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褐腐病和炭疽病对桃的危害常被混淆 ,造成防治失误。笔者通过几年来的田间观察与防治 ,初步掌握了桃褐腐病和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1 褐腐病1 1 为害症状 开花期受褐腐病为害的花表现为萎凋 ,花朵成喇叭状 ,无力张开 ,花瓣顶部变褐 ,花柱肿大畸形 ,病花最后变干附着于枝条上 ,花期长达2 0~ 30天 ,严重的花芽松散干枯。幼果发病初期 ,果顶尖干枯 ,呈黑色小斑点 ,后病斑木质化 ,表面龟裂 ,严重时病果变褐、腐烂 ,最后呈僵果干枯挂在树上。果实的症状大多出现于生长后期 ,采收前病果初期呈现褐色、圆形小病斑 ,尔后病斑扩展很快 ,…  相似文献   

2.
影响板栗贮藏保鲜最主要的是病害 ,病菌的侵入是引起腐烂的直接原因。 1997~ 1999年采样毛板红 (主栽品种 )、青毛软刺、魁栗、油光栗和大红袍 5个品种 ,进行病果培养基恒温培养。板栗果实贮藏期间病害症状比较复杂 ,主要特征是栗果外观无异常或种皮变褐 ,但种仁有各种坏死斑点 ,后期在种皮病部形成各种霉状物 ,根据不同症状病害类型可划分为 7种。贮藏前期以褐变、黑腐为主 ,后期以干腐为主。黑腐 :种仁表面出现黑褐色或深褐色大块不规则状坏死斑 ,后期侵入内部或中心呈黑黑色 ,使果肉腐烂干缩。褐变 :果实表面病斑黄褐色 ,不规则形状 ,逐…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地区的‘红香酥梨’为试材,研究了3个采收期果实在20℃常温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组织膜透性、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以及果实腐烂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采收越晚,果肉和果心的相对电导率越高。9月1日(盛花期后138天)采收的果实,果肉硬度、TA和Vc含量保持较高,但单果重低,果面着色差,果皮的膜透性强;9月19日(盛花期后156天)采收的果实,SSC和固酸比高,果皮颜色亮(L值高)、着色好,但贮藏后期,果实Vc含量下降明显,腐烂率较高,贮藏时间短。9月10日(盛花期后147天)采收的果实(种子颜色3/4左右变褐、SSC为 11.04%、果肉硬度6.36kg/cm2),能保持果实相对较高的硬度、Vc含量和固酸比,口感较好,贮藏30天时,果实腐烂率相对较低,贮藏效果最好,商品性最高,可以作为红香酥梨长期贮藏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4.
近年,在云南省丽江、昆明等地苹果垢斑病和煤点病发生严重,发病率达90%。于1995~1998年对两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1症状垢斑病主要在果实成熟期发生,一般从干部果实开始,在果面产生墨绿色、不规则的煤污状病斑,由果柄周围或紧靠果枝及两个果实接触部位开始发生,蔓延达果实大部至整果变成青绿色。菌丝层薄,上有小黑点,为菌丝团结成的小粒体,直径80~100μm,可以发展成分生孢子器。病斑边缘不清晰,无粘液,污斑不易擦搓脱落。病部仅局限于果皮,不侵害果肉,严重时稍变褐,但不引起腐烂,病害严重时核销也…  相似文献   

5.
所谓青皮果、铁皮果是一种俗称,其学名是筋腐果,具体症状是:果实表面局部出现褐变或青皮,个别果实呈茶褐色变硬或现出坏死斑,剖开病果可见果皮里的果肉呈“糠心”状,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或褐色,变褐部位果皮不变红色,常为青绿色或铁锈色,果肉硬化,品质差,吃起来没有味道。一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褐斑病、灰斑病、黑斑病和褐麻斑病 ,是猕猴桃生长期最严重的几种叶部病害 ,全国人工栽培区几乎均有发生。危害后常导致叶片大量枯焦或提早脱落 ,影响果实产量与品质。1 褐斑病1 1 症状 :发病部位多从叶缘开始 ,初期在叶边缘出现水渍状污绿色小斑 ,后病斑顺叶缘或向内扩展 ,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在多雨高湿条件下 ,病情扩展迅速 ,病斑由褐变黑 ,引起霉烂。正常气候条件下 ,病斑四周深褐色 ,中央褐色至浅褐色 ,其上散生或密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即病原分生孢子器 )。高温下被害叶片向叶面卷曲 ,易破裂 ,后期干枯脱落。叶面中部的病…  相似文献   

