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蓝耳病是猪场的一个"桶",常会伴随猪链球菌、猪细小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的发生。母猪感染蓝耳病后的临床症状:母猪产仔弱、死胎、仔猪呼吸道症状等。(一)猪蓝耳病感染与防控现状PRRSV感染非常普遍,阳性场的比率非常高,但并不是所有  相似文献   

2.
1常见混合感染猪蓝耳病病毒和伪狂犬病毒的混合感染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是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而且是连续性的,通过实验室检验,常见的包括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以及猪附红细胞体等,除此之外,还可能会继发其他细菌的感染,但是别的猪群一般不会有疫情发生。发生猪蓝耳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混合感染的猪场曾经出现过猪蓝耳病或伪狂犬病,整个猪群采取灭活苗免疫2次,虽然可以将疫情彻底控制住,但是会遗留连续的繁殖障碍症状,可见死胎和木乃伊  相似文献   

3.
正1流行特征猪蓝耳病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生猪感染蓝耳病毒后造成免疫抑制进而继发感染其它病毒、细菌、寄生虫。特别是变异的蓝耳病毒(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感染生猪后,继发或混合感染猪瘟、猪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弓形体等疾病,导致病猪临床症状和病变复杂化、严重化,大大提高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临床症状该病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临床症状严重。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皮肤发红或发紫;眼结  相似文献   

4.
<正>2006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多地发生猪"高热病"。根据临床症状,曾经怀疑是猪瘟,猪蓝耳病和猪链球菌病等。后经农业部组织有关单位攻关,查明疫情主要是由猪蓝耳病病毒的变异株引起,2007年4月,农业部正式将其确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蓝耳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  相似文献   

5.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呼吸道症状和母猪不孕、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的一种传染病.1996年猪蓝耳病在我国南方出现,经过2~3年的时间便由我国南方传人北方,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经过十多年的流行,猪蓝耳病病毒发生了变异和毒力的增强,而使本病的流行出现了新的情况,病的危害也更加严重.不仅使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大批死亡,而且还引起育肥猪和成年种猪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呼吸道症状和母猪不孕、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的一种传染病。1996年猪蓝耳病在我国南方出现,经过2~3年的时间便由我国南方传人北方,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经过十多年的流行,猪蓝耳病病毒发生了变异和毒力的增强,而使本病的流行出现了新的情况,病的危害也更加严重。不仅使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大批死亡,而且还引起育肥猪和成年种猪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猪蓝耳病又被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临床症状有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发绀等,是中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文对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不仅能够使妊娠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进而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本文主要从猪蓝耳病的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4个方面对猪蓝耳病进行研究,旨在为猪蓝耳病的临床诊断、防治提供客观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猪场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部分养猪场由于防疫措施及病死猪处理不当,一些流行病和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呈现多发趋势,且存在交叉感染的现象.根据对河南省南部各县区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猪病流行发生如下变化: 1 多病原混合感染非常普遍 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多重(混合)感染非常普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较多,如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等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的混合感染,其中以猪蓝耳病病毒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较多;病毒混合感染如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较多,尤其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感较多.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一区县猪场2012年9月送来一头发病猪的病料,根据畜主叙述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剖解变化,对此病料样品进行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检测。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送检的肺脏、脾脏、肾脏、肝脏、淋巴结,结果在淋巴结中检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在脾脏和淋巴结中检出猪圆环病毒2型。  相似文献   

11.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引起的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的传染病,在家畜中的发病率很高,同时容易引发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对家畜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主要分析了猪蓝耳病的致病机理、流行特点、病理变化等,并提出了一些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期为猪蓝耳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RRS)是由猪蓝耳病病毒(PRRSV)变异株引起的一种猪的高热性传染病。是以猪发烧、厌食或不食、结膜炎、咳嗽、喘气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摇摆、抽搐等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猪传染性疾病。高致病性蓝耳病目前是养猪场重要的流行疾病之一,也是危害相对比较严重的疾病。它是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不但引起母猪流产、产弱仔、死胎和木乃伊胎等严重的  相似文献   

13.
正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在规模化猪场到散养户都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猪蓝耳病继发综合征主要是由猪蓝耳病病毒感染后,因猪群免疫缺失而继发感染猪群环境中所存在的病原菌和病毒,如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链球菌、附红细胞体、巴氏杆菌和弓形体等一类疾病的统称。另外猪蓝耳病疫苗免疫不到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同时也存在气候炎热潮湿、饲养  相似文献   

14.
正为解决河南某规模化猪场母猪流产以及保育猪呼吸道疾病问题,笔者对猪群临床症状和组织器官病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血清和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该疫情由蓝耳病病毒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导致,猪伪狂犬病野毒也可能参与其中。猪场通过封群管理、泰万菌素压制蓝耳病病毒,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解决细菌继发感染等手段,在2周内将疫情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21,(5)
对2020—2021年上海市和江苏省的3家规模猪场发生的疑似猪蓝耳病病例进行诊断,经实验室检测、细菌培养检出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采取荧光PCR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蓝耳病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等相关病毒,仅蓝耳病病毒(PRRSV)检出阳性,A、B、C 3个猪场PRRSV阳性率分别为80%(4/5)、60%(3/5)、40%(2/5)。经流行病学调查,3个猪场均未实施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结合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猪蓝耳病感染。由此说明在非洲猪瘟防控背景下,对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等常发重要疫病开展针对性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危害大等特点,各生理阶段的猪均可感染,主要危害母猪和仔猪;患猪症状明显,病理变化突出,易继发感染。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可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和免疫接种的预防措施,对患猪应采取抗病毒、防感染和保健等综合措施以控制该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7.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呼吸道症状和母猪不孕、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的一种传染病,现已成为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1流行病学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  相似文献   

18.
正猪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猪的三种常见的重要病毒病。猪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病原分为7个血清,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鼻端、蹄部、乳房皮肤等部位发生水疱和糜烂,蹄壳脱落;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高;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病毒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1猪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病毒分为A型、O型、C型、南非1型、  相似文献   

19.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不仅感染奶牛和黄牛,还会感染猪、鹿和羊等多种动物。猪感染BVDV会出现类似于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本试验通过对黑龙江大庆市某猪场送检的病猪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猪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8):11-11,50
1什么是猪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属二类动物疫病。猪蓝耳病1987年首先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发现。随后,加拿大、德国、荷兰、英国、西班牙、瑞士、法国、丹麦等很多国家报道发生本病。我国1996年首次报道存在该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