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中耕除草栽植后的第一、二、三年,每年中耕除草3次,发出新叶时进行第1次,78月进行第2次,最后一次在秋末冬初霜冻前进行。从第3年起,只在早春和秋末冬初各进行1次除草工作,使花墩周围没有杂草,以利其生长。每年春季28月进行第2次,最后一次在秋末冬初霜冻前进行。从第3年起,只在早春和秋末冬初各进行1次除草工作,使花墩周围没有杂草,以利其生长。每年春季23  相似文献   

2.
葡萄栽培技术之土肥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土壤管理(一)地面深翻葡萄根系早春生命活动旺盛,需要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通气条件。因此,要结合清理地面进行一次深翻。葡萄园地深翻是在定植沟内翻20~25cm,深翻要尽量减少大根系的损伤,一般植株于根周围20cm浅翻或不翻。(二)中耕除草为了防止杂草、疏松土壤,葡萄园每年至少要在行间、株间进行2~3次中耕,深度10cm。每个生长季节要在行间、株间除草3~4次,保持园内疏松无杂草状态,也可采  相似文献   

3.
1中耕除草甘草是喜光植物,幼苗生长慢,易受杂草侵害而死苗;因此,中耕除草十分重要。播种后的第1~2年应加强中耕除草;第3年甘草植株生活力增强,杂草不易欺苗,只在返青后中耕1次即可。田间杂草的防治有多种办法:可利用农业管理与栽培措施防治,减少杂草在田间的数量。调查表明,1年  相似文献   

4.
1.中耕除草在芦笋定植初年,只管理不采收,第2年有的开始初采,第3年起进入成年期。在定植当年或每年春季嫩茎生长初期,因植株矮小,田间容易滋生杂草,一般15~20天应中耕1次,及时消灭杂草,并可松土、保墒,促进根系、地下茎和嫩茎生长。但中耕深度宜浅,避免伤害地下茎、鳞芽和嫩茎  相似文献   

5.
(1)地膜覆盖。瓜楼为喜温植物。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地膜覆盖保温。幼苗出土要及时破膜放苗,以防高温灼伤幼苗。(2)中耕锄草。春、秋季各中耕1次,生长期随时锄草,以防杂草滋生。植株封行后停止。(3)追肥。一般每年追肥  相似文献   

6.
3Z S-1型水田除草中耕机由吉林省延吉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中心(电话:0433-2813982)研制生产,是国内首创的新型除草机具,性能优越,满足了农民发展“绿色有机大米”生产的需要。适用于水田的中耕除草作业,配备起垄机后可方便插秧前的起垄作业。该机采用独轮驱动、手提转向方式,在作业过程中不伤苗;采用立式回圆盘工作机构和挤压式中耕部件,不但能进行行间灭草,还能除去株间杂草;进行两次作业就能完成水田除草中耕作业。该机具有以下优点:①特殊结构的除草刀盘,既能消灭行间杂草,又能消灭株间杂草,除草率达95%以上。②一次完成进地除草、耕地…  相似文献   

7.
一、搞好清棵管理清棵就是在出苗后将花生植株周围的土扒开,使子叶出土,其主要作用是"解放"第1对侧枝,使其一出生即直接受阳光照射,节间短粗,有利于基部2次枝的发育或基部花芽分化。此外,清棵也部分地清除了护根草,蚜虫危害亦较轻。二、搞好中耕除草管理花生中耕的作用,一是疏松表土,改善土层的水、肥、气、热状况,促进根系和根瘤的发育。二是清除杂草。花生地一般中耕3次。第1次在齐苗时清棵  相似文献   

8.
七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苜蓿在出苗以后,生长缓慢,如有一年生的杂草生出时,很快就能压过苜蓿,此时应立即将杂草除掉。苗间的杂草可用手拔之,以免妨碍苜蓿的幼苗生长。在每年春季萌芽整理与每次收获以后,都要进行中耕  相似文献   

9.
<正> 杂草是花生的一大害,群众说:“花生怕草咬,草咬结果少”。据山东花生研究所调查,在花生整个生长期内,未进行中耕除草而杂草很多的田块,平均单株结果4.4个,亩产荚果39.6公斤。中耕除草一遍,杂草仍较多的地,平均单株结果8.6个,亩产88.8公斤;中耕除草两遍杂草很少的地,平均单株结果13.2个,亩产131.6公斤,比未中耕除草的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用技术》2013,(11):23-24
1、土壤管理1)改台地。栽植后应将其种植园地改为台地,以便于浇水、施肥、喷药、开展果林间作和果实采收等工作,暂不能改为台地的应逐年深挖扩大树盘。2)深翻和中耕除草。每年秋季对全园园地土壤深翻1次,在其植株的生长期对园地进行2~3次中耕除草。3)施肥。1~5年生树的施肥要考虑到为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每年秋末冬初对其植株进行一次环状施肥,以扩大树盘,改良土壤结构。施肥时沿其树冠外缘,挖出深35~40cm、宽35cm  相似文献   