7.
砀山酥梨贮藏期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关键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贮藏期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1 1 轮纹病 :病原为梨生囊孢壳菌PhysalosporapiricolaNose真菌。梨果染病初期果面产生水渍状、浅褐色、近圆形的小斑点 ;随着斑点扩大 ,逐渐形成暗黄色的同心轮纹 ;后期病斑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轮纹病以菌丝、分生孢子及子囊壳在梨树病部越冬 ,次年 4— 6月形成分生孢子 ,7— 8月分生孢子大量散发 ,借风雨传播 ,落到果实上 ,从皮孔侵入 ,至成熟期或贮藏期发病。高温多雨年份发病较重。贮藏初期由于窖温偏高 (日均温 1 8℃以上 ) ,带菌果实迅速发病 ,1 0天左右整果全部腐烂。1 2 褐腐病 :病原为果生链核盘…  相似文献   

8.
薛勇 《山东饲料》2005,(6):22-23
番茄青皮果是一种俗称,其学名是筋腐果,具体症状是:果实表面局部出现褐变或青皮,个别果实呈茶褐色变硬或现出坏死斑,剖开病果可见果皮里的果肉呈“糠心”状,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渴色或褐色,变褐部位果皮常为青绿色或铁锈色,果肉硬化,品质差,吃起来没有味道。  相似文献   

9.
1 主要病害1 1 白粉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严重时果实及果梗也可发病 ,病斑表面产生白色粉状物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发病初期 ,叶片出现暗色污斑 ,花瓣呈紫红色 ,幼果部分出现紫红色斑点 ,后期病斑变紫褐色 ,叶片变脆、焦枯 ,果实发育受阻 ,着色不好 ,失去商品价值。该病发育的适宜温度为 2 0~ 2 5℃ ,相对湿度大于 70 %的无雨水气候 ,植株郁闭 ,空气潮湿 ,通风透光不良 ,白粉病发生严重。此病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发生。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 ,及时清除园内杂草及腐烂病叶。 (3)药剂防治。移栽前用…  相似文献   

10.
1发生症状一般果实刚转软时开始发病,大部分果先从顶部开始出现一水渍状病斑,随即转为褐色,此时病斑小于0.5cm。如遇阴雨天,大部分果实病斑进一步扩大,果肉随之变褐软腐,病斑表面出现灰褐色绒状霉丛,孢子层常呈同心轮状;少部分成熟果实出现褐色凹陷病斑,很快软腐,长出灰色霉层,不久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还有少部分果实表现多种混合症状;也有少部分病果褐色病斑不再扩大。2影响发病的因素据观察,冈山早生、砂子早生、金华大白桃等早中熟水蜜桃品种发病较重,安娜黄桃、国庆桃等品种基本不发病。种核开裂的果实易发病,…  相似文献   

11.
<正>据《园艺学报》2014年第12期《不同低温贮藏对砀山酥梨货架期组织褐变和品质的影响》(作者王志华等)报道,以山西太谷和临猗地区的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0、1.5和5℃低温对贮藏后20℃货架期砀山酥梨虎皮病、果心褐变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虎皮病主要出现在低温贮藏后期(200 d以后)出库的货架期果实上,而且贮藏温度越低,货架期间虎皮病越严重。在-1和5℃贮藏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山西祁县的砀山酥梨果实为试材,从虎皮指数、果皮色泽、果肉硬度、SSC、乙醇含量等方面研究了4个采收期(9月8日、9月17日、9月26日和10月5日)果实在0?.5℃条件下以及9月26日采收的果实在4种(-1℃、0℃、1.5℃和5℃)低温条件下贮藏至翌年4月1日出库后在4种货架温度下(20℃、15℃、10℃和5℃)放置9天时果实虎皮病的发病规律和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早采收(盛花后139天)和较低温度(-1℃)贮藏的酥梨果实出库后在20℃常温(对照)条件下货架期间硬度较高,但果皮颜色暗,虎皮严重,果实有异味;太晚采收(盛花后166天)和较高温度(5℃)贮藏的果实出库后在4种货架温度下虎皮病虽然轻,但果实有腐烂,有异味。建议山西晋中地区酥梨采收期为9月17日至26日,盛花期为148~157天(可适当晚采2~3天),贮藏温度为0~1.5℃,出库后货架(9天内)温度应低于15℃,货架温度越低(5~10℃),货架期间抑制虎皮病的效果和品质维持越好。  相似文献   

