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总结肝豆状核变性(WD)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中误诊率高达70.6%.患者中血清铜蓝蛋白下降27例,占79.4%;24 h尿铜排泄量增加16例,占47.1%;血清铜下降18例,占52.9%;出现K-F环共27例,平均阳性率为79.4%.结论出现不明原因的肝脏损害、锥体外系症状的青少年患者,以及不足40岁的帕金森患者,应该注意这些疾病与WD病的鉴别,及早检查肝功能、血清铜、铜蓝蛋白等指标. 相似文献
4.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对近10年我院收治的20例小儿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误诊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以肝病、神经系统损害、血尿、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者分别为11、4、3、2例。20例中有17例被误诊,误诊率为85%,误诊疾病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癫痫、溶血性贫血、急性肾炎。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对提高诊断水平及争取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对具有上述病征的患儿常规行角膜K—F环及铜代谢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2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肝豆状核变性(HLD)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HLD病例的误诊情况。结果:22例患儿分别在不同的医院误诊为溶血性贫血4例、肾炎4例、慢性肝炎3例,脑肿瘤3例、其它8例。结论:对原因不明的溶血贫血、精神行为异常及原因不明的肝功能损害就诊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角膜K—F环及血铜蓝蛋白,以便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6.
颅内高压是多种疾病晚期危重的综合症候群,其中枢神经、精神表现已为人们所注意,但合并内脏病变则文献报道得较少。本文将20例颅内高压并发内脏病变的病例作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病例全组均为我院住院病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1~78岁,平均58.5岁。原发病为:脑出血8例,脑梗塞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毒性脑炎各2例,脑肿瘤、安眠药中毒各1例。1.2临床表现除中枢神经表现,如头痛、喷射状呕吐、瘫痪、抽畜、昏迷、呼吸节律改变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外,并发消化系统病变12例,表现为暖气,反酸,全腹疼痛,以上腹为甚,非喷…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并发动眼神经麻痹1例谢英才,黄贵心(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湛江524001)糖尿病并发动眼神经麻痹少见,伴有瞳孔改变者更为罕见,作者遇1例。患者,女,68岁。患糖尿病18年,本次住院前3天出现左前额头痛及左眼痛,1周后出现左眼睑下垂,无复... 相似文献
8.
杨某,男,33岁,工人,因心前区疼痛24 h于1985年 4 月15日急诊入院。 患者因当天加班12 h过度劳累出现心前区剧痛,压榨感,疼痛向左上肢放射,伴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起病后先在市某医院按“心绞痛”治疗无效而转来我院。患者1978年起有怕热、多汗、多食、消瘦症状,按甲亢服药症状好转,1984年底自行停药。体查: T 38℃,R28.P120,Bp14.7/9.3kPa,神清,消瘦,急性痛苦面容。甲状腺Ⅱ0肿大,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青。心尖搏动于 L5左锁骨中线外 0.5cm,无震颤。心法音界左下扩大。HR120,律齐,心尖区S1低钝, SM 2/ 6,柔和,可闻舒张早期奔… 相似文献
9.
肝豆状核变性(hepatuleniculardegeneration,简称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国内用CT及MRI诊断本病的脑部病变已有报道[1~3],为进一步积累经验,作者把所遇的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8~40岁。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锥体外系症状体征,K-F环均为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清铜蓝蛋白降低,血清铜氧化酶降低(<0.1个光密度单位)。B超示:肝大,肝实质回声增强。其中1例经青霉胺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3例有家族史。CT表现…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并发乙型肝炎病毒性脑膜炎1例冯冰,龙尧(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科,湛江524001)患者男,22岁,因乏力、纳差、低热、尿黄及全身发黄20天,头痛、呕吐5天入院。无结核病及肝炎病史,病前无双耳、鼻流脓,无皮肤化脓感染灶。在当地治疗发热已退。体... 相似文献
11.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受损形成破口,血流经过破口进入内膜与中膜间隙形成血肿从而引起疼痛等临床症状的心血管疾病,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威胁生命,总死亡率约30%~50%[1-3]。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多数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可好转,总死亡率约5%[4]。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少见,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4岁,农民。因反复原少,双下肢浮肿,面色苍白,消瘦,乏力,纳差6个月而于1989年3月14日入院。患者曾多次在本院门诊疑诊为肝硬化,治疗效果不显著。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患者13年前因“胃痛”行毕氏Ⅱ式胃大切术。体查:T36.3℃, R20次, P84次, B P80/50,发育正常,消瘦,贫血貌,左颌下及双腋窝可触及米粒和黄豆大小的淋巴结,活动,无粘连,无压痛,躯干、四肢见皮肤色素沉着,有棱形或片状鳞屑,粘着,难以剥脱,十趾甲变黑,经皮肤科诊断为鱼鳞病,心肺未发现异常,上腹部正中见一长约12厘米的手术瘢痕,腹平软,无压痛,无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腹…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37岁 ,平素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为 1999年 8月 2 5日 ,预产期为 2 0 0 0年 6月 1日。 2个多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 ,近10多天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视物模糊等症状 ,偶有恶心 ,伴呕吐 1次 ,在当地卫生院对症治疗无好转后转我院。患者既往体健 ,孕5 产3。查体 :T36 .6℃ ,P84/ min,R16 / min,BP2 6 / 19k Pa。神清 ,面色苍黄 ,心肺听诊无异常 ,全身水肿 ,无宫缩 ,胎心音140 / min。尿常规 :肉眼血色素尿 ,蛋白 ( ) ,潜血 ( )。血常规 :白细胞 10 .5× 10 9/ L ,血红蛋白 111g/ L ,红细胞体积分数 0 .30 4,血小板 72× 10 9/ L,红… 相似文献
14.
淡漠型甲亢是甲亢的特殊类型,因本病极易误诊特报道以兹引起注意。 患者,男,58岁,工人。自1983年始出现咳嗽咳痰,逢感冒即加重,每年累加超过3个月。1986年4月始渐出现胃纳减退、乏力。消瘦、嗜睡进行性加重、动即心悸气促,工作效率锐减,体重由54Kg降至32.5K g。曾先后到过九间医院诊治,均拟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消化道恶性肿瘤?”经胃肠钡餐造影,纤维胃镜、B超等检查均无异常,治疗后纳减、消瘦、嗜睡未见好转而日渐加重,生活不能自理,近2d出现双下肢浮肿于1987年7月6日扶持入我院。 查体:身高162cm,体重32.SKs’体温37.4 C,脉搏88,… 相似文献
15.
16.
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并发前房出血1例李发忠(广东省梅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梅县514011)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blustoma,RB)是以视网膜内颗粒层、偶或以节细胞和外颗粒层为起源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多见于儿童,临床表现多种多样。RB并发前房积血较...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7岁,农村教师,市郊人。因寒战发热5天于1992年8月2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天,无明显 原因出现寒战高热,多在午后出现,体温在38.9~40.0℃之间,伴四肢酸痛、乏力和纳差。无气喘、咳 相似文献
18.
羊水栓塞是一种少见而发病急剧、凶险的产科并发症,病死率高达80%以上。产后羊水栓塞并发DIC常表现为宫腔出血与休克深度不符,临床上常 相似文献
19.
Grave's病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报道甚少,其病死率较高,易漏诊,现将本科1998年6月27日收治1例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8岁,4年前出现怕热、多食、消瘦、心悸、失眠,到某院查T3:4.7μg/L,T4:240μg/L,FT3:11.2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