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种龄期的鸡均可发生,蛋鸡以开产前后发病率最高,但死亡率较低。按发病部位可将鸡痘分为皮肤型、喉型、眼型和混合型四种类型,临诊上以皮肤型最为常见,其次为混合型。1997年12月,我县某养鸡户饲养的850只海...  相似文献   

2.
蛋鸡皮肤型鸡痘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根据发病部位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中以皮肤型多见。患皮肤型鸡痘的病鸡以无毛部位发生增生性病理变化,形成肿疣样病变、结痂、脱皮等为特征。本病可使蛋鸡产蛋率下降,甚至停产。1临床症状鸡群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产蛋率由85%~90%下降到60%~65%或停产。鸡的冠、肉髯、耳边等无毛部位形成一种特殊的痘疹,初为白色,后变成棕褐色的结痂,并与临近的结节互相融合,形成大的痘疣。痘疣表面凹凸不平,内含黄色脂状物,剥去痘痂,形成一个出血的凹陷。痘疣…  相似文献   

3.
鸡痘的防治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 ,以鸡皮肤或黏膜发生痘病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根据发病部位及症状的不同 ,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混合型 3种鸡痘类型。一般情况下 ,以皮肤型较为多见。现将 1例鸡痘的综合防制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 2 0 0 1年 2月 ,某场从北京引进 1批艾维因肉种鸡。采用地面垫料平养。喂至 2 8周龄 ,产蛋率达到 78%时 ,发现在鸡的冠、肉髯、耳边等无毛部位形成一种特殊的痘疹 ,初为白色 ,后逐渐变成棕褐色结痂。起初为 1个舍发病 ,后逐渐波及全群。发病鸡只精神沉郁 ,鸡群的采食量下降 ,产蛋率…  相似文献   

4.
1鸡痘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产蛋鸡发生鸡痘时,产蛋量下降,若其同时并发其他疾病,则常出现死亡。本病秋冬季节多发,夏季蚊、蝇等是造成皮肤型鸡痘多发的传播媒介。1.1症状鸡痘分为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三种类型。1.1.1皮肤型。鸡体无毛或少毛部位产生数量不等的灰白色小结节,以后灰白色小结节变为红色小丘疹,后期丘疹干燥,形成褐色结痂。病鸡病情一般较轻,无全身反应。  相似文献   

5.
<正>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感染鸡皮肤等部位发生可视痘疹为特征,咽喉部粘膜形成纤维素和坏死假膜;粘膜内病初有泡疹,后而形成行酪样病灶块或假膜;依临床不同表现分为皮肤型、粘膜型和混合型。对养鸡生产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6.
2000年9月份以来,在接诊蛋鸡病例中,鸡痘病例明显增多,与往年相比,高发季节提前20~30天,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据症状、病变、侵害部位的不同而有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之分。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各种日龄鸡均可感染。石家庄地区以秋、冬季多发,尤以晚秋到春节更为严重;成鸡以皮肤型为主,雏鸡、青年鸡则易患黏膜型鸡痘。禽痘病毒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蚊虫是秋季鸡痘流行的传播媒介。另外,某些不良因素,如鸡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密度过大、啄癖、外伤、鸡营…  相似文献   

7.
鸡痘病在养鸡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临床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和败血症型四种,主要表面皮肤、黏膜等部位出现痘疹,病鸡生产力严重下降,甚至死亡,经济损失较大。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最好的方法,同时还需要加强管理,做好病灶部位的消毒处理工作,将本病的损失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8.
鸡痘病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在鸡的皮肤无毛或少毛部位发生痘疹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可以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本文通过研究鸡痘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提出合理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为本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鸡马立克病由马立克病毒感染所引起,是鸡养殖过程中的一种病毒性肿瘤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感染鸡临床表现多种类型,最常见的为内脏型、神经型、眼型和皮肤型,剖检能见到感染部位分布有肿瘤性结节,严重影响器官功能。本病一定要提前预防,加强鸡场管理,科学免疫疫苗。  相似文献   

10.
处理鸡痘病例的一些体会袁柏朗(广东省和平县成人中专学校517200)鸡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广泛流行,不同品种及不同龄期的鸡都有易感性,但多发生于雏鸡。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在临诊上通常可分为皮肤型鸡痘及白喉型鸡痘。皮肤型鸡痘好发于鸡冠、肉垂、眼...  相似文献   

11.
邢兰君 《兽医导刊》2008,(11):51-51
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根据发病部位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主要特征为口腔、喉黏膜,眼结膜、鸡冠、肉髯等无毛部皮肤形成纤维性坏死假膜的增生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依据其侵害部位不同临床上分为皮肤型、粘膜型以及混合型.在我地区该病常于8月下旬发病,9月、10月为高发期,至12月份基本平息.  相似文献   

13.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依据其侵害部位不同临床上分为皮肤型、粘膜型以及混合型。在我地区该病常于8月下旬发病,9月、10月为高发期,至12月份基本平息。鸡痘主要通过接触经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而感染,也可经吸血昆虫如蚊、蝇、蚤的刺咬传播,蚊子吸吮病鸡血液后可带毒30d。  相似文献   

14.
鸡痘病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可发生,以雏鸡和育成鸡最常见。1临床症状1.1皮肤型皮肤型主要是皮肤无毛部位,如冠、髯、眼睑、喙角。翅下、肛门周围、腿部皮肤等处形成痘疹。初期为小型白色水泡样隆起,逐渐增大,形成黄褐色疣状丘疹。发痘为红褐色或黑褐  相似文献   

15.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根据机体的发病情况可分为2种类型,皮肤型(干燥型),在鸡冠、脸和肉垂等部位有小疱疹及痂皮;黏膜型(潮湿型),主要感染口腔和喉头黏膜,引起口疮或黄色伪膜。皮肤型鸡痘较普遍,黏膜型鸡痘的死亡率较高(可达50%),  相似文献   

16.
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鸡皮肤和黏膜等不同部位出现痘疹的一种疫病,不仅影响鸡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鸡的死亡,且养鸡场发生本病后难以净化,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鸡痘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剖检病变和诊断方法,并提出了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病是鸡肿瘤疾病的一种,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病原为马立克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神经型、内脏型、虹膜型和皮肤型是临床常见的发病类型,病理变化以感染部位出现结节样病变为主;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最好的途径,另外需要加强管理和消毒,目前本病无法治疗,感染鸡需要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18.
鸡痘是肉种鸡的一种常见病,由禽痘病毒引起。主要危害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处如鸡冠、肉垂等发生痘疹以及在鸡口腔、喉粘膜等处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假膜。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俗称鸡“白喉”)和混合型鸡痘。该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生产中危害极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FP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较慢,以体表无羽毛部位出现散在的、结节状的增生性皮肤病灶为特征(皮肤型);或为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增生病灶(白喉型);两者皆有的称为混合型.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在接诊蛋鸡病例中,鸡痘病例明显增多,与往年相比,高发季节提前30~50天,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据痘状、病变、侵害部位的不同而有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之分。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各种日龄鸡均可感染,尤以3~4月份更为严重;成鸡以皮肤型为主,雏鸡、青年鸡则易患黏膜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