11.
四、田间管理技术皇竹草产草量高,需水肥量大。初栽种或收割后,都应当加强田间管理。1.及时补苗。皇竹草移栽大田后,直到种苗返青,都要坚持浇水保湿。对缺苗缺蔸的地方,要及时移苗补栽,保证成活率在98%以上,确保基本苗数量。2.中耕除草。皇竹草前期生长较缓慢,容易受杂草的影响,应在植株封垄(行)前进行1 ̄2次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宜在种植1个月后、皇竹草开始萌发新芽时,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除草松土,并结合松土每株施10克尿素;第二次除草宜在种植2个半月后进行,这时是皇竹草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结合除草每株施碳铵或尿素25克,若作为培育…  相似文献   

12.
俗语说,造林是"三分造,七分管";又说"抚育管理勤,结果满树林"。油茶林从种植到开花结实,这段时间称为幼林阶段,幼林期一般需要5~6年,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和改造,可以使油茶速生丰产。1抚育管理1.1中耕除草。新建的油茶园,最好每年松土除草2次,直到成林。第1次中耕除草在5~6月进行,这时气温高、湿度大,杂草幼嫩,易于腐烂,松土锄草后,蓄水增肥,为油茶旺盛生长创造条件。在8月下旬~9月中旬进行第2次锄草,可以减少杂草与幼树争水争肥。  相似文献   

13.
葡萄是蔓性植物,一定要因地制宜的规划,选好地点,按照丰产技术管理好葡萄园。每年11月~12月土壤结冻前进行深翻时,结合施肥,一般深挖深度在25cm左右,既改善土壤结构又提高了土壤肥力,又有效的消灭了地下害虫。每年结合春、夏、秋季综合深耕给葡萄园除草4~5次,既减少杂草与葡萄争水肥矛盾又消灭了病虫害传播场所。深翻,中耕还有蓄水保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7月,花生进入旺盛生长阶段,管理重点是中耕除草、根外追肥、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1.中耕除草。适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下扎,抑制杂草复活。花生在生育期内需要中耕3~4次。第1次中耕在齐苗后结合清棵进行,中耕要浅,以免埋苗;第2次中耕在清棵后15~20天,中耕要深,以利根系下伸;第3、第4次中耕应在封垄前。2.根外追肥。为防止花生脱肥,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和2%尿素  相似文献   

15.
<正>一、搞好清棵管理清棵就是在出苗后将花生植株周围的土扒开,使子叶出土,其主要作用是"解放"第1对侧枝,使其一出生即直接受阳光照射,节间短粗,有利于基部2次枝的发育或基部花芽分化。此外,清棵可以部分清除护根草,蚜虫危害较轻。二、搞好中耕除草管理花生中耕的作用,一是疏松表土,改善土层的水、肥、气、热状况,促进根系和根瘤的发育。二是清除杂草。花生地一般中耕3次。第1次在齐苗时清棵,第2次在团棵时,第3次在果针入土前或刚入土时,要掌握好"头遍刮,2遍挖,3遍4遍如绣花"的中耕经验。三、搞好培土压心管理培土的主要作用是缩短果针入土  相似文献   

16.
1.大豆田杂草的农业防除措施1.1适当深中耕,在大豆生长期间,进行1次适当的深中耕,可以将浅层已经萌发生长的杂草翻入土层下,使其因缺乏光照和空气而黄化死亡;同时,中深层杂草种子被翻到土壤上层,从而促进其萌发,使杂草的发生期尽可能整齐,再结合1~2次浅耕,即可有效控制大豆田杂草的危害。1.2耙地除草,在大豆的苗前或苗后可以进行耙地除草。苗前耙地应在大豆播种后随即进行,苗后耙地应选择在大豆苗的幼茎开始纤维化以后进行,以大豆的  相似文献   

17.
垦区从1961年开始学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垅栽培使用畜力中耕除草的经验,1962年进行多点试验。证明大垅栽培畜力中耕除草,是解决水田杂草和改善土壤板结状态的有效措施,适合垦区劳动力少草多地板的情况。在大垅栽培使用畜力中耕除草基础上,插前进行拖拉机水耙地能使地平土松,彻底消灭杂草和降低作业成本,在增产上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要提高大豆的结实率,获得高产,除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种外,加强大豆的田间管理尤其重要,其具体措施是抓好六防: 1 中耕培土防草荒。在3~4叶期进行一次中耕,深度为3~5cm,中耕时将细土培到豆蔸基部起垄,既能除草松土,又能保墒防倒。在中后期还应进行2~3次浅锄除草,防止草荒,特别是在开花前后,更要做到田间无杂草。  相似文献   

19.
1 中耕除草 整个生长季节进行多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避免杂草争夺养分和水分.特别是果实采收后,栽植带进行全园深翻,有利于土壤腐化和消灭越冬虫卵.  相似文献   

20.
牧草田间管理四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牧草播种后,要切实加强田间管理,注意中耕除草、水分管理、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四点,才能获得良好的收益。 1、中耕除草控制和消灭杂草是牧草田间管理工作的关键。应抓住杂草危害比较关键的2个时期:一是幼苗期,此时牧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