这方面工作报导。Nottebohm(1979)提出金丝鸟的发声学习与听觉中枢反馈联系密切,幼龄鸟是通过模仿亲鸟或同类成鸟的鸣叫来学习发生的。如果幼龄鸟在学习发声阶段的某一临界期致聋以后将出现发声和鸣叫的异常(Marler 1977),从而说明听觉信息的传递对维持成体的鸣叫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控制蜡嘴、锡嘴雀两种鸣禽发声的主要中枢及传出神经通路,我们曾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证明在端脑内由上纹状体腹部尾侧(Hyperstriatumvertrale pars caudalis,HVC)发出纤维投射到原纹状体粗核(Nucleus robustus archistriatalis,  相似文献   

15.
北京鸭60例,分别在其脊髓一侧的外侧索、腹侧索或灰质中引入HRP,冰冻切片,蓝色反应法显色,中性红复染.结果发现,从延髓到脑桥这一范围的中缝核群内,出现了大量的标记细胞,而在脑桥吻侧以上的中缝核内出现的标记细胞很少.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鸭存在着比较发达的中缝脊髓下行传导通路,它主要起始于中缝大核、中缝隐核和中缝苍白核,而这一通路是位于脊髓的外侧索与腹侧索.  相似文献   

16.
17.
试验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法研究了4只仔猪大脑皮层冠状回与皮层下结构的联系,结果如下:将HRP分别注入仔猪冠状回背侧部和腹侧部后,均在双侧大脑半球的冠状回和十字后回,同时侧大脑阗球的扣带回和十字前回、丘脑的枕核、后外侧核、和末梢。  相似文献   

18.
以CTB-HRP为顺行示踪剂,经微电泳引入鸡一侧古纹状体,追踪其向脑桥和延髓的下行投射。结果观察到双侧的许多核团均有顺行标记终末出现。在脑桥水平,出现于三叉神经运动核簇、面神经运动核簇、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上橄榄核、蓝斑核以及内、外侧桥核。在延髓内,出现于前庭核簇、耳蜗核簇、孤束核、下橄榄核、小细胞网状核、大细胞网状核、疑核、疑后核、舌下神经核、三叉神经脊核以及背索核(包括楔束外核)。  相似文献   

19.
用 HRP 法逆行追踪了到胃壁去的迷走神经节前纤维的起源。将7~10%HRP100~200微升分点注入仔猪的胃壁,将脑干连续冰冻切片用联大茴香胺绿色反应成色,置明视野显微镜下观察了标记神经元的分布。1.不分注射部位,HRP 标记细胞在两侧背迷核中大致呈对称性分布,而无一侧优势的存在。2.HRP 注射于全胃壁,标记细胞分布于背迷核除前中区和后中区外侧缘以外的全长范围内,尾端可延伸到第一颈髓,幽门部注射的标记细胞分布状况基本同全胃组,但标记细胞主要沿着核的内侧部分布,且在核的尾端无标记。3.背迷核中标记细胞以前中区最多,后区最少。4.在各例胃壁注射 HRP 后,在延髓闩和闩以上的亚极后区有零星的标记细胞,这与胆碱酯酶法和电生理学方法的结果相一致,在闩以下的孤束内侧核尾侧半未见标记细胞。5.除3例幽门部注射外,在第一颈髓的中间外侧核出现成簇的标记细胞,有2例在灰质背连合核出现标记细胞,这个结果未见文献报道。以上结果表明支配胃的迷走神经副交惑节前纤维起源于背迷核的全长,而以核的前中区最为集中。亚极后区、第一颈髓的中间外侧核、背连合核也发出少量迷走节前纤维支配胃。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研究了仔猪子宫角传入神经的起源,结果如下: 一、标记细胞出现于T_(10)—S_3背根节,主要集中在L_2、L_3及S_1、S_2背根节。在注射子宫角前半部组、后半部组及全子宫角组,标记细胞出现的背根节范围基本相同。 二、标记细胞出现于双侧背根节,注射侧出现的标记细胞数明显多于对侧。这表明仔猪子宫角的感觉经双侧背根节传入脊髓,以同侧传入占优势。 三、标记细胞以小型为主,大、中型较少。它们混杂散在分布于整个背根节内。 四、胸腰部背根节出现的标记细胞数约为骶部的四倍,结状节中未出现标记细胞,表明猪子宫角的感觉主要经交感途径传入,小部分经副交感途径传入,不经迷走神经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