13.
柑桔油斑病又叫油胞病、干疤病、虎斑病、熟印病 ,属于非侵染性病害。 2 0 0 2年 10月建水县在未成熟的柑果实上发现该病。油斑病不仅影响果实外观 ,在果实采摘、贮藏期还会引起其他病菌侵入 ,造成果实腐烂。1 症状 油斑病发生在采收前接近成熟的柑果实上 ,病斑油胞间隙下陷 ,油胞突出、病斑大小不规则 ,黄绿相间。后期病斑为黄褐色 ,油胞萎缩。2 发病规律 首先是气候变化无常引起。如采收前雨水过多 ,遇有大风等不良环境条件 ,果实易发病。其次是油胞破裂、芳香油外溢 ,使表皮遭受腐蚀发病。第三是机械损伤引起。3 防治方法 当…  相似文献   

14.
《山东饲料》2006,(11):33-33
苹果贮藏时,常见生理病害主要是苹果苦痘病、虎皮病、果肉褐变病、二氧化碳中毒和缺氧伤害四种。  相似文献   

15.
一、病害 1、白粉病:此病为害青枣的枝、叶、花和果实,主要症状为:染病时,病芽在春季萌发较晚,抽出的新梢和嫩叶整个覆盖白粉,病梢节间缩短,叶片狭长,叶缘向上,质硬而脆,渐变褐色,病梢发育不良,常不能抽生二次枝。嫩叶染病后,叶背发生白粉病斑,病叶多皱缩扭曲,病果在果皮上产生白色粉状病斑,果皮变淡褐色,粗糙无光泽,严重时全果病变并落果。防治方法:注意果园通风、光照、排水工作,选用抗病品种,抓好早期药剂防治。发病初期7-10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  相似文献   

16.
山药栽培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2005年第6期)七、褐腐病(腐败病)1.症状:主要危害根状块茎,造成块茎腐烂。其症状早期并不明显,收获时表现症状。块茎染病时表现为腐烂状的不规则形褐色斑,稍凹陷,病块常畸形,并伴有腐烂,病部变软,切开后可见病部变色,受害部分比外部病斑大而深,严重时病部周围全部腐烂。2.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采后急速降温和缓慢降温对冷藏和模拟货架期砀山酥梨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虎皮病指数和果心褐变指数以及果皮色泽和果实内在品质(硬度、SSC和TA)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果实贮藏210d,20℃模拟货架9d,与缓慢降温处理相比,急速降温处理既能明显降低果实虎皮病和果心褐变的发病程度,又能降低果实腐烂率和果柄干枯褐变程度,而且还保持了果实较高的SSC。急速降温处理还能降低模拟货架9d期间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但对贮藏及货架期间果皮颜色的亮度(L值)和TA影响不大。结果表明,急速降温不会加重酥梨果实虎皮病和果心褐变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可将酥梨的缓慢降温贮藏改为急速降温贮藏,如果长期(210d左右)贮藏,建议货架时间低于9d。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 1991年从新疆引种种植哈密瓜 ,1996年发现细菌性果斑病 ,近几年发生严重。巴盟地区 5月上旬播种哈密瓜 ,6月上旬见到病斑 ,7月份严重。小瓜表面见不到病斑 ,大瓜上病斑清楚可见。病菌在瓜上糖后进入瓜体内部 ,侵染瓜肉 ,成熟时腐烂。气候对病害发生有较大影响 ,干旱年份发病轻 ,高温、多雨潮湿年份发病重。品种抗病性有差异 ,感病的有皇后系列、86系列 ,抗病的有西域系列和甘密宝。栽培方式对发病有影响 ,起垄栽培发病轻 ,平地栽培发病重。该病为害叶片和果实。叶部病斑圆形至多角形 ,水浸状 ,灰白色 ,后期病斑中间变薄 ,…  相似文献   

19.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8938),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园艺系的人员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和气调贮藏后货架期内Empire苹果的果肉褐变情况。从冷库中取出果实后,关于苹果果肉褐变代谢知之甚少。Empire苹果的果肉褐变呈棕褐色,这是一种生理  相似文献   

20.
早期落叶对葡萄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产量和树势。笔者经多年调查,认为造成葡萄早期落叶的主要原因是葡萄褐斑病和葡萄霜霉病为害,并根据其发病条件和规律进行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葡萄褐斑病1.1症状:葡萄褐斑病仅为害叶片,有大褐班和小褐斑两种。大褐斑病病斑近圆形,直径3~10mm,中心有深、浅间隔的褐色环纹,有时外围具黄绿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及背面散生深褐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连接在一起而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后期病斑组织干枯破裂,导致早期落叶。小褐斑病病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