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抚河源生态功能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红  刘雷  郑子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59-15361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抚河源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抚河源生态功能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基于现状提出了实现抚河源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功能分区原理和原则,对江西抚河源区的生态系统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功能区定位和发展方向把研究区划分为抚河源东南部生态保护区、抚河源中西部生态恢复区、抚河源北部生态经济区3个生态功能区,并对各生态功能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3.
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简要分析了我国河道污染的现状及其原因,阐述了传统河道整治带来的负面影响,论证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河道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探讨了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河道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先期处理技术、河道形态修复技术、生态河堤修复技术、生态河床修复技术、生态护坡修复技术和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以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展望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城市景观河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伍亮  成水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90-16792,16814
针对传统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河道整治新理念,阐述了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及目标、原则。从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两方面,介绍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单项技术,如集中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河堤修复、生态护坡、河道曝气、生态疏浚、生态浮床、水生植物修复、生物膜技术等,并展望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国内生态修复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生态修复的定义及其由来、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我国生态修复类型及采用的技术,并简述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6.
2010年4~5月两次对抚河3个河口处浮游藻类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抚河河口浮游藻类共243种隶属于134属。绿藻、硅藻和蓝藻是抚河河口浮游藻类中的优势群落,其中绿藻90种隶属于51属、硅藻62种隶属于32属、蓝藻62种隶属于30属。3个河口处的浮游藻类种类及生态分布基本不一样,统计得出的种类数为分属属类的2倍,说明抚河河口处浮游藻类多样性指数低、优势度高,这与抚河局部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以宁海县桑洲镇生态修复基地为例,进行了农业生态修复相关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农业生态修复各项技术措施,不仅可取得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同时也具有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河流生态系统的需求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退化。针对山区河流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探讨山区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为今后山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研究整合法和归纳法,对山区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不同情况下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在山区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方面,必须考虑山区河流的特点,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从水质到流域,依照由小到大的范围对山区河流进行生态修复技术的介绍,其成果可为今后的山区河流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河流生态系统的需求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退化。针对山区河流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探讨山区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为今后山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研究整合法和归纳法,对山区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不同情况下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在山区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方面,必须考虑山区河流的特点,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从水质到流域,依照由小到大的范围对山区河流进行生态修复技术的介绍,其成果可为今后的山区河流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不断发展和革新,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作为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首先提出了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含义,进而探讨了该项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14只1.0~2.5kg重的成年鸡研究嗉囊的副交感神经元定位。将HRP注入嗉囊,动物存活2~4天后心室固定。取迷走神经远神经节、岩神经节和颈静脉神经节及延髓,制成50μm厚的冰冻切片,用Mesulam氏TMB法反应呈色,明视野观察,结果如下:1.被标记的嗉囊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出现于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和中间核内。嗉囊的标记细胞在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内的分布有局部定位关系。2。被标记的嗉囊感觉神经元出现于远神经节、岩神经节和颈静脉神经节内。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标会的含义和标会在广西农村发展的概况,指出了标会与一般高利贷的区别,并分析了标会的利弊。  相似文献   

13.
山药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27-2327,2339
山药炭疽病病株样品10份按照柯赫氏法则分离纯化,测定致病性,并接种到梨和柑桔上,结果表明:引起利川山药炭疽病的病原菌其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d umgloeosporiodes)。选用6种杀菌剂对其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伸长作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敌力脱、炭特灵和多菌灵对山药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多菌灵、炭特灵、异菌脲、速克灵对其分生孢子萌发有强烈的萌发抑制作用,敌力脱和甲基托布津能有效地抑制芽管的伸长。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东缘紫菀属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巩红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23-11823,11825
通过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紫菀属藏药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紫菀属藏药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6种。为此,对青藏高原东缘紫菀属藏药植物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看《天津农业科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为数据源,应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分析系统,对各省市<农业科学>的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天津农业科学>的差距,提出<天津农业科学>目前的改进措施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青藏高原东缘生态环境复杂,植物种类多样,风毛菊属藏药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3亚属16种。该文对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藏药植物的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瓣—皱胃相邻部位电活动的对应形式,按个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瓣胃尾端和皱胃头端的电活动,为活动期与间歇期交互进行的交替型;第二类瓣胃尾端和皱胃头端的电活动,为无明显间歇期的持续型;第三类为前两类之间的中间型,即瓣胃尾端的电活动呈现交替型,而皱胃头端的电活动则呈现持续型。阿托品对瓣胃尾端电活动最初产生短暂的抑制,随后诱发峰电活动的增强;对皱胃头端电活动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酚妥拉明主要能加强瓣胃尾端和皱胃头端慢波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南岭天蚕属大蚕蛾科一化性珍惜物种,以卵态幼虫越冬。将天蚕种卵在4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护,研究天蚕种卵的不同的保护方法、保护温度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温度在-2~-16℃的范围内冻害,各区组的孵化率:低温库内-2℃区组孵化率为74.6%,自然雪埋-16℃区组孵化率为73.8%,室内自然-14℃区组孵化率为73.6%,冰箱低温-4℃区组孵化率为73.2%;孵化率分别相差0.8%、1.0%和1.4%。平均孵化率为73.8%。确定种卵在20~23℃、相对湿度70%的环境条件下孵卵期为20d,孵化期为15~17d。本研究为人工养殖适时收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摘脱割台工作部件运动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割前脱联合收割机脱割台的主要工作部件穗滚筒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主要运动和结构参数(速比,滚筒安装高度,单个梳齿作用时间,单个梳齿作用的籽粒数)进行了研究,这些参烽有效确定,能提高脱割台的工作性能,减少割台总损失。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甘肃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进行初步分析,运用AHP方法划分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并对甘肃省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搜集处理,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各因子的具体权重,得出了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结果。根据得到的权重和对各统计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的结果,构造出判断矩阵,求出2007年甘肃省各市州各要素评价值和综合评价值。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分析2007年甘肃省各州市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发展情况并绘制甘肃省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功能分区图,为甘肃省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